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及实践
2023-01-11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初级中学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长岭初级中学 刘 发
1 引言
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强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这样就改变了传统作业“一刀切”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是为了符合学生的个人要求,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这样才可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2 学生分层
设计分层作业之前,教师可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主要依据学习成绩,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对A层次和少数B层次的学生,通过谈心,建立自信,维护他们的自尊,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A层次:学习中不肯动脑筋,习惯不好,基础题难以完成.B 层次:基础不牢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成绩不稳定.C层次:基础扎实,兴趣浓厚,思维能力较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成绩较为突出.学生分层是动态的,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对在课堂提问、当堂练习和考试中进步明显的学生,则相应调整到高一层次.反之,则下降一个层次.
3 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就是指老师为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和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而设计的作业.分层作业不仅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更要体现发展化[1].
在硬性分层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完成高层次的作业,但要注意防止学生好面子盲目选择高层次的作业.对完成上一个层次作业和解法简便的学生,除全对得到满分外,还可“加分”予以鼓励.
4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4.1 根据教学目标体现分层
教学目标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它既是分层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分层作业设计的核心和灵魂.要提高作业的质量,需要面向全体,将每一知识点的作业目标加以细分,使每道题目对应一个具体的目标.
案例1根据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3平行线的性质”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三级课后作业:
A层次:我会做(★).
(1)如图1,已知直线a∥b,∠1=40°,则∠2的度数是( ).
A.40° B.60° C.80° D.140°
图1
图2
图3
(2)如图2,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75°,则∠2的度数是.
(3)如图3,已知AB∥EF,∠CDB=80°,求∠ADF和∠F的度数.
B层次:我能做(★★).
(4)如图4,将直尺与含60°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60°角的顶点落在直尺的一边上,其两边与直尺相交,若∠2=80°,则∠1的度数是( ).
A.100° B.80° C.60° D.40°
图4
图5
图6
(5)如图5,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2°,则∠2=.
(6)如图6,AB∥CD,∠A=35°,DA平分∠CDE,求∠DEB的度数.
C层次:我要做(★★★).
(7)如图7,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C=90°,将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A′,BE是折痕.若A′E∥CD,∠D=118°,则∠ABE的度数是( ).
A.62° B.60° C.31° D.30°
图7
图8
图9
(8)如图8,已知AB∥CD,∠E=15°,则∠A+∠C=.
(9)如图9,一副直角三角板(∠ACB=45°,∠FED=60°,∠A=∠D=90°)的BC,EF边分别与直线a,b重合,且a∥b,将△ABC,△DEF分别绕点C,F以4度每秒和1度每秒的速度同时逆时针旋转,△ABC转动一周时两块三角板同时停止.问需要旋转多长时间时,AC,DF所在直线互相垂直?
点评:A层次学生,能通过“我会做”巩固基础知识,第(1)(2)题直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在第(3)题中直接运用对顶角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该层次的作业难度系数在0.9左右,考查的知识点为1个.B层次学生,能够利用“我会做”进一步巩固并灵活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该层次的作业属于“思维拓展性作业”,难度系数在0.6左右,考查的知识点为2个或3个.C层次学生通过“我要做”挑战自我,添加辅助线创造性地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层次的作业属于“探究开放性作业”,难度系数在0.2左右,考查的知识点为3个或3个以上.
4.2 在一题多解中体现分层
同一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能得到不同的解法.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较好地面向全体.对典型题目,向各层次的学生提出解法数量要求,达到要求的获满分,超过要求的和解法简便的均获得“加分”.
案例2如图10,在△ABC中,∠BAC=90°,AB=AC,D为AC中点,AE⊥BD于点E,延长AE交BC于点F.
求证:∠ADB=∠CDF.
图10
图11
对本例,学生出现最多的三种思考方法是:(1)如图11,过点A作AG平分∠BAC,交BD于点G,证明△AGD≌△CFD即可.(2)如图12,过点A作AG平分∠BAC交BD于点G,过点D作DH⊥CF于点H,易得∠ADB=∠BAE= ∠BAG+ ∠GAE=45° +∠GAE,∠CDF= ∠CDH+ ∠FDH=45° + ∠FDH,再证∠GAE= ∠FDH即可.(3)如图13,过点C作CI∥AB交AF延长线于点I,易得△ABD≌ △CAI,则 ∠ADB= ∠AIC,AD=CI.再证△FCD≌△FCI得∠FDC=∠FIC,从而得出结论.
图12
图13
点评:本设计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超越自我,挑战极限,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别样的精彩!
4.3 在一题多问中体现分层
一题多问就是将一道解答题分成多个小问题,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前面的小题是为后面小题做铺垫.当“后进生”和“中等生”面对一个问题不知所措时,教师可把它设置成几个与此相关的小题,降低难度.这样有利于增加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还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好的问题,有时能够使题目更加灵动,更加能激发学生思考.根据所提问题的质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满分”和“加分”标准.
图14
案例3如图14,在四边形ABCD中,AB⊥BC,∠BAD+∠BCD=180°,AE,CF分别平分∠BAD,∠BCD,分别交BC,AD于点E,F(点E与C不重合).在线段CF上取点P,Q(点P在CQ之间),使CP=2FQ.当点G从点A匀速运动到点E时,点H恰好从点P匀速运动到点Q.设HQ=x,AG=y,6x+5y=60,当H为CF中点时,y=4.8.
(1)求证:AE∥CF.(A层次)
(2)求AE,PQ,CP的长.(B层次)
(3)若AB=6.
①当AG=AF时,求CE和CH的长;
②连接GH,当GH所在直线经过四边形ABCD的直角顶点时,求HQ的长.(C层次)
点评:本例属于四边形的动态探究类问题,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较多,考查了抽象意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核心素养.对A层次的学生只要完成第(1)问即可得满分;B层次的学生需完成(1)(2)问才能得满分;C层次的学生需完成整个题目才能得满分.超过要求的,则加分!有创新的解法和有价值的提问均应加分!如有的C层次的“学优生”提出:连接GH,当GH所在直线经过四边形ABCD的一个顶点时,HQ的长是多少?开放程度加大了,难度也加大了,分类的情况更多.这样的提问,值得加分!
4.4 通过动手操作体现分层
通过动手操作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案例4在上完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后,我布置了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动手操作验证勾股定理,画出其拼图,写出拼图的创始人和验证方法.
拼图的创始人主要有邹元治、赵爽、茄菲尔德、毕达哥拉斯、梅文鼎、项明达、欧几里得、辛卜松、陈杰、杨作玫、李锐等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验证方法很多,如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证明等.
点评: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积极动手拼图,至少找到了一种验证方法,有的找到了多种验证方法,还有学生独创了一种或多种验证方法!通过拼图验证活动,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的和谐美、简洁美!同时他们受到良好的数学文化熏陶, 特别是了解了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和运用方面的成就,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4.5 通过数学日记体现分层
数学日记属于开放性的自主建构型作业,与语文日记有些类似,但也有不同,它主要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课内和课外对数学的想法、体会以及疑惑等.数学日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形式多样,其内容主要有预习型和反思型两种,其中有听课后的反思、解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纠错的反思等等.根据写作情况,制定“满分”和“加分”的标准,如“纠错反思”有的学生不仅有“正解”,而且列举了类似题目进行举一反三就应获得“加分”[2].
点评:数学日记重视了学生的个人差异性,内容充满了个性化、人情味,有效改变了传统数学作业的“一刀切”的现象,使众多的学生不再将数学作业当成负担,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5 小结
实践证明,按照以上方案设计的分层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质量都要远高于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同时,通过学生在每一次大考中的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的成绩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影响,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但以上策略也不是减负的完美理想方法,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才能丰富自己的作业设计经验和实践,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