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儿童绘画语言对高校油画创作教学的助益

2023-01-10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儿童画主观色彩

青 寰

(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儿童画不受绘画技法和画理限制,未经雕琢,大多表现的是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发自内心的情感,反映的是儿童对外界事物的特有认知和感受,可以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毕加索曾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长大后如何保持童心”。因其不受成人世界清规戒律的限制,儿童画呈现出稚拙、夸张和无限的想象以及天真烂漫的情怀,某种程度看不符合比例、透视等相关绘画法理,但却符合表达的需要。这种夸张和想象力呈现出的感染力,在高校学生的毕业创作中反而尤其欠缺。特别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作品缺乏创意,或找不到创作的题材而生搬照片,盲目把画得像和写实当作创作的终极目标,殊不知这只是艺术形式的一部分,而非绘画的全部。儿童画中主观表现多于客观再现的优势正是学生创作所欠缺的。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在油画教学尤其是学生毕业创作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在高校油画教学中可适当引入儿童画大胆、夸张的表现语言和形式,借鉴儿童画的稚拙、单纯以及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特点来弥补学生毕业创作的套路化、程式化和缺乏原创性的不足。正是因为儿童画中呈现出来的稚朴和率真,很多现代艺术大师都热衷于研究儿童画的艺术语言,努力尝试从儿童绘画中吸取营养,寻找创作灵感,如毕加索、克利、米罗、卢梭、夏加尔、齐白石、关良、丰子恺等,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天真烂漫和灵动自由以及夸张想象等等特点正是儿童绘画语言的精髓所在。

一、儿童绘画主题的“天马行空”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油画创作题材视野的拓展

孩子的思维是非常开放和活跃的,往往能大胆地在画面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对绘画题材的选择具有非积极的主观性,这种选择可以是身边熟知的事物,也可以是自身的某种意愿,甚至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内容,总之,儿童所表现的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儿童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对身边事物探知的欲望也是非常强烈的,这种探知又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说儿童画是现实和理想相结合的表现。一旦选材确定后,在具体绘画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对事物机械的、被动的复制,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所表现对象进行主观抽取和夸张处理,这种处理也是依个人兴趣而带有选择性的,其选择完全受个人情感支配,因而作品表现出极强的原创性和生动性。而我们的学生在面临创作时总是不知道画什么、怎么画,一方面是好奇心的缺失而导致缺乏对生活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学生毫无主观感受地机械被动照抄照片,导致作品呆板且缺乏活力和原创性;另一方面总认为创作必须要表现某个宏大的思想或主题,且一味强调技法原理,这样受制于技法原理和题材反而无从下手,其结果不光禁锢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忽略了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和打动人的细节,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兴趣所在。儿童画关注自我、关注内心,忽略绘画法理制约的率性表达以及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而这些正是学生在创作中所缺失的。

二、儿童画的画面形象构成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在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真实内在需求”传递的纯粹性

儿童的思维总是大胆而开放的,敢于在画面中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人可以飘在空中、手可以比身体长、远处的物象比近处的大,等等,没有透视、没有空间、没有解剖甚至没有完整的画面等等。儿童在处理画面构成上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更多表现的是自己所知所想和一种主观愿望,而不一定是客观的视觉所见,画面无所谓比例、透视、解剖等绘画规律,也不考虑物体的实际大小及比例,所以儿童画的画面往往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而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中积累了很多的规律和技巧,但反而受规律、技巧的束缚,在创作中墨守成规,忘记了要一定程度地突破规律和技巧,学会主观地选择和取舍,所以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即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绘画要遵循一定的法理,但不能为法理所累,这也是目前我们学生毕业创作的困惑所在。学生在创作时顾忌的东西太多,忽略了自己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和最初的真实感受,更重要的是丢失了最初的想象力。作为成人的大学生无法做到像儿童一样主观、自由、率性表达,画面反而显得平板、拘谨。

三、儿童画的色彩语言有利于助推大学生对个人情感语言传递的“真实”性

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和表现都是极其单纯的,基本不受客观物象所表现出来的色彩规律限制,如条件色、环境色等完全不在其考虑的范畴,更不会去考虑层次丰富的灰色调,其画面表现更多的是物象的固有色或是个人主观喜好的颜色,红即是红,蓝即是蓝,有时也因个人喜好而表现出红即是蓝或蓝即是红等等,几乎不会有红色系或蓝色系等里面的微妙变化,高纯度的颜色、鲜明的色彩对比和主观的用色,使画面显得生动、大胆、直率、明快而响亮,尤其是主观用色的表现,往往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我们的学生在经过色彩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后,过多地去关注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等丰富的色彩及色调层次变化,表现出来的色彩丢失了个性,且画面常常出现灰、粉、脏的问题。因其过多受事物客观色彩及各种色彩理论的限制,而忽略了画面需要的是心中之景而非眼前之景。儿童画简单、大胆、夸张的用色与学生缩手缩脚又想面面俱到的用色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解决学生创作中灰、粉、脏及缺乏主观表现的弱点有较好的启发作用。正因如此,世界知名大师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克利等都热衷于研究儿童色彩艺术语言,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儿童画色彩语言的表现。

四、以婴儿般的视角看世界是很多艺术大师自觉的个人艺术修为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鼓励学生向上看,向大师学习,而事实上很多大师都在关注儿童的绘画语言,吸取儿童画中的养分,向儿童学习如何去表现,如夏加尔,浓烈的色彩、倒错的空间、抒情的诗意、奇异的想象。所有这些构成了夏加尔作品贯彻始终而又不断令人惊奇的特点。[1]这些特点正是画家童心不泯的表现。在《我和我的村庄》中,画家在画面中主观性的色光处理以及对形象的重叠、倒置、任意放大或缩小,这种夸张而反常规的手法使画面充满童真的表现,仿佛将观众的视野带回儿童时代;在其《散步》《生日》《有七个手指的自画像》等很多作品中,画家虽具备精湛的绘画技巧,但他放弃了技术性的制作,画面形象的连接主要服从于自然而然的相关联想,其作品不再是冥思苦想出一个图景,而是一种想象过程中的体验,画面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童真的一面。再如克利,其作品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面貌,但从未改变的就是画家始终生活在幻觉中,画家的情怀游走于原始人和儿童的精神空间,始终保持以一种不泯的童心来观看世界并表现世界,其作品《空气精灵》《和木偶在一起》《山岗上的饮宴》《害羞的野兽》等等,画面线条、形象和色彩都充满人类原始的气息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在线形上,克利称自己作画,是用线条去漫游。而在色彩运用上,克利认为“是色彩持有艺术家,而不是艺术家占有色彩。”[2]克利的观点表现出孩童般的天真好奇和无限探知欲,而正是这些认知让他的作品充满着儿童世界的神秘和奇幻,进而打动成人的心灵。我国漫画艺术大师丰子恺的作品也无不体现出他未泯的童心,画面形象幽默而充满童趣。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向上看”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向下看”,让学生从儿童画中汲取养分,激发和保持其内心的童趣和童真,在此基础上,再去开放地观察、大胆地想象,自由地表达。

五、结语

儿童画无论是题材、画面形象构成还是色彩语言等,都极大地体现了对个体内心情感的尊重,其单纯而稚朴的情感表达更能感染和打动观者,尤其是儿童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更是创作的源泉。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辅相成,感性来自于儿童自身,在画面上表现为主观,理性可能来自对成人视角的模仿,模仿能力本身也是孩子的一种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客观。

“一幅儿童画,就是一首童话诗;一幅儿童画,就是一个心灵的探索;一幅儿童画,就是一种自我个性的释放。其奇特的想象、大胆的构思、自由的线条、宣泄的色彩,不受清规戒律约束。”[3]将儿童画引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油画创作实践课程,并非否定当前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而是以一种特殊方式推进高校学生对艺术创作最初好奇心的唤起,对世间万物以个人最本真的视角观察的呼吁,对绘画色彩、形象语言的情感传递是否直指自我内在诉求的追问。进入成人世界的大学生在理性的学习中,不仅需要训练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跳出基本功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如儿童一般好奇的目光,同时也可反过来模仿儿童的视角,换个角度看世界,将儿童极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创作方式融于自身理论学习与情感体验,在绘画中追求真我的率性表达,如毕加索所说“我14岁时就画得像拉斐尔那样好,却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像孩子一样画画。”让我们的技法服从表达的需要,在艺术创作中体现技法与内心与精神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的创作回归初心和本真。

猜你喜欢

儿童画主观色彩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如何鉴赏儿童画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儿童画作品展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神奇的色彩(上)
对立与存在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