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对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的融合与创新*
2023-01-10马陈静陈笑春
□文│马陈静 陈笑春
媒体融合发展技术的不断推进,使慢直播这一传播实践从电视转向网络场域,完成了慢直播与公共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等新闻内容的融合趋势。后真相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新闻事件的报道提出危机与挑战。互联网传播的即时、虚拟、广泛性特征,容易造成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信息累积过度、受众舆论走势不可控等情况。“后真相”最早见于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意指“情绪情感对舆论的影响力超过客观事实”,呈现出价值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传播特征,即价值判断先于事实并左右事实,受众对情绪和情感的优先选择,导致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虚匿化、内容碎片化、接受双方交互化、传播方式随意化、价值观点主观化等特征,事实和真相的本固地位降低,给舆论引领带来一定困难。而慢直播通过“全过程的在线式反映”填补了真相在网络场域的“迟到性”,对报道重大突发事件、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具有研究价值。
一、慢直播的发展历程
慢直播发展之初,是由安迪沃霍尔于1963年拍摄的一段记录主人公约翰·乔尔诺长达5小时20分钟睡眠全程的电影——《沉睡》。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NRK)推出了慢直播《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在该节目中使用4个机位对奥斯陆到卑尔根铁路这一段沿线路程和车厢内情况,进行了时长7小时16分的全程、适时报道,以此表达卑尔根铁路诞生100年的纪念意义。自此,慢直播传播形态逐渐进入受众和研究者眼帘。之后,NRK又策划了《海达路德巡航之旅》电视慢直播,同样是以多机位、隐蔽式记录、真实还原、长时自然录制等状态记录下报道全过程。[1]除此之后,奈飞和BBC等也陆续采用此播放方式,在2016年和2017年推出多档慢直播电视节目。
进入媒体融合高速发展时期,慢直播与网络技术实现高效融合,慢直播传播形态也开始在中国引发关注:2013年,央视网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手合作,推出“iPanda”熊猫频道。该平台以24小时直播大熊猫的生活,吸引了众多用户特别是海外用户的关注。同期,中央电视台也联合推出中英文网站、移动App及脸书、推特等平台账户,截止2019年12月熊猫频道仅在脸书的粉丝数量就突破1938万[2],成为海外受众真实、客观了解中国国宝大熊猫和中华文化的一条主要媒介输出渠道。慢直播传播实践也集中在中国乡村旅游相关选材中得到发展。例如,四川电视台携手央视平台打造的《云上红原》慢直播,依托5G+4K+VR技术,通过App和IPTV大屏幕,实现云上重走“红军过沼泽”体验,将红原美色呈现在受众面前,该节目受众观看量高达300万。
近年来,慢直播开始与5G技术相结合,运用在重大主题上。例如,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次完成用5G+8K超高清转播车,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开通了一档24小时长时慢直播节目。当武汉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央电视台及时推出“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施工慢直播,将“全民战疫”与慢直播传播形态进行结合,截至火神山意愿交付使用的2020年2月2日晚10时,“央视频”火神山医院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8624万人次,[3]迅速成为网络新闻关注热点,缓解了受众的心理焦虑。中国电信数据显示,“央视频”《疫情二十四小时》专题在线高清直播服务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高峰超过了9000万人次,累计访问人数超过2亿人次。[4]通过向网民全程展示防疫医院的紧急施工慢直播,达到网民的“云监工”关注高潮,网民们以“叉酱”“铲酱”等拟人化称谓赋予机械社会意义,又以“光武帝”“送高宗”“焊武帝”等历史人物谐音赋予文化新意,表达自己对该事件的正向、积极态度,迅速构建起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党执政能力科学化、国家制度优势化的正面形象。
二、慢直播赋能重大新闻报道价值提升
发挥“慢直播+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的创新实践,在看似原生态、无干扰的慢直播过程中,加强主流媒体对直播内容的选择。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初,准确把握受众信息需要,主动设置议题,建构内容框架,发挥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极大程度引起受众情感共鸣,降低文化折扣,起到以情感分享引领重大新闻报道网络舆论的功效,有效保证媒体在网络参与中与主流舆论引导的同频共振。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慢直播,让大家关注到这种无剪辑、纯自然、长时跨度的直播形态,与重大题材新闻报道融合后产生的强大网络舆论引领效果。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曾祥敏认为,慢直播是直播报道的一种,即拍即播,无人为干预、自然态记录的长视频报道方式,以陪伴性、交互性、自然态、长时段为主要特点。[5]在一种类似摄像头抓拍、未经雕琢的随意展示的表象之下,完成“无意识传播”,营造出受众不受束缚、自由选择的传播语境,赋予受众接触舒适和自由感,更容易被受众情感接纳。但实际上慢直播所提供的媒介内容也是经过媒体筛选后的视觉呈现。在选定的场景中,受众在传播者意图范围内进行积极思考。该传播方式能极大程度引起受众的线上情感共鸣,特别是在“后真相时代”信息累余过剩的情况下,完成对信息的筛选,凸显出对“优质信息”的定点、指定传播,完成对网络舆论走势的引导、疏通和监管。
1.以“分享事实”提升重大新闻报道的舆论引领力
慢直播为后真相时代提供了更为客观、真实、全面的事件再现,提供受众新闻事件即时在场感,有效弥补了事实真相的缺位和迟到,对网络舆论的走向起到积极干预。
慢直播以“长时、全程、全角度直播”展示为主,在360度对事件进行全程直播的过程中,不刻意加工雕饰,完成与事件同时同步的媒介再现,极大地增强了事件的感染力和信服度;中间弱化了媒介从业者的主导和参与,强化了媒体融合情境下受众参与、解读、互动过程。跨越时空范畴赋予媒介以情感和温度,让事实变得近在咫尺,赋予受众极强代入感。通过对事实原貌的最大程度呈现,以“分享事实”完成对网络舆论的引领。例如在《疫情24小时》和《与疫情赛跑——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最前沿》两栏慢直播节目中,中央电视台抓住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之际,利用5G基站的高速传播优势,保证节目的快速传输率;针对手机用户,采用5G+CPE方式,利用手机直播、VR摄像头等多终端支持技术,保证了手机自媒体用户的高效接受率;同时利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保证了前方新闻采写端的稳定性和质量性。在这样的协调联动作用下,以慢直播镜头下中国快速建成防疫医院的事实,强有力地展示了国家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的高效、现代化治理能力。通过对医院机械作业、建设工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全程直播,真实再现了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国人民多维度的“武汉战疫”全貌。该节目一经播出,迅速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累积观看人数和微博热搜“云监工”的受众数均破亿。随后在媒介矩阵的传播优势下,慢直播形态迅速朝着微信、微博、B站等网络场域传播延伸,在保留了传统广播电视直播的真实性的同时,也极大地保证了网络受众的参与率、信息广泛度和受众互动参与性等方面的信息接受。
2.以媒体融合赋能重大新闻报道的舆论信服力
5G+4K+VR的新媒体技术,赋予了慢直播更多的生命力和受众信任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下,持续推进媒体融合,保证主流媒体在移动传播中占领阵地,不断释疑解惑。[6]网络舆论是社会意识的晴雨表,也是官方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我们必须关注和重视的一方阵地,在后真相时代,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网络舆论阵地显得尤为重要。讲好中国故事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影音、图像、直播等媒介产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在网络直播强势发展的情境下,主流媒体更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抓住慢直播传播优势,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融入到重大题材新闻要素中,组织、采编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意义的传播作品,以真、善、美唤起受众更多情感共鸣,最终打造出更多现象级慢直播,占领网络舆论高地。
以“慢直播+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相结合的形式,立足于传统电视的视听传播优势,结合网络传播高效、快速、实时等优势,将新闻选材以原生态、纯自然方式再现,通过固定机位、固定视角、长时录播的形式,使得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时间和空间信度的体现更为准确。让事件作为媒介符号来讲述事件本身,在极大程度上滤去了人为的精工雕饰,去掉了事件还原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粉饰性,更容易引起受众的信任。例如在关于“中国精准扶贫”媒介形象的塑造层面上,关于中国政府精准扶贫策略和精准扶贫工作实效,面临着一部分网民的“质疑”,其中不乏很多海外受众。关于中国式扶贫的故事很多,如何结合媒体融合趋势,赋能网络舆论引领,慢直播也体现出突出价值。“云游农村”“乡村慢直播”陆续推出,并立足“融媒体+乡村旅游”赋能脱贫攻坚,产生了极强的网络舆论引领力。2020年四川电视台携手央视平台打造的《云上红原》慢直播,一改“红原”贫困山区的刻板印象,将中国式扶贫、中国红色文化、民族地区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3.以情感共鸣增强重大新闻报道的舆论感染力
要实现社会意见的有效整合,需要把握公众信息解码规律,了解公众信息解码心理,又针对性地进行公众情绪的疏导,以实现信息的有序、通畅传递。[7]后真相时代,与真假信息纷杂、情绪情感泛滥形成强势反差,慢直播以天然、淳朴、全面、客观的形式,引起强烈对比,引发受众关注、共鸣和互动,以一种细水长流式的温情,以情感陪伴和关系赋权为特色,完成了对受众的引导和舆论的引领,强势发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新闻陪伴功能。
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也是一种对意义的共享和对文化空间的建构。慢直播就是这种借助强大用户量和现场体验感,给受众提供仪式感体验的空间和力量建构。在解构信息、互动反馈、共享体验过程中,信息得以确认、澄清和传播,这一切都在受众的自我体验和感受中完成。
三、结语
现有慢直播实践主要依赖移动通讯技术,并刻意减少了涉及其中的新闻人员及媒体组织的“在场性”。但重大新闻报道的价值没有改变,即第一时间报道真相、积极主动引领舆论走向、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慢直播的媒介技术确实能为重大新闻报道价值实现助力,但是也提出更多要求。现有较为成熟的媒介技术主要是依赖5G+4K/8K+AI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生产各类长、短视频或进行直播,但技术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画面清晰度下降、时间较短、稳定性较差、镜头范围有限等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报道,前期无法准确预估事件的发生时间与地点,故容易造成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滞后问题。后续慢直播赋能重大新闻报道实践的融合发展创新中,主流媒体可以争取社会市政、安全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扩大移动通讯技术范围,例如挖掘市政摄像头、无人机等资源,提升其技术设备的质量,对于新闻现场给予更多取景镜头展示,增强事件的真实再现等,主流媒体该如何立足于慢直播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都是我们接下去需要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