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视域下的红医精神研究
——以井冈山斗争与中央苏区时期为例

2023-01-12刘付春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伤病员医务苏区

刘 倩 刘付春

(1.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2.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实践锻造伟大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重大政治命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建构完备,内容丰富。其中,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生命至上、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技术优良、敢于创新为鲜明特质的红医精神构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医精神萌芽于党成立之初,形成于苏区时期,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奋进新时代,红医精神是党领导人民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政治坚定、忠诚执着——红医精神的灵魂

政治坚定、忠诚执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秉赋,同时也是苏区医务工作者的政治信念。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时,马克思要求盟员必须“具有宣传的能力和热情、坚定不移的信念、革命的毅力”[1]P62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信念确立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努力方向。历览党章或党纲可知,党的信念高高飘扬在党的旗帜上,党的理想深深扎根在党的事业中。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P110坚定的政治理想、明确的政治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忠诚执着的革命信念,是党凝心聚力、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

在艰苦卓绝的苏区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红医精神是党领导医务工作者实施战场救护、开展健康卫生防疫工作的生动展示。红医精神深刻体现着医务工作者坚守如初的政治理想,忠诚执着的革命信念。如果说苏区革命事业孕育了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为灵魂的红医精神,那么苏区人民,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则精心地培育了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为灵魂的红医精神。

苏区时期,党、政府与红军部队十分关注医务工作者业务素质的提升,更关心他们政治素养的提高,革命信念的历练。通过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以此帮助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革命观、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坚定的政治方向。苏区时期,毛泽东指出:“对医务工作者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卫生医疗战线上的重要课题,要使全体医护人员懂得根据地的卫生工作是为完成政治任务服务的。”[3]P210当年,医务工作者之所以能够执着践行医者仁心,开创苏区医疗卫生防疫事业新局面,这与苏区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

苏区党与政府不仅注重医务工作者政治素质的涵养与政治修养的历练,更注重敬业精神的培养。贺诚在《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一文中回顾了卫生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办学特色,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医务工作者。苏区卫生学校在招生与毕业中有两条不能逾越的铁规:新学员必须“思想正确,政治坚定,……志愿终身于医学。”对政治学习欠佳,无心执着医学者即使医术再好也不能毕业。因此,在招生中,“政治测验”与“志愿医学”就成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各单位选送学生时都要从政治上严格把关。“务必从政治上切实审查,负绝对介绍之责,各学生来时并须填写介绍书。”[4]P114

苏区高度重视医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与对医学事业忠诚执着的考察考核是有其原因的。处于艰苦斗争环境中的医务工作者在救死扶伤过程中,特别是野战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必然会接触到各级别的红军指战员,间接或直接了解到部队的军事机密。同时,医务工作者在行医治病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苏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与敬业精神,这是其一。其二,出身贫苦家庭的工农子弟对苏区党与红军有着朴素的阶级感情,政治上坚定跟党走,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然而,伤员救护是一项异常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在医务人员奇缺的情况下,必然要面对大量痛苦不堪的伤病员,医疗护理工作与救治任务十分繁重。“每日不但得不到一顿热饭,甚至连四个钟头的睡眠也保证不了。”[5]P524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具备顽强的革命意志,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执着的敬业精神。

政治身份好固然是医务工作者从事红军医疗救治的重要条件,然而,革命战争需要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不是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具有良好的政治身份。出身地主、富农,甚至反革命家庭的医务人员,在革命形势的剧烈变动中,有的出于良心发现,渐渐走到红军中来,从事医务工作;有的本身就是医学人才而加入红军,帮助红军医治伤员。对此,苏区党与红军是十分欢迎的。当然,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医务人员,加入红军,帮助红军,苏区党与红军也是持欢迎态度。革命不分早晚,出身不看家庭,只要是出于真正同情革命、帮助红军,志愿献身苏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苏区军民都给予最热烈的欢迎。

考察苏区医务工作者的来源构成可知,一部分是自己培养,一部分为地方土郎中,一部分由上级派来,还有一部分是战争中俘虏过来的军医,如李治、徐健、曾守蓉等;此外,少部分是弃暗投明、主动投诚的军医,如陈义厚等。苏区特别注重加大对俘虏、投诚过来军医的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通过教育改造,促使他们在政治信仰上脱胎换骨,这是缓解苏区医务人员紧缺的一项得力举措。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中央苏区时期,改造教育工作体现在:首先,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方向——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军民健康。贯彻苏区医疗卫生宗旨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其次,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医生必须具有革命同情心;注重工作态度;体现救死扶伤职业操守。再次,倡导民主平等,提高医务人员的政治地位。通过改造教育,医务人员中除俞翰西、陈义厚等为革命捐躯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成为国家医学卫生事业的栋梁。孙仪之、李治等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

正是苏区党与政府对医务工作者在政治上的关爱与帮助,促使了他们政治素质的极大提升。政治坚定,忠诚执着,努力工作成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风尚与行为习惯,铸成为红医精神的灵魂,并深度融化为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信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念。即使在遭受错误处分的情况下,苏区医务工作者也能做到政治坚定,相忍为党。如中央苏区时期,唐义贞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而被开除党籍,但她仍然奋战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并表示只要生命尚存,就要奋斗不止。党籍没了,但红心向党。1931年1月,她不幸被捕,逃脱后再次被捕。为保守党的机密,遭剖腹杀害,牺牲时仅25岁。

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为灵魂的红医精神,在日后的革命岁月中得到弘扬与赓续。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是一次理念信念的伟大远征。”[6]P140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原因有很多,关键一条就是坚定政治立场,忠诚执着党的事业。广大红军将士,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他们始终坚信革命事业必胜。长征路上,面对征途艰难,医务工作者不退缩、不胆怯,迎难而上,抢救为革命事业流血负伤的红军生命。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既是战士,拿枪上战场;又是医生,细心照顾伤病员。当然,也许有人未曾拿枪上战场,但拿着手术刀抢救了无数红军生命,用另一种方式“戎马一生”,诠释了以政治坚定、忠诚执着为灵魂的红医精神。

二、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红医精神的核心

全民族抗战时期,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中央医院题词“治病救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要求医疗卫生工作“要管的是五亿多人口的生、老、病、死”,并将其视为“一件大事业”[7]P7。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8]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具有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理念,滋养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同时,涵养了以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为核心的红医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注重仁爱善举。孔孟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核心思想和精神追求体现为“爱”,即对人的爱以及对生命的珍重。如何做到“仁爱”?就是以爱亲人为起点,通过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关心弟妹,然后由己及人,推演至爱他人、爱自然。孔孟仁爱思想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对后世推崇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之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一点,在医学界得到广泛传颂,成为从古至今从事医学研究者和悬壶济世者的基本价值准则。

作为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深刻践行生命至上理念的医务工作者,其“仁爱”之心、之举体现在以仁德为前提,以诚德为基础,以行善为本质。以仁德为前提是从事医术研学,行医之人的品德修养、灵魂底蕴,是一位合格医者应有的道德底线;以诚德为基础就是要求医者以真诚之心,同情怜悯患者之不幸,做到对生命大爱无垠、对他人怀同情之心;以行善为本质,即用实际行动践行“仁爱”,身体力行仁爱善举,真正体现“医乃仁术”之说。

苏区时期,医务工作者乃至普通民众积极响应党与苏维埃政府号召,力行“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军民健康”,始终坚守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理念与人文关怀,默默地医治病人、抢救伤员、消除疫患,充分彰显了仁爱善举之心,生命至上之义。

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经常遭受湘赣两省军阀的“进剿”“会剿”。敌人实施层层封锁,根据地军需民用物资运不进来,导致药品非常缺乏。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党和医务工作者对伤病员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从山下打土豪得到的粮食,总是优先供应医院。寒冬腊月,战士们缺少棉衣,就烤火取暖。晚上,两人共用一条棉被御寒,宁可自己艰苦也要把衣服和毯子送给病员们。在医院,轻伤员把棉被让给重伤病员,并且经常帮助医务人员打水、端饭,抢着干零活。医务人员对伤病员的服务更是知冷知热,体贴入微,常常把自己的衣被让给伤病员。这些言行举止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仁爱”之心、之行的真实展示。

中央苏区时期,党与苏维埃政府更加注重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理念,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宣传动员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确保这一理念落到实处。1931年春,成立了由贺诚负责的总军医处,不久改为总卫生部,下设医务科、卫生科、材料科与事务科四个职能部门,初步建立了成规模的红军医疗机构。1933年春夏间,苏区建构了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较为全面地配备了医务工作人员。特别是在第二至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师绷带所——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总医院”[9]的战场抢救保障体系。1932年初,苏区部分地区突发传染病。为消除疫患,保障军民身体健康,政府决定举行苏区卫生防疫运动。在《红色中华》报刊发卫生防疫运动的社论,公布了苏区首部卫生防疫运动法令——《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1933年6月,中革军委颁布《工农红军暂行编制表》,对部队各级卫生机构进行了整编,统一了医疗机构的设置、名称、职责范围和隶属关系。正是由于党、苏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到长征前夕,苏区创建了10所后方医院、10所预备医院、6所兵站医院、2所残废医院和1所疗养院。医院设备、技术与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与提升,确保了伤病员早日康复与归队。

苏区医务工作者力行搞好卫生防疫、实施战地救护、践行生命至上,以此铸就的红医精神在长征途中再现了它的时代价值。“红军菩萨”是最好的例证。1935年1月,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第二营卫生员龙思泉在贵州遵义的东南桑木垭村行医,帮助乡亲们解除病痛,治愈后的村民盛赞他为“红军菩萨”“神医”。

今天,以生命至上、救死扶伤为核心的红医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突如袭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开展了顽强的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生动展现了红医精神倡导的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价值追求。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从清底摸排“四类人员”,到精准救治重症患者;从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科研工作者研机析理、奋力攻关;从医院建设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到基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党与政府郑重承诺,绝不放弃一名患者,绝不放弃任何希望。国家承担全部费用。正是这种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红医精神的根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吃苦耐劳、讲究节俭的民族。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10]P623历览前贤与名士,成功无不来自艰苦奋斗。尚武者如勾践,卧薪尝胆,不可谓不艰;治学者如苏秦、张仪,悬梁剌股,不可谓不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优秀者的代表,历史地赓续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比如,井冈山斗争与中央苏区时期,党与红军经历了三次“会剿”、四次“进剿”、五次“围剿”。斗争之残酷,生活之艰辛,环境之恶劣,实属罕见。当年,为保存这块用生命与鲜血开创的红色家园,包括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内的数万红军将士献出了生命。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井冈山精神与苏区精神的真谛。

1936年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11]P184-1851939年5月,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一文中中,毛泽东自豪地说:“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12]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领导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最后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论断,告诫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败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由此可见,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的优良作风。

在战火中诞生的苏区医疗卫生防疫事业,开创初期,基础薄弱,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再加上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导致缺医少药,举步维艰。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毛泽东特别指出:“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现在医院中共有八百多人。”[11]P65“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我们对小资产阶级的处理失当这两个原因,……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现在盐已有卖,但极贵。布匹、药材仍然没有。”[11]P70-71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一方面,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想方设法从敌占区、国统区输入;另一方面,英勇的红军将士在打仗过程中,从敌人那里缴获。仅此还不够,苏区药品及器材的缓解得益于红色医务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制药品与器材。

在残酷而动荡的战争环境中,医务工作者往往需要自制挂图、标本模型等教材教具。当然,艰苦的工作环境也磨练了红色医疗队伍的革命意志与艰苦奋斗的品德作风。红军卫生学校建设的亲历者陈志方在《在战火中诞生——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创办》一文中中描述:红军初创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医疗设备。环境是很艰苦的。面对各种困难,领导、教员、学生都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对待,一齐动手,与困难作斗争。教员自编教义。学生刻钢版,搞印刷,解决教材问题。条件很差,大家学得很刻苦,白天上课,晚上在油灯下讨论,互帮互学。红军卫生学校就是在这种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创办起来的。[13]P391941年7月,在红军卫生学校建校十周年展览会上,朱德总司令为学校题词:“埋头苦干”。

在艰苦卓绝的苏区斗争中,医务工作者不仅历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始终恪守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由此,共同凝练为红医精神的根本。

无私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品格。这一政治品格最早可追溯到无产阶级政党创始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创始人马克思就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伟人。他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4]P71866年8月13日,在致拉法格的信中,马克思还谈到:“您知道,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15]P521马克思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人类而工作”。从家庭条件与个人才华来讲,马克思完全可以选择一份高薪体面的职业,过上舒适的生活。然而,他最终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并为此奋斗了一生,最后在贫困中死去。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做到这一点?无私奉献是最好的解释。马克思为追求科学信仰而无私奉献了幸福和家庭。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赢得了全世界无产者的无限敬仰,他所开创的革命事业也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永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做到无私奉献,源自于对基本国情的洞察与认识,对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信心与毅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把握与理解。百年来,党历经艰难曲折和各种考验,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是无私奉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百年来,无私奉献是党的符号和象征。

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到中央苏区时期,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苏区军民,他们的无私奉献展示得淋漓尽致。为解决根据地药品紧缺,民众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医院运送食盐和药品。时任江西省宁冈县茅坪乡工农兵政府妇女主任的聂槐妆就将盐水浸在夹衣里,晾干后穿在身上,佯装走亲戚,巧妙地将盐衣送到医院。但在第五次为医院送盐衣时,被敌人察觉。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聂槐妆坚贞不屈,最后残遭敌人杀害,年仅20岁。聂槐妆的英雄事迹后来改编并拍摄成电影《闪闪的红星》。

在井冈山的斗争岁月中,边界妇女队经常来到医院给伤病员清洗伤口,缝补衣服。有的重伤员吃饭困难,她们就一勺一勺地喂。逢年过节,边界群众无私地送来慰问品。几十年后,王耀南在《艰苦奋斗在井冈山上》一文中回忆道:“在过节时,老百姓来到红军医院用江西地方戏演几个节目,慰问红军伤病员,没有群众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我们在井冈山根本就活不成。井冈山老百姓照护伤病员,不仅是送几个鸡蛋,而是有什么东西就给什么东西。有些老婆婆烧好鸡蛋汤端到伤病员跟前用汤匙一点一点往伤病员嘴里喂,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可以说是无私地拥军,红军伤病员都感动得流泪。”[16]P261

赣南闽西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口号下,医务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无私奉献,为保卫红色政权进行顽强的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红色医生”傅连暲就是千千万万名医务人员中的一个杰出典范。

四、技术优良、敢于创新——红医精神的基石

医学是一门科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从事医务工作不仅要求政治素质高,而且要求医技精湛,即要做到又红又专。毛泽东指出,苏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政治坚定”与“技术优良”[17]两个方面的要求。1932年2月22日,在红军军医学校开学典礼上,朱德军长勉励学员“要学好本领,为红军服务。”要求每位“红色医生……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18]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医术技能,没有过硬的行医本领,何以解除病人痛苦,何以消除苏区疫患?由此可见,专业水平是医务工作者实施战地救护,开展治病防疫的基本条件与必备素质,构成为红医精神的基石。

苏区时期,医务人材十分缺乏,特别是拥有一定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更是难以寻觅。如何解决苏区紧缺的医务人员?开办学校是最好的途径。为培养能够胜任革命战争需要且医术高超的医务工作者,苏区党与政府利用有限的技术力量与物质条件,举办培训班和专业性极强的医学学校。苏区医学学校采用的是短期速成制。三年的教学内容要求一年学完。专业课程以基础理论课(五个月)、临床理论课(五个月)与临床实习(二个月)为主。这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又红又专的医务工作者,凸显了战争环境中苏区医学教学的特色。

苏区政府鼓励开办医学卫生学校,特别鼓励由医术前辈进行手把手的医术教导。苏区学员文化水平低,理论讲授听不懂,学习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毛泽东指出,“讲不懂,就做给他们看。”[4]P269鼓励教员们给学生做示范,将教学内容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傅连暲回忆说:“讲注射方法,就拿注射器在课堂上当面注射一次,果然学员们很容易就学会了。”[19]P240又“如对四肢动静脉损伤出血的处理,我们都没有这些知识,碰到此种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教员就一边进行实际操作处置,一边给我们讲解道理,使我们能很快地掌握技术知识。”[4]P279

培养一名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需要时间的磨练与组织的关心,更需要医务工作者用心用情在实践中不断钻研与认真总结。翻阅当年苏区相关史料可知,医务工作者并非人人出自医学专业学校,更多的人是因革命战争的需要,临时加入到医疗行业中来,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较差。在此情景下,要快速培养一名能够担当业务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在战争中不断提高。当时,战斗一打响,医校学生就可能要上战场。在战场救护中,或当教师的助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学生随军行动,一边开展救护工作,一边开展实地教学,有些伤员客观上就成了学生操练医技的实验对象。张汝光在《红色军医的摇篮——回忆红军卫生学校》一文中描述了自己从事医务工作的艰辛经历:“那时我们才学了一部分内科学和处方学,怎么敢去看病呢?校长用鼓励的口吻给我们讲了诊断的方法。”实践中,按照教师的教法,对无法诊断的病情展开集体讨论研究,“半个多月后,通过实践我们慢慢地掌握了初步的治病方法”[13]P54。

为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苏区克服一切困难,编辑出版了《健康》《红色卫生》《卫生人员讲话》《内科学》《临症便览》《最新创伤疗法》等报刊。如创办于1931年秋的《健康》报,侧重医术经验交流与探讨;创办于1933年的《红色卫生》大量刊载了贺诚、陈义厚、李治以及其他教员不少专业性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五军团军医处编印的《药物要义》,介绍了35类最基本的药物。苏区编印的医学报刊简单明了,非常实用,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使医务工作者了解最需要的知识,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苏区一方面加大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又积极开拓创新,研制新药品,以此缓解药品紧张状况。

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0]所谓创新,即革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百年来,党在斗争中形成的红医精神传承并不断升华了中华民族这一光荣传统。面对战乱的环境和缺医少药的困境,医务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加紧医术攻关和研发,勇于发明创新,铸就了红色卫生防疫事业的不朽丰碑。

提升医疗技术,鼓励发明创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十分注重奖励在医学研究上有重大贡献和创新发明的医务工作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简章》第十一条规定,会员中如有新发明得由常委呈请政府奖励之;《关于医院政治工作的训令》则规定:“奖励积极努力和在医务上有大的贡献和新的发明的医生。”[21]P816中央苏区各种报刊也对各类药物的发明和创新者予以宣传报道和表扬,如1934年1月16日《红色中华》以“红色医生的礼物”为题,报道了第五后方医院医务科长杜志贤“在小布工作时,因敌人的封锁,购买西药困难,他曾发明一种用中药制造治疟疾的小布丸。现在茶岭五后医院工作,又发明一种茶岭膏,并还在热心的研究,继续发明”[22]P2664-2665。1934年6月12日《红色中华》刊登消息,赞扬苏维埃国家医院成立不到二个月,“最近发现新的代替品治疗险恶病症”——“苏打水可治愈危险的出血性黄疸”“雷佛奴尔对于脓胞性疥疮有特效”[23]P3492。

创新医务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在苏区战争过程中,伤病员较多,管理水平与服务态度是个大问题。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确保伤病员早日康复重返前线,意义十分重大。据贺诚回忆,毛泽东指出,“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他们好好为伤病员服务。看病要仔细,态度要好。”贺诚到中央工农红军总医院任职后,看到医院的情况,深感毛泽东的指示是十分正确。针对伤病员遭受创伤痛苦,从白军过来的军医,服务态度不好,诊断也不认真。贺诚着手对医院进行整顿,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加大伤病员的人文关怀。“我们广泛地对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家的阶级觉悟,增强对伤病员的阶级感情,特别是对白军中过来的没有得到教育改造的卫生人员,加强了教育,表扬优点,批评缺点,定期检查每个人的政治表现和工作态度,很快使医疗作风得到较大改进。”[13]P5-6如俞翰西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曾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团卫生队队长,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被俘后参加红军。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他到附属医院给伤病员诊病的同时,主动给驻地群众治病,深得百姓喜爱。伤病员、学员和群众均称赞他“是一位好医生、好教员”。

创新器材,革新剂型,满足军民需要。毛泽东指出:“自己制药和自己制糖,也是目前环境中不可忽视的。”[11]P5-61932年12月,军委总卫生部在江西省瑞金新院村创办了一个小型制药厂,后命名为中央卫生材料厂。创办初期只能配制一些简单的中草药合剂,随着规模逐步扩大,组建了制药、敷料、酒精、水剂、器材等车间,能利用中草药按西药剂型制成丸散膏丹,制造急救包、酒精、手术刀、止血钳等。对解决医院药材、器械匮乏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为了适应行军作战的需要,我们还改革剂型,把中草药粉碎做成片药、丸药,便于发放、携带和服用,深受部队欢迎。”[13]P7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医学水平。苏区医务工作者善于创新工作思路。上课没教室就借用祠堂、教堂等场所;没教材,教员就自编自印;学员基础差,教员就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教学中注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部队常见病的治疗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培训出一批既有政治觉悟,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卫生人员,大大扩充了红军的医疗卫生队伍。”[13]P4当时医疗救治繁忙,课程只能断断续续进行。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广大医务工作者勇于开创的革命精神。

总之,党在领导苏区军民,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人民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建功立业的光辉历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红医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这一精神,在中华医学发展史上铸就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今天,红医精神作为优质的资政育人资源,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精神支撑;为国家培养促进人类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医学人才提供了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伤病员医务苏区
无人机伤病员后送在未来灾害救援中的应用前景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致逝去的医务者
苏区创业致富人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
惠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