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量感:内涵、价值及培养策略

2023-01-11徐国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6期
关键词:量感度量本质

徐国明

(峨眉山市教师培训中心,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量,买东西时比较价格、称重量,跑步时要看路程、时间、快慢等,这些都需要以“数学眼光”来看待。量感是人们应该具备的数学眼光之一,也是小学生通过数学课程学习应发展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因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量感。

“数”与“量”既密切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量感”归于“数感”的一部分,教材对有关量感培养的内容编排相对较少,且分散在不同的阶段进行学习,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较为注重“数和运算”,而对“量感”重视不够、内涵不清、教学活动经验积累不多,缺乏将小学阶段的度量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工具等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关联,造成对小学生“量感”的培养呈现出随机、散漫的割裂状态。

基于量感教学现状,笔者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对量感的内涵、价值进一步作出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面积”的教学实践探索构建其培养策略。

一、理性思辨:量感的内涵与特征解析

量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不同程度的属性,如多少、大小、轻重、快慢等[1],这些事物的属性都可借助一定标准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的大小可以用“数”来表达。量感是对“量”的感知、体验的基础形成的对事物测量属性及度量大小的感悟。量感通常用“数+单位”的数学语言表示,其中数是“量”测量结果多少的表达,单位本质是测量标准,指向量的形态,因而,量感体现的是数与形的有机统一。

量感是学生经历对量的比较、运算、估计等数学活动,发展形成的一种直觉感知能力、定量刻画能力。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向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等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量”的估测推断意识。小学生的“量感”素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具备明确的度量意识,能以“度量”的眼光看待身边常见事物,选择一定标准对其可测量属性进行定量刻画;第二,在丰富感知、充分体验的基础上,了解和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内在结构关系,建立度量单位模型,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四则运算,灵活选择恰当的度量单位去描述可测物体的某一属性;第三,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理的估测策略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2]。

量感具有以下特征:

(一)直观形象性

量感是小学生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在“具身”多维度操作体验中不断丰富“量”的感受,经历“量”的形成过程,清晰建立度量单位表象,形成对度量大小的直觉感知,具有直观形象性。如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要让学生经历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想一想等多感官参与的操作体验活动,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建立清晰的表象。

(二)经验过程性

量感是基于学生直接或间接的认知经验,在充分感知不同计量单位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选择与运用、测量与计算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经验过程性。如通过多维操作体验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表象,在数一数活动过程中认识它们间的关系,在观察、描述、刻画、测量生活中具体实物表面的面积过程中,量感得以逐渐形成。

(三)渐进发展性

量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是学生在“量”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一次次感知、比较、实践和运用,不断丰富和积累对“量”的感受,不断修正和完善对“量”的大小感觉,再借助想象与推测,从“一个单位”延伸至“几个单位”,从单一量的感受、体验到量与量的比较、关系的建构,由基本量感到衍生量感,从“感性”到“理性”,学生的量感不断丰富与深化。

二、意义审视:培养学生量感的价值

(一)量感是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成分

如前所述,量与我们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要更好地认识生活世界需要具有一种度量的“数学眼光”。史宁中教授指出“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3]。虽然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中没有把“测量”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但分别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大内容领域编排了“常见的量”和“图形的测量”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形成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等量的感悟,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单位描述现实生活的现象和事物属性过程中,理解常见的量,掌握测量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理解度量的本质,形成估测能力。

(二)量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

生活中有许多与“量与计量”有关的实际问题,一方面需要儿童具备度量意识,尝试从度量的视角,选择标准、工具、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另一方面需要儿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灵活选择策略,合理估测、理性推断。当儿童建立了量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根据头脑中形成的有关量的直觉感知,选择恰当的估测策略,经过尝试估测、反复推断与调整,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儿童在经历有关“量与计量”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又进一步发展、丰富量感。

(三)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度量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借用数量的精准和空间的形态对现实世界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刻画[4],体现了数学学科本质。度量包括抽象度量和工具度量。抽象度量是用通过抽象得到的计数单位去测量;工具度量要基于事物的物理背景创造度量单位,再以度量单位去量被测物体[5]。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诸如长度、质量、时间、角度、面积、速度、体积、容积等有关“测量”的内容都是属于通过工具得到的度量。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推理、想象,在建立度量单位、形成度量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对“量”的感悟,深刻理解度量的意义与本质,感悟数学抽象、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三、实践探索: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与思考,明晰了什么是量感,为什么要培养学生量感,更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基于量感的本质,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量感素养的基本策略。笔者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的教学实践探析如下。

(一)立足单元整体,整合量感元素

小学数学教材通常以单元的形式来编排学习章节。同一单元的知识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要消除量感培养“断点”“随机”的教学状态,需要立足单元整体,将度量概念、单位、进率、工具、策略等关键元素整合起来,打通知识关联,从而整体把握内在结构,系统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将量感培养贯通于单元教学始终。

“面积”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6],涵盖了度量概念、度量单位及进率、量的测量与计算、量的估测等量感表现的关键元素。教学中,需要将这些元素以面积概念的理解为核心,以度量意识的发展为主线进行统整,由低到高经过直观感知面积、面积直接比较→间接比较、统一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建构面积单位结构、面积单位间化聚→面积的测量(估测与实测),不断丰富、发展面积的量感素养。

(二)强化深度体验,丰富量感积累

体验是发展量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积累表象、建立概念的重要基础。教学中,通过看、摸、量、画、比、说等多维度的亲身体验活动,眼、手、口、脑全感联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在具身实践体验中获得对量的丰富感知,外显的动与内隐的思相结合,有层次、循序渐进地积累沉淀,形成量的清晰表象。

“面积”的教学时,可设计以下体验活动:其一,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黑板、国旗、课桌、数学书),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摸一摸、动口说一说,充分感知“面”及“面的大小”,对面积的含义初步理解。其二,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物体“表面”(如字典)、不规则图形(中国三个省的地图)进行充分观察、比较,以突出本质,全面理解面积概念。其三,基于图形动态变化(拼组、平移、旋转)的观察、操作、比较中体会面积的运动不变性,发展面积守恒观念。其四,基于长度与面积两个概念紧密关联又易混淆,让学生描一描图形的一周、涂一涂表示图形的面积,通过不同操作活动体验,加以对比区别,达成对面积较为深刻的理解。如此这样,学生经历多层次体验活动,多感官协同参与,获得对面积的深刻感悟,达成对面积的意义理解。

(三)紧扣本质结构,发展度量意识

培育“量感”,首先要指导儿童形成强烈的度量意识。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角度、质量等的度量,虽然可测量的属性不同,但其度量的本质结构是一致的,即经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构造度量单位及体系,用度量单位去量(liáng)被测对象,被测对象有多少个度量单位,就是它的量(liàng)的大小。教学中,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感悟度量的本质,发展度量意识,提升“量感”素养。

在“面积”教学中,立足单元整体,以面积的含义的理解为基础,以度量的本质的感悟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六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中经历面积单位的产生、确定、形成、应用过程,体会度量的意义,发展度量意识。第一,让学生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尝试用观察、重叠等直接比较方法都很难获得结果时,激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寻找借助其他图形作单位来间接比较,唤起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需求。第二,让学生用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动手拼摆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测量,比较辨析中体会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举例、比划等活动,结合身边熟悉的具体实物,丰富面积单位的感性认识,积累直观经验,清晰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表象。第四,让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经历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得到测量结果的过程,体会度量单位的价值,感悟面积与面积单位的关系。第五,通过拼摆、画格子等实际操作活动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突出计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沟通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个数的联系,从本质到形式联结的基础上概括面积计算公式,由“数”面积到“计算”面积,促进“面积是几倍单位量的数值化表示”观念的形成。第六,引导学生用摆、画、计算多种方法,直观与推理结合,探究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适时对面积单位进行梳理,沟通内在联系,形成结构化认识。上述系列化、多层次的学习活动设计,紧扣度量本质,学生经历直接比较、间接比较、标准单位比较、公式计算等学习过程,触摸度量的本质,发展度量意识,促进量感的积累与提升。

(四)注重实际测量,完善估测策略

“量感”更多体现在不借助测量工具对量的大小有较准确的感知。由此,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估测活动。在教学中,要多提供用单位量实际测量身边物体相应数量的活动,丰富和积累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估测活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估测,通过想象推断量的大小,再借助工具进行准确测量以验证估测推断,对先前的估测做出调整,不断修正对“量”的大小的感觉。学生经历估测、想象、验证、分析、推断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历程,操作实践与内在的深度思考相结合,不断完善对“量”的估测策略,发展、提升“量感”素养。

在“面积”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身边的扑克牌、课桌面、黑板、教室、操场等面积进行估测,并交流估测方法,或利用标准量(面积单位)进行估测,或借助身边熟悉的与之相关的其他物品面积进行估测,再让学生亲自测量与计算,对估测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形成对实物面积更为准确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估测与实测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较好地培养了估测意识与能力,促进了估测策略的不断完善。

(五)强调对比思辨,内化量感素养

量感的形成既要基于学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认知经验,更要儿童理性思维的参与使之内化,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跨越,建立量的清晰概念。教师结合教学进程适时地创设对比、辨析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思辨促成对方法策略的回顾反思、总结提升,进一步沟通度量单位之间的联系,明辨相关易淆的量,既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又不断内化初步建立的量感,促进量感的持续发展与完善。

在“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学生用圆、三角形、正方形等三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对长方形进行测量时,要适时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对比思考“为什么选择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在比较辨析中深刻体会选择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感悟度量的本质。学习了常用面积单位量“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适时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将它们与长度单位量“1厘米、1分米、1米”进行对比,明辨面积与长度的联系与区别,联结一维长度的度量与二维面积的度量,对量的属性、单位依托形体内化于心。

量感是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以“量”的视角来审视和探索世界。作为数学教师,应加强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计量知识,整合计量“单位、进率、工具、策略”等关键要素,结构化设计,积极探索“量感”培养的策略、方法、路径,促进学生“量感”素养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量感度量本质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兼收并蓄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代数群上由模糊(拟)伪度量诱导的拓扑
突出知识本质 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
童年的本质
度 量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