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2023-01-11党锐锋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党思政课思政

党锐锋,徐 琛

(1.宁夏大学 西夏学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在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内涵,并深刻指出,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引领青年学子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作用,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渠道。

一、何以可能: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紧密契合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根植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高校思政课有着高度契合关系的客观实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构筑科学认知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我国近代以来最为瞩目的伟大事件,蕴涵着丰富的思政课养料。一方面,可以构筑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认知。始终坚持这一真理、不断应对和修正各种错误认知,是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层密码。另一方面,可以构筑起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所预示的新社会,同中华民族的理想夙愿不谋而合,由此注定党能够融汇民族理想和远大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汇聚磅礴的力量,坚定信念,坚守追求,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明确实践旨归

中国共产党能够经久屹立,得益于其以初心使命为根基的实践特性。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坚守初心和使命的政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境地、踏上光辉征程的伟大使命。思政课就是要展示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回答党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打下江山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心向人民、忠于践行才是最终的实践旨归。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锻造坚韧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2],“斗争”的坚韧意志天然镌刻于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深处,这正是思政课所要传递的价值观的生动写照。这种意志铭刻着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品格,从而能够肩负起民族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断实现由弱胜强、斩获胜利的壮举。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积淀深厚情感

情感问题,归根到底是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总结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最后一项,正是凸显出共产党人既有着对自己的组织、自己的政党的高度忠诚,也有着想人民所想、盼人民所盼的崇高情怀,代表着共产党人深厚的情感归属。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立场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期”,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能够激发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爱戴、信服,让正确的政治立场成为守望情感的最终指向。

二、为何需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深刻意义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凸显出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主体、课程以及发展三个维度进行透析。

(一)主体维度:强化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性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基点,厚植学生的思想信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是否光明、道路能否畅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学子的思想状况。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科学性和政治性的高度统一,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深入从学理上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根本问题,以情感的交融共鸣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怀,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夯牢自身的思想防线,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契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师者,模范也。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深刻、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但对教师也是一次重大考验。一方面牵涉到历史的严肃性。教师只有以严谨求真的态度来把握历史事实、展现历史真相,才能准确传递好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另一方面表征政治立场的正确性。传承好伟大建党精神,是守住意识形态关隘、把牢政治立场的关键一着。教师必须有正确政治立场,才能更好地授业和垂范。

(二)课程维度: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

广义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涵括的并不仅指建党这一时间节点,而是整体表征着百年党史的发展谱系[3]。因此,伟大建党精神既是对思政课程内容的高度凝练,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拓延,进一步完善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原理”课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授,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及百年党史,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纲要”课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的呈示,借由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谱系的源头,能够更好地明晰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问题。“思修”课侧重对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塑造,引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案例启迪,展现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品德。“概论”课侧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生动写照,能够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理论创新的来之不易,更加自觉地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形势与政策”课侧重结合时闻要事来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身就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展现,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生动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思政课,理论深度、实践向度和时代广度更强,辅以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深耕理论基础、明晰时代大势、树立坚定信仰。

(三)发展维度: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通过思政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前提。伟大建党精神虽是全新提出的话语范式,但其关涉的精神实质始终引领党的奋斗历程、贯穿党的精神谱系。探寻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阶段、具体事件中的体现,让学生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构建起整体性认知,为传承和弘扬筑牢根基。

帮助学生抵御错误思潮的攻讦,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在思政课中贯穿伟大建党精神,是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知古鉴今、不忘本来的深厚情怀,树立起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自觉成为传承和弘扬的推动力量。

三、如何展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重路径

“融入”是一项关涉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整体性视角对高校思政课的各方面要素进行研判分析。

(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困惑,以伟大建党精神直击问题中心

以人为本是思政课的鲜明特质,要想真正通过思政课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心中、唤起学生共识,就必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为导向,以真理的精神伟力涤荡学生的思维症结。“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5],要求从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中汲取智慧养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长远历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深刻映照,是对党的领导合理性的充分彰显,结合党和国家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透彻讲明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摆脱荆棘,认清诸多错误思潮的反动实质,提高学生自觉抵御和主动防范的能力。

(二)注重发挥实践教学效用,以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真情实意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要注重知识性引导,也要充分利用好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充分挖掘实践活动的思政价值,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第一,着力构建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实践教学本质上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旨在将书本中的理论更为具象、生动地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立体化、全景式的亲身体验中夯实认知。如在讲述党的建立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感触。第二,确保实践教学规范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实践教学不具备课堂的强约束倾向,容易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懈怠,削弱实践教学效果。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在事前精心策划内容与主题,在事中严格管理实践教学过程,在事后通过撰写观后感想、制作实践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增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实现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培养提升

教师是思政课的主要承担者,如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重要视域。第一,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政课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衡量思政课教学标准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内容为王”,“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6],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做到对教学内容的了然于胸,更毋论教书育人。因此,要开展针对思政课教师的专题教育培训,让教师在明晰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症结,改良思政课的内容结构。第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能否严格恪守思政课所要传递的品行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政课教师亲身做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垂范。因此,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视化、匿名制等原则,引入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师德师风等相关指标,综合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同行专家评价等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素养进行全面、综合考评,深入考察教师能否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能否以身作则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激励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探索开辟网络思政课堂,以伟大建党精神主导阵地建设

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要因势而新,在当下,这个“势”就是网络环境。伟大建党精神要切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必须重视网络思政课堂的建设,用青年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影响他们、教导他们。一方面,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特征,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对此,可以由思政课教师着手编写“伟大建党精神”的专栏文案,在其中穿插相关的革命事迹、伟人故事,通过专业的编辑人员分期上传至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规避传统课堂长篇大论的枯燥阐述消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可视化特征,活灵活现的视频、图片往往更能引起学生关注。如共青团中央所开设的“青年大学习”、教育部所举办的“同上一堂思政课”、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所举行的“空中思政课堂”等,极大地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主动学习的热情。因此,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依托,加快打造一批“网络思政金课”,同前述的碎片化的知识传播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覆盖,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猜你喜欢

建党思政课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