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中医临证思维的岭南中医流派传承系列特色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3-01-10陈祎琦曾宪凯金连顺
陈祎琦 张 曈 易 雨 黄 莹 曾宪凯 金连顺※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05;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 广东 广州 510120)
中医思维作为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纽带,是医家在临证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病证及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形成决策、实施和验证的过程[1],是探求疾病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岭南中医学术流派对岭南地区常见疾病及特发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特色理论,基于此本科教学开设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系列特色课程可使学生深入了解三因制宜原则及其对岭南地域医学发展的影响,不同流派争鸣与交融,在巩固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开拓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人文修养。中医高等院校本科阶段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知识系统化搭建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中医临证思维对于中医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笔者针对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在流派传承系列课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且部分流派系列课程中以培养中医思维为首的特色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初见成效,可供探索中医思维模式培养人才的中医高等院校借鉴。
1 开设地域特色流派系列课程背景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着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的学术派别,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作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医学流派,不断研究总结岭南地区多发疾病、特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近年来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成立了13个院内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其中包含了国医大师禤国维为代表的岭南皮肤中医学术流派,杜明昭为代表的岭南儿科学术流派,司徒铃为代表的岭南针灸流派,甄梦初为代表的岭南甄氏杂病流派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中医学五年制岭南班将一系列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特色课程融入中医本科教学课程。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2]。
2 浅析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在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特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思维是中医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进行分析判断,形成决策、实施和验证的思维活动过程[3],作为中医坚实的根基,厘清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效果,提升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且也是造就优秀中医临床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对于传承弘扬中医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4]。但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特色系列课程多重视理论教学,学生长处于被动状态,忽略了基于临床实践的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现将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特色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下。
2.1 课堂内容固化 单向灌输为主 开设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系列课程以来,部分流派课程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固化模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讲,虽然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海量医学知识高效传递,但单向灌输课本理论知识会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幅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中医思维局限化、机械化,不利于开拓思路和认识新事物。以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为例,岭南班学生开设此课程前,已完成了中医内科学课程,2门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因此仍采用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掌握特色课程的精髓及流派核心学术思想、临证特色诊疗等,尤其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更难以领会特色课程之“特色”内涵,极易混淆知识点,阻碍了中医临证思维模式的构建。因此,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多维视觉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十分重要。
2.2 理论知识不牢 临床实践根基不稳 中医临证思维中强调“象”形能力,学生需要发挥感性认知,结合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可以加深对疾病证候的认知,建立感性认识,而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在建立理性认识的同时,不能兼顾到感性的认知,存在不足之处。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系列特色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临床实践技能课程较少,由于不同医学流派的涌现、争鸣与交融,会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及流派特色技能中的“感悟”受限。尤其是岭南中医骨科学术流派、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等侧重于临床实践技能,其教学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如岭南西关正骨流派的 “旋、推、顶、压、扳、抖、牵、按”等八大整复理伤手法[5],传授只能身教不能言传,学习只可心领神会;以司徒铃为主的岭南针灸流派,由于传统补泻手法玄妙难学,故专门录制了《针刺补泻手法》的教学视频[6]。因此,在原有的理论教学之上,开设流派特色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既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综合辨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信息化视野下 获取知识碎片化 随着现代自媒体不断发展,信息多以爆炸性形式呈现,混杂信息的摄取不利于构建具有个性化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大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信息或参加各项培训班掌握各种技能,难以实现深入思考,且不同流派传承发展不同,学生无法在有限课时内,筑起基于流派临证经验的知识“宝塔”。不同疾病有不同治疗方法,当学生不断通过网络或者多媒体摄取碎片化信息,其思维将固化,无法掌握其核心病机,主次不分,而中医临证重要的抓手为在复杂疾病面前,分步骤,抓主症,理层次。因此岭南甄氏杂病流派在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以该流派传统优势病种——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充分体现了该流派重视整体恒动观,病证索源,审证务求其本,对肺系病的诊治提出“重在培元固本、平调五脏”的精辟见解,临证多采用分期阶梯疗法,善用岭南道地草药,用药不求名贵,常以寻常之药救治疑难沉疴,如久咳、顽咳,喜用岭南道地药材化橘红、新会陈皮等。
3 重视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在岭南中医学术流派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3.1 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岭南特色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CBL是指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更好地内化知识,同时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Seminar是以教师和学生“研讨”为主体的课堂交流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与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端,更是输出端[8]。岭南内科杂病诊治课程中部分内容将CBL与Seminar结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强化每个流派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取该流派代表性医案或在具有影响力的原著中选择典型医案,并从每一个流派传承人的用药、辨证、按语中提取四诊信息,最大限度还原四诊资料,使医案内容丰富易懂。重点围绕医案提出若干问题—收集查阅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启发引导辨证思路—课堂集中讨论辨证及用药—归纳总结医家学术特点。
3.2 流派门诊跟师抄方 提升中医思维内涵 中医临证思维模式贯穿于医者临床诊疗疾病的整个过程,将教学内容从课堂延伸至门诊临床实践,把课堂教学中片面的、分散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临床实践构建中医本科教学阶段中医临证思维模式的根基,经过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形成理论体系。随着古今各派医家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中医思维内涵逐渐丰富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延伸着其广度和深度,“临床”对于培养建立中医思维起到关键作用[9]。以岭南甄氏杂病流派教学模式为例,运用“院—校”对接模式,为理论课程提供了设备齐全的教学基地,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安排流派门诊跟师抄方,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采集病史后为患者开具处方,临床诊疗结束后,跟师学生与带教老师一起探讨辨治思路,再次回顾临床案例,并设置随访登记表,全程跟进患者日常调护及服药后第3天、第5天随访疗效评价,同时学生要完成跟师医案总结,包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诊断、辨证、处方、心得体会等,带教老师认真批阅。通过流派门诊临床实践技能,建立学生对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临证经验的感性认识,透过现象辨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建立逻辑体系,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面对复杂疾病抽丝剥茧寻找病机,辨证处方的能力[9]。
3.3 古今融合启发思维 探索流派学术特色 中医经典著作是历代大家智慧的凝结,是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基石与土壤。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医呈现百家争鸣的盛世。而中医经典,经过千年岁月的沉淀,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主要内容[10]。“传承与创新并重”是时代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要求,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建立中医思维,提高领悟能力,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11]。岭南中医学术流派系列课程中四大经典之岭南临床应用解析课程教材编写,主要针对岭南多发的湿病湿证,选择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中医经典的知识点,从临证视角出发解读经典原文,梳理理论脉络,剖析方药,注重岭南地域多发病证的临证诊疗,激发学生对经典的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将经典运用于临床的意识,并结合课程特点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流派典型医案,将课内知识灵动化、形象化地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内化临证要点构建中医思维。部分内容采取“师带徒”的新模式,建立自己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使学生深刻认知地域特色经典的内涵。
4 结语
当今在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阶段构建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有助于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成立岭南班,对当代中医本科高等教育进行了个性化的教育探索,将“院校—师承—地域医学—特色教育”相结合,为培育岭南中医特色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在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系列课程中,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本质,增强应用其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把抽象的中医理论和无形的中医思维融入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