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硕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
2023-01-10范明献谭慧媚
□文│范明献 谭慧媚
我国专业学位制度实施30年,设有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方式。[1]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自2010年开始建设,面向新闻传播相关行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较完备知识结构和较高研究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经过十余年建设,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守常”到创新、从摸索到逐渐成熟的演进过程,发展出立足区域和学校特色的多样化培养模式。[2]不过,在新闻传播业态急剧变化和媒介化社会新的人才需求背景下,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也面临着一系列关键问题和现实挑战。面对问题与挑战,新闻与传播专硕培养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又有哪些有效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探讨新传专硕培养的新趋势与新模式。
一、新传专硕培养面临挑战
关于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反思中,学界和业界集中关注两大焦点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适配的问题,二是专硕培养中学术型模式迁移弊端的问题。
1.部分专硕点培养定位与国家社会行业新需求不相适配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一大问题是其人才培养定位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不适应,一些培养单位甚至出现“毕业生与媒体互为不选项”的尴尬局面。[3]究其原因,在于现有培养模式面临的新挑战:一是与融媒体技术下新型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脱节,二是媒介化背景下特定社会领域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响应。
一方面,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影响下,新闻传播业正经历着融媒体、全媒体发展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信息化趋势,作出了一系列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将融媒体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拥有复合技术素质、融媒体技能和全媒体素养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而适应传统纸媒、广电等单一媒体高层次实用人才需求的专硕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剧变中传媒行业对新型媒体人才的渴求。面对主流媒体人才需求发生的革命性变化,高校新闻传播专硕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经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连接,社会的媒介化趋势加速,公共信息生产、流动的数量和速度也迎来井喷式增长。公共信息供给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新闻媒体,在健康、文化、法制等社会领域,主流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形成了多元的社会化传播主体生态。由此,在健康中国、文化中国、法制中国等诸多社会主要建设领域,亟需具有行业知识背景和媒介素养的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不过,对于特定领域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的需求,未得到高校专硕培养机构的系统有效响应。
2.科学学位培养模式迁移的弊端根深蒂固
国内新闻与传播专硕培养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学术型模式迁移的弊端。新闻传播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并形成相应科学学位的目标定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新传硕士专业学位建设中,众多学位点依托已有学硕点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在初创时期,不少高校基于学硕师资、课程、实习实验平台等教学资源,采取对已有学硕培养模式稍加整合和变通的方法,进行专硕人才培养。
在专硕点建设中,不少院校将新传科学学位的培养惯习迁移过来,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问题。[4]虽然在建设过程中也持续进行改革和探索,但现有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学术漂移”痕迹依然。再加上专业型硕士培养缺乏规制与认同、“双导师制”难以落实、产学研结合中的“囚徒困境”等因素加持,这种模式迁移的痼疾一直存在,产生出重科研训练轻实践能力等诸多弊端。
专硕培养中存在的与国家社会需求相脱节和学硕模式迁移弊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新闻教育领域学科内卷化的现实,已不能依赖内向型的学科改革来走出困境,需要跳脱出单一学科的范畴,走跨学科的新文科发展创新路径。
二、跨学科理念在新传教育中的探索
2019年是新文科建设启动年,时年4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新文科”概念诞生于新技术、新社会需求、新国情等诸多现实背景下,[5]文科的创新建设和融合发展为国内外高校所重视。在国内,早在1994年,同济大学就提出要创建“同济新文科”;[6]在国外,美国希拉姆学校在2017年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日本和韩国近年来分别推出“全球30计划”和“韩式人文教育”,进行文科教育的改革。新文科是全球范围内对文科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与困境的新探求与新响应。[7]于新闻传播学而言,新文科重点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学科,而是要贯彻新文科建设理念,进行升级改造,应对人才培养的挑战与问题。
跨学科是新文科建设中的一种关键理念。跨学科培养模式是整合两个学科或者两个以上学科,通过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等方式,跨越单一学科性,进行复合型跨界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8]不少研究者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应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跨学科研究”,[9]“新文科新在交叉融合”。[10]新文科建设中,跨学科理念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解决文科问题、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跨学科”在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中,并非新鲜话题。毕竟,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门诞生于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跨学科培养一直是美国高校新闻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11]当前美国各大知名高校和机构基于“数字第一”的核心共识,将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基因注入课程体系,培养坚守新闻传统价值、立足跨学科知识、熟稔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12]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界也在不断进行跨学科改革和学科交叉探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三类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方向。
一是面向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跨学科交叉融合模式,常见有财经新闻、国际新闻、政法新闻面向的复合人才培养探索。财经新闻方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等诸多财经院校,开设有财经传媒或财经新闻方向,通过财经专业与新闻传播专业交叉融合来培养人才。国际新闻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诸多外语院校,通过外国语与新闻传播交叉融合来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人才。政法新闻领域,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代表的诸多政法院校,实施新闻传播与法学间的跨学科培养,建设面向政法新闻传播领域的专硕方向。
二是进行文理交叉,协同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学科,培养适应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需要的具备技术与媒介融合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理工背景高校,发挥学校理工优势,实施“传播+技术”的跨学科特色培养模式探索。
三是面向特定社会领域的新闻与传播高层次应用人才需要,进行新闻传播与具体行业知识领域相加的跨学科培养。例如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整合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搭建新闻传播与医学、公共卫生学的跨学科培养平台,实施“传播+健康”的跨学科专硕培养。
三、多元素协同融合的专硕培养路径
新文科建设框架下,跨学科培养成为响应新闻与传播专硕培养中面临问题和挑战的指导理念,不过,在新闻与传播专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跨学科理念贯彻,需要协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等诸多元素和环节,才能达成有效的建设目标。
1.对接国家社会行业重大需求,开设跨学科研究方向
实施跨学科培养,首先需要瞄准国家、社会和行业对新闻与传播高层次人才需求,打破学科壁垒,设置特色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传专硕点面向新时代、新技术、全球化的深刻变革,响应主流媒体建设、国家大数据战略等需求,设置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方向,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外交部联合开设“一带一路”全球传播全英文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对接主流媒体人才需求,支持新媒体头部企业发展,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战略,建有新媒体与智能传播、大数据与计算传播、融媒体生产与传播等研究方向;中南大学实施学科交叉,分别建成融媒体传播实务、文化品牌传播、健康传播三个特色研究方向。
概而言之,近年来国内高校新闻与传播专硕点,一方面较多开设“新闻/传播+技术”交叉融合培养方向,如融媒体实务、数据新闻、智能传播、计算传播等,对接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人才需要;另一方面,进行“传播+”的复合人才培养,如设置健康传播、文化传播等专业方向,来响应媒介化社会下健康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中行业传播人才需要。
2.构建交叉融合特色课程体系,进行跨学科知识技能培养
专硕培养教育改革,只有落实到课程层面,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实施跨学科培养改革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点,主要着力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建设与跨学科目标相适配的课程体系,如北京大学健康传播专硕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设置有四个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开设有健康传播研究、健康传播案例等课程;医学与公共卫生理论模块,设有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人类学专题等;媒介与传播应用模块,设有国际传播案例研究、非虚构写作实践与实习、视频传播案例研究等;研究与分析方法模块,设有精神健康实证研究、健康问卷调查、传播话语分析等。
二是打造跨学科交叉融合类特色课程,如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方向,由新闻学院具有心理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背景师资团队负责,开设计算广告与媒介策略、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工作坊等特色课程;又如中南大学专硕点,建设有健康传播、媒体大数据分析等交叉融合类特色精品课程。
3.打破学科壁垒,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
跨学科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离不开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与导师团队建设。新传专硕点应高度重视跨学科、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当前,专硕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有跨学院合作和学院自建两种路径。
跨学院合作路径,通过院际合作,在分属不同学科的两个或多个学院间协同合作,搭建跨学科师资队伍。比如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医学类学院联合,进行师资队伍组合,共建健康传播硕士点;又如中国人民大学战略传播方向,新闻学院与商学院MBA项目开展合作,通过师资共享来共建特色课程。
学院自建路径,新闻与传播硕士点所在学院进行跨学科师资队伍布局,组建学科交叉型导师团队。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秉持“多学科背景、融合型师资”的理念,师资队伍由具有新闻传播学、管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13]又如中南大学专硕点在新闻传播、中文、经济管理学、医学、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人才布局,建设学科交叉融合型师资团队,来自不同学科的24名专任教师,组建起与融媒体传播实务、文化品牌传播、健康传播方向相应的导师团队,进行新闻传播跨学科研究与教学。
4.建设应用案例库,创新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新闻与传播专硕跨学科培养模式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南大学结合国内外新闻传播专业案例库实践经验,建立结构优化、案例丰富的跨学科交叉融合案例库体系。目前由学校立项建设了《媒体大数据分析》《新时代媒介创意》《中国文化品牌传播》《中国文化传播创新》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五大案例库。每个案例库拥有 15 个左右优质案例。案例编写注重“传播+技术”“传播+文化”“文化+产业”的交叉融合特色,适应专硕点跨学科培养定位需要。
5.校企校媒协同,构建起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突出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技术创造主战场优势,加强与企业行业联合培养。[14]新传专硕跨学科培养改革中,也要探索校企校媒协同合作模式,联合校内外力量,协同课堂课外环节,建成有效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专硕点整合跨界力量,构建作品、产品、技术、实验和平台驱动型实践体系,选聘高质量业界导师,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融通的“大培养”模式;中南大学专硕点发挥传媒湘军、文化湘军资源优势,建成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红网新媒体集团等五大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导师 23人,建构起校媒联合、双师协同、教研合作的产教融合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面对新技术驱动下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新型专业人才需要与媒介化社会下诸多社会行业领域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新需求,响应当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目标定位与需求错位问题以及培养模式学术化迁移弊端,新文科建设中的跨学科理念,无疑是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的一种努力方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协同多元培养元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
跨学科特色研究专业方向的建设,离不开交叉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多元学科交叉背景的师资队伍、跨学科案例教学与有效的产教融合机制。这些跨学科交叉融合偏向的培养环节、条件建设,需要结合高校校情与区域特点,进行协同推进和系统改革。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深度创新探索,仍然在路上。
注释 :
[1]202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十大热点[J].中国研究生,2022(1)
[2]张淑华,周志勇.目标倒逼与过程引导: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0)
[3]张淑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黄钦,邓银行.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学术漂移”的表征与成因[J].传媒,2021(1)
[5]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
[6]许锦文.文法学院召开“迎接21新世纪建设同济新文科”大会[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7]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
[8]刘雅芳,郑勇华,刘洋.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硕的五种培养模式[J].今传媒,2019(7)
[9]马骁.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
[10]刘小兵.对新文科的思考和看法,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
[11]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12]胡泳,张艺晨.互联网时代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J].中国编辑,2021(4)
[13]李华君.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0(7)
[14]翁铁慧.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 2020 年省级学位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