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023-01-10权剑飞

中学语文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批判性高中语文文本

权剑飞

如何培养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尤为重要。在众多思维品质中,批判性思维是判断是否达到优良思维品质的标志,可以说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将很容易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误判。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对阅读技巧、高频考点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积极性和和创造力不高,也不会在阅读过程中提问和反思,这些都是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对于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从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认知方面分析,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在强调思维过程中的多次结构以及认知的不断更新变化,重点突出学习者对具体事物概念、背景、论证、方法等的分析、推理、阐述和评价。从态度方面分析,批判性思维更加强调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积极性、探究主动性、判断谨慎性以及决策的理性,侧重于学习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心理倾向。综合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就是分析、探究、推理和评价,思维品质就是严谨认真、勤学好问、崇尚真理、头脑敏锐和敢于打破常规。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追求事实、实现逻辑与情理相统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勤学务实、积极创新的新时代优良品格。

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首先是新时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发严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中生如果仅仅是学习固有的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以奠定自身基础,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用之才。我国在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1世纪,中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中应当包括批判性思维。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

其次是新时代推动思维品质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思维品质对认识和分析事物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个体在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和决策。一个国家要想保持超强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社会公民具备良好思维品质。良好思维品质,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应该构成新时代教育的本质性基础,新时代最缺少的就是具备创新性和创造力的人才。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纳入教育核心,批判性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一部分尤其重要。

三、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名著,经过了几代人的反复阅读与研习,已经形成了不少定势的解读方式和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这种定势的解读方式,否则会对学生思维产生限制,容易让学生被动接受某种思维理念或阅读方式。以人教版统编语文高中必修三《祝福》一课为例,多数教师在讲解“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时,都会引导学生思考封建大环境下的夫权、族权和神权压迫,很少会让学生思考文化与人性。为此,教师应当打破定势的文本解读方法,让学生真正立足于文本,通过解读“鲁镇上人们的言语、冷漠的神情”以及“祥林嫂言语中的愚昧无知”等内容,从细节处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更加深刻地感悟作者最后写到的祥林嫂在新年“祝福”中孤独死去一事的深刻意蕴。

由于受到课时限制,教师很难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所有价值。因此,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与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也就是阅读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难点和疑点。以教学重点为例,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文章标题,如果标题直接点明主旨,教师可以围绕标题设置教学重点。如人教版统编语文高中必修四《窦娥冤》,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带着“窦娥为何而冤”的问题阅读全文。二是围绕文章主题设置教学重点。一篇文章还可以包括主题和次主题,如人教版统编语文高中必修五《边城》,作者围绕边城表达出景色美与人性美两个主题。教师可以将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究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作者对不同美的表达,自主思考文本中的主题和次主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悟。这两个探究文章疑点与难点的过程便能切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合理选择文本,激发学生批判意识

观察高中语文所有教材内容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为此,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自由组合或调整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架构适合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文本激发学生批判意识。

教师也可以不将目光局限在语文必修教材中,进行不同单元、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组合”,创新性寻找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所有议题。还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文本的寻找过程中,这样的群文阅读能够真正丰富并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意识形成。

3.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探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假设、阐释、推理和比较。题目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不会对学生思维造成局限,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综合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也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问题创设的类型有很多种,这里以矛盾性问题和假设性问题为例谈一谈。关于矛盾性问题,一般是围绕一篇文本中最具有深层含义的语句或段落去寻找,可以是一个人说的话,也可以是一个现象。教师在抛出这一矛盾性问题后,学生会有多个思考方向。以《祝福》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最后提问“祥林嫂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按照“祥林嫂自杀”和“祥林嫂他杀”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分别对照文本内容阐述各自的论据。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对文章背后意蕴的深刻思考,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论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兼具创新性和创造力的人才,批判性思维作为创新和创造的基础与前提,对创新性和创造力发展至关重要。高中生已经初步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还存在较大弹性,正是培养思维品质的最佳时机。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趋势与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文本核心价值、科学选择阅读文本以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等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批判性高中语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