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

2023-01-11赵金柱临邑县自然资源局山东临邑2515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文/赵金柱 临邑县自然资源局 山东临邑 251500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未来发展的目标,通过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在于生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通过将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相结合,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发生转变,并改变原有的空间管理模式,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的结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进行研究。

1、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的联系

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土空间规划理念息息相关,两者在相互成就的同时能够刺激社会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融入社会和谐、生态保护等内容,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1 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可以用于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近些年一直在倡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生态角度出发,社会发展必须注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而我国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理念中融入生态环保内容,可以有效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性与环保性。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从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方式来调节对土地、空间的利用,进而实现对生态资源与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控。而且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绿化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因此还可以从绿化层面来适当加强生态保护。对于国土空间规划而言,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变得更加完善,从空间规划中实现社会、生态、资源三方面的整合与协调,进而为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

1.2 把控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文明理念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整合,并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活用土地以及其他各种资源,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将会成为支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助力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之前实现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效评价,然后结合评价内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方案,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力度最大化。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土地资源、水资源、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因素都将会成为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因为必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将国土开发强度限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生态评价中内的适宜开发区域,以此来为国土空间规划找寻更多适合的产业与项目。

1.3 集聚开发与空间效益增加

在适宜开发国土资源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时,必须重点考虑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而集聚开发则正是提供空间效益的关键。在生态、空间规划两种理念的影响下,需要利用集聚开发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开发,并提高整体资源效益,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在规划国土空间资源时,应该注意提高空间集聚性,从横向密度与纵向延伸两方面来共同提高空间效益[1]。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地区的空间形态都存在同质化、缺少特色资源的问题,这种问题限制了国土空间效益的提高。而且由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资源开发本身就与能源等资源的开发存在矛盾,因此在进行资源开发时还需要注意资源损耗等情况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为了能让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就应该在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强化对于本地特色资源的使用,以此来要推动社会资源实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2、生态文明时代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框架

2.1 编制审批体系

为了保证国土空间规划理念能够真正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并共同创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国土资源,就需要从系统框架中入手,而编制审批则正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2.1.1 编制体系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影响下,需要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管理与优化,通过组建“五级三类”的编制体系,“五级”要从国家、省、市、县、乡镇五个层面来开展空间规划,有顺序的编制可以让国土空间规划更好地满足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要求。“三类”指的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通过以总体规划为核心,全面推动详细、专项规划的落实,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2.1.2 审批体系

审批体系同样需要从五级角度开展空间规划与审批,层级审批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真正实现“管什么,批什么”,审批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定位等指标进行审查,以此来保证各项规划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而且审批体系还会有效加强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内容的衔接,进而让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

2.2 实施监督体系

2.2.1 实施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规划方案,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管。在实施期间,要注意完善评价制度,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落实情况来评估进展情况,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参考来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调整,调整后则要按照新审批的规划来落实各项工作[2]。

2.2.2 监督体系

监督题目的作用是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规范的监测体系可以利用动态监测与预警制度来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在完善监督体系时,需要注意针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政务信息公开,这样便可以同时接受社会、审计等多方监管,进而避免不当问题的出现。

2.3 法规政策体系

2.3.1 法律法规体系

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核心思想,通过梳理现行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面对的各种问题,可以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法》的完善与补充,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加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的关键,因为法律法规将会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提供框架,避免各种不法行为的出现。而且法律法规作为权威性的一种体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进而让国土空间规划效果实现价值最大化。

2.3.2 政策体系

政策体系是针对法律法规的一种完善,通过为需要各个部门与社会参与的活动提供政策,能够激发活动积极性。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种资源以及生态环保都可以利用政策推动各个工作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完善政策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必须提前针对人口、资源等内容进行管理与整合,以此来实现对区域内所有要素的管理。

2.4 技术标准体系

2.4.1 技术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应从编制到落实需要结合时代的需求来进行优化与调整,人民需求的变化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调整方向。在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需要结合科学技术来实现科学管理。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融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实现对规划的落实。在此期间,为了保证国土空间规划能够始终迎合时代背景下的人民需要,还应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对各项工作的动态管理,以此来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优化。

2.4.2 标准体系

标准是各项工作落实后的经济总结,各种基础理论都会结合实践效果来不断优化与完善,当理论优化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理论升华的情况。国土空间规划作为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同样需要在反复多次的大量实践中优化空间规划,以此来不断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质量[3]。

3、生态文明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分析

在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需要从传统规划理论中凸显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当前社会群众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迎合社会时代背景正是有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关键。

3.1 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取向理论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自诞生开始,便一直把公众利益看作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价值取向,结合公共利益对城市规划进行细微调整,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内普通群众的物质、精神追求,进而为城市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而言,应该适当结合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加强对于公共群众利益的关注,在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中找出平衡点,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真正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后的文明形态,工业文明在为社会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大幅恶化,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在工业文明下受到了波及。正式因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过于严重,所以人们才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通过将生态保护纳入到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可以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延续时代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便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并在价值取向中考虑国家与公众的整体利益,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在古代土地规划中,所以活动的最终指向目标均是上层社会中的特权阶级。而在共产主义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则成为了各种服务的主体对象。国外学者柯布西耶针对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即“规划服务对象为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群体”。资本主义社会体系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西方城市规划很难真正照顾到基层群众。而我国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一直都在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因此更加容易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管理。这是价值观念发展下的 必然趋势。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统一,正是支撑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关键。国土空间资源是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中之重,在融合生态文明理念时,要注意宏观、微观调控所带来的影响,只有在规划期间真正考虑到基层群众的所见所闻,才能够让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出应有的效果[4]。

3.2 空间规划中的生态文明体现

美丽中国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体现生态文明的关键,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理念,其内涵已经超出了空间层面所带来的美感。因为美丽中国并不只是表面的美丽,而是从空间形态、人与自然等多个角度体现的空间美感。国土空间规划不仅需要体现天蓝地绿的自然风光,还需要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供空间,满足人们对于生活需求。政治、自然、经济等因素都是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若无法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结构,就很难让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出真正的效果。

对于国土空间规划而言,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要求便是在降低是对生态环境干扰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生活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目前较为常见的观点有两种,即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会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从人类社会的长远角度实现对价值的判断。非人类中心论则认为人与自然平等,所以在开展各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考虑自然共同体的稳定运转。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总结两种观点的核心内容,将生态环境看作普遍的民生福利,通过加强人类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以此来助力社会迈入生态文明形态。

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自然便在演化过程中制定了自然秩序,当进入人类主导的人类社会后,主动干预并改造自然环境便成为了人类的主要活动。由于人类社会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人类与自然想要实现共存必然需要人类迎合自然规律,通过主动开辟更为广阔的自然发展空间,能够为自然环境保护提供属于人类的一份力。对于自然而言,无论是山、水还是其他动物与人类,都可以归纳在自然生态体系中,若任意一环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不同的生活圈将人类、动物、山水划入了不同的生活范围,而人类则因为智慧所以拥有打破生活圈并干扰其他圈子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在空间规划中考虑对其他生物圈、环境圈的保护,以此来为地球上的山水鸟兽等生命共同体提供足够的生存环境。

3.3 人与自然的统筹安排

在传统观念中,空间规划属于对人类活动的一种安排,而在生态环保的影响下,空间规划则成为了人类对自然的正面干预活动,人类所处的空间便是规划的核心对象。若将对象从人类活动空间拓展成为人与自然所处的环境,则国土空间规划便成为了包含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人类为了生存繁衍下去,需要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取各种资源,只要获取的资源在自然产出范围内,就不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若获取的资源超出了自然产能,就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然环境。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气候、物种多样性以及各种资源来为人类提供服务,但是当自然受到严重影响时,则将会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反馈到人类的生活中。为了统筹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特征[5]。

从空间角度出发,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让人与自然在空间中呈现出合适格局。地方国土空间规划能够为本地发展提供帮助,而国家整体的空间规划则能够进一步释放国土自然空间的价值。在此期间,应该在满足自然系统规律的情况下释放自然产能,通过考虑人与自然所需的空间,以此来调整国土空间格局。即从人类生活领域到自然廊道(动物迁徙、水流廊道等)来调整国土空间,约束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从时间角度出发,则要从时间层面降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行为,因为科技的提高让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的承受极限。因此需要利用禁牧期、禁渔期等方式来针对农业活动进行管理,只要能够在自然允许范围内发展,就可以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满足生态文明理念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迎合自然生态环境来提高规划合理性,能够有效提高国土空间生态发展的和谐性。

结论: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共存。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一定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国土文明
请文明演绎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漫说文明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