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章体式刍议
2023-01-11柯镇昌
柯镇昌
(九江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文章体式的繁盛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云:“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1]62-63早期出现的众多文章体式为后来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良好范式。《老子》作为我国早期的重要经典,不仅在哲学史上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价值。学界对于《老子》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它的哲学思想,从文章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者却并不多见,与其文章学上的成就颇不相符。本文正欲对该书的文章体式作一细致梳理。
一、分章与文体:考察《老子》文章体式的前提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老子》版本,传世文献以汉河上公注本、魏王弼注本、唐傅奕本等为代表,出土文献则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本、乙本、郭店楚墓竹简本和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等。两千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围绕《老子》一书形成了诸多疑问,这不仅体现在文句训诂上,而且在该书的作者作时、版本流传等诸多方面,无不存在着较大争议。至于《老子》全书可否分章,书中文章属于何种文体,历代学者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而厘清上述两大问题,又是细致考察《老子》文章体式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老子》是否可以分章的问题。第一种意见是认为该书不可分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最早指出,《老子》“今书又离为八十一章,亦后人妄分,本文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忆”[2]14。高亨、池曦朝《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3]4,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等均赞同原书本不分章[4]19。第二种意见是认为该书可以分章,如古棣、周英认为:“《老子》故书当是分章的,其每一段落,从文字形式到内容都自成系统,都是完善的一首诗,故不可能不分章。”[5]26尹振环说:“帛书《老子》的分章完全是根据文义决定的。凡论点独立的,就是独立之章。凡论点互不统属的今本《老子》的章,就是多章合成的。”[6]12-13总之,现在的《老子》肯定分章,众家争议是最早版本的《老子》是否分章。从出土文献来看,《老子》最早不分章,至少不会分得现在这么细。但是,尽管原来《老子》不分章,并不表明全文没有间隔性,没有分章是时代条件的局限,依据文意是可以进行适当分章的。当然,今本《老子》的分章确实存在着一些不顺畅的地方,例如第20章的首句“绝学无忧”,与第19章最后两句“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更为对应,故将其置于第19章似乎更为合理。但从总体而言,全书81章都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因此,将这些篇章视为相对独立的文章,以此考察它们的文章体式,应该是可行的。
其次是关于《老子》一书文体归属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一是主张为诗歌,如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认为《老子》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哲理诗[7]115。古棣、周英《老子校诂》[5]26,赵敏俐、谭家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等均支持这一观点[8]120。二是主张为论说文,如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认为:“道家学派的先驱老子即老聃,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9]78方铭《战国文学史论》将《老子》一书归属于“论说体文学”进行论述[10]250-253。三是主张为语录体,如杜绣琳《〈淮南子〉“语录体”论说文的说理分析》则认为,《老子》以及创作于西汉初期的《淮南子·缪称训》《说山训》《说林训》都属于语录体[11]101-102。四是认为《老子》一书本质上属于论说类文体,同时又具有散文诗的特征。如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论述《老子》时说:“其文章犹如一组辞意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犹如鱼龙曼延,变化多端,像诗,也像歌谣。”“虽然就说理文文体来说,《老子》还缺乏充分展开的论述,还不是结构完整的说理文,但它和《论语》都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12]92另如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13]49,漆邦绪主编《中国散文通史》[14]119,孙宜康、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15]103等均持相似观点。五是认为《老子》一书兼具多种文体,不能用后世单纯某一种文体覆盖之。如詹安泰主编《中国文学史》即持此观点:
“老子的文章是说理的短篇,简洁精炼,着语不多,便说明了一番大道理。这种体制和《论语》的语录式相类似,但又有不同,《论语》主于记言,此则主于说理。老子又好用韵语,书中所见到的很不少……像(第20章)这种韵语,有类于《雅》、《颂》的诗体,但又不是诗体;有类于《楚辞》的骚体,但又不是骚体。说它是赋么?和初期的赋篇究竟有分别。说它是杂文么?古今又难找得到有这样的杂文。其实这就是诗、文、骚、赋的混合体,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先秦诸子的思想重在自由发挥,文体也尽可不必作同一格式,然后见到百花齐放的妙处。若认为同一时代便有同一种文体,未免过于拘执了。”[16]127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尽管早在老子生活的时代人们就已经产生了文体意识,但文体概念远不如今人清晰。另外,老子未必想用某一种固定的格式来书写全文,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做。以今天的文体观念来看,《老子》一书基本都是以论说功能为主,大体上属于论说类文体。但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它的体式却繁富多样,各具特点,值得我们细加推究。
二、论说与诗歌:《老子》文章的主要体式
(一)论说式
《老子》各章基本以论说道理为要务,在文体上均属于论说类文章。其中的大部分篇章,在文章体式上与先秦其他书籍中的论说文比较相似。如果更为细致地区分,《老子》书中论说式文章在体式上又可以区分为宣讲式、论证式、同文自注式三种。
(1)宣讲式。宣讲式说理文是一种论证色彩较弱的说理文,文章中的各个观点间逻辑性不强,如同长者对少者或上级对下级的宣讲和教导,听者只需知其然而无须知其所以然。早期的说理文大多都是这种体式,《尚书》各篇可以视为该体式的源头。《论语》大部分章节常被认为是语录,如果仅看这些语录中的记言之辞,多为宣讲式说理文,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
同样的例子在《老子》中也不少,如: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80章)
本章在论说道理时,并没有太多的论证色彩,只是讲道理而没有论道理。如果在章首补上“老子曰”三字,在体式上与上述《论语》文句基本相似。《老子》书中另如第5、17、24、30、35、42、43、49、51、52、53、55、56、73、81章均属于这种结构。
(2)论证式。如果说宣讲式是论说体早期的主要形式,论证式文章则是论说体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与宣讲式文章相比,论证式文章在说理时开始运用推理,展现了一定的论证意识。《老子》书中的论证式文章最多见,其表征就是“故”与“是以”的大量出现。在《老子》全书中,用以表示逻辑论证关系的“故”字出现了64次,“是以”出现了36次,足以说明书中论证体式的运用之多。相关篇章如: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
本文体式,是通过前部分的表述,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两者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推理的关系。这样的体式在《老子》一书中最为常见,如第 1、2、3、8、11、12、14、19、22、23、26、27、29、30、34、38、39、44、46、47、50、51、54、60、61、62、63、65、66、67、69、70、71、72、74、75、76、78、79章都可以视为这种结构。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老子》中的这些篇章尽管在尝试论证某些道理,但其推理的逻辑并不严密,表现出相当的主观随意性。这些简单的推理尝试,可以视为后来严密推理的论说文的最早萌芽。
(3)同文自注式。同文自注式又可称为经传式,就是在文章开头运用不多的文句提出核心观点,然后在对这些观点进行逐一解说,即自说自注。《老子》第13章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文章首先提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两个观点,然后分别对其做出阐释。《老子》第7章、第50章在体式上与之较为类似。相同的体式在早期文献中出现较多,如《礼记·大学篇》先于文首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思想观点,然后对其中之“诚其意者”“修身在正其心”“齐其家在修其”“治国必齐其家”“平天下在治其国”几个关键文句逐一进行阐释,令读者览文首而晓大意,品文后而知所以,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另如《吕氏春秋·有始篇》及《战国策·楚四·楚考烈王无子章》载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朱英对春申君所作《无妄之祸说》,都是采用这样的体式。
(二)诗歌式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老子》出现以前,《诗经》就已基本编定成册。早期诗歌的广泛流行,必然对《老子》的创作形成影响。该书中的不少篇什都呈现出诗歌的样式,是以许多学者将其视为诗歌。细而言之,其诗歌体式又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
(1)四言句式。四言句式是《诗经》中的主要样式,这种句式在《老子》中同样大量出现。这种句式节奏鲜明,文句整齐,语音合韵,读来琅琅上口。如: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第9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21章)
同样的句式在《老子》中还有很多,如第58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之句,与诗句体式更为接近。
(2)顶针式。顶针,或称顶真,是一种用前句末尾词语作为后句开头的修辞手段。连续运用顶针句式,往往可以起到紧凑而畅达的效果。在《老子》第59章中就出现了较多顶针句式: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刘笑敢发现本章的句式有如《诗经》中的叠句和叠韵。并举了《召南·江有汜》为例[17]602-604。《江有汜》本诗如下: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老子》第6章、第16章、第28章都采用了顶针句式,其中第6章不但顶针,而且押韵,在形式上与诗歌更为相似。
(3)散文式。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认为《老子》文章“凝练明畅,琅琅可诵,言简意赅,启人深思,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表现一是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这种文体好似今之‘散文诗’。”[13]49诚然,《老子》中不少篇章虽不如常见诗歌般整齐划一,然其在论说时富含感情,言近旨远,意象高深,与散文诗颇为类似。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23章)
文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句,采用形象生动的事物做比喻,感慨地说明人难长久的道理。另如第25章、第37章、第48章、第77章,都与散文诗较为相似。
《老子》全书多章采用多样的诗歌形式阐明哲理,这在早期典籍中并不多见,对于后世文章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是以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指出:“作为文学的形式,《老子》的出现,对我国文体学的发展也是有贡献的。因为它丰富了诗的形式和内容,开创了用歌谣形式宣传道理这种新文体。这种文体一直为后代所沿用,《老子》的首创之功是不能抹煞的。”[7]116
三、《老子》中蕴含的其他体式
尽管论说体式与诗歌体式是《老子》书中最常采用的文章形式,但该书中还有一些其他文章样式,更值得我们注意:
(一)卜筮式
现知的早期卜筮体文,主要出现于《易经》中的卦爻辞。如:
上六,比之无首,凶。(《易·比卦》)
履虎尾,不咥人,亨。(《易·履卦》)
类似的句式在《老子》中也有存在,如:
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
道,常无名,朴。(第32章)
《老子》与《易经》在思想上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许地山曾指出:“道家思想的渊源也与儒家一样同出于《易》。”[18]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则认为:“《老子》一书虽然源于卜辞、卦爻辞,但著者已非巫人卜者之流,其所立言,已不只客观记事,其中已经颇有处士横议的语言色彩了。”[19]33在古人尤其是魏晋人眼中,《老子》《周易》二书关系极为紧密,它们最经典权威的注释都出于魏代王弼之手,也都是魏晋玄谈中的重要谈资。
(二)谚语式
《孟子·万章上》汉赵岐注:“语者,谚语也。”[20]2735《谷梁传·僖公二年》晋范宁注:“语,谚言也。”[20]2392可见“谚”“语”可以互训。汉代文献中大量引用谚语,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谚语的常见体式,如:
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史记·货殖列传》)
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新序·杂事第四》)
谚语在体式上多为偶对之文,言简意赅,简单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道理。在《老子》书中,类似的体式也不少,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33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持者失之。(第64章)
上述两章,如同谚语的汇集。其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句,在体式上与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赞》所引谚语“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极为相似。用精练的话语表达深刻的道理,在这一点上谚语与箴言或格言非常相似。韩国良《从〈老子〉到〈论语〉:先秦诸子文体辩议》总结《左传》中的箴言具有经验性、训诫性和格言化[21]52。《老子》第18章、33章、36章、40章、45章、64章、68章都表现出上述特点,如果将其体式称之为谚语式、箴言式或格言式,似乎也都能令人接受。
(三)骚体式
骚体文是以屈原创作的《离骚》作为范式的一种文章体式,这种文章句式灵活多变,错乱有致,总以“兮”字作语助词,或悲吟,或陈述,回环往复,传达着凄美感伤的情绪。《老子》中有两章与之极为相似: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4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20章)
上述两章同样以“兮”字为语助词,表述时饱含感情。尤其是第20章,行文委婉,感情激越,全篇笼罩在一片凄美与愁怨中。如果将其编于屈原集中,必定令人难以分辨。
(四)天问式
在先秦对话式文章中不乏发问句式,但后面往往跟有答语。天问式是指如同屈原《天问》般只发问不跟答语的文章体式。试看以下两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第10章)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屈原《天问》)
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在体式上非常相似,全文都以发问句连贯,却没有回答之语。《天问》质问的对象为天,《老子》质问的对象不明确,但如果理解为天也应可通。两文基本都是八字一句,唯《老子》每句末字为“乎”,《天问》每句末字多用“之”。
(五)大赋体式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注意到:“《老子》虽是谈玄的文章,有的章节却也极尽描写之能事,是很善于形容的。”[19]32可以下章为例: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15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第41章)
汉大赋的常用格式: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例同序言,引出话题;第二部分为正文,对文章叙述的主要对象极尽描绘,铺采摛文,常用偶句,注意押韵,形若骈文;第三部分常为议论之辞。例如班固《两都赋》运用的就是这种体式。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老子》第15章和第41章在体式上与大赋体式基本相同。尤其是中间的描绘部分,运用形象的美句,与大赋的创作风格最为接近。
四、余论
《老子》各篇体式丰富多样,从今存文献来看,这些体式有的早在《老子》出现以前就已形成,如论说式、诗歌式、卜筮式、谚语式等;有的则是在《老子》中首次出现,如骚体式、天问式、大赋体式等。多样的文章体式说明,该书绝非古人所言的“一夜之作”。值得注意的是,骚体式、天问式、大赋体式文章都与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骚体和天问体的代表作是《离骚》和《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属于“楚辞”之列。屈原作品注重感性,善于用浪漫的方式抒发情感,他的文章体式与文学风格与同时代的北方作家(如孟子)明显不同。王齐洲《赋体起源和宋玉的文体创造》认为赋体文学的真正创始者是宋玉[22]48。宋玉是稍晚于屈原的楚国文人,他的《高唐赋》《神女赋》常常被视为大赋的最早成品。由此而言,《老子》一书与楚文化似乎有着特殊的关系。《史记·老子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23]2139老子本为楚人,必然会受到楚文化的熏陶。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说明该书至少创作于战国中期以前,比屈原、宋玉生活的时代更早。屈宋作品的出现,应是《老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楚文化的熏染所致。《老子》书中同时浸染着周文化的影子。老子曾担任周国史官,必然阅读过大量的周国典籍。《老子》书中诗歌体式,明显受到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诗歌的影响。周人以理性思维著称,《老子》全书以说理为主要功能,其中还尝试运用逻辑推理。可以将《老子》与《论语》作比较:《老子》中用以表示逻辑论证关系的“故”字出现了64次,“是以”出现了36次,约占总字数的1.16%和0.66%;《论语》中的“故”字出现了14次,“是以”3次,大约占总字数的0.07%和0.015%。可见《老子》一书在说理时体现出的理性精神丝毫不亚于《论语》。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24]399诚然,该书体式繁富,风格多样,展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平。它在文章学上继承与创新,无不对后世文学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