肥城市拾屯河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实践
2023-01-12赵忠科
田 帅,赵忠科,赵 炎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山东省河长制办公室于2021年提出制定山东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计划,按照省市安排部署,肥城市积极推进辖区内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并以总河长令的形式对该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要求加快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环境,打造“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丽幸福河湖。2021年,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肥城市选取拾屯河老城街道李庄段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通过示范河湖的建设为今后的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树立一个标杆样板,引领全市所有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走向新台阶。
拾屯河发源于肥城市老城街道李庄村,自胡庄村东金牛山大街桥处流入汇河,河道全长13.5 km,流域面积48 km2,共计流经12个行政村。河流域地形总体趋势为北高南底,地貌形态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下游主要以平原为主。河道干流建有小(2)型水库2座,分别为:王峪水库,总库容27.94万m3,兴利库容18.8万m3;群英水库,总库容59.62万m3,兴利库容31.07万m3。拾屯河是周边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
1 建设内容
1.1 疏浚原有河道,提升河道行洪能力
河道始终要满足原有的防洪排涝作用。拾屯河源头位于肥城市北部山区,汛期的强降雨极易形成山洪灾害。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拓宽原有狭窄段河道,对滩淤河段进行清淤治理,清理常年占据河道的林木,解决沿途的“四乱”问题。
1.2 加固沿线堤防,根治河道险工险段
汛期时拾屯河山洪对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形成较多险工险段。在创建过程中对汛期洪水掏刷的凹洼河段堤防进行加固,对河道急弯部位进行顺弯取直,增大河堤弧线半径,并沿原有河道走向进行浆砌石护岸,加设混凝土压顶,提高拾屯河汛期安全保障水平。
1.3 整治拦河工程,维修养护水利设施
拾屯河虽为镇级河道,但沿途村庄较多,各种水利工程众多。在美丽幸福河湖的建设过程中,新建拦河坝1处,改造拦河坝2处,拆除拦河坝1处,拆除拦砂坝1处,维修生产桥1处,改建漫水路2处。拆除不利于行洪的拦河坝、拦砂坝,改造拦河坝溢流坝段长度,提高原有拦河坝的行洪及过水能力。
1.4 增设景观绿化,打造河湖生态长廊
对原河道两岸杂草丛生、林木乱生的乱象进行治理,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高大林木,规范种植低矮景观绿化灌木,铺植草皮,建设生态驳岸,新建滨河景观道路1条。设置文化牌、党建牌宣传肥城“君子”文化和河湖长制工作,新建沿河栏杆、警示桩、警示牌等安全防护设施及水尺和流速计等水文观测设施,提升河湖的生态效益,实现美丽河湖建设工作的价值。
2 治理成效
2.1 实现防洪保安全
拾屯河周边有农田7.99 km2,自然村村居14个、常居人口6 000多人。治理前,河道断面宽窄不均、行洪不畅,拾屯河周边农田每年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受淹,严重影响农作物收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清淤疏浚、险工治理、险段加固等措施,河道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现阶段拾屯河河道行洪断面满足10年一遇行洪要求,有力保障汛期河道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提供优质水资源
拾屯河水源多来自两侧丘陵,河内水量充沛,通过河水拦蓄、水生动植物净化,拾屯河水质进一步改善。2021年美丽幸福河湖创建期间,聘请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连续11个月对拾屯河3个断面进行水质化验,结果显示Ⅲ类水8次、Ⅱ类水3次,充分说明拾屯河水质十分稳定并且质量很高。
2.3 打造健康水生态
治理前,拾屯河周边植被单一、部分河段黄土裸露,水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在本次治理中,在拾屯河两岸栽植乔木10余种、灌木20余种、地被10余种,合计绿化长度7.8 km,面积4.68万km2,植被覆盖率达100%;在河道内栽植香蒲、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5 000 m2。全面实现了春夏秋三季两岸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呈现一片动植物生机蓬勃、水资源优质充沛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2.4 满足宜居水环境
通过治理,沿岸增设古色古香的游廊、步梯、水台,充满童趣的游乐场、吊桥、葡萄园等亲水设施;并充分利用河道周边洼地、水田、山体打造了包含千亩荷塘、观荷亭、荷文化墙等特色的“荷塘月色”景区;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说,建设“左传文化园”,与瑶峪山上残存的“齐长城遗址”遥相呼应,实现“产业+生态+文化”有机结合,成为周边村民游玩的重要场所。
3 经验做法
3.1 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规划
出台《肥城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大河县级规划,小河镇级谋划”的策略,明确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由肥城市国有公司为项目法人开展河湖治理,镇级以下河流由镇级政府负责,肥城市水利局进行项目立项批复,并统筹做好全市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大河由肥城市国有公司统筹建设管理,避免边界位置镇级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对于镇级以下河流,上下游左右岸为不同镇政府时,由肥城市水利局进行各方协调,指导各方严格按照统一格式进行建设。为解决建设资金难筹集问题,肥城市国有公司通过争取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筹资方式进行工程款收集,提供资金保障。各镇街区将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年度“民生实事”,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目标。
3.2 健全机制,做好长效管护
河湖管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重在不断治理,贵在长效管护。目前,在已经完成工程治理的河段,肥城市采取聘任专职人员、引入社会资本、盘活资产集体管理3种模式进行河湖管护,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风景线。常态化制度化强监管措施,能大幅度减少后期养护经费的投资。在管护方面着重做好“经常查、定期检查、特别查”3个方面。经常查是指由各级河湖长工作人员负责,肥城市河长制办公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着重检查险工险段及工程变化情况。定期检查是指每年汛前、汛后,应对堤防工程进行定期检查,每年汛前,肥城市河长制办公室及有关人员进行徒步“拉网式”检查,着重检查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和安全度汛存在的问题;汛后检查目的是为制定岁修和水毁修复工程计划、恢复和增强防洪能力做准备,着重检查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特别查是指当发生特大洪水、暴雨、台风和发生重大事故等情况时,肥城市河长制办公室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检查。
3.3 强化督导,做好监督考核
为调动部门和镇街积极性,有效推动工作开展,肥城市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督导,充分用好“督导考核”这把利剑。工作督导主要通过4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市级河长加强督导,通过各市级河长的督查,加强部门、镇街重视程度,有效推动河长制工作开展。二是加强镇街督导,水利局建立河长制联络机制,结合河道防汛,对骨干河流进行巡查。通过开展工作督导,明确部门和镇街工作职责,夯实责任,调动积极性。三是加强部门督导,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以部门专项实施方案为抓手,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晰下步工作重点,推动部门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强化业务培训,定期对各镇街区进行河长制相关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班,重点讲解常见河湖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人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