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2023-01-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特发性顽固性面神经

孟 楠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康复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之为“面瘫”“口僻”。西医认为该病主要病因为病毒感染,引起面神经损伤、水肿、压迫出现面神经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鼻唇沟消失等,需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相鉴别。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络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在临床上,西医无特效疗法,通常为对症治疗,例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营养神经,对于病毒感染明确者予抗病毒治疗,但临床实践证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治疗尤其是针灸疗法时该病的治疗有明显优势。本文检索2015年1月—2021年8月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文献,对其治法进行归纳、总结,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1 针刺疗法

1.1 选穴 目前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针刺选穴较多,经验各异,无统一的规范化指导意见,故涌现很多学者将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选穴进行数据挖掘,以寻求其中规律指导临床治疗。黄琬苹等[1]检索2009年—2018年文献并选取623篇文章,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除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经络均有涉及,其中选穴最多的三条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其中四白、地仓、颊车、合谷、迎香、阳白穴在面瘫各个分期均使用,而风池穴多用于急性期,足三里随着病程的延长使用频率增加。层次聚类分析发现合谷-地仓-颊车-阳白、足三里-太冲-风池、攒竹-迎香-四白、颧髎-太阳-下关为有效组合,其中合谷-地仓-颊车-阳白组合处于核心地位,被认为是治疗面瘫的主穴组合。郭珊珊等[2]从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既往文献进行数据分析,欲找出穴位与相关神经节段的关系,发现面神经麻痹的针刺腧穴效应主要为2大类,一为节段性效应,二为整体性效应,前10位的穴位有9个穴位均为局部近端取穴,集中分布在面神经、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只有合谷穴为远端取穴,而合谷处于C5~T1神经节段支配区,从西医角度似乎解释不通,而中医理论中的“面口合谷收”为针刺合谷提供了理论依据。于学平等[3]针对顽固性面瘫及面瘫倒错提出了通调督任针刺疗法,其认为阴阳反复失衡是面瘫倒错的病因,平衡阴阳为治病之本,故通过针刺调理“阳脉之海”的督脉和“阴脉之海”的任脉可达到调节阴阳二气的目的,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交通阴阳,均衡左右,从而牵斜归正。

1.2 针刺形式

1.2.1 电针 电针是临床中最常用的针刺手法之一,根据电针频率和节律的不同,分为4种波形,即疏波、密波、疏密波、断续波。李秀叶[4]研究4种波形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将120例病程小于7 d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采用相同穴位针刺,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A组采用疏波,B组采用密波,C组采用疏密波,D组采用断续波,结果显示D组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评分均优于其他3组。作者认为断续波是将连续波经过矩形脉冲调制后得到的脉冲波序列,交替出现的特点可促进代谢、加速循环、消除炎症、改善水肿,对神经肌肉的兴奋较连续波和疏密波的作用更强,可增加肌纤维收缩,是急性期的首选波形[4, 5]。

临床普遍认同电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但电针应用的时机存在较大分歧。王坤等[5]检索1996年1月—2017年5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加用电针疗法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加快面神经功能恢复。作者认为急性期采用电针治疗选穴很关键,所选穴位的解剖位置应位于面神经末梢,不仅不会加重面神经水肿,反而可增强循环、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神经水肿。而位于茎乳孔周围的穴位如翳风、完骨等不宜在急性期电针治疗,以免加重神经水肿。而吴灿等[6]则认为急性期病情处于疾病进展期,尽量采用轻刺激针刺,且不予电针治疗,而在静止期和恢复期后电针治疗可加速面肌功能恢复,其将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分期治疗,在急性期(发病1~7 d)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而静止期、恢复期(发病8 d后)采用针刺+电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H-B分级评分、躯体功能评分(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评分)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1.2.2 温针灸 毫火针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结合,艾灸的热辐射作用不仅能对局部产生渗透性热刺激,还可通过针柄的传导,直接对取穴深部产生刺激,从而达到扶助正气、祛风散寒、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7]。温针灸的温灸效果则与灸量的累积相关,其影响因素有艾炷的大小、壮数、使用频次等[8]。王琳等[8]对温针灸中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痛的效果进行研究,将60例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1组、2组和普通针刺组,温针灸1组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选取颧髎、下关、翳风穴温针灸,每穴灸3壮,而温针灸2组取相同穴位,每穴灸5壮,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与普通针刺组相比,2个温针灸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快,且温针灸2组疼痛缓解更明显、疼痛消失最快,作者认为温针灸5壮与3壮相比疗效更佳。

火针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又称为“焠刺”,火针疗法是用火将特定的针具烧红,按一定的刺法迅速刺入腧穴或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9]。由于传统火针具有针体粗大,治疗时患者依从性差的缺点,故目前临床大多改良为毫火针,将针体更细、更短的毫针代替传统火针,其针孔更小、不易留痕、患者接受度高。其既有毫针针刺作用,又有补阳祛邪、疏通经络的火针作用[10]。郑敏钦等[11]将毫火针与电针联合用于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将病程为2~6个月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配合电针组和单纯电针组,结果发现毫火针配合电针组的Portmann评分、H-B分级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组。作者认为火针具有“借火助阳、开门驱邪”的特点,对于迁延不愈、气血亏虚、瘀血阻络的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因病程长而不愈,患者对毫火针的依从性也好于急性期患者。

1.2.3 腹针 临床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不宜采用过多的局部针刺,易加重神经水肿。将腹针疗法用于急性期治疗,通过辨证取穴,既达到整体论治,又减轻局部过度刺激。同时腹针疗法被认为是可以调整脏腑功能、经络气血,调和阴阳的方法,也可提高人体正气和免疫功能[12, 13]。张萍等[14]将60例处于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部局部浅刺配合腹针取穴(中脘、关元、商曲等),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H-B分级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可缩短治愈天数。作者认为腹针的天地针调理脏腑、扶助正气,可调整失衡脏腑功能,配合面部局部取穴浅刺祛风通络除邪,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2.4 皮内针 皮内针疗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较长时间固定于腧穴的皮内,以达到持续刺激的作用,又称为埋针法,临床常用的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皮内针是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相结合的应用,皮部通过经络与脏腑联系,构成表里内外相联的有机整体,所以皮内针针刺皮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15]。倪国栋等[16]对2019年12月1日之前的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12项RCTs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确切、总体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优于非揿针组。

1.2.5 眼针 眼针疗法是由彭静山老先生首创的微针刺疗法,眼针疗法的“观眼识病”理论认为眼与脏腑有密切联系,其在病理和生理上均互相影响,当脏腑出现阴阳失衡、气机失调等改变,通过经络系统,可影响眼的气血阴阳导致白睛络脉异常[17]。刘露阳等[17]对10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进行眼部观察,记录肝区白睛络脉的形态及颜色,发现存在肝区络脉异常的病例占94%(94例),这些病例在常规针刺治疗及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针刺肝区,结果显示加用眼针治疗的病例总有效率为96.8%。作者认为面瘫的临床表现有风邪特征,属肝,肝在体合筋,同时面瘫常常引起患者情志改变,情绪抑郁引起肝失调达。故临床常发现面瘫的患者常目上肝区络脉异常,予眼针针刺肝区可有较好的疗效。

1.2.6 针刀 针刀因其创面较毫针大,临床很少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但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各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针刀多用于顽固性面瘫的治疗,研究显示针刀治疗可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改善循环、消除水肿[18]。张华洋[19]将针刀与高压氧联合用于顽固性面瘫的治疗,其将52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和高压氧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顽固性面瘫随着病程延长渗出的炎性物质易引起面神经管周围组织粘连,致使面神经受压不易缓解,而针刀有松解病灶、通经活络、改善循环的作用。

2 灸法

灸法因其温热作用,临床中常被用于风寒型面神经麻痹和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灵枢 ·经脉》提出“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刘琨等[20]认为面瘫的症状与“陷”字正有“取象比类”的一致,故在治疗中应注重“升提”之法,可用重灸(含隔姜灸)、悬灸、速灸,以达到温通经络、驱寒外出、升阳举陷、振奋阳气的目的,在顽固性面瘫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严苗苗等[21]对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纳入11个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灸法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中医疗法联合应用,其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而且对H-B分级的改善有明显优势。

2.1 隔姜灸 王贵友等[22]将2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采用隔姜灸+穴位透刺,结果显示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风寒外束型是最常见的面瘫类型,而隔姜灸可祛寒通络、促进血液循环,配合透刺法临床效果更佳。

2.2 雷火灸 雷火灸是重庆赵时碧老先生继承古代雷火神针的基础上研发的新型悬灸法,是在艾绒中加入乳香、羌活、干姜、沉香、麝香、穿山甲、茵陈等成分,具有火力猛、渗透力强、热辐射能力强的特点,可疏风散寒、消炎镇痛、疏经活络、活血化瘀[23]。现代医学认为雷火灸具有抑制炎症和免疫激活等作用[24]。刘征等[25]将浮刺配合雷火灸治疗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而对照组仅为普通的针刺治疗,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病程缩短。其认为针刺虽可疏通经络,但无温热之性,而灸法能达针刺所不及,且雷火灸火力猛、混有药力对风寒型面瘫疗效更好。

2.3 管灸 管灸是利用特制的管灸器,一端置于耳中,一端放置艾绒施灸的一种灸法,最早可追溯于唐代的苇管灸。耳管灸在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的应用,早在《灵枢·口问》中记载:“耳者宗脉之聚也”。现代医学认为耳管灸可促进面神经的局部血液循环、兴奋神经、改善局部神经营养状态、减轻神经水肿[26]。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有其明显的优势,补充了西医治疗中的不足,临床中我们应注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分型应用不同的疗法,减少顽固性面瘫、面瘫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特发性顽固性面神经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颞骨内段面神经前移的效果分析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特发性腹痛一例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