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

2023-01-11刘建进陕威王广瑞徐承建

当代体育 2022年47期
关键词:思政内容体育

刘建进 陕威 王广瑞 徐承建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构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原则:遵循德育为先、整体设计、隐性融入、特色发展与可行性等,提出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策略:(1)高校体育思政内容构建时顶层设计与规划需合理;(2)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来源渠道应更具有时代性和多样化;(3)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实践过程,包括:理论、技术和技能部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外体育的课程思政内容构建。

1 前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和全面提高人才质量,课程思政是各门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战略举措。基于此,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内容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重要支撑。体育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價值,其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技术技能的实践,更能体现体育课程思政的特性。但在实际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面临着重技术技能而轻思政教育的现实,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学中找到内容的依托,以更好地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目标。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原则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也是思想政治课程这一主渠道教育不足的补充,能改变现阶段高校普遍出现的只教学而忽视育人的教学现状。因此,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原则,引导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2.1 德育为先原则

中共中央的16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任务”。可见,课程思政教育确定了高校要培养人才的方向,德育问题的重视程度愈发突出,引申出高校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灵魂。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进行开展,“课程思政”构建的内容只有以德育为先,才能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的目标落实。但德育为先并不是以德取智,而是发挥德育的引领同时保证体育专业技术、技能及知识的传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强调思政教育的首要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是通过德育对体育专业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直接对体育课程起作用,而是间接地产生影响,从而把控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方向。因此,引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确保大学生道德教育能与新时代提倡的思政品德要求保持一致。

2.2 整体设计原则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是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体质健康的提升不仅仅是课堂的行为,而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合力的成果,发展这三方面的德育资源,发挥整体的品德教育效应,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设计。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和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等内容体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整体目标中。此外,在整体性设计中还要注重高校体育环境的塑造。例如在学校的文化宣传栏展现体育道德内容、体育规则内容,特别是利于学校的运动场地进行相关体育代表人物宣传,引导大学生在浓厚的体育文化中实现德育教育。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具有主动性,家庭的锻炼氛围和社会体育氛围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聘请相关的体育教育专家讲述相关的体育爱国故事和分享当地的教育遗址。因此,整体设计高校体育思政内容能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

2.3 隐性融入原则

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把握思政内容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并不是替代专业课程内容,而是更好地促进和完善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的过程中,不是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叠加,而是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渗透思政内容,即是将体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政内容要素与专业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最终形成文化育人。在体育文化教育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民族认同隐蔽地教给学生;在体育文化教育中需要保持政治方向、德育方面的一致性,需要做好体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发挥体育课堂中特色育人作用。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中的体育教育资源汲取,不仅要充分利用体育的教育元素,还要结合体育学科的理论知识,达到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体育课程教育中。

2.4 特色发展原则

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在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中,结合地域特色和当地文化进行选取,不仅能体现出体育课程思政的校本特色,还能展现地域特色。例如:武术项目体现的特色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排球的特色是女排精神;小球的特色是国球的拼搏精神与长盛不衰;空手道、跆拳道的礼仪规则等。体育课程思政结合本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将体育的育人功能、育人思想编入体育课程中,将带动更多体育项目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新时代,地方高校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的体育特色发展大环境下,在某个学校内部也积极推进不同二级院系的体育课程思政,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体育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其制定出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地域、学校、院系和不同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同,善于利用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探索出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教育视野。

2.5 可行性原则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要顺利在体育教育中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可操作的基础上。高校体育教育者在精准挖掘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时并不是毫无边界,而是要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知识与价值诉求。在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实施中,需要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的安排同时,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不仅需要与专业内容高度相关,还需要与体育话题相切合。在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时,教学大纲中各部分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课程思政内容与之相对应,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的便捷性。此外,在当前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认识背景下,遵循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规律,完善学校的课程设计、凸显课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培训等工作,高校体育课堂思政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确保高校体育教师执行课程思政教学时的可行性。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策略探析

3.1 体育思政内容构建时顶层设计与规划需合理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对象是高校公共体育的选项课学生和体育专业的学生。针对高校这两个体育教育群体,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应当落实到课程思政科研、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教学课堂等体育管理中,构建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到具体的体育项目教学的规划,推进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保障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应该由学校党委书记、二级学院书记和体育教师协作参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修订,不仅可以彰显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基层一线体育课程思政教师的主动能动性。再次,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应该设立相关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不仅能持续跟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进度,还能对相关内容给予指导,甚至聘请校外专家给予专业及权威的指导,还能展开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不仅有利于进行相关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还能建立健全的领导统筹运作机制。最后,经过论证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之间有着内在的练习,使课程内容与政治、道德、思想之间产生有机结合。例如:在课程指导纲要中需要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育人价值。

3.2 拓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渠道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来源应更具有时代性和多样化。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和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学生在新时代面临困难时也会动摇思想和措手不及。拓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内容,在丰富的高校体育课思政内容工具箱内,教师在必要时拿出相应的内容给予大学生心理支持,使大学生度过困难时期。例如:三大球、三小球、武体水等运动项目展开常态化的教学和健身同时,推动体育思政的健心教育,以更广阔的渠道来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发挥体育教育者的智慧,广泛收集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不仅利于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还有利于增加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广度。例如:在球类比赛中融入规则意识、公平正义和责任感,大球运动中融入团队、配合和当担意识。在武术的教学中重点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体操类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形成良好形体、礼仪等文化;在水上运动中教育学生适应环境、不屈不饶、超越自我等意识。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共性教育下,挖掘不同项目的特性,例如:乒乓球的思政融入中讲述容国团的“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小球推动大球”和“国球文化”等。有了广阔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资源和元素后,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就水到渠成。

3.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构建的实践过程

经过顶层设计和广泛的思政元素搜寻后,就是具体的实施阶段。在实践分析过程中国,无论是体育专业还是公共体育的学生,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都包括理论、技术和技能这三方面。

3.3.1 理论、技术和技能部分的课堂思政内容

高校体育理论部分的思政融入,使课程和思政的协同发展形成新格局。首先,在该体育项目的发展概况,理解该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健身意义、项目特点等,在这部分融入爱国教育、责任感、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再次,在该体育项目的基本术语、组织方法、训练原则、力学原理等方面,应融入自然和谐与统一、改革创新等思政元素。最后,了解该体育项目的动作特點、竞赛组织方式、编排方法、裁判规则、裁判法等,融入遵纪守法、规则意识、公平正义、责任当担等思政内容。

体育项目的技术繁杂多样。在单项技术中,融入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思政内容;在专项身体素质中,融入刻苦勤奋、顽强勇敢、不屈不饶、自强不息、自尊自强等思政内容;在团队的技术中,融入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团队意识、积极进取、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等。

体育技能是技术灵活有效运用的环节,是个人或团队在实际运用中能力的表现。针对竞赛技能的技能部分,融入积极进取、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等思政内容;在演展类的技能中,融入爱岗敬业、互相尊重、尽职尽责、奋勇争先等思政内容。

3.3.2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思政内容

传统的传习式体育课堂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准备部分一般都是课堂常规,进行考勤、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准备活动等,融入规则意识、文明礼貌、集体精神、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等。在基本部分中,包括:集体练习、队列队形、分组练习、纠正错误、不同的组织、不同内容变换、教学比赛等。可以引申出学会抓住主要矛盾、领会事务发展规律、唯物辩证主义、精益求精、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胜负观等。结束部分包括放松、总结、器材收拾、作用布置等,可融入领会和谐统一的自然规律、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基本的规章制度等体育思政内容。

3.3.3 高校课外体育的课程思政内容

高校课外体育包括:体育协会训练、课后体育作业、阳光长跑任务、校级院级训练队等,这些课外体育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提升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显得格外重要,而高校课外体育相对自由,大学生的选择性高。课外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就需要协会指导老师、体育教师或教练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思政内容阐述,重点在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特别是对学习效率的提升,社会交、心理改善等方面重点,集中大学生内心深入对体育生活方式的渴望进行影响,从而达到高校体育影响课外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在课外的体育竞赛中,指导教师可以在训练时期融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吃苦耐劳、遵守规则等体育思政内容;无论是赛前、赛中和赛后,可分别融入兢兢业业、顽强拼搏、团队协作、尊重对手、心理韧性、意志品质等体育思政内容。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的构建需要遵循德育为先、整体设计、隐性融入、特色发展与可行性原则等,在扩展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元素来源的同时,先做好基本的高校体育课堂和课外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针对现代平台的教学方法,可以以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前做好线上课程思政的学习,课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巩固,课后的体育实践以确保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得到真正渗透。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1年度课题(编号2021

GZGJ317);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SJJXGG03);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2022ZX751005-SFTD05)。

(作者单位:1.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广州商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内容体育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主要内容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