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培育的日常生活维度

2023-01-11黄琳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德培育规范

张 姝,黄琳琳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师德培育只有立足于日常生活,才能挖掘出与教师息息相关的培育内容,从而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师德培育,使师德规范成为教师日用而不觉的思想依据和行为规范。个体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价值观念的培育与熏陶,师德培育之所以能回归日常生活,在于其本身就反映出了教师的日常观念。将师德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分析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路径有助于引发教师情感共鸣,提升教师师德自觉,破解师德培育践行的难题,最终在师德认同的基础上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师德培育的同频共振。

一、日常生活与师德培育的内在关联

“日常生活”作为学术命题,由列斐伏尔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启了这一命题的研究,他首次构建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必须保持着一种批判的立场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法国社会日常生活的批判来揭示现代世界的异化。在列斐伏尔看来,异化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从日常生活入手,对其进行批判,才能终结异化的社会。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提到“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他认为“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1],他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日常生活领域在20世纪逐渐兴起,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的存在与价值。卢卡奇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日常生活是科学与艺术的发生根基,也是意识形态异化的中介。在卢卡奇看来“每个人的异化都是直接从他和他的日常生活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来的”[2]。赫勒作为卢卡奇的学生,批判继承了其对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她运用卢卡奇的术语,指出:“日常生活是总体的人在其中得以形成的活动。它是作为主体的个人在其中‘客观化’。”[3]赫勒强调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而“类本质对象化”主要包含对象世界、习惯和语言,它们是日常生活维持的必要条件。有学者认为日常生活是日常的认识活动、交往活动和各种各样旨在维持个体生存的活动总称[4]。尽管关于日常生活的内涵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日常生活是一切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与衣食住行等活动相关联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相伴随的集合。“日常生活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必经场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追求自我发展的表现,最终目的都是自我发展、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5]

教师的日常生活是教师为了生存与发展所从事的各种日常活动。本文所阐述的教师日常生活主要指教师在学校中从事的职业活动以及自我发展活动,这种活动是教师与他人交往中因时因需发生的日常活动,既包含教师系统的专业活动,也包含教师琐碎的闲暇活动;既包含教师主观的思想活动,也包含教师客观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教师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并与师德培育密切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推动教师师德修养的发展,而优秀师德的力量也改善当下教师日常生活的现状,从日常生活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师德培育有助于实现教师师德的知行合一。教师的日常生活与师德培育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日常生活是进行师德培育的基础和场域。日常生活是师德的发源地,也是师德培育的现实场域。教师只有通过日常生活才能践行师德规范,师德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培育才能实现由认识到行为的转变。首先,日常生活是师德产生与发展的根基。“意识形态不是漂浮在天空的花朵,而是植根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6]从现实基础来看,师德不是抽象地形成于头脑中的观念,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孕育发展的,师德所包含的理论知识都来源于教师的日常生活,深刻地反映出教师基于其日常经验而产生的价值要求。日常生活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因此只有在日常生活领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问题,才能构建起师德培育的坚实基础。其次,日常生活是师德培育的现实场域。师德作为理论规范,虽然来源于日常生活,但不是教师日常生活的简单反映,其本质上高于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构建着自我师德观,其基本活动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进行,日常生活是他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场域,因此师德培育要使师德被教师群体广泛认同,应以对教师日常生活的关怀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场域中进行培育,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培育效果,培育师德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日常生活的特点,那么师德的引领与约束作用就会被弱化。将师德培育融入日常生活的价值在于引导教师走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体验职业的幸福感,最终实现教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师德培育需要建立在日常生活这一基础上,尊重教师的日常生活经验与方式。

第二,师德培育能指导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行为与交往活动。一方面,师德能为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行为提供指导。师德培育离不开生活中现实的教师的改变,师德培育最终指向的是教师的主体发展,教师持有怎样的价值认识,就会产生怎样的思维,进而也会产生出具有个体特质的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看似自发、随意的行为,实质上背后暗含着教师自身的师德观,师德培育能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日常师德培育以重复性与实用性为基本存在方式,逐渐为教师个体所接受,自发地调节着教师行为意向的内在尺度,赋予教师个体行为以稳定性。另一方面,师德能够为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活动提供指导。日常生活世界除了吃喝住穿这类的生活琐事之外,还包括主体之间的日常人际交往。师德是教师进行职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师德规范才会有各主体间和谐的日常交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师德培育,教师能逐渐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节自身师德意识,以便自身能够更好地开展良好有序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更具规范性、积极性的价值取向,以此为指引调整和改正当前的生活状态,构筑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第三,师德规范重塑与日常生活调适有机统一。师德培育是内化与外化交互作用、接续进行的过程,内化的核心在于将师德由一种规范转换为教师的理念,外化的核心在于将教师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前一个转化解决的是教师原有的观念与师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是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参照对自我价值观体系进行的评价和调整,从而形成与师德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体系的过程,这个转化主要是将师德从理论的高阁转向教师的日常生活中,为教师所认同,这样才能保障后一步师德实践的效果;后一个转化解决的是师德规范所指涉的理想教师生活与教师现实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是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参照对日常生活的方式和样态进行审视和调适的过程,这一转化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才能吸收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才能形成为教师“日用而不觉”的良好师德行为。教师主观上的认同是教师职业道德融入的前提,而认同的程度则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表现出来。没有前一个转化,师德培育便缺乏内在的认同前提;而没有后一个转化,师德培育便丧失外在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只有当内化与外化相互协调、彼此契合,师德培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日常生活维度中师德培育的生成逻辑

日常生活世界是意识形态的居所,只有关注教师日常生活,师德培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基于日常生活与师德培育的关联性,将师德培育理解为一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逻辑性的生成过程,按照教师日常生活实际的运行逻辑和师德培育应有的发生逻辑,揭示师德培育的生成根基、生成过程以及生成内容。

第一,以教师日常生活的构成逻辑为生成根基。如前述,教师的日常生活由思想活动与实践活动组成,并遵循以下三重逻辑:一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对教师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它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不纯粹是强弱、大小的变化”[7]。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一般遵循由表及里的过程,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寻求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唤醒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能够提高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只有当师德规范成为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内容时,才能引发教师的主动学习和行动自觉,才会真正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师德观。师德培育的最佳形态是通过外在培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机结合,把自觉的师德认同逐渐内化成教师的直觉性思维、自动化反应,最终形成教师的习惯性师德行为。二是教师在日常交往中形成利益关系体。教师的日常生活形成于其自身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在此基础上,教师的日常交往活动就是一个相互交织的利益关系体,教师为了个体生存发展主动建构或被动接受着日常交往的各种活动。师德规范是否有利于满足教师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教师对外界事物进行取舍的标准,师德培育想要融入教师日常生活必须建立在满足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利益之上,使教师深刻地感受到师德是为自己服务的。教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和谐共处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追求利于自己关系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利己性需求,自觉建立对应的利他关系。三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崇高性理想。人们是否认同某种价值观归根到底要看这种价值观对增加现实利益的有效性。[8]但个人的发展不仅在于对现实利益的考量,更在于个人对自我崇高性理想和超越性需要的追求。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无不暗含着教师对理想生活的探寻,因为人最先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在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这种状态,一旦从庸俗中脱离,便会走向追求崇高性理想之路。对教师而言,认知思维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教师能“提升自身生活品质、确证生命存在、实现人生价值与精神安顿、成就人生幸福”[9]。这些因素保障了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功利性价值与崇高性理想二者的关系,教师一旦确立了追求崇高性的道德理想的目标,其师德行为会超越日常生活的物质性,呈现出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状态,实现个体价值的升华。因此,在设立底线师德规范的同时,师德培育也要使教师追求崇高性师德理想成为可能。简言之,从教师日常生活的构成逻辑出发,师德培育须通过唤醒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以奠定认识论基础,通过建构利益关系体以构筑社会化形态,通过追求崇高性理想以表征伦理性诉求。

第二,以从理性认知到情感共鸣再到实践自觉的发展逻辑为生成过程。师德培育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同师德观念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对教师职业道德来说,这种差异和冲突主要表现为教师自身价值体系与师德规范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既与教师外在的情感表露关联,又与教师内在的价值信念关联,既与师德认知上的全面和片面、准确和偏差关联,又与实践上的动向和行为、短暂和持续关联,贯穿师德培育的整个过程,决定着师德培育的实际成效。具体而言,生成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嵌入教师认识结构的理性认知。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若没有对师德培育的正确认识,那么也无法在师德实践中作出有效行动。教师是否拥有关于师德规范的理性认知是其能否形成正确师德观的关键。师德培育目的是让教师运用自我认识结构对各类师德规范进行深度加工并且转换为自身实践行为,而加工的成效取决于师德规范能否合乎认知发展规律地嵌入教师认识结构之中。因此,想要增强师德规范融入教师日常生活的能力,应深入了解教师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构建一套契合当代教师认知结构特点的规范体系。二是嵌入教师需要动机的情感共鸣。师德表征的理想化道德规范与教师追求个人生活的需求动机之间的切合程度,决定了师德是否能够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契合程度高,教师的情感共鸣就强烈,反之就会漠不关心。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严密性的逻辑、生命性的情感、人文性的精神和高尚性的追求铺垫起情感共鸣的道路,架起师德规范与教师情感认同之间的桥梁。三是发端于教师行为意向的实践自觉。教师对师德规范进行理性认知之后,是否愿意主动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师德信念够不够坚定或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意向。积极的行为意向有助于促使教师将师德理论认识转化为正向的实践行为,反之,消极的行为意向将会让师德停留于教师脑中的认识层面而无法变成现实。因此,想要使师德规范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要将内在学习与外在约束统一起来,避免知行不一的状况出现。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连接、持续进行,共同构成师德培育的关键环节。其中,理性认知是培育起点,情感共鸣是培育中介,实践自觉是最终归宿。

第三,以师德认知培育、师德情感激发和师德行为养成的构建逻辑为生成内容。师德培育就是一个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外化为教师师德行为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认知培育、情感激发和行为养成这三个阶段。师德认知是教师进行师德行为的认识前提,师德情感是师德行为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师德行为是师德认知与师德情感的具体实践。在此意义上,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师德培育就是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参照对其日常师德行为进行调适重构,以实现自身观念、自身情感与师德规范的相互契合。具体而言,生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融入教师日常思维为主要内容的师德认知培育,重在形成清晰而正确的师德认知。日常思维是最普遍的一种思维活动,与非日常思维相比,其具有实用性、便利性等特点,并且日常思维与日常活动结合紧密,它依赖于人们的实际行动,以人们的日常经验为依托。因此,师德认知培育要将师德规范融入进教师的日常思维,让教师自然地、主动地运用师德指导其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另外,教师的认知主要依靠自身的日常经验习惯,所以师德规范不能过于抽象,否则会因其远离日常生活而缺乏实用性。二是以融入教师日常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情感激发,重在形成深沉而真挚的师德情感。师德培育不仅需要融入教师的认知层面,还应深入教师的情感,情感为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增添一丝色彩。师德培育离不开日常环境的熏陶,环境能使师德情感得到升华,校园环境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化场域,是师德规范生长的“润土”。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赋予学校情感化、和谐化的环境氛围,以境育情,以情怡境。三是以融入教师日常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师德行为养成,重在形成持续而自觉的师德行为意向。师德行为作为师德培育成效的外显,与教师的认知与情感相互呼应。日常交往是教师群体中个体之间最基本的活动,教师的师德行为在其与主体间的交往活动中体现。师德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而应在教师日常交往中展现,并且教师的师德行为应是主动而自觉的。师德培育应从更细处着眼,增强教师行为意向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和使命担当。其中,师德认知培育是基础,师德情感激发是催化剂,师德行为养成是关键,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有机统一于师德培育活动之中。

三、日常生活维度中培育师德的实现路径

师德培育融入日常生活的逻辑必然性不等于现实的自在性,应将对教师师德的引导与生活中具体事例相结合,破解师德培育所面临的理想化成效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脱节的困境。通过对日常生活与师德培育的研究,我们认为,要使师德培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最大的培育效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第一,构建师德培育的日常生活基础。一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环境。“日常活动的形塑受人们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影响。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情境都是多元的、并且是交叉重叠的”[10],而教师的生活环境就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载体。当代教师生活环境正在快速变换,因此我们需要以师德为导向,以校园文化为依托,营造覆盖教师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校内与校外的正向化的生活环境,保证教师在生活中能够处处都接受到师德的正面熏陶。首先,我们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师德培育融入校园主题活动中,深度挖掘校园的培育功能,借助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等丰富的载体创设浓厚的校园师德环境;其次,建设正能量充沛的工作环境,教师的工作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加强师德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日常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二是重构生活化的日常师德规范。我国现行师德规范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党和社会对教师的人格期待以及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师德规范更多是在理想的、应然的层面上设定,这就导致师德规范因缺乏现实性而难以体现其普适性[11]。当前日常师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师德培育的根本落脚点。日常师德规范,就是要以师德为统领,结合当代教师日常生活特征,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相处方式等作出清晰明了、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保证教师的日常生活思之有规、行之有据。另外,师德规范应该更多关注教师专业性要求和专业发展特点,而不是将一般的道德规范简单地纳入教育行业中。三是开展日常化的师德宣传活动。师德宣传活动的开展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看到成效的,这是日常生活中持续的常规工作,长久的师德宣传活动有助于师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世界的积淀,使师德规范更加常识化。因此,通过什么方式来宣传师德,如何找到师德宣传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是当前师德培育的重要任务。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不同的时机与场合,关注重大节日,聚焦有意义的日常师德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宣传活动,通过切切实实的师德宣传活动,将师德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在一起,为师德培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宣传崇高师德模范的同时应该更多地赞扬常态师德典型,事实上,教师们的师德观念更多地体现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既是教师也是普通人,那些淹没在教师日常生活中的默默付出,恰好是值得赞扬的日常师德行为,倘若忽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需求,过于将教师职业神圣化,那么会使教师形成一种排斥性的师德选择,所以师德宣传的重点要放在日常师德典型上。

第二,探索师德规范与教师认知的契合点。如前述,师德能否内化为教师的自我师德观,关键要看其能否成为教师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内容,只有当师德规范充满日常生活色彩时,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内心并转化为教师自觉的师德实践行为。师德能否成为教师在寻求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内容,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德规范与教师的契合程度。因此,我们应关注以下三个主要契合点:一是找准教师利益需求点。师德培育应满足教师自身的利益需求,成为教师切身之事,才能增强教师学习师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找准教师利益的需求点,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兼顾教师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诉求,抓住当下最迫切、最能反映教师需求的利益难题进行逐个突破,用实际行动解决教师各类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护教师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对教师来说,其切身利益既包括评奖评优这类的当前利益,也包括职业发展、生活幸福等长远利益。具体来说,可以优化教师的薪酬结构,将教师的师德评价纳入薪酬管理中,采取按劳取酬这样灵活的模式。与此同时,还应照顾教师的利他性需求,有效管理和控制日常交往中的风险,才能巩固师德认同的交往基础,避免发生利益冲突。二是激活教师情感共鸣点。“价值观若忽视了日常生活的情感认同,终将失去重新介入日常生活的品质。”[12]因此,自觉而坚定的师德信念需要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共鸣。激活教师情感共鸣点,一方面,可以运用优秀榜样的力量,用教师周围的优秀人物去影响教师个体,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榜样人物能够快速拉近教师与榜样的距离,使师德规范变得鲜活而生动,能够引导教师对师德产生共鸣,从而逐渐衍生出自然的行动;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师德培育的方式,站在教师的视角,考察他们是如何对自己的日常经验进行解释的,而不是直接告知他们应该怎样做。要运用当代教师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让教师发自肺腑地参与到师德培育中,增强师德培育的持续性。具体而言,可以抓住教师情绪较为活跃、兴奋的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进行针对性的培育,学校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便利的工作设施等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着力激活教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树立起师德学习的积极情绪。三是挖掘师德事件反思点。通过反思,教师往往能够产生基于道德认知的荣誉感或愧疚感,这也是道德反思的重要成果[13]。教师可以从日常教育生活中发现问题,从日常师德实践中汲取经验、总结规律,从对复杂的师德事件的追问反思中体会师德的本质。反思能够让主体重新审视已经发生过的师德事件,进而引发教师对事件进行更客观的思考,教师可以在反思中突破自身师德观念的局限性,成为更好的自己。挖掘师德失范事件的反思点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既包含对教师外在的日常活动的反思,也包含对其内在的师德观念的反思。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听取同事、领导和学生的意见,秉持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逐步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

第三,创新师德培育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协作培育机制。日常生活是教师形成价值观的基础场域,而教师在学校从事的班级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属于非日常生活的内容。传统的师德培育徘徊于日常生活外围,师德培育和宣传主要集中在非日常生活领域,这使得教师的日常师德行为呈现出随意性、懈怠性。因此要打破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割裂的局面,将师德培育成效最大化,需要建立健全二者的协作培育机制,在非日常生活领域进行师德宣传的同时重视日常生活在师德培育中的基础作用,将教师职业道德放置在鲜活的日常情境中加以培育,将日常生活的稳定性、经验性与非日常生活的创造性、系统性结合起来,使得二者协调同步发展。在进行系统的师德学习后,促进教师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的能动理解,让师德培育真正走进教师的日常生活,进而厚植师德培育的生活基础。二是建立健全合理、规范的师德评价机制。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状况怎么样通过评价得以体现,这是激发教师追求内在师德的外部力量。师德评价的关键是基于教师内心师德情感和现实师德行为,而不是仅仅通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等宽泛的标准来评定。要使师德评价合理规范,师德评价标准应结合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而设定,从无处不在的师德情境出发看待问题,增强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然而对于教师的内心中柔软具有弹性的品质不宜用量化评价,可以结合定性评价以考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事实上,由于个体之间存有差异性,师德评价工作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平,但是存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范围使师德评价具有合理性和规范性。因此,师德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采取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方式,教师自评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反思自己的机会,从日常师德行为中汲取经验、总结规律,他评包括教师同行、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这些主体是教师日常交往的对象,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师师德情况作出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健全合理、规范的师德评价机制,就是要对师德评价工作常抓不懈,将日常化的评价理念贯穿师德评价的每一个环节,使其始终支撑着师德培育,确保师德培育整个过程的良好运行。三是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完善就是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上确保师德监督覆盖教师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纵向上确保师德监督贯穿师德培育全过程。有效就是要抓住日常生活中常发生师德事件进行重点监督,抓住偶发师德事件进行即时监督。当前师德监督方式主要采取的定期检查方式,这种方式给予了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日常师德情况,因此应对教师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教师日常师德行为的真实性以及监督信息的有效性。除了发挥各个教育部门的师德监督功能之外,还要运用网络媒体在师德监督方面的作用,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健全完善、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就是要改善教师优秀师德行为流于表面的状态,让师德规范渗透到教师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促使教师的优良师德行为自然化、生活化,实现教师师德观由社会意识向个人意识的信念转化,从而促进师德由他律走向自律。▲

猜你喜欢

师德培育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