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课程思政元素初探*

2023-01-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伤寒论中医学课程

周 刚 刘 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伤寒教研室,北京 102488)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论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与专业主干课,是中医学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本课程组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伤寒论的教学实践中,立足经典,并按照“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积极探索伤寒论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了初具特色的伤寒论经典教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1 立足经典教学 将文化自信建设融于教学全程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学则最全面、最完备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它的道法术器4个层面都保存了中医传统文化的基因,成为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重要载体,而其中的《伤寒论》更是功不可没。《伤寒论》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辉煌成就和重要价值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伤寒论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本课程组在伤寒论的教学中,引入案例式、PBL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说课、微课堂、金课、临床带教等内容和形式,从课堂教学中的伤寒论经文释义、方证辨证要点(包括主症、病机、治法等)分析等到临床带教中的现场病案分析和讲解,使经方的学用落地,并让学生从经方的真实疗效中去感悟经旨,从而再去学习经文。这样就形成读经、解经、用经再到读经的学习闭环,使得学生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典学习方法。在日积月累的经典学习中,当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经方的实际效用,真正体会到经方能解除患者的疾苦,专业的自信便不断加强,文化的自信更是与日俱增。所以,伤寒论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自信以及文化自信一种很好的途径。

此外,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全面介入,包括麻杏甘石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伤寒论》经方化裁而成的“清肺排毒汤”等的运用,彰显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成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1]。本课程组王庆国教授以《伤寒论》辨治思维为指导、运用经方为主救治了多例新冠肺炎患者[2-5],其中不乏重症的力挽狂澜,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中医学专业的自信,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树立正确价值观 注重培养学生的仁心仁术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约成书于东汉末年(200—219)[6]。当时战争频繁,疫病流行,张仲景的家人也未能幸免。如《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写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但张仲景肩负起了历史的重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杂病论》,惠泽后世苍生。此外,在该书原序中,张仲景针对当时人们“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等不良社会风气给予抨击,提出了应“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等生命观和价值观;并且对医生“不念思求经旨”的治学态度,以及“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和“按寸不及手、握手不及足”“明堂阙庭,尽不见察”等诊病方法和职业态度给予批评,认为“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张仲景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其“仁心、仁术”在《伤寒论》原文中亦随处可见。如运用汗法治疗太阳病时,原文第12条方后注中,对于出现桂枝汤证的患者,强调医生要交代患者“啜热稀粥”“温覆取汗”,出汗要求是“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同时要对患者“周时观之”等等。原文第35条中,对于麻黄汤证患者,需“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原文第38条,对于大青龙汤证患者,“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等等。同为汗法,因病证不同,用方不同,对患者服药后的要求也不同。诸多内容,均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张仲景治学严谨,临床察病审证,一丝不苟,不仅医术高超,同时又能关爱患者,与患者沟通,不厌其烦。

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能引导学生以医圣为榜样,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要想成为“苍生大医”,需要有“仁心、仁术”,心怀恻隐之心,敢于担当,有“为生民立命”的决心。

3 贯穿六经辨证思维 助力学生开启智慧人生

《伤寒论》最为重要的学术成就是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结合了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等,是多种辨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且从太阳病至厥阴病,结合了邪正盛衰、病势的进退、缓急等等,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有层次化、系统化、全面化和动态化。这样培养学生的“六经辨证”的临证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和解决疾病,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化解矛盾或解决复杂问题。

比如,太阳病篇中因邪犯肌表导致的太阳中风证,其病机为营卫不和。因为是感邪之初,治疗当以调和营卫为主。若过汗,则正伤邪进;若汗不足,则无力退邪。在少阳病篇中,因邪犯少阳,胆腑内郁,三焦不通,治疗当以和解少阳,调达枢机为主,禁汗、吐、下等治法。这种认识和解决疾病的思维模式,可用于日常之中。如学生之间矛盾初现或存在情感问题之初,当采用适中的方法,以调和为主,及时化解矛盾或解决不和;如果矛盾深化,亦当和解,同时需要考虑各层面和关系。在人体要考虑邪正对比、表里上下、气血津液等等,通过调理内外、畅达气血,扶正祛邪,即用所谓的和解枢机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在日常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之中,要考虑到同学、师生以及今后的家庭、同事等关系,应当多层次、多系统、更为全面地动态分析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逐个化解问题或避免出现问题。正如《伤寒论》原文第16条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合理解决具体问题,不制造问题或激化矛盾。

“和”既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伤寒论》的教学中,通过六经辨证内容的讲解,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六经辨证”临证思维能力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认识和“调和”矛盾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开启智慧和幸福的人生。

4 强调仲景的重阳思想 让学生内心积极阳光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强调了在自然界中阳气的重要性。仲景遵《黄帝内经》之旨,在伤寒论中的诸多条文和用方药中,强调了阳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阳气不足,是发病的关键;温阳、扶阳,是重要的治疗途径。如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对于汗自出的发病机制强调了卫阳不固最为关键。第20条桂枝加附子汤证,患者因过汗而漏汗不止,出现“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虽有营阴大泄,但用药为桂枝汤原方加炮附子一枚,重在扶阳解表。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为过汗伤及心阳,当用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且需“顿服”以集中药力。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强调了邪入少阴,需时时顾护肾阳。对于危急证候,仲景善用生附子、干姜、桂枝等,以救阳为要。由此可见,仲景的“重阳”思想,贯穿于病症病机、组方用药、煎服法、治未病等各方面。

仲景的这一学术思想,不仅可以运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可以拓展至心理和精神层面,指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内心充满阳光,保持正能量。另外,教学中适时引入医德高尚的伤寒大家的病案,强调医家“德高术精”,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奉献的精神,心理上不受消极、负面情绪的影响,思想上不受不良信息的侵蚀,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 小结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7]。本课程组在伤寒论的教学中,立足经典课程教学的特点,同时积极探索思政元素,以《伤寒杂病论》原序和成书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内涵为主线,将专业自信、中医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信建设融于教学全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仁心”“仁术”;同时引导学生将“六经辨证”思维运用于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从张仲景“重阳”的学术思想出发,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正能量,从而将伤寒论课程教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之目的。

猜你喜欢

伤寒论中医学课程
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