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作业的价值定位与功能分析

2023-01-11吴立宝代俊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7期
关键词:性功能学科作业

吴立宝,孔 颖,代俊华

(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2.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520)

作业,可泛指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或任务[1-2]。长期以来,受错误的作业观念及考试文化的影响,作业被异化、窄化为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工具与手段,甚至演化为一种惩罚的手段,作业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发挥[3]。对此,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着重提出加强作业管理,并在同年4 月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其中首要强调要求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而此后《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也就作业功能提出相关要求。因此,明晰作业的主要功能及育人价值,对于教师转变作业观念、优化作业相关工作、促进“双减”工作落实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作业的价值定位

作业价值具有多样性,其价值定位与分析角度相关,考虑作业的课程性质,可从知识体系、课程标准以及学习情绪三个方面分析,厘清作业的多维度价值。

(一)在知识体系中的价值定位

教授课程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任务,而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具有传递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在布置设计作业时,教师会考虑学生学科前置知识的巩固和学科后续知识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构建细节。因此,在此角度下的作业价值,是为促进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为此,判断作业好坏的标准,需要放在学科知识体系层面去思考。

(二)在课程标准中的价值定位

作业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设计的每一项作业也都应该同课程标准相关联。换而言之,教师让学生做的每一部分作业,都是基于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设计的,是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课标落实方式,与教学形成一致、互补的作用关系。作业是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途径,因此,作业中体现的课标要求,更是判断作业好坏的重要标准。

(三)在学习情绪中的价值定位

作业完成及评价反思过程中不仅涉及知识、经验等层面的内容,其对学生的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作业中蕴含的情感维度、兴趣维度、挑战性维度等,同样是判断作业好坏的重要指标。好的作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挑战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状态,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的功能分析

根据作业的属性特点、作用机理,以及育人发展理念赋予的价值定位,作业的主要功能被定位为四类功能,分别是习得性功能、评价性功能、联系性功能与发展性功能。作业功能的体现同作业实施系统有关,四类功能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影响。其中,习得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学生完成作业与作业反思阶段,其子功能之间存有促进影响关系,此外,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也会诊断反馈出部分信息,因此习得性功能会间接引起部分评价性功能,而评价性功能的发挥也会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促进提升习得性功能的效用,联系性则贯穿联结其余功能属性,存于整个作业系统之中,发展性功能体现为在作业系统中被各功能长期带动促进影响。

(一)作业的习得性功能

1.巩固强化知识

考量国内外作业概念的形成及演进历史,其最初的雏形都无一例外指向“练习”一说,且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譬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其中“习”字本指鸟儿练习飞翔,此处即为“温习”和“练习”的意思。此外,《学记》中的“退息必有居学”也特指了利用课外作业巩固的重要性。古罗马的昆体良也曾就教学步骤或阶段的角度提出三递进的教学阶段,即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和练习[4],认可练习对于巩固熟练知识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也将练习引入教学过程,视练习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赫尔巴特则强化这种“练习”活动的认识,将其作为书面作业确定下来[5]。由此可见,巩固强化知识是作业本身蕴含的初始功能使然,而这种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呈现或再现知识点等方式使学生熟悉化、稳固化,再加之顿悟等环节来促成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度理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业数量的增加就可促成巩固效果的叠加。对于学生感到适应性差的作业,其数量的增长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业成绩[6],因此巩固强化功能的实现仍需要依托于作业质量的保障。

2.训练基本技能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与本能行为不同,技能的获得需要后天的不断练习与完善,因此作业所具备的练习属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也能帮助其训练习得相关学科基本技能。学科知识为学科基本技能的习得提供了前提基础,而学科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者相辅相成。当前的中小学作业着重关注默读、口算、写作、观察与分析等心智技能的训练,且作业的主要呈现形式为书面类作业,忽视或弱化了对学习、运动、生活等方面的动作技能的训练。为此,各学科教师需要注意设置多层面的作业目标,在突出基础知识的巩固强化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业完成时的空间环境等因素,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等针对性地设计布置动作技能性作业,不断完善书面作业的内容,增添布置多维度作业形式,使作业与学校的课堂学习形成优势互补,帮助学生训练习得全面性的基本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渗透思想方法

学科思想方法依托于学科知识而存在,但不同于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方式具有渗透性、间接性等特点,且学生对学科思想方法的体会与领悟需要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以及时间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科思想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业却为渗透学科思想方法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业实现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延伸,为学生体悟学科思想方法提供了环境基础;二是作业的练习属性有助于驱动学生习得相关知识技能,为后续思考提供了支撑条件;三是作业多由习题组成,学科思想方法可蕴含于习题之中,此时作业则充当了学科思想方法的载体工具。不同学科所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不同,对其培养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明晰自身对应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学科思想方法,结合学生特点灵活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引导其体会感悟相应的学科思想方法。以数学学科中平面向量的化归与转化思想为例,教师需明确数学课程标准对其基本要求,注意向量知识的横、纵向衔接,尤其是向量的物理背景知识,树立典型问题意识,考虑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的有效衔接,利用作业问题驱动化归和转化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逐层递进体会该思想运用过程中的“化”与“简”的表现特点。再者,教师也可组织设计同学科类融合型作业,以此推动学生对同学科类别中思想方法的辨别与同化,综合运用思想方法。譬如人文学科类的语文、历史、政治三学科融合型作业,通过精选相关内容材料、巧设作业问题,综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思辨能力等。

4.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一种个性特征,是个体思维水平乃至智力与能力的差异体现[7],故发展思维品质是培养思维的核心要点,而作业则提供一个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思维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作业内容多以问题为主,学生完成作业则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此环节伴随思维的发展。此外,作业帮助学生获得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方法等与其自身承载内容即可组成思维的材料有关,是思维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此,教师可从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与敏捷性五个方面出发培养思维品质[8],优化作业设计以及评价方案。譬如考虑设计体现逻辑性、全面性、系统性的作业,如单元作业等,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并在作业评价环节关注学生的思路过程等,以此关注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刻性;利用变式多解或综合型的作业,鼓励学生迁移运用所学内容,多角度、灵活思考,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设计新颖独特的开放型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增加其灵感状态,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提供条件;增设开放思考型作业,作业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作业的不同声音,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出见解,逐渐形成批判思维;在思维敏捷性方面,考虑在作业评价体系中增添过程性的评价指标,观测学生思维反应快慢,同时布置规定时间的作业用以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二)作业的评价性功能——诊断反馈改进

除习得属性的功能之外,作业同样承载着评价属性的功能,用于诊断确定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掌握程度,反馈学生的能力水平、态度情感与教师教学有效性等,促进师生双方调节改进后续的教与学[9]。作业的诊断反馈改进功能体现在作业完成与作业评价两个阶段。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管此时作业功能更侧重针对学生习得性的训练,但学生仍可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不足,比如知识遗漏、认知不足等问题,实现学生对自身知识与技能的初步诊断。而在作业评价环节中,评价主体在对作业结果进行细致批改与综合评定之后,作业诊断范围也随之变大,反馈信息也更加丰富[10]。一是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能够通过评价内容来明晰具体的知识薄弱点以及能力水平等。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完成作业时的认真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都能通过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来了解,为学情分析提供部分依据。三是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可以借助作业评价结果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以及态度、习惯等。此外,作业中的诊断反馈信息也给师生双方后续的教与学提供了改进方向,教师根据作业中反映的问题改进相关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学生在完成优化、改进作业的同时也会进行自我调节,避免出现此前的问题,间接促进发挥作业习得属性的功能作用。

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反馈改进功能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教师需遵循及时性与多样性的原则,及时批改评价学生作业内容,以便其加深记忆与适时思考,同时改进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多使用评语、鼓励符号等形式进行作业评价,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增进学习自信心[11],并且评价内容也不应局限于结果的对错,还需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比如学习态度、答题习惯等。其次,《意见》强调要重视发挥作业的学情分析功能,教师需重视挖掘作业反馈信息,透过作业结果来分析学情和改进教学,避免经验主义思想,比如随意粗略批改作业、没有对作业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原因分析等。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对于作业反馈结果的反思与利用,并教授归因方法与提供反思机会。如果学生未能根据作业进行分析改进则会影响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继而会导致教师再次布置相似或重复的作业内容,作业有效性得不到提升的同时也增加了作业负担隐患,长此以往师生双方会陷入低效作业循环怪圈。此外,学生在完成、订正反思作业的过程之中体现了不同于课堂学习的绝对主体地位,这也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最大体现,因此学生独立反思作业结果并加以改进是提升其认知以及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方法,并且此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生活习惯,比如勤于思考、认真反思等。

(三)作业的联系性功能——沟通家校社内外

联系性是作业不同于其他课程组成部分的一种特殊属性,特征表现为作业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联系贯通作用,具体涉及时间、空间以及人员三个角度的联系。一是在时间方面,体现为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之间的联系,二者共同作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与课后学习时间相联系起来,扩延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长效性。二是在空间方面,表现为家庭作业可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联系起来。作为学生校外学习的主要构成部分,家庭作业的内容与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相关,但完成场所与实施条件等没有了学校环境的限制,因此可以弥补一些校内学习的不足。比如学生在完成实践类家庭作业时可通过查阅网上相关资料、走访调查等进行学习探究,这些是校内学习无法做到的,如当下研学旅行类作业,是中小学综合实践育人教育模式的有力补充[12]。三是在人员方面,作业还充当了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联系中介。在学生完成作业时,家长可能会参与辅导学生的作业,或根据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增加了亲子沟通,也增强了家长的家校联系意识。家长与教师也会根据学生作业情况了解其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并对此进行沟通,实现家校合作。学生之间则可利用作业进行探讨交流抑或是探究合作等。而教师可利用答疑辅导的机会,与学生针对作业进行反思交流,增进彼此的沟通与认识。

基于作业联系性这一特殊功能属性,教师需重视并加以利用该功能,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联合育人机制。教师只有清晰认识作业联系性的各方面体现,统筹设计课堂与课外作业,避免大量的重复无效,巧设作业内容、类型使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相辅相成,并且可把握利用作业的家校社合作机会,比如作业本上设置师、生、家长三方反思评价,或在作业内容中增添恰当适宜的亲子合作活动。

(四)作业的发展性功能——形成自主学习力

优质高效的作业系统有利于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这种综合化的最终结果就是促进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作业对“学会学习”素养的培养尤为明显,具体可体现为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终身学习的浪潮之下,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需要,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不可置否的是,尽管新课改的课堂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仍会存有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的局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而作业是偏属于学生自身的活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乃至后期的评价反思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业赋予学生在空间、时间以及各种资源上一定的自由,是调动学生能动性、独立性以及自律性等自主特性的重要途径,且此过程涉及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环境组织、寻求帮助等诸多学习因素,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作业不仅“促学”更有“教学”的属性,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机会和实现平台。

作业的发展性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作业系统的创设,良好的作业系统与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评价以及作业教学等方面有关。首先,教师需重视作业学习目标的设立,自主学习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因此清晰、合理的目标设置对学生完成作业、评价作业等方面都具有参照指导意义,学生能够依据目标进行规划,自主监督并调节,并对作业结果分析、改进。其次,在作业内容方面,需给予学生一定的作业自由。研究表明,学生完成自主作业对其学业成绩的提升要比完成学校作业产生的效果更为明显[13]。对此,可布置一些弹性作业等,在完成既定作业要求之外也予以学生弹性空间来选择规划自己的作业安排,以此满足学生对作业差异性与选择性的要求,增强学习动机的同时利于其学会合理利用资源等,但此过程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最后,在作业教学方面,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比如利用作业本分析记录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是否完成作业目标、如何采取补救措施等进行反思,同时教师也需教授相关的学习策略,如认知、元认知及资源利用策略等进行辅助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赞成学生“孤独”学习,只是强调与被动学习的相对性[14],因此,同样鼓励学生合理使用求助策略等,且并不与合作学习等方式造成冲突。▲

猜你喜欢

性功能学科作业
【学科新书导览】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
运动与性功能
“超学科”来啦
作业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