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2023-01-11史孟华张琳菡张双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专业

史孟华 张琳菡 张双喜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医临床研究生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培养方案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相同,亦有不同,对于住院医师而言:规培是基础,临床科研是提高。规培的重点在临床“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1],而对中医专业研究生而言:科研能力是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一基本技能不仅是衡量一名中医临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伟大进程。

1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医临床研究生具备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一定科研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是我们与并轨培训住院医相比的巨大优势。科研能力在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纵观国内外医学发展史,医院内部科研机构自主研发新的药物应用、技术发明、医疗技术发展、疾病机制探讨、疾病治疗手段更新,既有助于医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又促进医院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与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以来,我国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重临床“三基”,轻科研能力,导致一些中医专业研究生在研期间缺乏基本的科研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甚至读博或者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科研工作,没有达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预期的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必然对中医药事业现代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提升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刻不容缓。

2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的思考

2.1 医院改革促发展

2.1.1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评价体系的改善 片面、僵化的科研考核体系阻碍“中医专硕”科研能力的培养,同理,全面、灵活的科研考核评价能促进“中医专硕”的科研能力培养。调整培训方案,将统计学、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及实验设计等相关课程纳入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理论培训课程中,完善和改进中医临床专业硕士理论培养方案,能够使临床医师的科研素养、科研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凸显“中医专硕”的科研素养培养教育体系的优势。在积极探索培养中医专硕科研能力新模式时,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准确的评估研究生现有的科研能力,给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同时也可督促研究生自愿提升科研能力。

2.1.2 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 推行实施“医教研”协同发展培养体系:以导师为中心,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双管齐下,定期将照片集、设计图纸、标本册、实验记录本、调查记录本等实验所涉及的科研资料上报科研管理部门存档,并定期将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及实验记录、科研成果、论文等实时上报到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内[3]。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以导师等科研人才为主线的“科研人员树”模式。不仅可以保证中医临床医疗研究、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实践的资料得到严格的留存,便于日后资料查阅,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医临床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科研信息的交互,及时掌握导师科研最新动向。

2.2 导师学术引路人

2.2.1 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 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在学习经典、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并提交学术报告会。由学生和导师共同讨论,进一步挖掘所发现问题的深度,中医临床研究生通过文献交流会可以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最新的国际发展动态,课题研究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依据论证,通过阅读文献并结合所在实验室进行的科研项目和临床的知识积累进一步细化科研过程,提升科研思维能力;明确自己的实验目的,进行实验设计并开展实验,提高科研动手能力。研究生也需要掌握对实验数据及实验结果整理、分析,最终达到书写论文的能力,这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达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兼顾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在欧美广为流行。

2.2.2 临床中引导课题 导师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注重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并重。以中医临床研究生在科室轮转的特点,带领学生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炼科研问题、凝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研究课题的选题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在临床工作中提炼出有临床价值的研究,依托详实的临床数据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在患者的病情中寻找课题,用于解决临床中患者的痛苦等实际问题,科研问题的最终目标应以提高临床医疗的技术手段与诊疗水平为出发点。

2.3 培养日常科研意识

2.3.1 科研并不等同做实验 许多研究生对科研的认识还停留在科研就是“做实验”上。事实上以临床为基础的科研能力才是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而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与个人的好奇心和知识储备量的关系密切。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强大知识储备量的基础,浓厚的好奇心给予临床专业研究生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具备惊人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而丰富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恰恰是形成和培育科研创新思维的关键一环[4]。在临床实践中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热点,利用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在充足的知识储备下才能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获得详细的科研思路,写出高水平、高标准的科研课题。

2.3.2 注重患者的信息采集 患者是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最好的老师,以患者的病情为出发点,详细地进行望闻问切、搜集病例、整理资料、综合分析。注重临床常见问题和科研的严谨性,善于从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临床中提取出科研问题,凝练成科研课题。这些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小事将大大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操作的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如收集数据、书写论文及项目申请等。中医临床研究生论文形式并非只有临床观察一种,也可以是文献综述、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形式[5]。

3 优化科研能力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

3.1 形成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的良性循环 中医研究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应该仅是一个靠着临床经验与诊治指南进行医疗行为的工作者,更是一位具备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一定科研手段解决问题的科研工作者。这是研究生不同于一般规培医生的一个根本特征。临床实践与临床科研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临床实践为临床科研提供临床样本和研究的方向,临床实践又检验临床科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临床科研有助于临床医师改变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医疗理论、治疗技术和方法,从而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拓宽思路、新增治疗方案[6]。研究者在临床中既能发现好的研究论题,同时还可以直接将基础医学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向临床诊疗转化,形成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的良性循环。

3.2 提升中医临床研究生综合能力 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中医研究生人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用人单位希望引进高层次中医药科研人才提升本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在于就业一时,而应立足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需要。因此,需结合社会及中医药院校的科研能力现状,分析研究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以此提升中医临床研究生综合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要求。

3.3 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现代化进程 世界对中医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中医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医事业蓬勃发展依靠不断继承、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中发现新的成长点、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中医临床研究生应具备将日常临床工作通过科研操作转化成科研成果的科研能力。中医临床研究生不仅是中医医疗水平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更是实施有效“中医药人才战略”的关键[7]。作为中医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医临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然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中医药研究生专业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