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肺主治节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2023-01-11张金磊周聪慧徐义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液营卫主治

胡 琳 张金磊 王 钰 周聪慧 徐义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肺主治节”是构成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众多医家学者对其均有不同的看法与解读。本文从其理论层面出发,浅述“肺主治节”多方面的理论组成,再结合临床实践,以飨同道。

1 肺主治节理论探讨

肺主治节理论出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许多医家均对其“治节”之能高度评价,张介宾曾注:“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1]。李中梓曾曰:“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2]。高士宗曰:“位高近君,犹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脉,故治节由之出焉”[3]。而笔者认为“肺主治节”的治节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

1.1 肺基本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宣发肃降的作用,纳天地之清气,吐体内之浊气,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清气进入人体,作用全身。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的输布离不开肺气的推动作用,肺气通过宣发肃降作用将水液运向周身,肺气宣发使津液向上、向外输布,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腠理玄府排泄。肺气肃降,将代谢后多余津液向下输送、下达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朝百脉,百脉如潮,血液在肺的调节下有规律地在脉管之中运行。张景岳注:“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1.2 肺对其他脏腑的调节作用 对于心而言,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然心为君主之官,心与肺犹似君臣,《素问·五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气之主也,肺气通过宣发肃降在全身运行,协助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血液主要在心、肺气的推动下在脉管中畅通运行;若肺气不足,亦可导致血运行无力,表现出心悸、心慌等。《素问·刺禁论》曾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对于肝而言,肝主疏泄,有升发之性;而肺主治节,主一身气,以降为顺,故肝左升肺右降,一升一降,对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泌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脾而言,脾主运化,将水谷运化为精微物质,再由脾气转输至全身;肺气宣发协助脾气散精,濡养全身;肺气肃降可助脾转运多余水液,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对于肾而言,肾属水,肺属金,中医认为金水相生,肺阴充足,下输于肾,滋养肾阴;肺气肃降,吸入清气,而肾主纳气,收纳肺吸入之清气,维持呼吸深度,诚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除了对四脏有着治理调节作用,对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也有着治理调节的作用,如协助小肠泌别升清,助膀胱通利水道,摄纳尿溲。由此可知肺在“十二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3 肺对生命节律的调节作用“治节”还包括调节生命节律的作用。人体中许多生理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如:呼吸的均匀,一呼一吸;心脏的搏动,左右心房、心室有规律地开合;月经来潮规律;机体昼精而夜暝;大小便有规律地排泄;胃肠满实交替等,然这些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都有赖于肺“治节”功能的调节,使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有规律地运行,机体达到“和”的状态。若治节功能受损,“和”的状态被打破,各脏腑随之出现代谢、功能等方面的紊乱,也因此产生不寐、心悸、水肿、便秘、癃闭等疾患。故可运用肺主治节指导临床治疗,恢复好肺的治节功能,使机体各生理活动有规律地运行,则病可除也。

2 肺主治节临床应用举隅

2.1 水肿 水肿是指多种原因导致体液潴留,溢于肌肤而引起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等部位的浮肿,临床上多见于肾脏疾病患者,然《景岳全书》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并强调宣畅肺气为先;亦有《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主治节,通调水道;其中肺气宣发,将脾输送来的津液,散布全身;肺气肃降,协助脾将机体代谢多余的水液下输于肾,以生成尿液。若外邪侵袭,肺失宣降,水液代谢障碍,停聚于内,外溢皮肤,发为水肿。如风水相搏,治以宣肺利水;水饮上犯治宜泻肺逐水;以肺论治水肿,畅达一身气机,水液得调,水肿自消。但临床也应兼顾脾肾之辨,及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灵活运用。

患者马某某,男,42 岁,初诊,3 d 前感冒后出现眼睑浮肿,主诉:眼睑、面部浮肿3 d,刻诊:眼睑、面部浮肿,轻微感冒,爬楼时感觉乏力,易出汗,纳差,厌食,寐安,大便日行1 次、成形,小便平,舌质白、苔薄,脉浮滑。中医诊断:肺脾气虚,水湿停聚证。治以健脾益肺,行水消肿。拟方:黄芪30 g,防风10 g,白术10 g,猪苓10 g,茯苓30 g,泽泻10 g,桂枝10 g,山楂15 g。15 剂,水煎服300 mL,早晚分服,每日1 剂。后水肿消退,精神可。

按语:患者因感冒后出现水肿,可知与肺卫相关,感冒时腠理稀疏,外邪侵袭,肺失宣降,水液代谢失常,风水相搏,溢于皮肤,发为水肿,加之纳差,易出汗,乏力等,可知脾气亏虚,脾虚运化无力,水液传输障碍,停滞于内,亦可发为水肿,故脾肺同治,方用玉屏风散合五苓散加减,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复肺“治节”之功,五苓散行水消肿,标本兼顾。

2.2 不寐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黄帝内经》称其为“卧不安”“目不瞑”。中医认为人的睡眠与营卫二气的运行是否通畅有关,卫气在白天之时行于阳经,人因此则寤,在夜晚之时行于阴经,人因此则寐,诚如《灵枢·营卫生会》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亦有王乐融[4]等人研究结果表明,气郁体质和血瘀体质的人睡眠质量较一般人差,也说明睡眠跟气血运行是否通畅有较大的关系。气血旺盛,营卫之气运行通畅,方可昼精而夜暝。反之,营卫之气运行不畅或紊乱,则昼不精,夜不瞑。而营卫之气的规律运行离不开肺主“治节”的调节作用,如:肺朝百脉保证运行通道的流畅。肺的宣降功能正常,保证气机调畅,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如常,故能寐[5]。因此,可以从畅通肺气,调节治节功能的角度对不寐着手治疗。

患者张某,男,36 岁,已婚,初诊,主诉:夜晚入寐困难半年有余。刻诊:夜晚难以入睡,同时伴有乏力,嗳气,口干不欲饮,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脾气亏虚,营血不足,心神失养之不寐证。治以补益脾气,养血安神。拟方:党参15 g,黄芪20 g,白术10 g,合欢皮5 g,酸枣仁10 g,龙眼肉10 g,茯神15 g,夜交藤5 g,远志10 g,木香10 g,柏子仁5 g,当归10 g,甘草5 g,生姜3 片,大枣5 枚。10 剂,水煎服300 mL,早晚分服,每日1 剂。二诊,患者张某依旧夜晚入寐困难,其他诸证同前。重新拟方:紫苏子15 g,前胡10 g,厚朴10 g,甘草10 g,当归10 g,大枣10枚,生姜3 片,远志15 g,茯神15 g,酸枣仁15 g。10剂,水煎服300 mL,早晚分服,每日1 剂。电话回访,患者睡眠恢复正常。

按语:在整个病案中,首先用补益脾气,养血安神之品治之无效,后转宣通肺气,从肺治之,该患者是由于气机郁滞,肺气不宣引起的营卫二气循行失常,从而引发的入寐困难,本病案选用紫苏子、厚朴、前胡等降气下行之品,有宣通肺气之功,再配以远志、茯神、酸枣仁、当归等养血宁心安神之品效果显著。

2.3 便秘 便秘是一种以排便困难和排便次数减少为特征的疾病,《黄帝内经》称其为“后不利”“大便难”等。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失常则大便难,可概括为4种,热秘、冷秘、气秘、虚秘,在临床上,医生对便秘的治疗一般从肠或胃肠着手,以通下为原则,运用有润肠、泻下功效的方药来进行治疗,如麻子仁丸、大承气汤等,但有时收效甚微。《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肠者,传导之腑”,即肺与大肠相表里,亦有《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别走阳明”“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出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别入太阴”。这是《黄帝内经》中对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在人体内循行路线的详细描述,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手阳明经联系起来,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理论依据。郭海霞等[6]人通过建立便秘模型,已经初步说明“肠病及肺”在生物学上的基础。亦有《济生方·秘结论治》曰:“摄养乖理,三焦气涩,运掉不行,于是乎壅结于肠胃之间,遂成五秘之患”。由此可知便秘与三焦气机阻滞也有关,肺主治节,主一身之气,可调三焦气机,使之通畅。故从宣通、肃降肺气,调节肺主治节功能的角度着手治疗便秘,亦是有迹可循。

患者马某,女,31 岁,已婚,初诊,主诉:便秘2年余,刻诊:一周行大便1 次,便质软,经常自觉胸腹部胀满,时时呼吸急促,脉弦滑,舌质淡红、苔薄白。中医诊断:肺气不降,传导失司之便秘,治以宣降肺气,通便导滞。拟方:紫苏子15 g,紫菀10 g,橘皮5 g,厚朴10 g,莱菔子10 g,杏仁10 g。15 剂,水煎服300 mL早晚分服,每日1 剂。患者服药3 天大便次数增多,半月后大便正常。

按语:本病案患者便质不硬,即非肠燥便秘,加之自觉胸腹胀满,时时呼吸急促,即是肺气不降,腑气不通,传导失司之便秘,故选用紫苏子、紫菀、杏仁等降气润肠的药物,加之橘皮等理气药物,治疗便秘效果明显。

3 小结

综上,“肺主治节”理论最初来源于《黄帝内经》,而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使得肺主治节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但尽管如此,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挖掘并完善“肺主治节”等相关中医理论及探索其临床运用特色。

猜你喜欢

水液营卫主治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黄帝内经》对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及启发❋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小穴位 大健康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饮水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