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中庑殿与歇山等级序列缘由浅析
2023-01-10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文/陶 佳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
引言
自封建社会初期以来的尊卑有序和儒家思想使得封建礼制覆盖到绝大多数生活内容,因而在古代建筑中也有着明确的等级印记,这使得中国古代建筑中反映等级的现象极为显著。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结构闻名于世,其立面一向有“三分之说”,《梦溪笔谈》卷十八曰:“上分——屋顶(天);中分——屋身(人);下分——台阶(地)。”通常被划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屋顶,作为中国建筑最显著特征,其礼制含义也更为突出,所谓“尊卑有序”,在屋顶上的表现是出现了对于多种屋顶形式的明确等级制度。尤其是作为最高形式的庑殿和歇山,尊卑格外分明,本文试以此入手分析此种等级序列产生的缘由。
1 庑殿与歇山源起
1.1 庑殿
庑殿,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亦称五脊殿、四阿顶,“阿”字有凹曲面和斜坡之义,这与庑殿的形式是契合的:其四面屋顶均为斜坡,整体由正脊、垂脊与坡面组成。前后两坡交汇形成正脊,四个方位坡面相交构成垂脊,共同组成四坡五脊的屋面。
《周礼·考工记》曰:“商人四阿重屋。”说明四阿顶的出现可追溯至商代,只不过彼时还是初级形式的茅草顶。直至西周开始出现瓦件之后,对于瓦的使用应用到了屋脊上,才开始形成形式完整的庑殿顶。发展至北宋,四阿顶“俗谓之吴殿,亦曰五脊殿”,《营造法式》中关于“推山”做法也曾提及:“随所加脊搏屋处,别施角梁一重,俗谓之吴殿,亦日五脊殿。”[1]吴殿这种屋顶形式,经过数百年的师徒口传,在元代与清初的一些文献上又曾把“吴殿”误写为“吾殿”,直到雍正十二年,在颁布《工程做法》时,对“吾殿”的“吾”字有所推敲,因而在清雍正以后才把“吴殿”称为“庑殿”。
1.2 歇山
歇山,由正脊、垂脊和戗脊组成,也称九脊殿。从外部形象来看,歇山顶兼具悬山和庑殿屋顶的局部特征:假使以下金檩为界线将屋面一分为二,上部分具备了悬山屋顶的风格特征,如梢间檩子向山面挑出,檩木外端安装博缝板等特征;下部分则兼具着庑殿顶的特点,如四坡屋面,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形成四条戗脊等。学界普遍认为,歇山起源于由悬山屋顶周围以披檐,其亦有较多别称。如《营造法式》称歇山为“厦两头造”“九脊殿”等。歇山大概率最先发源于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歇山形象是江西出土新石器时期文物上的建筑形象,即为原始歇山顶:在脊长檐短的悬山顶两端置有披厦。出土于四川的东汉墓葬建筑明器,则最完整地表达了汉代歇山顶特点:仍是中央悬山顶和周围单层披檐组合结构的特征,呈上下两阶交叠状。在北魏后期,中原开始出现了歇山形象,敦煌等地的石窟壁画上均出现了歇山石刻。发展至隋代,此时壁画里关于歇山的内容,较之北魏,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至唐代,这种流行更成风化。辽代留下的建筑实物中更兼有歇山屋顶存在,如天津蓟悬独乐寺观音阁。
2 庑殿与歇山等级序列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制度的存在,在建筑方面也对应着一整套完整严格的建筑等级制度。《周礼·考工记》曰: “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伯城方五里,子男城方三里,不得僭越。”又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祭于寝。”[2]就可反映出早至周朝便已有了对应的城市与建筑等级制度。关于屋顶等级制度,则在历经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增补修改之后也有了明确的等级规范。
中国古代屋顶形式多样,按照笼统分类,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四大类,自唐代以来就逐渐形成了“庑、歇、悬、硬”的尊卑顺序。
唐《营缮令》中就有记录:“宫殿皆四阿,施鸱尾。诸王公以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规定了皇室宫殿皆可采用带有鸱尾的庑殿,王公府邸可采用歇山顶,六品之下官宦及平民的屋顶可使用悬山或硬山。发展至宋代,宋《天圣营缮令》规定:“太庙及宫殿四阿,施鸱尾,社门、观、寺、神、祠亦如之。”明代时期规定,庑殿顶和歇山顶只可用于宫殿、帝陵以及寺庙等正式建筑上,以凸显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不可侵犯。
后世建筑史的研究中关于屋顶等级的叙述也不在少数,梁思成先生就曾在其著作中提到:“四阿顶为宋代最尊贵之屋顶,法式亦称吴殿,即清所称庑殿是也。”“屋顶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庑殿) 为最尊,九脊 (歇山) 次之,挑山又次之,硬山为下。”[3]
在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阐述:
“屋顶则按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的等级次序使用:午门、太和殿用重檐庑殿,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用重檐歇山,其余殿宇相应降低级别。”
“(歇山的)等级仅次于庑殿。”
“(庑殿)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铜器、汉画像石、明器及北朝石窟中都可见到。实物则以诸汉阙和山西五台唐佛光寺大殿为早,它的出现先于歇山,后来成为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4]
由此看出,古代屋顶等级一直有着严格的规范制度,尤其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庑殿和歇山,被公认存在庑殿等级高于歇山的尊卑序列。庑殿一直作为最尊贵的屋顶形式小范围地运用于官式皇家建筑与部分庙宇中,它通常在大型建筑组群中作为主角,例如紫禁城宫殿群中的最高屋顶采用的就是庑殿顶。歇山则作为次一级的屋顶,用于稍次等级的建筑,例如同样是紫禁城中的保和殿,其后的悬山则多用于低品阶官员住宅。最次等的硬山,在明清时期开始广泛应用,普遍用于百姓住宅。
庑殿和歇山的尊贵地位与它们的形式和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通常不以单体建筑取胜,而是以群体建筑围合出的群体空间为主,这就导致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在建筑立面上并无太大差异。为了突显某些特定建筑的尊贵程度,作为“第五立面”的屋顶就承担起了彰显建筑个性的作用。庑殿与歇山有着角翘和丰富的屋顶曲线,在建筑群中一眼望去十分醒目与宏伟,这也符合封建社会对于皇家建筑、寺庙等重要建筑的要求。因此就成为了重要建筑的主要屋顶形式。
3 庑殿与歇山等级序列缘由分析
作为稍次等级的歇山,无论从结构还是造价上,较之庑殿都更为复杂考究,同时在外观造型上,也更为出挑醒目。按照以往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划分惯例,通常结构造型越复杂、造价越高昂的样式,其对应的等级就会越尊贵。同时,深受古代中国文化影响且地域上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和韩国,却将歇山顶视为最高等级。但为何在中国庑殿成为屋顶形式的最高等级?笔者认为一定是有其相应的国家特异性,下文试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3.1 历史缘由
庑殿的历史形制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随后长达数千年的建筑史中,自有建筑形象以来,占据着屋顶形象主导地位的一直都是庑殿顶,无论是战国青铜器纹、汉画像石还是早期石窟等都可证实这一观点。发展至唐宋时期,庑殿的形制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古人巧妙地应用瓦、木等多种材料将庑殿构建成美观宜居的屋顶形式。而完整歇山的出现就比庑殿晚得多,约在汉代以后才开始形成。从历史渊源来说,庑殿远比歇山久远。作为历史更为悠久的屋顶形式,庑殿更早被古人熟知且接纳。同时,古代中国一直有“尚古”的观念。尚古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原始宗教意识,这一意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长期存在于奴隶社会的祭祀活动中。随后的封建社会,自孔子曰“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开始,便开启了尚古思想的先河,汉代之后宋明理学使得尚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且进一步与儒家思想相伴相生。在这种崇尚古老的思想引导下,古老的庑殿顶也因此更有可能性被崇为尊贵的象征。
3.2 地域缘由
庑殿早期多应用于北方地区,这应与其文化源头产于中国西北区域有关。北方地区常使用的张拉式“毡帐”图像符号,在形式上也具备着先天庑殿顶的风貌特征,这也能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何古代北方地区常用庑殿。以目前的史料遗迹来看,歇山则明显源自南方,歇山的出现也是基于南方地区建筑对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改变。王其亨先生的研究认为,在潮湿炎热的南方,建筑的顶棚易产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极易于脊下空间内形成“热死角”,引起脊部木构材料的湿热腐坏。而要通风就要开口,开口就要防护,故形成歇山顶,当建筑空间随生产生活发展时,由原始的两坡悬山顶加披檐,水到渠成地衍变成歇山[5]。在早期北方建筑遗迹中也甚少发现歇山痕迹,发展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开始形成文化大融合,歇山在中原逐渐盛行。此后,古代中国文化在地域上整体形成以中原为中心,向西北扩散开来的趋势。在中国历史中,多数朝代皆以北方为政治中心。虽在大一统的朝代,统治者吸收了许多南方元素,但是实质上仍以北方为正统,且往往引以为傲。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权威和皇权至上,将自身皇权地位进一步拔高,往往将北方的风俗文化推到了权威的位置上,这就造成了作为北方传统屋顶形式的庑殿顶也获得了相应的正统地位,成为皇权与尊贵的代表。
3.3 思想缘由
古代中国自有史记载以来就是等级社会,尤其是封建等级制度实行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礼”治国,礼法在各个方面对人都有着等级严明的规范制度。如有越制,则会引来杀身之祸,轻则祸及自身,重则连累家人九族,这从根本上造就了人们对于等级制度的敬畏。加之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建立在宗教法制的社会秩序之上,传统伦理的道德规范也渗透其中,这就促使皇权至上、尊卑有序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国建筑文化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衍生出来的子体,更是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宅经》曰:“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6]这也表明,中国传统建筑具备着极其浓厚的传统伦理色彩。无论是宫殿、寺庙、民居抑或是城市布局,甚至小到色彩、门框方位、数量等,伦理文化中所突显的皇权至上和尊卑有序,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体现。所以在统治者大肆推崇庑殿、且将其定义为最高等级的情况下,皇权至上的思想使得人们严格按照统治者等级制度实施,以庑殿为尊的建筑观念也由此流传下来。
结语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在古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虽形式有着不同朝代的转变,但是它的基本目标始终未曾改变。即是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等级制度的规定,建立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在此文化基础上,古代建筑等级制度也随之应运而生。通过与其他等级制度配合实施以达到统治者的思想文化统治目的。这一基本目标也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以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为根本,并加以古人对建筑基本属性的定义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之所以能产生如此种种严格细致的等级制度,且被长久继承传递,生生不息,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视为圭臬。其中关于庑殿与歇山在中国的等级制度区分,也是在中国本土孕育,基于中国文化思想、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发展出来最适合本土的等级制度。且因为它与中华传统思想的契合性,故而被当作传统模式代代相传。对于其等级制度的辨析,或许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屋顶形式的理解,以及关于对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地域以及风格上的区别与形成渊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