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业财融合研究
2023-01-11苏博
苏博
目前很多企业都采用了财务共享模式,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为基础搭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此背景下,应当加快推进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但就目前情況来看,业财融合仍然存在着一定不足,需要加以分析和研究。
业财融合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可以让国有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有助于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传统财务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形势下做出了探索和创新,引进了财务共享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推动了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发展,大大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
一、财务共享模式介绍
财务共享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是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对业务和财务流程进行高效处理,全面收集业务财务数据信息,旨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改善组织结构。比如以组织形式进行分析,财务共享模式更注重流程化的分工,能够大大提升内部运转效率,明确各部门和各环节的职责。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解决了过去财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且能够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实现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目标。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国有企业必须要站在市场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刻关注市场环境变化情况,注重提升生产运营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强有力的财务和业务支持。
二、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含义及其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含义
业财融合指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协同效应,将业务信息传输给财务部门,对于国有企业业务部门而言,必须要了解财务目标以及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为业务决策和业务方案的执行创造良好前提条件。依托财务和业务的结合,进一步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同时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强化经营价值的目标。业务财务的深度融合,能够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全面体现协同效应,获取理想的融合效果。
(二)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各部门之间没有必要的交流,十分独立。财务管理部门侧重于收集财会信息、开展会计核算和制作财务报表。业务部门侧重于营销和开辟新的市场,彼此之间沟通甚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普遍。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财融合,需要在现有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提高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收集业务数据信息,了解企业业务活动的基本特点,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强化防范意识,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有助于企业信息化更新。财务共享模式是以信息化技术作为重要支撑的,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数据信息彼此独立,各级系统之间数据无法有效传输,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促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加快信息化更新,实现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第三,有助于人才团队建设。过去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参与到市场竞争,有国家财政予以扶持,因此很多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思想十分保守,专业水平有待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在认知方面存在着很大偏差;一些财务人员不能顺利将财务指标转化为业务语言,导致工作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促进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推动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
三、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仍然有部分国有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效率不高,依然以传统的交流方式为主,财务业务数据信息传递往往要经历多道环节,效率非常低下。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即便建立了信息化体系,数据传输标准也不沟通一,比如业务部门采用了业务办公系统,财务部门使用的则是ERP系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仍然存在。
(二)财务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从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化发展需求,会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比如开发资金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等,提升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但是数据从线下到线上的迁移过程存在着较大难度,历史数据非常分散,利用率有限,而且由于部分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很难及时更新业务财务信息,对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十分混乱,系统之间比较独立,数据标准和口径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无差别传递。
(三)业财融合制度不健全
国有企业现行的财务工作程序中,缺乏必要的事前准备、事中监督以及事后总结分析,无法对业务活动进行全过程管控,这也充分体现出企业财务管理不具备战略性。从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来看,其主要目的是开辟新市场和开发新产品,但往往过于关注眼前效益,没有从长远考虑。财务审核也只侧重于战略选择是否合理,业务立项以及对市场发展的预测并不科学,导致业务活动无法取得理想收益。
(四)缺乏复合型人才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涉及多方面内容,尤其是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业财融合要求更高,增加了财务业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很多职工的思想观念非常保守,难以进行创新,缺乏系统化思维,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无法满足财务共享模式下业财融合的要求,工作人员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影响企业发展。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对策
(一)加强系统融合
业财系统不完善、数据共享效率不高,是财务共享模式下国有企业业财无法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高效整合业务和财务信息的重要方法。想要确保系统的可行性,必须要将业务和财务系统融合起来,确保能够实时监控业务以及财务数据,具体可采用以下手段:一是加大技术投入。国有企业的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要在系统、工作内容等各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加大开发力度,促进技术升级,建立数据标准化接口,保证各级系统之间数据能够无障碍传输。优化财务管理流程、规范业务信息管理标准,保证数据以及信息的共享与进一步融合。二是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目前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财务共享模式下,推动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也要配备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优化内部组织结构,设置专人专岗,明确岗位要求和职责,不断优化升级系统,在业务财务管理方面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管以及事后总结。
(二)深入推进业务流程细化规范与再造
1.细化流程标准
对于发展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而言,在业务流程审批方面会存在着各分公司审批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进一步细化流程标准。从总公司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的费用额度指导标准,随后根据各分公司的费用流程情况细化标准,以实现双重把控的目标。如此一来,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因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审批不通过的问题。具体流程如下:发起报销流程,由业务部门主管进行审核,随后由项目财务初步审核,项目领导随即开展审批,将相关信息上传到财务共享中心中,如果项目费用没有超过集团公司以及分公司的预算标准,那么可以直接生成凭证,凭证审核通过之后即可支付费用,最后将凭证整理和归档,妥善保存。
2.推广移动在线报销流程
很多国有企业业务办理效率比较低,存在着业务积压的问题,为此,必须要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加深业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了解,掌握财务工作的各个关键时间节点,从而灵活调整报销的时间,避免在月底和季度末出现大批业务报销的问题。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专门的网站或收集软件,让移动在线报销成为可能。明确规范化的报销流程,审批人员线上进行审批,企业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可直接进行线上报销。如此一来,报销效率将会显著提升,大大缩短了财务业务的处理时间与报销周期。
3.加强流程管理
加强业务财务流程管理,是财务共享模式下实现业财融合目标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可以增设专门的流程调整管理岗位,确保该岗位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以及过硬的综合素质,并且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特点,在流程管理方面要有极强的观察力,主要负责对业务财务流程进行监管和控制。
(三)优化组织定位及组织结构
1.明确组织定位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业财融合,涉及的内容十分多样,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到国有企业的方方面面,上升到了财务战略以及管理体系变革。想要顺利推进,必须要获取领导层以及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领导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认知并不全面,没有长远展开规划,财务共享的定位不夠明确。比如对于大型的国有企业而言,往往下设多个分公司,分公司不在同一个地区,而且所开展的业务具有较大差异。在应用财务共享模式时,初衷是为了对各分公司财务状况进行集中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但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业务和财务的深入融合,企业内部组织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分析和管理,明确组织定位,建立知识数据库,成立业财融合知识专家小组,实现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全面连接,以此作为国有企业宝贵的数据资产。在业财融合知识专家小组的支持下,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业务流程得以简化,可深入挖掘业财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
2.优化组织结构
想要优化组织结构,必须要有明确的组织定位,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内部组织结构还有待完善和健全,想要实现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随着业务财务融合的深入推进,可以增设相应的岗位,比如业务发展考核岗位和业务服务拓展岗位等,每个岗位都有其各自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升级与优化组织结构时,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主,明确共享中心主任及共享中心副主任,并设置收入成本科、资产费用科、资金管理科、数据运营科、报表管理科、税务管理科和业务科等,从岗位和职能设置方面就要体现出业财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模式下,业财融合中的业务和财务工作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互联互通的,必须要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设置明确的业财融合目标
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对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人员首先要明确业财融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首先,企业要优化业务的日常审批流程,让财务人员对企业业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便于后期直接参与其中,为其提供必要的财务数据支持。其次,财务部门要深入业务一线,在制定业务决策时辅助展开分析。比如财务部门可利用“动态本量利分析”方法,对作业点在不同合作方式下的运营方案展开分析。最后,财务部门还可参照历史数据信息,对市场发展做出准确预测,从而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确保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发现异常及时反馈。
(五)基于财务共享优化企业的业财融合系统
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财务共享模式下业财融合的具体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基础,搭建业财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业务财务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更加高效。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对原有的业务财务系统不断进行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搭建多系统集成、多技术并举的业财融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国有企业在对原系统进行优化之后,在各级系统之间搭建数据传输接口,将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财务核算系统以及功能模块中,为财会人员参与业务决策、为领导人员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目前一些企业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已经建立起了全新的财务共享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业务系统实时对接,推动两大部门深入交流和沟通。国有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时刻关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业务、财务工作方面的具体需求,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做出调整,加快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结语: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财务共享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推进业务财务的深度融合,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