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补泻手法临床应用*
2023-01-11孟珍珍何华香王冉冉
孟珍珍 何华香※ 王冉冉
(1.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378)
穴位埋线是中医学针灸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性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1]。随着穴位埋线工具的改良,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目前该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是针灸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灵枢·根结》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应用以达到调阴阳,恢复机体机能的作用。穴位埋线的操作临床广泛,通过刺入穴位的套管针[2]将可吸收线置入穴位,故穴位埋线结合了针刺和置入的可吸收线对穴位的双重刺激的功效。为提高临床疗效,在穴位埋线操作时需加大对针刺补泻手法的重视,目前对埋线中针刺手法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穴位埋线时可应用的补泻手法及个人见解,现报道如下。
1 穴位埋线补泻手法目前应用现状
穴位埋线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各科有其优势病种,如内科的胃脘痛、肥胖病、痫证、哮喘、腹痛、面瘫、便秘;外科的腰腿痛;皮肤科的牛皮癣和五官科的重睑术等[3]。其埋线工具有多种,目前临床较广泛应用注射器针头+针灸针、专用埋线针、改良腰穿针,操作的共同点均是将置有可吸收线的套管针(注射器针头、埋线针或改良腰穿针)刺入选定的消毒后的穴位,通过针芯将人体可吸收线推入穴位,然后拔出套管针即可。可见在埋线过程中具有针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若在进出针及进针后施以补泻手法,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则治疗疾病、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疗效将显著提高。通过研究穴位埋线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关于穴位埋线操作过程中施以补泻手法的研究较少,多数只强调进针后施以提插捻转以出现针感,少数提到穴位埋线的补泻效果及手法应用。景桂芳等[4]在《基于红外热像测温的穴位埋线补泻效应研究》中,动态观察将不同长短及粗细的羊肠线埋入足三里及合谷穴后的温度效应差异,提出将短而细的线体埋于足三里得到对人体弱而持续的刺激为补,而相对长且粗的线体埋于合谷穴得到对人体持续的强刺激为泻,得出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的结论。尹丽丽等[5]也提出了对穴位埋线时应用补泻手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单式及复式的操作手法,但未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在具体临床应用方面的探讨也略有欠缺。黄萍[6]在穴位埋线操作中运用迎随式补泻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行迎随式补泻手法的穴位埋线组(P <0.05)。
2 补泻手法总结
2.1 捻转提插补泻 捻转和提插补泻手法是针灸两大基本手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有记载:“左转顺阳为之补;右转逆阳为之泻”“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捻转补泻:左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时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难经·七十八难》记载:“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中明确提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泻也;慢提紧按火烧身,补也”。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如景桂芳等[4]所言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
2.2 徐疾补泻 《灵枢·小针解》也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是说缓慢进针、快速出针为补;快速进针、缓慢出针为泻。徐疾补泻主要强调进出针的速度,《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微,在速迟”,说明了针刺的速度对于针刺治疗疾病的重要性。《灵枢·邪客》也有记载:“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可见《黄帝内经》所言徐疾补泻手法的重要性。
2.3 呼吸补泻 《灵枢·五十营》言:“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一万三百五十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即是说明了人体呼吸与经脉气血运行的关系密切,将针刺与呼吸节律相结合,以期达到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目的。《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意思是说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2.4 开阖补泻 是指在出针后按闭针孔或摇大针孔来达到补虚或泻实目的的补泻手法,即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黄帝内经》多次提到开阖补泻,认为正虚疾病,出针后应立即按闭针孔以防止不足之正气由针孔外散,而邪实之症,望邪气随摇大的针孔溢出体外。
2.5 迎随补泻 人体经络之气血有一定的循行方向,针刺顺应或逆对经络的循行方向可产生补泻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为补法。
2.6 其他补泻手法 烧山火及透天凉为针刺补泻手法的综合运用,烧山火为补,透天凉为泻,将穴位分为天人地三部,烧山火先浅后深,透天凉先深后浅,在每部行提插或捻转补泻手法,补法行9 次,泻法行6 次,使患者产生热感或凉感;进火补及进水泻由明代杨继洲提出,是简化了的烧山火和透天凉,将穴位分为三部,运用呼吸补泻手法,进针得气后在每部行提插补泻手法各3 次,较烧山火、透天凉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 穴位埋线补泻手法应用探讨
补泻手法的运用是针灸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若应用适当,其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目前临床在穴位埋线过程中较少运用补泻手法,一方面主要依靠可吸收线对穴位的长期刺激治疗疾病,另一方面考虑到可能增加患者痛苦而不愿行补泻手法。近年来埋线工具不断改良,明显减轻了患者痛苦,又因疗效持续时间长、操作时间短、节省时间、绿色健康等原因,受到广泛欢迎。据临床观察,以注射器针头作为套管针,其尖端为斜面空心,且相对较粗,若行捻转手法,则易形成肌纤维缠绕等损伤,增加患者痛苦,故捻转补泻手法不宜运用。其他类型套管针可酌情考虑;提插手法相对捻转手法安全且痛苦小,可应用于肌肉或脂肪丰厚的部位,胸背部应注意提插的深度,对疼痛敏感及首次埋线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徐疾、呼吸、开阖、迎随这几种补泻手法操作简单,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痛苦,临床可广泛应用,可单用,亦可综合应用,例如补法操作为呼气时缓慢进针,针尖顺应经络循行的方向,得气后在患者吸气时快速出针,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穴位埋线易造成出血,在进针前用无菌棉签按压穴位对避免出血有一定效果,应用开阖泻法时,摇大针孔出针后若出血,可暂不予按压,用无菌棉签在针孔周围吸收血液,待血液自然止住,若出现皮下血肿,用95%酒精棉球按压消肿;烧山火及透天凉、进火补及进水泻等复式手法操作时间长且复杂,易造成患者痛苦,临床可行性小;据临床观察,不同的施术者亦可造成补泻的差异,有些施术者操作时,时间短、用力重,刺激强,而有些施术者操作平缓、用力轻巧,相对刺激弱,依据弱刺激为补、强刺激为泻的理论,不同临床操作习惯的施术者,无意中会造成补泻的结果,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多观察,多总结,增加相关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