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科学化探索
——基于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测试的分析
2023-01-10魏小斌陈小平
魏小斌,陈 辉,陈小平
(1.北京体育大学 体能训练学院,北京 100084;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4.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当下,以职业体育为龙头的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迅猛,在科技助力背景下,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提升,而体能也成为运动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集体球类项目作为世界体育强国发展的重点和公众热议的焦点,在职业体育的带动下不断发展,伴随科学化训练的加速推进,体能已逐渐成为集体球类项目精英运动员与次级别运动员的一道屏障(Botonis et al.,2018;Farley et al.,2022)。近年来,我国集体球类项目开始逐渐强化运动员的体能表现,设计并组织相关体能测试对运动员体能水平予以评估。在此背景下,科学制定体能测试方案,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精细化评估,发现体能中的短板从而进行针对性训练,选拔满足专项比赛需求的运动员,已然成为我国运动训练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代表了篮球、冰球、橄榄球(本文均特指美式橄榄球American football)、棒球赛事的最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职业队前的选秀阶段需进行体能测评。考虑到赛事水平和发展历史,其相应体能测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测试中的体能测试为切入点,探讨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科学化、精准化问题,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方案优化与实施提供参考。
1 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体能测试分析
1.1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选秀测试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NBA)选秀测试(Draft Combine,DC)内容涉及体能测试、技术测试、医疗评估以及球队面访。其中,体能测试的身体形态学指标包括身高、臂展、体脂、手掌长度/宽度,身体素质指标包括原地纵跳摸高、助跑纵跳摸高、3 s区4点敏捷性测试(lane agility test,LAT)、3/4场地冲刺跑、反应折返跑(reactive shuttle test,RST)以及185 lb(约 84 kg)卧推,测试方案见表1。
表1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选秀体能(素质)测试方案Table 1 Protocol of NBA Draft Combine Fitness Tests
在NBA DC中,LAT和RST是专项性较强的2个测试方案。根据Stojanović等(2019)计算,LAT测试的组内相关系数 ICC=0.88、变异系数 CV=7.3%,RST 的 ICC=0.59、CV=7.9%,二者具有中到良好的测试信度。RST信度相对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其距离较短,测试中反应时间占比大。Stojanović等(2019)对比了6项篮球比赛中常用的变向测试(箭头测试、Mod505、Run-Shuffle-Run、Compass Drill、LAT、RST),结果LAT和 RST 的信度分列第 1位和第5位,表明LAT是一项结果稳定的测试方案。除信度较高外,涉及横向和后退移动是LAT另一个测试优点,而横向移动、后退跑是不同于向前跑动的重要跑动能力。有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横向移动高达450次,占到总比赛时间的18.1%~42.1%(Taylor et al.,2017),且后退跑比向前跑的肌肉参与度和能量消耗更高(Gao et al.,2022;Uthoff et al.,2018)。因此,将横向移动、后退跑这些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跑动形式纳入体能测试方案中,将能更准确、有效地评估篮球运动员的整体移动能力。此外,Stojanović等(2019)还发现测试者在LAT和RST等测试中存在“习得效应”,即第3次之后的测试成绩优于前2次的测试成绩。提示,在现实中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运动员的真实能力,应组织安排运动员熟悉场地和测试方案。
在NBA DC的体能测试成绩预测比赛表现的研究中,Teramoto等(2018)发现,身高、臂展等肢长指标较上肢力量、爆发力等指标更有效;Wilson等(2021)研究表明,NBA DC中仅臂展能够预测罚球表现(R2=0.16,P<0.001)。Ranisavljev等(2020)发现,NBA DC测试中LAT、卧推和助跑纵跳摸高解释了NBA运动员进入职业队后24.7%的比赛表现。然而,Lockie等(2020)研究发现,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甲级(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Division 1,NCAA D1)篮球运动员NBA DC的测试成绩与其上场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0.363~0.511,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数据采集的对象级别以及选取的运动表现指标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能水平对于精英篮球运动员更为重要,并成为竞技能力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区分因素。
我国学者Cui等(2019)分析了参加NBA DC的运动员数据发现,选秀成功进入NBA的运动员在身高、臂展、原地纵跳摸高、站立摸高、助跑纵跳摸高、LAT和3/4场地跑测试方面均优于落选的运动员(P<0.01,ES=0.26~0.87),灵敏和速度素质是大前锋和中锋的决定性因素,下肢爆发力为后卫的决定性因素,这与传统的中锋需要弹跳、后卫需要灵活的观念相反;此外,随着多位置的全能型运动员出现,球员场上位置趋向模糊化,竞技能力中的短板成为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主要限制因素。Perrin等(2019)对比NBA DC 2001年和2018年所有测试运动员的数据发现,运动员的LAT、助跑纵跳、3/4场地冲刺跑测试成绩有所提升,而体质量、体脂率、卧推重复次数有所下降,表明绝对力量对于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相对降低,灵敏、速度、爆发力的重要性有所提升。提示,在体能测试方案的安排上需要根据专项发展规律做出对应转变,寻找最符合专项需求特点的测试方案。
NBA DC测试内容与比赛中的情景高度一致,以2种纵跳摸高的测试来反映篮球运动员场均41~56次跳跃下争取篮板及跳投等技战术能力,以冲刺跑反映篮球运动员在场均18~105次冲刺频次(占2%~6%的比赛时间,取决于冲刺阈值的划定)下的速度能力,以卧推测试反映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对抗能力,以灵敏测试反映篮球运动员场均977~2 733次的动作变换能力(Taylor et al.,2017)。当前对NBA DC测试存在两点争议。一是NBA DC中速度测试距离较长(约23 m),远高于3.9~9.5 m的平均冲刺距离(Taylor et al.,2017),而研究发现,5 m冲刺预测篮球运动员上场时间的效果优于20 m冲刺(Dawes et al.,2016),表明速度测试应以贴合比赛冲刺距离的形式进行,一项对足球运动员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Villaseca-Vicuña et al.,2021)。二是NBA DC测试没有涉及有氧能力,但研究表明,有氧供能是篮球项目主要的代谢方式(Mc-Innes et al.,1995),澳大利亚精英篮球运动员场均跑动距离可达到6 000 m以上(Scanlan et al.,2011)。一项综述研究指出,篮球运动员O2max的范围在42~61 ml/kg/min,职业球员Yo-Yo IRL1的成绩则在1 120~2 389 m(Morrison et al.,2022),表明精英篮球运动员有较好的有氧能力;同时,最大摄氧量(O2max)随着运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Metaxas et al.,2009)。NBA DC中缺少有氧测试的原因可能在于:1)选秀测试具有“表演”色彩,而耐力测试(如长跑)不具备表演功能,场地也不相匹配;2)力竭性有氧能力测试会给运动员带来明显的疲劳,不利于参与其他测试及比赛发挥;3)NBA官方可能将其视为一名达到选秀资格选手已经必备的条件等因素。
综上所述,NBA DC的体能测试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篮球运动员的场上表现,在测试前需安排适应过程,并注意运动员的场上位置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评测运动员的体能素质,速度测试应以比赛平均冲刺距离为宜,并补充有氧能力测试。
1.2 国家冰球联盟选秀测试
国家冰球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选秀测试(Scouting Combine,SC)通常五月底、六月初在纽约州第二大城市布法罗(Buffalo)举办,总计4天。体能测试部分包括身体形态上的身高、体质量、臂展、体成分以及素质测试中的卧推、握力、立定跳远、垂直纵跳、引体向上、Pro灵敏(Proagility)测试、Y平衡测试、30 s温盖特测试、O2max测试,具体测试方案见表2。
表2 国家冰球联盟选秀体能(素质)测试方案Table 2 Protocol of NHL Scouting Combine Fitness Tests
NHL SC的素质测试方案在接近30年的历史中经过数次变化,更替最为频繁。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俯卧撑、单腿蹲、坐姿投掷药球等柔韧、核心力量、上肢推拉力量素质的测试内容在NHL SC的演变中被取消,灵敏测试由六边形敏捷测试(hexagon agility)变为Pro灵敏测试,平衡测试由平衡板测试转化为Y平衡测试,卧推由最大重复次数测试变为更低重量下的爆发力测试,原地纵跳从Vertec摸高变为测力台测试。测试内容的变化与测试项目的预测效能较低有关,如Farlinger等(2007)研究指出,六边形敏捷测试与冰球运动员冰上敏捷表现无关。总结测试方案的变化可以发现,NHL官方对于冰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的关注度在下降,而对于爆发力的关注度在上升,这与近些年对于冰球制胜规律理解的变化有关。大量研究发现,冰球运动员的爆发力与比赛表现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和预测性(Cohen et al.,2022;Potteiger et al.,2010;Roczniok et al.,2016);Peterson等(2015b)研究也指出,高级别与低级别的冰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差距主要源于发力率。
在预测效果上,Tarter等(2009)研究表明,NHL SC在预测选秀者未来成为NHL运动员的可能性上具有一定效应,与先前Burr等(2008)研究结果一致。此外,Burr等(2008)研究中的回归模型表明,除了无氧功率之外,人体测量学数据是另一项选秀顺位的预测因子。Chiarlitti等(2018)的研究也证实了人体测量学指标对于冰球运动员的重要性。鉴于相关指标的关键性,NHL SC于2015年开始使用Bod-Pod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相关指标,以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Burr等(2008)研究中的另一个发现是NHL SC体能测试内容存在预测效果的场上位置差异,人体测量学数据对于前锋更重要,无氧功率和疲劳率对于后卫更重要,无有效指标能够预测守门员选秀顺位。提示,解读测试指标需要考虑场上位置区别,守门员的测试需要安排更能体现该位置体能要求的差异性方案。Cohen等(2022)近期发表的一项25年的长期回顾研究表明,NHL SC在预测NHL运动员上场时间、职业生涯累积得分、职业生涯长度等指标上的可能性在2%~16%(守门员未被纳入分析)。有趣的是,该研究发现,前3个赛季的上场时间、累积得分的预测指标为下肢爆发力和O2max(R2=0.02~0.09,P<0.01),而当预测10个赛季时,指标则转变为了上肢力量(R2=0.11~0.16,P<0.01),表明不同年龄和阶段的冰球运动员其核心素质指标不同。结合Burr等(2008)与Cohen等(2022)的研究可以发现,上肢力量在冰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前期的重要性并不高,这种现象与体能素质的发展速率不平衡以及球队的选秀策略有关,即上肢力量在成年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下肢爆发力在成年后很难有较大提升;且球队在选秀时不太关注冰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甚至可能认为上肢力量差的冰球运动员有更好的发展潜力而刻意选择这类球员。但需要注意的是,NHL SC的数据均取自2009年以前,一方面数据相对滞后,体能、技战术在近10年已产生了一定变化;另一方面,测试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需要结合当下的数据和项目特征进行综合考量。
在NHL SC中,有氧能力测试是评估的重要因素。Montgomery(2006)对比1992—2003年蒙特利尔加拿大人(NHL球队)的数据发现,O2max从54.6 ml/kg/min上升至59.2 ml/kg/min,与先前Cox等(1995)研究中发现的精英冰球运动员的O2max变化趋势与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有氧能力对顶级冰球运动员的重要性逐步提升。Green等(2006)也验证了有氧能力的重要性,该研究发现冰球运动员的O2max能够预测运动表现(上场时间、得分机会)。存在争议的是陆上O2max对于冰球运动员有氧能力评测的准确性问题。Durocher等(2010)发现冰球运动员O2max测试陆上结果显著低于冰上,与Koepp等(2008)研究结论一致,Durocher等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滑冰动作和跑步、蹬车动作所募集的肌肉和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有所差异。NHL未选择冰雪跑台进行O2max测试,可能与其组织实施不便等因素有关。
比赛特征是NHL SC测试内容选择与演变的关键。1)NHL比赛中的滑行距离达到2 300~6 800 m,其中45%的距离是高强度滑,冲刺滑占到总滑行距离的11%,每分钟需要进行7次高强度滑行(Lignell et al.,2018)。因此,优秀的下肢爆发力和敏捷性能够保证冰球运动员在复杂比赛情境下的高强度滑行表现,因而NHL SC采用跳远、纵跳及Pro灵敏性反映相应能力。尽管比赛中涉及大量冲刺,但NLF SC中并没有冲刺速度测试,这与爆发力与短距离冲刺速度的高度相关性以及动作形式有关。一方面,多维度的爆发力测试可以推测运动员的短距离冲刺能力;另一方面,冰上冲刺与陆上冲刺有着较大的生物力学差异。2)上肢爆发力是保障冰球运动员击球速度的重要素质(Bežák et al.,2017),一场冰球比赛的整体用时会达到2.5 h左右,有氧能力是保障冰球运动员在长时间的比赛过程中保持良好竞技能力的基础。同时,有氧能力更好的冰球运动员由于恢复能力更强,因而有更好的重复冲刺能力(Peterson et al.,2015a)。因此,NHL SC将有氧能力测试作为重要评估内容。3)比赛中的持杆动作和不稳定支撑面的特殊需要则是NHL SC进行握力测试与平衡测试的原因,研究指出,高水平冰球运动员有更高的握力水平,并因此击球速度更快(Zane,2012),精英冰球运动员有更好的平衡能力,同时平衡能力还会影响冰球运动员最大滑行速度(Hrysomallis,2011)。
综上所述,NHL SC中的体能测试能够较好地反映冰球运动员素质水平,测试手段、仪器、方法的更新确保了NHL SC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测试结果的解读需要考虑场上位置差异,在守门员的体能测试上应安排更能体现该位置特点的评估方法。
1.3 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测试
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NFL)选秀测试(Scouting Combine,SC)内容涉及体能测试、技术测试、医疗评估、智力测试以及球队面访。体能测试部分包括身高、臂展、体脂、手长等形态学指标以及冲刺跑、卧推、垂直纵跳、跳远、Pro灵敏、三角跑测试、60 yd(约54.86 m)折返跑,具体测试方案见表3。
表3 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体能(素质)测试方案Table 3 Protocol of NFL Scouting Combine Fitness Tests
由于NFL在美国的受众更多、商业价值更高,因此关于NFL SC对橄榄球运动员未来表现的预测和关联性等研究也多于对其他项目的研究。McGee等(2003)通过回归分析发现NFL SC能够预测运动表现,这一结论也得到了此后其他研究的证实(Kuzmits et al.,2008 ;LaPlaca et al.,2020 ;Teramoto et al.,2016)。近年来,Asprey等(2020)与Pollock等(2021)分别发现NFL SC体能测试成绩与NFL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的职业生涯长度相关,表明体能素质是预防运动损伤、保障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重要基础。Sierer等(2008)发现,NFL SC选中与未选中运动员的关键指标存在位置差异,技术位(Skill player:外接手、角卫、游卫、强卫、跑卫)的差异在于40 yd冲刺、垂直纵跳、Pro灵敏和三角跑,大号技术位(Big-skill player:全卫、线卫、近端锋、防守端锋)的差异在于40 yd冲刺跑和三角跑,锋线(Lineman:中锋、哨锋、截锋、防守截锋)的差异在于40 yd冲刺、卧推和三角跑。Vitale等(2016)将意大利职业橄榄球运动员与Sierer等(2008)研究中NFL SC未能选中的测试运动员进行对比发现,意大利橄榄球运动员的所有体能指标均全面落后于NFL落选运动员。此外,该研究发现仅有62%的意大利橄榄球运动员能够完成1次及以上225 lb卧推,其中87.5%为锋线运动员(Vitale et al.,2016)。在另一项几乎同样位置划分的对比研究中(防守端锋被划分至锋线),Yamashita等(2017)发现日本橄榄球运动员同样在所有测试中均不及NFL SC运动员,尽管该研究中卧推重量更小(100 kg),但重复次数日本橄榄球运动员与NFL SC运动员的差距仍达到近10次。结合意大利和日本橄榄球运动员的测试结果可发现,精英橄榄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更高,225 lb卧推对于次级橄榄球运动员的难度极大,尤其是非锋线球员,因此在借鉴该测试指标时需谨慎处理。NFL官方当前也在对这一测试进行优化,在最近的NFL SC中(2022年),部分位置的运动员已不需参与卧推测试。此外,入选最佳阵容(All-Pro)和全明星阵容(Pro-Bowl)的橄榄球运动员在NFL SC测试中的体能素质优于落选的NFL运动员(Hedlund,2018),表明体能水平是限制职业橄榄球运动员成为精英运动员的重要因素。在赛季数据方面,Fitzgerald等(2020)将NFL SC测试2015年、2016年的数据与1999年、200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参选球员在40 yd冲刺、垂直纵跳、跳远、三角跑方面的成绩呈现显著性提升,表明橄榄球运动员的体能需求较之以往明显升高。
橄榄球比赛是非持续性的,平均每回合用时5 s左右,间歇休息时间在25 s以上(Iosia et al.,2008),绝大多数位置的运动员场均跑动距离不足4 000 m(Wellman et al.,2016),能量供应主要是无氧代谢供能(Edwards et al.,2018;Hoffman,2015),因此NFL SC没有有氧能力测试。在橄榄球比赛全场跑动距离中,高强度跑和冲刺跑的距离占比较高,其中,外接手16 km/h以上速度的跑动占比达到20%左右,跑卫约13%(Wellman et al.,2016),这也是研究中发现40 yd冲刺跑、下肢爆发力对于这两个位置运动员更为重要的原因之一(Teramoto et al.,2016;Vincent et al.,2019)。灵敏测试是NFL SC的重点部分,研究表明,灵敏是橄榄球运动员的关键素质(Hoffman,2015;Johnston et al.,2018),也是在预测比赛表现时,各个位置中出现最多且最具显著性意义的预测因子(Cook et al.,2020)。强调灵敏素质的原因在于橄榄球比赛只能向前传球一次,多数情况下进攻方需要通过带球跑来突破防守,这就要求持球运动员必须拥有极佳的变向能力、协调能力和认知决策能力躲避防守方的扑防,而防守方同样需要极佳的灵敏素质跟防进攻队员。因此,在NFL SC中有3项测试用来评估运动员的灵敏能力,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此外,橄榄球比赛每回合开始时,双方锋线球员会激烈地缠斗在一起,此时优秀的上肢力量是运动员在这一推挤过程中获得优势的保障。Sierer等(2008)的研究证实了225 lb卧推对于不同水平锋线球员的区分作用,但存在争议的是225 lb卧推能否反映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优秀NFL运动员的卧推最大力量高于225 lb,最大重复次数测试更加倾向于一种力量耐力测试。尽管有研究表明225 lb卧推次数与1RM卧推重量相关性很高(r=0.95)(Mann et al.,2012),但该研究中的大学生运动员力量水平低于NHL SC测试者,同时随225 lb卧推重复次数的上升,其预测最大力量的准确性逐渐下降。因此,NFL可能会对这一测试进行优化,或者补充最大力量测试。
综上所述,NFL SC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但由于场上位置多、战术职责不同,其预测效果具有明显的位置特性。在力量测试的选择上需要对225 lb卧推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反映橄榄球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1.4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选秀测试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MLB)选秀测试(Draft Combine,DC)与其他三大联盟不同的是,MLB DC起步时间较晚,在2021年才开始举办,其内容涉及体能测试、技术测试、医疗评估、教育评估等,体能测试素质部分包括冲刺跑、动态跳远、反向纵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握力、Man-in-the-box测试,具体测试方案见表4。
表4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选秀体能(素质)测试方案Table 4 Protocol of MLB Draft Combine Fitness Tests
在MLB DC中Man-in-the-box是非常特殊的一项测试(图1),主要反映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灵敏素质,但现有文献尚没有涉及该测试的报道,因此并不清楚其信度与效度。与NBA DC中同样反映这两项素质的RST不同的是,RST为简单反应,而Man-in-the-box则是一种选择性反应,对于运动员中枢神经和大脑皮质功能的要求更高,且该测试需要被测者做出10次反应活动,远高于1次的RST,测试结果的稳定性更高。Man-in-the-box测试另一个优点,是被测者需要频繁根据信号做出非预期性变向、加速等动作,对于运动员的快速反应、灵敏、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符合比赛真实情景。同时,该测试空间范围较小,能够规避位移速度对于测试整体用时的干扰。因此,Man-in-the-box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棒球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另一项相对特殊的测试是动态跳远,相对于立定跳远该测试能更好地体现反应力量。此外,MLB DC动态跳远是在测力设备上进行的,可准确获取运动员在测试中的生物力学指标,并以此判断其动作模式、发力特点等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良建议。
图1 Man-in-the-box测试Figure 1.Man-in-the-box Test
由于MLB DC在2021年才开始,对其相关研究较少,当前仅能通过其他相关研究来探索其指标的预测和评价效果。Nakata等(2013)发现,握力是棒球运动员投球的预测变量之一。Hoffman等(2009)研究表明,灵敏、速度、下肢爆发力是预测职业棒球运动员安达上垒、全垒打、长打率、盗垒等运动表现的因子,而握力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较低。此外,该研究发现MLB运动员垂直纵跳高度、峰值功率、平均功率、握力、10 yd冲刺和灵敏测试均优于小联盟运动员。Mangine等(2013b)研究表明,下肢平均功率与灵敏可以预测棒球防守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在日本女子职业棒球运动员中同样发现体能测试结果与运动表现数据相关,其中垂直纵跳、立定跳远与安达上垒、长打率、盗垒显著相关(r=0.436~0.561,P<0.05)(Watanabe et al.,2019)。结合上述研究可推测,MLB DC测试内容具有一定的预测和区分作用,其中握力对于投手较为关键,其他位置需要较好的爆发力和灵敏素质。
Yang(2014)的研究还指出,棒球击球员需要在0.4 s的时间内对投手投出的球做出反应并完成挥击动作,因此对棒球运动员进行反应测试和爆发力测试极其重要,而这也是MLB DC纳入Man-in-the-box测试及视觉筛查测试的原因。此外,有研究发现下肢爆发力与棒球运动员投球表现相关(Lehman et al.,2013),这与掷球时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关,优秀的下肢爆发力能够通过动力链的方式为上肢末端输出提供更多能量,在测力台上投掷时的生物力学指标也证实了下肢爆发力的作用(McNally et al.,2015)。因此,MLB DC涉及CMJ与动态跳远测试。在速度测试方面,棒球运动员需要极佳的冲刺能力完成不同距离的接杀球和跑垒,因此,MLB DC选择电子计时设备获得运动员分段速度数据,从而更好地反映运动员在短距离冲刺接杀等情况下的综合速度水平。
综上所述,MLB DC的测试方法科技含量较高,能够较好地评估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但其预测效果还有待验证。在现实应用中,上肢的爆发力测试和有氧能力测试需补充到测试之中,从而全面、准确地反映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2 对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启示与建议
2.1 高度关注核心基础体能
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测试都将核心基础体能作为评估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关键指标。这其中爆发力是关注度较高的核心指标之一。爆发力是神经-肌肉在短时间内募集和爆发出的力量,是球类项目的弹跳、加速、减速、制动和变向以及各类投、踢动作速度的基础能力。将爆发力测试作为评估的重点,可有效诊断和评估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预测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多项技战术动作水平。同时,随着运动科学的发展,对于爆发力检测与评估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入,使用简单的“远度”或“高度”指标已很难全面并深入地获取运动员爆发力的进阶数据,不利于数据的深度挖掘。这也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体能测试中Vertec逐渐被测力台取代的原因。测力台、功率自行车等设备的使用可以获得运动员在发力率、爆发力赤字、疲劳率等方面进阶数据,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爆发力表现。
灵敏素质是另一项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基础体能。灵敏素质涉及决策能力、变换动作能力和改变方向能力(赵西堂等,2012),是运动员综合运动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比赛中完成复杂技战术的基础,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关键要素和选材中的重要指标(Gil et al.,2007)。灵敏素质的综合性、复杂性使现有大多数测试方案不能对它进行精准评估(高崇等,2021)。MLB DC的Man-in-the-box测试或许可以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增加测试的决策次数等方式解决这一难题,德国开发的Speedcourt设备也可以作为未来评测灵敏素质的参考方向(Düking et al.,2016)。提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应重视核心基础体能测试,把握项目中的关键素质,以核心要素为出发点,实现体能测试对于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精准评估。
2.2 紧扣专项特征的多维度综合能力检测与评估
随着竞技水平的发展,集体球类项目对于比赛场上时空的争夺较之以往更为激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并快速进行动作转换成为运动员时空争夺中的重要制胜因素。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测试高度重视专项比赛情境下的运动员快速反应、判断、决策能力与爆发式移动、跳跃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表现能力,并从心智反应和身体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诊断与评估。同时,还可以将其与运动员的单一素质进行比较,更加准确地甄别运动员自身不同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别,明确优势与短板。提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体能测试应高度重视基于专项比赛特征并具有精确测量和快速反馈功能的综合测试的设计与实施,重视测试与评估的专项性和聚合效度。
2.3 科学评估有氧能力、柔韧素质
由于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测试的商业性及场地、时间和组织等因素的限制,仅有NHL SC进行有氧能力测试。比赛时长特征表明,大多数集体球类项目是以有氧代谢为主导的供能方式(黎涌明等,2014),同时,有氧能力与集体球类比赛中的跑动表现存在较高相关性(Michalsik et al.,2014;Mooney et al.,2011),高水平集体球类运动员需要具有极佳的有氧能力(Morrison et al.,2022)。然而,我国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普遍存在有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总跑动距离这一有氧能力指标上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存在差距(冯锐等,2018;汪喆等,2021;赵刚等,2015),进而导致比赛后半程体能水平下降,出现进攻乏力、防守失位、动作变形,最终影响比赛结果,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集体球类项目水平提升的一个长期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顽症。当前,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耐力测试仍较多采用3 200 m、12 min跑,测试方案与比赛中的间歇运动方式、能量供应形式差异较大,不能有效反映比赛中的实际耐力表现(赛庆彬 等,2001;魏安奎 等,2003;Krustrup et al.,2005)。综上,有氧能力测试是集体球类项目的重要测试内容,不同集体球类项目的专项动作模式不同,需要根据项目运动形式和耐力表现选择更符合专项特征的有氧能力测试内容,并为更准确地反映运动员比赛场上的体能需求应以更接近比赛运动特点的方式进行。
在众多的集体球类项目研究均发现,一般柔韧素质与比赛表现的相关性不高,将其排除在评价指标之外(刘云斐 等,2013;席翼 等,2007;Ramos et al.,2021)。一方面,一般柔韧素质对比赛表现的影响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一般柔韧素质的测试方案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反映运动员的专项柔韧能力。美国体能协会(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NSCA)指出,孤立地看待柔韧性是错误的,过高的柔韧素质甚至会降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刚度,有损比赛中爆发性动作表现(Haff et al.,2015)。此外,当前柔韧素质测试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缺少高效能的专项化测试方案。因此,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体能选拔测试中均没有安排一般柔韧性测试,需要寻求更为全面、准确的专项化方案对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评估。
2.4 需考虑运动员场上位置和年龄差异
由于集体球类项目比赛场上位置的角色差异,使用统一测试方案与标准将不利于个性化体能水平评定。对不同位置进行差异性方案测试是集体球类项目需要解决的重点方向之一,美国四大体育职业联盟均重点关注这一问题。此外,研究发现NHL运动员在不同职业生涯时间节点,比赛表现的决定性素质不同(Cohen et al.,2022),MLB运动员体能素质呈现出特定年龄变化特征,爆发力伴随年龄增长下降相对较快,而最大力量基本可维持至退役年龄(Mangine et al.,2013a),说明体能变化表现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因此,集体球类项目测试时需充分考虑位置角色与年龄差异,基于不同项目的专项表现有效识别位置与年龄差异下的体能特征进行精细化评定。例如,在位置特征上可安排足球守门员进行上肢力量测试;在测试结果量化上,可先通过加权方式赋予不同年龄、位置运动员特定的权重后再进行综合结果评定;同时,也可运用相应数学模型计算运动能力总分(Total Score of Athleticism,TSA)后再进行精细化评定(Turner et al.,2019)。
2.5 科学设定测试环境、条件与时间,做好测试的标准化安排
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体能测试的时间安排及测试场地环境、条件相对固定,这将能最大程度地规避或降低不同测试地点海拔、温度、湿度、周期状态等因素造成的影响,有利于长期体能测试数据库的建立以及进行纵向数据对比。此外,测试允许运动员提前熟悉测试流程,并给予热身建议,以期降低运动员因为热身不足、对测试方案不熟悉而导致测试表现与真实运动水平不相匹配的概率。NSCA指出,使用不熟练、标准不统一的测试人员将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度增加、可比性下降(Haff et al.,2015)。为此,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测试中多以科学仪器进行测试评估,如BodPod体成分分析仪、测力垫、功率车、电子计时器等,尽可能降低人工测量所导致的数据误差。提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应高度重视测试的标准化问题,将精确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作为测试科学设计与长期实施必不可少的保障环节。
2.6 以职业化联赛体能测试为标,辐射其他球类项目
近年来,职业化项目一直以资金、人才和运营优势引领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因此,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体能测试应该作为我国相应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重点参考,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训练的实际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并与国际对标的体能测试体系。同时,我们应主动从理念和方法两个层面学习和借鉴职业球类项目的体能测评,将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测评方法大胆移植到目前职业化水平不高,但又是奥运亟待发展的球类项目中,充分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优势,快速提升对应球类项目的国际竞争力。
3 结语
在世界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已成为实现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测评不仅是衡量运动员体能水平优劣的测试,更是运动员薄弱环节和运动损伤诱因的筛查器,通过科学化与精细化测评,将能有效助力运动员发现自身短板、提升竞技能力、规避损伤风险。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方案设计是实现体能测试目标的必要前提,标准化的实施是确保科学性评价的充分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科学化探索,优化方案设计与有效落实,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并与国际对标的体能测试体系,助力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竞争实力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