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基因的苏州古镇发展问题分析研究
2023-01-10罗一凡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文/罗一凡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陈 宇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教 授(通讯作者)
孙温庆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陈 悦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余昕扬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高千惠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引言
传统村落作为“有血肉的”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在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乡村的文化、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乡村衰败、空心化、文化遗产破坏等乱象时有发生[1]。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就是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传承,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村落的再生长和自生长[2]。只有究其根源,充分了解其原有特征,才能更加合理高效地保护传统村落。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景观基因”的概念,以苏州古镇作为点状文化遗产的典范,借鉴生物遗传逻辑,意欲突破传统聚落的表征形态,实现深层次保护发展的策略。
1 基因理论
在生物学中,“基因”一词定义为掌握遗传特性的基本单位,外在环境通过基因来影响生物的遗传性[3]。
景观基因,即为景观特征遗传、表达和性状分化的依据,决定一种特定地方的景观特性的要素,影响景观的形成。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的“文化基因”构想[4],由我国学者依据遗传学基因理论引申提出景观基因理论。
在传统聚落景观的研究中,景观基因作为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主要载体,是剖析传统聚落历史的主要根据与关键因子,对其的保护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关键部分[5]。
在聚落文化景观演变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其在传承中保持自身独特性,也会产生变化。某地区内的环境类似,是由地区在建设发展中能维系其景观基因的基础特质导致的;同时,由于时空的发展演进,在聚落景观基因的进化中会产生一些变化[6]。目前景观基因的分类标准具有八种[7],文章基于特征结构这一分类标准,将其分为建筑基因、环境基因、文化基因、布局基因。
景观基因具有正向控制作用和反向概括作用。景观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特定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并因景观基因的变异形成了景观之间的差异。对某种特定景观进行提取,可以准确并高度概括景观特质,直观表现景观之间的差异。
2 苏州古镇基因提取
2.1 古镇分布概况
苏州市面积8657.32平方千米,乡村面积占67.7%[8]。至今,苏州共有15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分别为吴中区的木渎、东山、甪直和光福,吴江区的同里、震泽和黎里,昆山市的周庄、锦溪、千灯、巴城,张家港市的凤凰,太仓市的沙溪,常熟市的古里和沙家浜。
2.2 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2.2.1 自然条件
每个古镇的形成与发展均基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通过联和作用,形成古镇建设的基本因素,也构成了古镇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相比,古城小而散,与自然有多层次的接触。因此,在古城选址和未来发展中,必须从最开始就考虑地形、供水、气候、防洪等方面的需要,以保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适应自然条件[9]。
2.2.2 水系
地势和水系通常决定了民居的布置。苏州城镇建设拥挤,同时河网密布,所以镇上的建筑模式、街道延伸趋势均无统一布局,而是灵活变化。古镇的街巷也随着基地的走向蜿蜒,仅满足居民通行与生活的需求。
2.2.3 生活方式
学者阿尔托·罗西认为,民居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包括住宅与住宅、街区与街区之间的空间、界面和组织构成关系,以及城镇中民居建筑和商业建筑体现的风格,均为古镇的空间带来独特魅力[10]。处于河网密布地区的居民,往往会沿水进行生产、生活,并以水和船为交通方式。
2.3 景观基因分析
2.3.1 建筑基因
(1)居民基因
保存传统民居是苏州古镇保护的立足之本。居住建筑在平面、造型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是江南民居的范例。全市古村、镇中,有270多处珍贵的明清建筑,其中苏州的东山、金庭两镇就有两百多处,占地达6公顷。
(2)建筑类型
苏州古镇历史悠长且完善的古塔有:光福镇的“光福寺塔”、 昆山千灯镇的“秦峰塔”和吴江震泽镇的“慈云寺塔”等。古镇河网遍布,桥的数量也丰富,据调查统计,如今保存各类古桥达200座,其中在甪直古镇就有40多座。
2.3.2 布局基因
据调查,苏州市村镇中,大部分维系原貌的古街巷共有440多条。街道用于交通,街下用于排污。在黎里历史街区,现存弄堂85条,其街道结构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样貌。
2.3.3 文化基因
(1)名人故居
古村镇历代人才济济,这些名人的旧址也颇具文化意义,如思想家顾炎武、“两朝帝师”翁同龢、天文学家王锡阐等。
(2)地域文化
遍及古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同的特殊人文价值。据调查,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有40多种,知名特产达100种,风俗明显的艺术形式20余种,其中,昆曲已列入联合国“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网密布、河街相邻、依水而居,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村镇中,乡土风情洋溢在各个角落。
3 古镇现状分析
3.1 苏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现状
整个苏州分布在苏州市南北的古镇数量很多,其中苏州北部4个,苏州南部11个。纵观目前苏州的古镇发展状况,苏州南部的历史文化名镇比苏州北部开发得更全面,现今最闻名、开发最早、系统完善的古镇也位于苏州南部。这与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区位交通、文化保护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3.1.1 苏州南部古镇现状
苏州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苏州的政治与经济中心,经济实力强盛,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利,加上湖泊、河流水系众多,自然资源丰富。
从苏州市最新的2020年统计年鉴分区生产总值来看,苏州南部的第三产业占比高于苏州北部,平均达55.8%。其中姑苏区最高,达93.1%,这意味着苏州南部发展古镇的经济活力更旺,弹性更大,稳定性更强。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苏州南部古镇整体积极发展,从周庄、同里、甪直成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开始,古镇开发的步伐加快,并充分利用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带动古镇的发展,成为苏州市古镇旅游资源的积聚区域。除此之外,苏州南部的古镇分布密集,联动性强,有利于打造整体品牌形象,集群效益强。
3.1.2 苏州北部古镇现状
基于此,我们认为教育学的教材应有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能反映科研的最新成果、学科发展前沿和时代精神;应有高深的学问,兼具科学性、价值性、艺术性,对读者和师生有吸引力;能激发教师与学生从事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师感到有教头,使学生感到有学头。
苏州北部的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第一产业占据比例高于苏州南部;在地理区位上,由于苏州北部四个古镇分布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文化特色不突出,大部分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去苏州南部的古镇集群带游览参观,放弃对苏州北部古镇了解的机会。此外,不少古镇自身规划不完善,旅游系统不健全,传统文化挖掘不到位,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经济发展缺少创新,因此苏州北部古镇的知名程度远小于苏州南部。就目前来说,苏州北部的古镇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持续关注与挖掘。
3.1.3 苏州古镇现状总结
苏州南部古镇更早认识到传统聚落中历史文化的价值,因此有更完整的规划,更快地跟上了时代经济发展。相对来说,古镇被列入历史文化名镇名单的时间越早,对古镇的研究越多,其发展越完善,知名度与曝光度也更高。
综上,苏州历史文化名镇的现状发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周庄、同里、甪直古镇为代表的成熟型古镇,其规划发展完备,知名度高,设施全面,已经发展成苏州乃至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古镇;二是以木渎、沙家浜、千灯镇为代表的半开发型古镇,这些古镇致力于寻找自身特色而与传统江南水乡产生差异,正在发展过程中。
3.2 苏州古镇发展问题总结
3.2.1 建筑基因
传统民居建筑是历史文化名镇的灵魂之一,部分或仍做民居或改做商铺用途,即仍具有使用价值。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部分保护开发者没能领会古建筑的风韵气质,古镇部分建筑破损待修,部分经过修缮后历史风情不复存在,细节丢失,新旧风格不统一。除此之外,在对已经建成的现代建筑立面的整饬过程中,其立面设计有很大的趋同特质,仅是外观形似古建筑而没有古建筑的内涵和神韵,无法突显各个古镇的建筑特点,这说明部分古镇在修复过程中存在对本土建筑元素符号挖掘不够透彻的问题。
3.2.2 文化基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传统手工技艺因为断代而面临日渐消失的危机。传承古镇文化的主要民间群体是拥有特殊技艺的手工艺者,然而,这些民间艺人要么年迈,要么迫于经济压力而从事其他行业,要么没有找到传承手艺的后人,导致部分珍贵的传统手艺日渐消逝。
3.2.3 环境基因
旅游垃圾的堆砌、街道绿化的生硬处理都极大破坏了部分古镇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人与历史文化的隔离。
3.2.4 布局基因
部分古镇缺少统一管理的机构。在没有直接统一领导、各镇独自探索发展路径的情况下,苏州古镇的旅游发展出现同质化倾向。
古镇之间没有考虑联动发展,共同打造苏州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品牌,导致大量游客因景区类似而选择游玩其中几个古镇,导致其他古镇丧失部分隐性客流量。除此之外,这些古镇之间也没有便捷的旅游交通,如直达旅游专车等,降低了游客的可达性。
原有的为居民服务的聚集场所如街道、菜市,如今服务于旅游业,给原住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而原聚集人口的丧失,造成了部分街道功能退化、古镇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