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优化设计分析

2023-01-11蒋兴荣

当代体育 2022年47期
关键词:游戏体育过程

蒋兴荣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还是以好动的特点为主,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体育游戏在学生中最受欢迎,而且体育游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体能,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并且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以及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将体育游戏贯彻落实课程教育的全过程中之中,而且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 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概述

1.1 体育游戏特点

1.1.1 具有目的以及意识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对应的体育技能以及生活劳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体能以及身体素质,并且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常情况下来讲,体育游戏是具有一定意识性的活动,因此学生和教师在实际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会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积累一定的经验,进而创造出全新的游戏活动,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1.1.2 具有虚构性以及假想成分

在实际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创设一个游戏场景,在场景之中学生可以根据场景的实际情况,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但是在体育游戏之中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比如说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技能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同学扮演警察,另外一组学生扮演小偷,进行相应的追逐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会遇见“警察抓小偷”的情况,这也就需要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而这一情景创设,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引导学生遇见此类事件需要怎么做。

1.1.3 具有趣味性

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常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也是当前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也可以带给学生更好的情感体验,使其主动参与到课程活动之中。

1.2 体育游戏设计注意事项

1.2.1 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德育教育

课程教学更重要的还是“教”,但是通常营造了枯燥的课堂氛围,这时教师就需要融合体育游戏,并将二者合二为一,但是也不能忘记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对体育课程来说是开展素质化教育、加强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也建立了更加健康的国家人才体系,为国家输送具备强健体魄的人才,也更好完成了曾经的中国梦,也就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利用体育游戏加强德育教育,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接受相关的知识内容。

1.2.2 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智育教育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体育游戏可以完美地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在实际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应的引导,并且以开发学生质量为主要目的进行体育游戏设计。

2 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设计的意义

2.1 帮助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相比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而言,在课程教育中结合体育游戏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习兴趣,而这也让课堂上出现更多的是欢声笑语,让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掌握相对应的体育知识,而且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上课方式也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显得更加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而且也导致课堂更加枯燥乏味。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注意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游戏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并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内容。

2.2 帮助加强课程教学的教育性

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贯彻应用体育游戏,也要保证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宗旨,课程教育主要目的还是传授学生知识内容,所以即使融入了游戏也不能弱化课程的教育意义,不能本末倒置,导致学生只注重玩乐,而忽视了知識内容的摄取。从现阶段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融合体育游戏,引入众多的新鲜元素,更加注重学生是否参与游戏,是否对游戏感兴趣,而遗忘了教育的本身目的。因此在结合游戏进行课程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游戏度,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只做好了游戏而忽视了知识教育,需要将课程教学的教育性放在首要位置,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体育游戏,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3 帮助创建课程教育的教学环境

在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合理地设计体育游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而且以教学目标或者是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孩子对掌握知识的渴求性。在低年级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体育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晦涩难懂的体育知识,即使掌握了也是一知半解,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学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的课程中,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体育游戏,加入体育游戏之后,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掌握知识、吸收知识,并且进行实际的运用。而教师在设计课程游戏的过程中也要与课程的知识点相结合,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度,寓教于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 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优化设计策略

3.1 设计更具趣味性的体育游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年龄比较小,因此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且学生的兴趣范围较广,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擅长的就是进行模仿,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而这主要就是受兴趣的驱使。因此教师在实际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体育游戏设计,这样可以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目的。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特点,并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以及娱乐性,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1.1 设计具有新颖性的体育游戏

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可以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体育游戏之中,并认真地完成每一个体育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夹球走”接力比赛、“独木桥过河”等体育游戏,在进行“夹球走”接力比赛的过程中,通常会使学生出现一些滑稽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出现也使得学生捧腹大笑,但是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不断进行努力,从而达到游戏的目的。

3.1.2 弱化竞技意识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弱化体育的竞技意识,主要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虽然不重视竞技性,但是也需要学生遵守相应的纪律和规则,听从教师的指挥,保证游戏流程的规范化,这样可以保证体育游戏顺利进行,而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也突出了体育游戏的特点和目的。

3.1.3 加强体育游戏的情节化以及故事化的设计

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所以小学生的参与程度会很高,多数学生都能拥有非常强的兴趣。很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强,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利用更具情节化以及故事化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可以是学生尽快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如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生对于故事更感兴趣,因此在进行跑步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开题,并且在跑步游戏中依照学生扮演的角色要求学生控制速度、控制跑步节奏,学生在参与故事的同时,也能掌握跑步的知识和技巧。体育教师在创设游戏场景时,应该围绕体育课程不断创设新的游戏,以及结合小学生的发育特点,提升游戏内容的丰富度和难度。

3.2 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体育游戏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体育游戏设计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保证符合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虽然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体育游戏为主,但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游戏的有效性,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3.2.1 准备部分游戏设计

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准备部分,其主要关系到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课程参与程度,因此在设计本部分的体育游戏时,教师需要有效地设计体育游戏,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在排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编号,然后加入“找找小伙伴”或者是“找找火车头”的游戏,这样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也需要应用到游戏材料,且游戏材料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对于课程教学起着积极作用,而如何投放游戏材料,以及什么时间进行游戏,对于学生参与游戏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游戏效果,且同样的游戏材料,进行不同的游戏,产生的游戏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游戏材料的准备。

3.2.2 基本部分游戏设计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也需要满足新课标中“学、练、赛”结合的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对抗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游戏主要包括徒手游戏、器械游戏、技术辅导性游戏。徒手游戏是不需要器械就能开展的游戏,比如走、跑、跳等等,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都可以组织徒手游戏,尤其可以在准备活动中选择带有跑的游戏,可以取代慢跑的作用。器械游戏是使用器械展开的游戏,体育器械能吸引学生参与,也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技术辅导性游戏是一些给体育课程服务的辅导性游戏,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因此对于基本部分游戏需要更加巧妙,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同时也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比如说在创设和谐场景时,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创设场景,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健身活动,进而开展体育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使用,广场舞、健美操之类的活动,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进入体育学习,减少他们学习体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很多需要反复练习的动作比较枯燥,也容易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影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平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保持稳定的心态开展练习。例如在练习足球颠球时,教师可以利用平缓音乐避免学生急躁,并及时和学生交流,给学生技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颠球技巧。

3.2.3 结束部分游戏设计

在课程进入尾声阶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放松心情,而放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主要目的是保证学生身心愉悦。而对于这部的体育游戏设计而言,需要保证游戏简单、易操作,比如说“动物模仿”“抓手指”的游戏,这类游戏更简单,且运动量较小,可以达到平复学生心情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全身心地投入。

3.3 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体育游戏

3.3.1 角色任务法

在实际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场景,并安排每个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努力,完成角色所需要承擔的任务,对于任务完成任务且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没有完成任务或者中途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需要给学生良性建议,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此外角色任务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3.3.2 团队合作法

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保持交流,可以确保学生对课程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体育课需要注意对交流场景的创设,通过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保持交流,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比如说,在实际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团队合作竞赛,对足球、篮球等课程,可以定期组织比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并记录每组的分数。在竞赛过程中,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学会配合,从团队角度思考竞赛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增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团队素养。在团队交流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也能让学生在未来的体育活动中更愿意与他人合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游戏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而这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实际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兴趣,提升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需要保证体育游戏具有针对性,提升体育游戏的有效性,此外也需要保证体育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体育游戏的教育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体育过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