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理论的《景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创新实践

2023-01-10吴世丹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建筑与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设计理论

文/吴世丹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1 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景观规划原理作为环境设计系的基本理论课程,是支撑整个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课程依据,并作为指导后期的相关景观设计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从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着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落脚点,坚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授课方式,注重理论教学与教学实践的统一。目前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下:

1.1 教学内容梳理不够清晰,各模块分割较为模糊

目前按照景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囊括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景观的相关构成要素;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景观设计的分类设计。其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涉及对景观设计的概述、发展历程等章节,包括对景观流派的初步了解等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三个模块:纯理论内容、理论与讲授结合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模块界定较为模糊,不同内容教学形式单一,应结合当代线上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再梳理和再优化。

1.2 理论讲授占比较高,教学方法以单向输入式教学

传统的采用多媒体及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无法全面且深入,同时对设计应用能力的考评不够全面。

1.3 教学方式单一,各模块课程差异化教学不明显

传统教学中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缺乏差异化教学方式。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学缺乏互动,更少有结合信息化资源教学模式,缺乏将网络课堂资源实时导入相应教学模块的做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在线资源优势,特别是依托在线教育平台,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及过程性的教学是当下课堂的一个趋势。

1.4 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脱节

景观规划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的必修课程,是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主干课程。停留于传统的线下课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仅学生收效甚微,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也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科学技术的实践能力,是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1.5 课程考核评价较为单一

传统的线下课堂,偏重理论性和结果性评价,学生以课堂理论总结PPT汇报方式或者论文结课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无法适应应用型学科特点;多方式课程的评价方式能全面精准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对学生设计综合能力力求实现到位和精准。

2 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重新梳理教学内容,结合当下智慧+教育时代的大背景,基于疫情期间开展网络课堂的理念,本文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案。根据学习分类理论的六个层次,遵循“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五步骤,尝试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实践课堂、考核方法五个方面进行分类分模块改革,实现五位一体五步骤的创新思维教学模式。

2.1 课程结构梳理

对本门课程的大框架进行梳理,将课程内容分为景观概念、景观设计要素方法和程序、景观类型设计、实题类型设计以及形成性与结果性结合这五个部分,分别对应了“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五步骤。在教学方法创新上,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发展历程、基础理论、景观设计要素为理论讲授部分;景观规划设计步骤、景观规划的分类设计为综合讲授+课堂互动辅导部分;实践+线下辅导部分主要为景观设计实践部分。结合课程大纲内容,按照不同的章节性质进行相应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

2.2 综合线上平台创新教学模式

实现翻转课堂即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的结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结合。主要通过线上学习、线上互动、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线下辅导、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

基于五步骤理论,学生前期必须“记住”,即知识的前期填充,有最基础理论的积淀,为后期的时间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开展中,教师充分整合和筛选网络资源,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如慕课平台筛选国内外顶级教授和专家的相关课堂,同时综合教学团队自制的教学视频,在课前发布相关视频供学生提前预习,实现部分课程的线下自学。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针对各章节重难点提前设计相应的问答和习题,并对习题库有针对性地进行难度分层设计。课程开展中利用线上平台的信息化资源进行线上作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实现充分互动,在保证理论课程的记忆和内化的前提下,兼顾课程的趣味性。

“理解”和“分析”是学习理论中的承接“记忆”内容再次进行的深入学习。在本阶段主要是建立学生对景观相关要素及设计方法与类型设计的理解,借鉴优秀景观设计案例,讲解景观设计的要素、景观设计方法。此环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结合当下景观热点进行分析,挖掘网络平台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可移植的教学内容,如:景观设计相关网站图片资源、优秀论坛资源,综合课件利用网站资源,实时切换界面进行景观设计最前沿的、热点的案例分析,如美丽乡村、工业遗产活化、健康景观等优秀案例分享,实现最精准及具有强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教学中强化学生互动,线上分组进行主题讨论,力争让学生掌握主题立意的分析方法,做到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提高辩证思维和分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评价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对优秀典型设计案例进行多维度评价。实现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中后期实践课堂中强调理论的“应用”,通过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达到对前期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和内化。教师布置实题让学生设计。教学中除了案例的实地调研外,在工程实际项目的方案分析和设计立意阶段,可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法教学,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上进行分组设计和讨论及作品展示。如在腾讯会议可进行小组方案设计过程的讨论,实现师生的即时交流,实行师生点评、生生互评等方式,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实时了解项目进度。

2.3 实践环节创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当下景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要求景观设计人员具备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贴合实际需求设计方案的能力。对此,景观规划原理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程中后期实践课堂中,应主要强调理论“应用”的延续,不仅要保证前期理论学习总结和内化,同时鼓励和组织学生到实地调研。期间,培养学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反馈,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力求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专业思维的有效提升。

教师布置景观设计相关实践并非完全脱离课堂,而是采用线上课堂与实地调研穿插进行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到实地进行周边环境调研、实地测绘、现场考察和分析;另一方面,定期组织线上教学,对学生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和点评,采用线上定期汇报与线下结合实地调研结合的教学方法,实时监控学生的作业进度。在组织学生分组汇报时,鼓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督促学生对方案改进和优化。此种线上线下结合、定期汇报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实时把控设计方向,促成学生团队的合作如期完成,并确保学生方案设计时出现问题,能及时与组员、老师形成必要的沟通、讨论;教师也能进行相应的推进及优化辅导,保证教学目标和进度。

在设计实践模块教学中,把握景观人才市场动态信息,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景观规划原理的创新教学模式。本研究依据课题设计的内容和目标,将课程实践环节分成三个方向:

(1)专题设计的横向调研积累:在课题作业布置以后,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纵向比对,包括同个专题在不同时间轴,不同区域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向、设计思路的分析和比对,为后期进行实题设计做横向资料的先期比对。除此以外,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设计案例的横向实地调研,并形成横向相关课题的分析及报告。如:课程设计中布置住宅景观设计,则可组织学生到校区所在城市的优秀住宅小区案例进行实地周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调研,对周边用地、交通、现状做分析和评价。相应的横向课题调研积累对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有一定的帮助,对后期实题操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实题设计的前期调研:组织学生到实际设计项目现场进行调研、拍照、测量、分析。综合课堂中的景观设计部分,对方案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人文历史环境、自然地理风貌、周边建筑及外环境现状的分析,确认基地尺寸、基地风貌,为下一步初步形成方案准好资料准备。

(3)产学研一体融合:将公司、企业的设计实题迁移到景观设计教学中,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设计项目。通过亲临现场,不仅能得到景观设计师对学生的现场辅导,亦可深入了解相关景观设计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掌握相应的工程技术技能,多方位了解景观设计的技术层面。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也有助于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总之,课程实践是景观规划原理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实践与理论课堂结合,不仅能强化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宽广视野、较高综合素质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2.4 挖掘教学资源

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有很大促进作用。当前,景观设计业态发展迅速,相应的理念和设计工具更新较快,因此,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教材内容上,相应的教学资源必然要求时时更新。线下教学中除了固定的教材资源外,有计划地加入往届优秀作业、近年相关优秀赛事案例等辅助资源,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拓展,专业学习更具系统性和时效性。此外,充分挖掘线上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浸润,例如:引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者经联盟认定的相当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要求的课程;吸收本团队优秀教师录制的景观规划设计教学视频课程资源;收集优秀景观网站资源,鼓励学生关注并参加景观网站的设计赛事。通过上述这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学渗透,对环境设计学科的学生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2.5 综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成绩评定注重结果评价,主要是根据一份定量的PPT调研报告或者一份打包的设计图纸来测评成绩,再依据项目的可行性、完整性、艺术性、创新性、技术性为主导进行百分制评分。改革后的学生作业部分评价除了参考原有的评定标准外,将以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上课程的互动参与度,随堂测试的正确率,案例讨论、方案设计主题立意的见解等都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过程评价可通过线上课程及时通讯平台实现完整记录。在线上课堂开展过程中,可利用网络平台录屏功能实现过程记录,课堂教学测试的正确率、学生的设计思维表达过程、线上讨论的参与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团队配合度等相关信息等均可实现完整记录。课程的形成性学习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项目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也能达到相对精准。符合应用型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考核目标。

结语

景观规划原理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对了解学科前沿理论动态,树立科学专业学习观有实际意义。基于学习分类理论提出的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结合信息化大背景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解决传统课堂的弊端,充分发挥智慧+教学大背景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实践能力,具有可操作性,为同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理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坚持理论创新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新农村景观规划与设计
神秘的混沌理论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