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落实新发展理念主要做法及建议
2023-01-11陈萍
陈 萍
(东营市投资促进局,山东 东营 257100)
水土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资源,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东营市在谋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损害频发等问题,唯有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理念,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才能更好推动民生水务新发展。
1 水生态建设现状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渤海西南岸的黄河入海口处,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区域内河流密集,水系众多,但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十三五”期间,东营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加强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河流水质日益改善。东营市统筹河流功能,推进河湖综合治理,按照“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河思路和目标,实施了中心城“两河”及内水系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河道水系清淤30 km,中心城河道(水系)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
2)加大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多途径保障湿地生态用水。按照人水和谐理念,实施了天鹅湖城市湿地建设、神仙沟水环境治理等工程,编制了生态用水实施方案,争取到除黄河现行流路以外其他区域生态补水量6.28 亿m3,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
3)实施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东营市水土流失总面积641.56 km2,占全市面积的7.78%。“十三五”期间实施了以河口区孤岛片综合治理工程为重点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39 km2,营建防护林12.24 km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4)加强城市黑臭水体及农村污水整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完成了对市建成区2 条黑臭水体和县建成区2 条黑臭水体的系统治理,目前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以上,县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70%以上。另外,东营市全域42.42%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切实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5)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生态环境。一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万元GDP用水量32.78 m3,较2015 年42.02 m3/万元下降21.99%。二是地下水压采工作成效显著。封闭了东营市南部地下水取水井174 眼,减少地下水开采1 711.3 万m3,遏制了地下水位的继续下降。
2 水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匮乏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东营市地处环渤海沿岸,除广饶县小清河以南地区有可利用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外,其余地区基本为咸水和微咸水,不能直接用于生产生活,东营市年均降雨量556 mm,地表水年均径流量4.47 亿m3,年均可利用量1.8 亿m3左右,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利用主要依靠黄河客水。
2)水生态本底条件较差。东营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下水水位高,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地下水渗入河道水系中,导致河湖水体盐度过高,压缩了淡水生物的生存空间,限制了生物多样性。市内河道多为防洪排涝人工河道,缺乏稳定水源和自然径流,自然修复能力较差。
3)河流生态基流不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等河流上游来水不足,河流流速较慢,河水下渗量大,造成河流生态基流不足,水体流通性较差,生态系统脆弱。
4)刁口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刁口河自改道后由于缺少水沙补给,原入海流路河口海岸带出现严重的蚀退现象,流域自然形态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黑嘴鸥等保护物种生境造成重大威胁。
5)现状水系连通性差。城区水系多为人工河道,存在大量不连续水体和断头浜等。同时,由于城区水系无持续稳定水源,为保证景观水位要求,主要河流由大量闸坝控制,河流交汇处不畅通,限制了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
3 建 议
1)践行新发展理念。“十四五”期间,坚持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积极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完成广利河等10 条河道周期性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中心城河湖湿地连通及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推进各县区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完成水土保持治理20 km2;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及运行与管理,实施14 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容,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及出水水质,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建设。
2)强化水资源管理。一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强化取水许可管理,逐步完善用水户名录,严格计划用水量的核定和审批。到2025 年,实现年用水量1 000 m3以上用水户的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二是制定工业增量用水准入制度,落实重点企业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推进园区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三是结合农业抗旱节水工程建设,推进王庄灌区、胜利灌区等骨干渠道衬砌及配套建筑节水改造,发展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3)构建空间均衡的水资源配置结构。加强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优先科学配置区域内水资源,最大可能利用区域外水资源。实施河口区水系连通工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水系连通等工程,改善河道、水系水力条件,增强水体流动性;推进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东营市续建配套工程中心城区供水单元工程、山东省黄水东调应急工程(东营段)等,有效提高区域引水能力及客水保障能力;积极探索水务改革新机制,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河湖水生态保护联动机制等,构建水务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