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理念下湘潭一江两岸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2023-01-11马南董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潭411100
文/马南董 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的概念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改变。城市除了雅典宪章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之外,在新旧城市肌理中孕育成长的动力,将消费场景与都市新时尚通过开敞空间融汇,去真正实现一种既留得住乡愁又能吸引更多新生力量汇聚的生态人文共享空间。而大多城市的城镇开发边界在不断突破,城市的开发新区也在不断扩大、旧城肌理和历史记忆在不断消失。由于城市无序扩展而造成的天地人关系的失衡、历史文化传承的断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频繁,所有这些都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设计方法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本文以湘潭中心城区核心区“一江两岸”城市设计作为研究案例,规划突出“公园城市”理念,以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引领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构筑生态、文化、活力、功能于一体的空间体系,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和城市发展新模式。
1、相关概念简介
1.1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因为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实务上的都市设计多半是为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参考架构,因而与具体的景观设计或建筑设计有所区别。
1.2 公园城市理念
公园城市是和城市公园相对应的概念,公园城市是覆盖全城市的大系统,城市是从公园中长出来的一组一组的建筑,形成系统式的绿地,而不是孤岛式的公园。习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后,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热议。“公园城市”的理念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市化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公园城市”无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家园的建设高度重视。
2、项目概况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面开展城市设计”会议精神,实现湘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里湘江第一湾”滨江战略,建设文化滨江之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弘扬地域文化自信,融合一江两岸景观、构造总体空间形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2017年11月,湘潭市城乡规划局正式启动《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一江两岸”)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工作,规划深入挖掘研究湘潭河东河西两大滨江核心片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与地域特色,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切入点, 分片针对性提出一系列的城市设计策略来组织城市空间发展,打造开放式、高适应性的、独具特色的“千里湘江第一湾”。
规划面积共7.58 平方公里,其中,河东滨江片位于河东中心区以北,即湘江-湘黔铁路-福星东路-双拥路-河东大道-宝塔路-福星路-东泗路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约5.6 平方公里;河西滨江片位于雨湖公园周边,湘江-湘黔铁路-熙春门路-雨湖路-解放南路,总用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3、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发展的误区
3.1 发展定位不明确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年修订版)的指导思想是在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山水城市风貌和历史人文景观为出发点,以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性化城市为目标,建立布局合理、山水特色鲜明、综合功能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把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建设成为适合人居生态环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但是所谓“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仅仅是一个标准而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确定的形态。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的城市特色以及城市内涵及文化,仅仅是从硬性标准上来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至于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还是工业为主导产业,未来城市希望形成怎样一个发展理念没有明确表述,对滨江核心区软实力的发展定位依然不明确。
3.2 城市性质、功能杂乱
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未来一方面希望极力保护自然环境、优化城市的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但是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工业,大量修建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上涨的游客数量。显然从过去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者往往无法兼得。因为,随着游客人数的上升必定要求基础设施的增加,那么城市本身的地域面积是有限的。如果希望能给游客舒适的城市空间,那么意味着未来的城市发展不断拓宽城市外部环境以增加城市面积或是增加城区内的基础设施。而这两项措施无疑都会大面积减少城市内外部的绿化覆盖面积,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也意味着城市周边资源的进一步稀缺与紧张。因此因为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的不明确与政府希望全方位的发展理念导致城市性质以及功能性的杂乱[1]。
3.3 城市建筑风貌无个性
城市建筑风貌缺乏个性应该说是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会出现的问题与现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改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快速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部的改造,统一式的楼房与建筑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旧城区改造手段。包括老城区的建筑在拆除之后的重建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与周边景点之间的契合问题,显得突兀而无个性[2]。
3.4 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旅游产业以及由此而带动的相关产业近年来正在逐步升级,但是农业以及工业所占的比重依然非常高,这样一个比重也与近年来对于农业的大力扶植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所造成的。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其从过去的粗放型的经济转变为资源利用式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因此,目前产业结构布局状况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不算太高,产业结构设置不太合理,未来依然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3.5 广场建设规划不合理
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依托大规模的广场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美化了城市环境,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 “不求最佳,只求最大。”的广场的盲目求大,导致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的城市广场谋篇布局千篇一律,广场建设明显存在格式化、模式化的倾向,布局失于单调呆板,缺乏对地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尊重、反映,进而导致使用功能的偏差。
此外正如国内的专家所认为的成功的广场应代表所在城市的基本特色,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但目前已建成的广场多由草坪、硬地、水池(或喷泉)构成,这些要素不仅往往与所在城市缺乏必要的联系,反而常常抹杀城市的文化个性。同时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对旧城的破坏也是极为严重,其危害不仅在于破坏、拆毁了几幢历史文物,而且在于剧烈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历史风貌,使城市失去了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而一些大型广场周边遍布设计低劣、胡乱拼凑的建筑大杂烩,也同样是极其严重的文化失忆和失语双重症状的典型表现。在进行广场建设与规划时由于未将周边环境纳入广场建设的视野,加上部分广场尺度太大,导致整体空间环境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表现既有围合广场的建筑立面老旧不堪,缺乏起码的表现力或美感,也有罔顾周边环境而任由新建筑高密度建设,导致新旧建筑混杂、风格涣散,更有广场内的布景风格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产生了不少荒谬现象[3]。
3.6 建筑短命与不断拆毁重建
虽然我国目前建筑短命已非个案,可以说相当普遍,寿命之短也在不断冲击人们的想象。根据我国一些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为50 至100年。可见,建筑短命问题不是书面规定的年限过短,也不在于技术能力达不到。从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近年来规划的与设计方案来看,由于政府需要不断应对新增的客流以及旧城区的不断改造,使许多的项目往往匆匆上马,同时受制于资源的限制,导致许多的建筑在使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再次被拆毁重建。从GDP 来看,拆新建新、大拆大建本身可以增加GDP,GDP 的增加又可以带来官员政绩,无法摆脱这一恶性理念。
包括许多老城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政府对于规划的改变使得许多老城区的建筑或是景观周围的建筑一再拆迁与重建。可以说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的建筑短命已经作为一个严重阻碍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发展以及对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最大障碍,正如同其他问题一样,它们都是GDP 崇拜、地方财政对土地过度依赖等根本问题的外在表现。因此,解决建筑短命,往往不在于节约意识、建筑质量的不断重申,而需要在根本的体制机制上有突破、有变革,政府对城市的规划与服务理念的切实转变。
4、城市设计策略
4.1 河西老城滨江片区城市设计对策
河西老城以城正老街为中心,以“带”忆城,尊重古城历史,重塑金湘潭十八总格局,共创5A 景区,一带十总、三街九巷,延续古城肌理,两园两区(雨湖公园、犁头嘴公园,白石文化旅游区、万楼文化旅游区)、一洲一湾,传承文化记忆。总体风貌以雨湖、千年古城为特色,建筑风格新旧交融,高低错落。关圣殿、江西会馆、古城墙、文庙、观湘门等系列文物形成滨江文化地标。古城内控制为低层传统建筑风格。围绕关圣殿、江西会馆、古城墙布置三组低层组团,形成雨湖通湘江的视线廊道。低层组团之间布置高层现代建筑,形成起伏有致的滨江天际线,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4.2 河东新城滨江片区城市设计对策
以“轴”兴城,通过月华中央轴,串联城市功能,集聚商务、行政、生态、商业、滨江景观,形成“山水城塔”的城市格局(图1),并以宝塔公园、湖湘公园、中央绿轴为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植被,沿公园周边与滨江布置现代化高层建筑,留出宝塔观江视域和新城通江视廊。
4.3 两岸联动城市设计对策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设计跨江人行桥。灵感源于毛泽东和王闿运对湘水的描述,造型犹如湘江波浪,将宝塔公园和观湘门、新老城市中轴连接起来,强化城市中轴,连通湘江两岸,市民可步行过江,八月十五登宝塔的湘潭老城民俗将得以重现。
水上交通串联中心区十四个码头,每个码头设置一组特色旅游景点,串起5A 景区水上特色游线。湘江璀璨夜景,动感水舞秀,将携手两岸空间,共同绽放夜湘潭魅力。
5、服务支撑体系
规划“绿地+公服”的布局模式,将绿地与产业、商业融汇,一条河西历史风情带,串联六大景区,延续千年历史,一道河东现代文明轴,连通城市地标,重塑湘潭中心,一个湘潭绿核,成古城宝塔隔江环抱之状,构成多条绿脉通江,汇聚滨江活力。绿色湘江,青山绿水,响应中央生态文明战略,倡导绿色开敞空间与城市生活空间的深度融合,一带一轴一核,实现古与今的对话,江与城的互动,历史与生态的延续。
5.1 绿道系统联通两岸。
规划将中心区绿道向外延伸,连通湘潭市区九大公园,组成城市绿网。结合城市绿地系统,打造城市中心的风景区。以月华轴宝塔公园古城绿地为中轴线,“一花五叶”多点结合,组成城市综合绿地系统。在规划区内通过绿道系统连接各个绿地,同时与整个湘潭市绿地系统联动发展。
5.2 构建多层次的城市路网
以河东大道、双拥北路、韶山东路、建设中路等城市快速干道构成城市中心区车行交通大环,滨江大道,一大桥、三大桥和新增匝道形成临江车行交通小环。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支路多层次构建完整的城市路网,并在一大桥东侧结合老桥设计跨江步行桥,合理渠化上下桥流线, 缓解一大桥交通压力。规划结合远期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公共功能,实现TOD 开发模式。
5.3 整合提升优化土地利用
在城市控规基础上整合细化土地使用,月华轴一带在原有商业用地基础上整合提升优化土地属性,打造湘潭市新城市中心。滨江路以南区域增加商业用地区域,更好利用滨江黄金区域,文庙周边地块纳入历史保护范围,形成历史街区;观湘门周边区域改成商业用地,可形成更好的商业氛围;整合城市绿地系统,注重建筑退界和绿地边界;打通古城与宝塔公园的观江视线,将直线型的城市沿江界面转化为折线型的江景界面,让更多的地块与建筑能欣赏湘江风光,大大增加观江面的地块面积容量,拉动中心城区土地升值。
结语:
本文希望以湘潭中心城区滨江核心区作为分析案例,通过公园城市构建能够将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重新引入到新的境界与层面,改善传统的对立的局面。公园城市引领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首先确定拥江发展的城市方向,从而导入产业功能带动滨江价值,塑造生态本底,重塑生态轴线,打通视线通廊,激活过渡空间,梳理活力环线,提升区域人气,加强交通联系,构建高效畅城,实现全域发展。未来的湘潭中心城市长高了,能看得见宝塔岭的山林起伏,望得见湘江的源远流长,记得住古城的历史乡愁,一个有历史有风景有高度的滨水区,必将引领湘潭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