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超声方向本科生导师的实践与反思
2023-01-10向茜杨裕佳王丽芸唐远姣何英邱逦
向茜 杨裕佳 王丽芸 唐远姣 何英 邱逦
医学影像技术是以培养临床技师为目的的专业学科,主要由放射、超声以及核医学三个亚专业组成[1]。随着国内健康产业及医疗工作对超声检查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关从业人员包括医师和技师存在非常大的需求缺口,实现超声医技分工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势在必行,为此,四川大学对超声影像技术方向的本科生教育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培养超声技师的本科专业[2]。自2016 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招收全国首批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已顺利完成两届超声技师的本科生培养工作。面对一个新兴的本科教育专业,从本科生导师的角度出发,如何在有限的实践经验下有效地对超声影像技术方向本科生进行毕业指导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既存在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文章结合医学影像技术超声方向本科生毕业的具体要求以及个人指导本科生毕业的具体实践,特作如下探讨。
1 医学影像技术超声方向专业的国内外现状
超声技师在国外普及度比较高,拥有完善的超声技师本科教育体系。其培养和职业发展模式比较成熟,由相关学院或学校进行专业培养后,通过超声专业课程培训和统一的超声影像技术认证考核,同时在上级医师或其他高年资技师指导下完成规定数量的病例操作后即可独立完成标准化的超声检查工作。最后由超声医师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盲从,要结合我国国情参考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3]。
随着我国超声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超声医师的培养已经拥有了从本科(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的规范化学历教育体制,以及独立的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体系[4-5]。在国内的临床工作中,超声医师会同时完成检查技师以及诊断医师的工作[6],甚至是编辑图文报告的工作。该工作模式存在医生劳动强度大、缺乏分层诊疗、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底下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对超声医技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进行积极尝试,这对超声技师的实际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但是国内培养超声影像技术人员的本科学历教育却相对滞后。直至四川大学创建超声影像技术本科专业,填补了国内超声影像技术本科教育的空白,其课程设置结合了国内已有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和实践,也借鉴了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技师培训的要求和课程,该创新性的实践既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与国际接轨,使学生具有了广阔的国际视野[7]。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希望开展超声影像技术教育。
2 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本科生导师是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对本科生各方面进行综合指导的教育制度[8]。本科生导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9]。导师制的实施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思维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系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从2014 年开始小范围实施导师制,对于自愿参加导师制实践的学生而言,导师制在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教育早期阶段实行了学业导师制,但尚未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学业发展的目标,其原因可能在于对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不明确[10]。本科生导师制离不开一系列基础条件的支持,各高校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自己学校和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才能取得良好效果[11]。结合四川大学的具体情况,已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始了导师制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成绩,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方向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为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方向本科生的顺利培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3 本科生导师心得体会
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方向从属于原有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在四年的时间内需要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及具备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例如五年制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还需要完成相关的毕业课题才能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因此,本科教育时间紧、任务重,本科生导师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学习理论课程
超声影像技术本科教育所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医学物理、临床医学以及超声检查学,主要课程包括大学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7]。按照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前三年均为理论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导师可作为学生与课程之间的桥梁,在此阶段需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课程的其他反馈,在积极做好引导监督工作的同时,站在导师和学生的双重视角上,对课程的设置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应多元化,增加如翻转课堂[12]、案例式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13]、“互联网+”[14]等在内的新模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不断对教育教学改革做出新的探索[15-16]。
3.2 培训临床技能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者依赖性很强的学科,强调个性化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不可能胜任临床工作[17]。临床能力是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逐渐积累或者从自己和他人的失误中不断学习总结才能得到,不能单一地只从书本中获取[4]。超声技师是直面患者的首道防线,其临床工作能力尤为重要。如果超声技师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遗漏,在没有相关信息提示有复查指针的情况下,必定会造成超声医生出现漏诊或误诊。结合对超声医学技术专业创办的初衷,除了少数本科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以外,更多的本科生毕业后会直接面对一线的临床工作。因此,在本科期间对临床技能的培训至关重要。按照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第四年为临床实习期,临床实习采用递进方式进行,实习完成后统一进行笔试及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达到培训要求[7]。
超声亚专业分类较多,包括腹部、血管、浅表、心脏、妇产等,具体落实到各个亚专业的时间更少。如何在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内让医学技术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常规部位的标准化扫查是本科生导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医德医风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尤为重要,责任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医疗质量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处理好医患关系[1,18]。导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并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临床的时候就明白职业道德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为后续顺利开展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超声检查的规范化、个性化操作训练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一般而言,通过观摩学习—报告书写—标准切面培训—个性化操作实践四个阶段依序进行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训练操作技能。导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导师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储备,比如熟悉组织的解剖以及常见的疾病种类等,在看到或听到相关解剖术语以及疾病名称时能快速地与书本中的文字或图像进行融汇贯通,同样对于在临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不熟悉的地方,也需要再返回书本或通过网络查询、视频学习等方式寻求答案,反复加深记忆。其次,只靠教学安排的临床时间进行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导师可引导学生和同学一起互为模特进行训练。其必要性在于高质量而规范的标准图像离不开对仪器的熟练应用和恰当的调节[20],学生必须经历反复打磨图像的过程才能快速成长。当自己作为被检查者时可以指出检查者的不足,团队之间合作学习比孤军奋战更高效。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对超声检查的质量和数量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工作强度大,学生在不熟悉图像调节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患者,可能会引发患者的质疑和抗拒,不仅医患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还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焦虑心理,打击了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因此,利用自己的时间多多互为模特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最后,导师可对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从容易掌握的方向着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以及临床实践兴趣。总之,在临床技能的培训及强化过程中,导师应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指导毕业课题
随着高校对本科毕业要求的提高,超声影像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需要完成本专业相关的毕业课题。如何在兼顾临床实践的同时完成课题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本科生导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其中,部分学生还可能需要为考研做准备,实际可用于完成课题的时间更加有限,这就要求本科生导师从查阅文献、选题、设计、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指导。本科生毕业课题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解决临床上可能面临的超声影像技术问题。
首先,导师需和学生共同讨论后确定拟开展的课题方向。选题要基于对已有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生个人的感兴趣领域、导师自身的亚专业方向、课题实施的意义、可行性和创新性等。针对超声医学技术专业的选题,一方面,应以超声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为主要方向,应避免以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或者基础实验为主的研究,这也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的体现。选题类型多为横断面研究,合适的选题范例如下:超声新技术应用于正常结构或针对某个疾病的方法学及影响因素研究,不同仪器参数对成像质量或测值影响的研究,辅助耗材如导声垫、腔镜保护套等对相关结构测值影响的研究等。另一方面,选题范围不宜过大,能够有理有据地证实或解决一个超声影像技术问题即可。题目范围过大,课题完成难度高,所需时间长,学生参与度降低,对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达不到科研训练的目的,也违背了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开展的初衷。最终的选题需要本科生导师来判断是否合适。
确定好选题之后再进行具体研究内容的讨论以及课题的进度安排。在此过程中,导师应当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随着课题的开展,导师需要定期了解课题进展,及时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良好沟通尤为重要。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及时对已有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数据趋势必要时可对具体研究方案做出适当调整,不断改进。
在最终的数据统计分析和论文撰写方面导师应当对学生做好科研诚信的教育。科研诚信强调诚实的态度、可信的方法和数据,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里重要的评价指标[21]。虽然普遍认为,研究生阶段是塑造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规范科研的良好习惯、树立道德科研的执业准则的重要时期[22],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如果有机会接触相关的科学研究,科研诚信也是必须要重点强调的内容。科研诚信的理念应该贯穿科学研究始终。超声医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可能有少数人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者出国深造,本科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延伸[23],要在本科阶段就明白科研诚信的重要性,为以后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大多数面向临床工作的本科生,后续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少,毕业课题的严谨实施也尤为重要。本科生导师面对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均需要进行严格的科研诚信教育。
3.4 心理指导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了不少的极端行为[24]。其中,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有研究显示医学生普遍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是妨碍学生顺利毕业的主要障碍[25]。其中,学业压力是医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26]。对于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而言,学业较为繁重,除了基本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完成临床实践工作以及毕业课题相关的一系列任务。此外,部分学生还存在生活压力以及就业压力[27]。如何对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对导师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导师应当提高自己对心理学教育的认知,例如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与知识,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等[24]。另一方面,导师应该对学生的异常心理波动保持足够的敏锐度,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与积极的引导。特别是进入第四学年之后,由于临床实践操作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毕业课题的开展、考研或就业方面的压力、来自各方面的竞争等,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导师应该时刻绷紧心理指导这根弦,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也培养他们正确应对外界压力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可能面临的更大压力奠定基础。
4 本科生导师实践中存在问题
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导师自身的积极性不足。目前担任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并非专职教师,多为临床医生或者在站博士后,没有受过专业的导师技能训练,可能对导师的指导效果有一定影响,加上导师自身繁重的临床及科研任务,大多数导师只能对学生进行要求内的指导,难以挪出更多精力主动去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如果对承担本科生导师的人员分配适当的指导时间或者给与其他形式的支持,可能对调动导师积极性具有正面作用。其次,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导师的指导效果也与学生本身的积极性密切相关。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太依赖导师的每一个决策,难以摆脱以往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对于准备考研或出国深造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未来计划的准备过程中,对本科生导师的指导比较敷衍。最后,导师制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奖惩机制。没有对导师的具体职责、科研指导成果以及参与导师制结业的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8]。以上因素均不利于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可以在未来的本科生指导过程中得到改进。
综上所述,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贯穿本科生培养全程,在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践指导、毕业课题指导以及心理指导等多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超声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导师在本科教育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