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五年来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基本视域与拓展空间

2023-01-12王道勇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验历史建设

王道勇 汪 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等社会建设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了一系列历史经验。在长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近五年来(2017—2021年),理论界进一步从不同视域对这些历史经验进行了学术概括,力图揭示出其中的价值底蕴、逻辑结构和政策意涵。对近五年来的这些理论研究进行一个回溯,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拓展空间,有着重要的价值指向意义和实践参考意义。

一、近五年来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进展

(一)近五年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的实践基础

2017—2021年是我国社会建设成就辉煌的时期,也是社会建设发展方向和重心出现重大转折的时期,这是开展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最为重要的实践基础。

第一,近五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空前成就。在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文明的进步史中,民生保障能力和社会稳定状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既全面呈现了执政者或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更折射出国家和文明的整体实力。近五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一些彪炳史册的标志性成就。譬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设定并矢志追求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意味着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理想生活状态——“小康之家”成为现实,还意味着在人类减贫史中增添了一个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扶贫样板工程。再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除了这两大历史性事件之外,至2021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健康素质一些主要指标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等。

第二,近五年来我国社会建设重心开始出现转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方向。2017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时指出,“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1]P133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从理论上看,这两次重要宣示标志着我国正在从一个物质匮乏型社会转向一个相对的丰裕型社会,社会建设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成为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更好地实现这一转向,需要从百年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寻找思想理论资源、制度创新方向和精神力量源泉。

在此基础上,近五年来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在客观上也助推了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高潮的兴起。党的十九大首次对2020年以后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谋划和部署。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建设经验是必然之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年份,加之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建设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而2021年,我国正式宣布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上都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具有强烈的总结经验的必要性。

(二)近五年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概况

以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检索和分析,可以看到近五年来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进展概况。

第一,研究成果数量较多并且主题集中。以“社会建设”为题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高级检索,可以发现2017—2021年共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847篇、博士硕士论文58篇,其中题名中同时包括“经验”的论文38篇。以“民生”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五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7541篇、博士硕士论文496篇,其中题名中同时包括“经验”的论文75篇;以“社会治理”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五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6735篇、博士硕士论文845篇,其中题目中同时包括“经验”的论文299篇。以上合计共有关于“社会建设经验”的论文412篇,主题集中于社会治理经验,其次是民生建设经验,而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对社会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的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研究论文刊发刊物的层次仍有待提升。这五年间,在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中心核心期刊发表的题目中有“社会建设”一词的论文共211篇,直接涉及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的仅15篇。对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近五年来,全文转载的与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直接相关的论文有10篇,全文转载有关民生经验的论文仅1篇,全文转载社会治理经验的论文仅4篇。结合上述刊发论文数量可以发现,有关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的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历史经验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较为稀少。

第三,相关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显增多但涉及学科范围较窄。查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发现,2017—2021年间立项的课题题目中有“社会建设”的国家社科基金共10项(各年分别为2、2、1、0、5项)。题目中有“民生”一词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立项68项(各年分别为18、14、12、11、13个),题目中有“社会治理”一词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立项228项(各年分别31、43、37、71、46项)。其中与历史经验直接相关的课题有8项,分别为唐任伍2018年主持的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高健2019年主持的青年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刘文斌2019年主持的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民生建设历程与经验研究(1949—2019)”,严运楼2021年主持的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朱小玲2021年主持的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奋斗历史和基本经验研究”,董一冰2021年主持的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组织解决民生问题经验研究”,李珊珊2021年主持的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研究(1949—1956)”,吴超2021年主持的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史研究”。以上课题所涉及的均为马列科社类和党史党建类,检索没有发现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建设相关学科分类的课题。

二、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的研究视域

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近五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历史视域、主体视域和制度视域等三个不同视域来探讨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历史视域

历史视域是指将社会建设置于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等宏大视角之下,总结社会建设这一客观历史进程之于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甚至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价值所在。历史视域的一个基本预设是,经过百年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全面推进、提档升级转变的历史性飞跃[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逐步形成,因此必须从长时段的历史维度凝练出其中有理论抽象潜力和政策借鉴价值的基本经验。

由于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近一两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百年历程角度出发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经验。其中具有共识的观点包括:中国共产党用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整个社会建设全过程;要强调共建共治共享,在社会建设中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治理难题;要始终坚持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要以广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主动汲取国外社会建设的理论资源和经验做法;等等。[3]

还有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为历史起点,总结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归纳起来共同的观点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义;坚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坚持守住底线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鲜明特色;坚持完善制度是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则;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是社会建设的体制特点;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等等。[4]

大量研究成果是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角度来总结社会建设经验。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建设要以立足国情为基本前提,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以保障和发展民生为基本任务,以利益协调分配为基本内容,以公平正义为基本理念,以循序渐进为基本方法。[5]也有研究总结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6]而众多社会学者则发挥各自研究专长,集中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具体领域如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社会工作、社会心态、文化自信、社区发展、社会管理、农民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进展与主要经验。[7]

基于以上三个关键历史节点所进行的历史经验概括,其内涵既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印迹,也有对新时代社会建设经验的重点关照,因此总结的历史经验中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但共性多于特性。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研究是在专题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建设经验。譬如,有研究认为,突出经验主要有四点,即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以法治化与制度化为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互联网+”模式为社会共治格局注入新活力,重视网络安全治理,建构稳定的安全预警机制。[8]还有研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不断深化与完善,突出表现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两大方面,凸显了新时代从严治党在社会建设中的引领性,体现了社会建设理论体系的统筹性,昭示了社会建设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境的深远性。[9]

(二)主体视域

从哲学意义上看,所谓主体就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且居于主动和主导地位的存在者。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历史经验得以凝聚的基本条件。在主体视域下所进行的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主要是从行动者思维出发,遵循着“党—人民—共同体”的基本逻辑而展开。

有些研究侧重关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在历史视域的研究中,党的领导是一个重要经验。但与历史视域下所强调的并列关系不同,主体视域下的研究强调的是,党的领导是十八大以来各项社会建设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本身既是历史经验,更是其他历史经验得以形成的根本前提。譬如,有研究认为,在当代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也不可能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好。[10]中国共产党正确地从解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制定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社会政策,从而保障了民生福祉的持续增进。[11]

也有些研究侧重探讨在社会建设中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学者们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为集中、最为直接的呈现领域,强调发展要依靠人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和科学的唯物史观基础。[12]坚持人民中心立场,表明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享有主体和评判主体。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既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进行社会治理变革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愿望、意志和力量影响着所处历史时期历史发展的走向。[13]

还有研究聚焦于多元主体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形成社会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就是强调基础性社会的建设,以筑牢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石。多元主体实现良性互动需要一些基本前提,包括要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的奋斗目标;基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的社会治理要与基于共同体利益最大化、价值理念和情感认同最大公约数的社会共同体实现有机融合。研究普遍认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建设家庭、社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实现社会再连结,强化社会团结局面,最终形成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公共生活。[14]同时学者们也普遍认识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培育当代中国社会共同体需要宏观视野,要在中国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接轨与视域融合中充分挖掘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性。[15]

(三)制度视域

从制度视域总结历史经验的研究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研究普遍认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建设的价值尺度,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4],强调要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16]。

分析如何实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研究在系统总结后认为,我国民生建设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基本经验:从改革动力来看,主要经验是实现了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制度改革来看,主要经验是实现了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有机统一;从治理现代化角度看,主要经验是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国家治理的良性互动。这些基本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民生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7]其中“在发展中”这四个字是近年来社会建设实践的着力点,也是学者们分析的重心所在。研究表明,“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一全新经验坚持了发展的对立统一观点,在民生制度创新中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18]要而实现“良性循环”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不断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民生保障优势,全面准确理解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制度创新中遵循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新规律,努力实现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举并重,等等。[19]

研究者对社会治理制度创新赋予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治理”一词出现在政策体系之中并日益流行,蕴藏在这个词背后的执政理念转变引致近年来我国维持社会秩序的价值取向和体制机制都出现明显的转型。相关研究表明,形成内涵清晰的社会治理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是我国能够打破“亨廷顿悖论”、续写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关键所在。[20]进一步的探讨表明,我国在推动社会治理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质鲜明的具体经验。譬如,把社会治理重心落实到基层,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同时努力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1]从而构建起一个“顶层设计—市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的完整的现代社会治理网络。

三、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研究的拓展空间

从上述研究文献梳理中可以发现,中外学者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已经较为系统全面,而且研究风格鲜明而一致,即绝大多数研究是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以与社会建设相关的政策词语为表述的关键用语,从具体的政策实践路径层面来展开阐述。未来,有关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的研究仍然需要沿着这一思维和路径进行深掘,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拓展空间。考虑到社会建设领域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几乎所有社会科学的知识范畴,因此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

(一)“用学术讲政治”理念的嵌入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直观的总结和政策性概括,其主要贡献在于从总体性视角为我们较好地描摹了这些历史经验的概况。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有研究的政治色彩强,学术性相对较弱。这主要表现为:概括用语主要是直接借用政策文本中的词汇而非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概括过程中有纵向的政策发展过程追溯,但很少有不同研究者之间横向的学术对话;概括内容与中央精神高度重合,但少有深度的学术延展;这一现状就导致历史经验的概括结论的深度有待深掘。由于总结“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这一研究行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明显的“价值相关”的学术行为,因此“深掘”的关键并不是要完全摆脱现有的话语体系,而在于如何运用好学术话语,以逻辑思维和科学理念来提升概括的穿透力和说服力。因此,进一步研究的拓展空间之一就是要全面嵌入“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时着重融入两个基本意识。

一是学术与政治融合的意识。应当承认,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完全意义上的价值中立。第一次系统提出“价值中立”命题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就指出,严格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如果故意为之,它“会引起逃避对重要的然而是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以至没有明确的道德义务而难以进行研究”[22]P16。韦伯说,对于研究者而言,研究对象“宛如海滩上的卵石在等待着被拣拾”,到底哪一颗卵石会被拣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通过它去打量世界的精神眼镜”。[23]P26-27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相关问题时则直接指出,“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24]这就说明,“用学术讲政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在坚持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学术研究的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只有“用学术”总结社会建设历史经验,才能够避免总结出的历史经验因为过于强调政治性,而出现“独断论”和“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25]从而以真理的力量和自内而外的涵化,在学术与政治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出历史经验的应然价值。

二是问题意识。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元问题和真问题,这就是“时代之问”。在社会建设领域也必然有其特定的时代问题,这些“时代之问”是党在领导社会建设实践中着力处理的问题,也必然是总结历史经验时的着力之处。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之中,在这种大变迁的时代,各种问题和挑战交织互动,大大增加了找寻“时代之问”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难度。“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从时代最重要的理论产物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去寻找。

(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借鉴

如果缺乏学理性研究框架的支撑,对历史经验进行的提炼就容易陷入表面化、碎片化和逻辑难以自洽的窘境。进一步研究的第二个拓展空间就是要借鉴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进行历史经验总结。

1.借鉴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要求以范式的思维和框架来总结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首次提出“范式”概念的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62)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26]P59、294。由此可知,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接受和遵从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的介入首先就要着重关注某一历史时段内社会建设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背后存在的思维框架,包括其基本预设、价值取向、基本结论和方法论等,并且利用这一基本思维框架进行概括。譬如,在论及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历史经验时,要看到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这一根本预设、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这一根本价值立场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的基本方法论。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历史经验时,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有关国家治理功能分类的基本假设,还要看到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对中国传统治理理念中合理成分的吸纳及超越;等等。

2.借鉴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范式要求以学术逻辑表达历史经验。所谓的学术逻辑是指要依据学术自身的思考规则和表达形式,以一定的学术框架为核心,形成严密的思维结构和理论演进路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底线思维运用好经典的学术框架,因为学术框架一旦确定,纲举目张,现实的问题与深奥的理论之间就会建立起自由转化的桥梁。考察到总结历史经验具有的政治性,因此要分析这个学术框架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党中央的精神相一致,要反思这一个框架是否在对西方学术思想进行照搬照抄,还要评估用来总结历史经验的学术框架是否具有较好的理论清晰度和公众可接受度。[27]譬如,在总结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历史经验时,无论是引入幸福经济学中的“幸福悖论”框架,还是利用福利社会理论中的“好社会”框架,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出我国社会建设的先进经验及其对未来的有用启示。

(三)加强对具体经验的学理基础探究

1.加强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方式方法研究。重点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基石,结合一些经典社会科学理论,学理化地表达出“党领导社会建设何以可能、何以成功”。譬如,从“政党—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具体经验可以概括为形成自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和社会关系,成功指引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其中值得探讨的学术议题就是政党与社会互动互构的模式。再如,从指导思想角度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经验可概括为“党以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创新指引社会政策创新方向,赢得人民的积极回应”。这种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一般性,而以“美好生活”为核心即为特殊性,因此需要对特殊性逻辑即美好生活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深层次学术探讨。

2.加强社会建设具体经验阐述的研究。近年来,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具体领域中,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层出不穷。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社会现代化理论、社会共同体理论、社会合作理论、社会团结理论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点,从整体角度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具体经验进行理论呈现,从而抽象出一些具有学术意蕴的社会建设的具体经验。譬如,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可以总结出“以系统理念和共建共治共享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方法论”;从基础社会重构的实践这一角度,可以总结出要“推进从家庭到国家和天下的系统的共同体建设”等。这些具体经验的提出与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共同体理论、社会团结理论直接关联,既使历史经验总结有了社会科学理论的接口,也为这些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对话平台。

3.加强党领导社会建设实践经验的价值研究。我国社会建设所强调的具体内容如改善民生和维持社会安定是古今中外所有政权和政党最为关心的重大议题。在处理好这些民生和治理问题上,中国答案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可以从静态的社会结构和动态的社会变迁两个视角出发,以调节社会关系、优化社会结构、推进社会现代化等这些具有世界共性的社会建设难题为重点,概括出我国社会建设历史经验所具有的世界性意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绝对贫困”“共同富裕”“城乡融合”“社会团结”“生活品质”“治理现代化”和“美好生活”建设等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叙述我国社会建设实践价值的可选视角。

(四)构建出具有原创性的社会建设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

如果以1917年孙中山先生首提“社会建设”这一中国特色的概念为起点,我国的社会建设实践已有一百多年时间。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倡导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来,我国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内出现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在宏观上相关概念有“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等,在中观上有“精准扶贫”“中等收入群体”“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社会治理共同体”“市域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等概念,在具体实践中有新时代“枫桥经验”“协商民主”“网格化管理”“三治融合”等概念。这些概念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识别性,但这些新概念融入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时却遇到范式上的难题。这就要求在范式上进行创新,通过对社会建设领域本土化的原生性概念进行系统整合,积极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学科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着力点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提出讨论并确定一些可以沉淀下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新领域,如民生学、社会治理学、幸福学、共同富裕学等,对这些新领域的元理论和本理论、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以及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开展全面学术讨论。在形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在高校、党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创建相关教研机构,设立相关专业和学位点,进行相关教材建设,以国家的力量推动这些新领域实现学科化,使其进入主流学术界的视野,进而形成拱卫社会建设的庞大学科群。在此过程中,还要努力让塑造出的社会建设学科的学术话语和概念体系与民众的生活话语相衔接,为研究人民生活的学科被日常生活所接纳。

(五)发挥好社会研究方法的科学辅证功能

目前,有关社会建设历史经验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研究、政策研究,所运用的主要是人文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以意义挖掘为主要方法取向,大量社会研究方法处于缺位状态,没有发挥好科学方法的辅证功能。在未来的具体研究中,一方面,要重视社会科学质性研究方法的深度运用。在运用文本分析法时,要注重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花更大力气进行政策文本中关键性词汇的历时性追溯;引入规范的个案研究法,以长期的田野调研为基础,通过参与观察法、座谈会等收集普通民众对某一历史经验的直观感知和朴素的归纳。另一方面,要强化定量研究对基本经验总结的辅证功能。更多地利用实地得到的数据,以统计软件等进行数据的多元关系分析,从而辅证有关历史经验中相关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的理论论断。譬如,通过引入抽样问卷法,了解在某一横断面上普通民众的共同认知;通过引入指标体系法,以量化的形式评估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趋势。近些年来混合研究方法正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就要求充分利用好质性与定量混合研究法,构建出合适的分析框架,探求出其中内在蕴含着的逻辑关系,降低研究方法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所总结出的历史经验及启示的深入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经验历史建设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历史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