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工程咨询企业依法治企的思考

2023-01-10肖立胜

中国工程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法治化规章制度依法

文/肖立胜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随着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方位融合,中国企业在内部治理及跨境经营、投资合作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妥善处理问题,规避高危风险,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是政府、企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深入思考依法治企重大课题,建设法治化企业,自然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界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依法治企的本质内涵与实践意义出发,探讨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法治理念融入企业,特别是工程咨询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通过不断优化改进,为推动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法治化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依法治企的本质内涵与实践意义

依法治企,本质上讲就是依法依规管理运营企业。这里的“依法”有两层意思,一是企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二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要按照企业的各项制度办理,不能没有规矩。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职责义务。本文讨论的“依法治企”重点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做到依规办事、管理、经营。企业规章制度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法”,树立法治思维,践行法治理念,同样是全面建设法治化企业的核心要旨,是本文着重研讨的内容。

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的重要内容。法治的基本特点由法的本质即法的稳定性、一致性、导向性、确定性、程序性及滞后性等所决定的。反映在企业治理中,就是要贯彻落实法治及依法治企理念,将法治理念融入到经营与管理工作中去,确保企业在法治框架下高效有序运转,企业管理者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推动依法治企,建设法治化企业,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是有助于对抗经营风险,克服不确定性。企业经营最担心的是风险,依法依规、按章办事,将最大程度防范风险,特别是重大法律及财务风险。比如大额现金支出、重大合同签订等,企业制度中一般都有“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平常坚持依法办事,发生这类风险的概率就微乎其微。退一步讲,即使面对突发事件,由于日常管理中依法办事,管理者内心也比较镇定,有利于及时妥善处理问题。同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稳定性,有助于自然地对抗、克服各种不确定性,包括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人治的任意性及情绪化给公司运营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企业的发展规划、董事会章程、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纲领性、制度性文件,在关键时刻得到遵循,往往会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克服不确定性。

另外,从企业管理者自身来说,每天面对各种风险、决策、挑战乃至诱惑,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的理念,建立一道防火墙,也有助于自身的安全。

二是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法治化企业目标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员工努力的目标明确,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收益,具有强相关性及可预期性。依法治企形成的在“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感,使企业与员工之间较易建立深层次互信,大家目标相同、步调一致,必然极大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内耗,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集体,从而推动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法治化企业的品牌与声誉形成后,其影响广泛深远,将自然地发挥出法治化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助于扩大市场、吸引客户。

三、推动依法治企的关键步骤及措施

在理论界探讨研究依法治企的文章著作数量极大,内容丰富庞杂。在实践中,推动依法治企措施方法更是百花齐放、各不相同。笔者在工程咨询企业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意识地着力推动依法治企,观察并思考在推进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化繁为简,总结出可操作性强的关键步骤、措施方法。简而言之,核心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法的,按法办。在企业内部对于日常性、事务性工作都有明确规章制度,依法治企建设得比较好的企业,通常企业经营有条不紊,各司其职,而法治建设不够健全的企业,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请示领导,无法落实相应的权责分配及授权机制。

(二)没有法的,研究制订法,按制订的法办。企业经营中遇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事项,要急事急办,办完后及时总结,抓紧形成规章制度。特别是成立时间不长的公司,这一点尤为突出。如果企业成立时间长,同类事项虽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但有既有的习惯、传统做法,则可将大家普遍认可并遵循的习惯传统做法上升为内部成文的规章制度,正式颁布执行。

(三)虽有法但已不能适用的,按修改完善后的法办。如果情况变化较大,产生了新的系统性问题与矛盾,就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应考虑修改完善既有法。法总是要比现实情况滞后一点。实践中,对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四)主要领导要带头守法,做到“王在法下”。如何能将企业主要领导纳入本单位规章制度之下,即遵守本单位的“法”,在实践中是个难题。一方面,需要有外部的、特别是上级的各种刚性要求和压力、组织监督。另一方面,要靠个人的法治素养与道德修为。主要领导法律意识强,法律素养深,带头作用发挥得好,则单位的法治建设相对容易成功。

以上可以说是依法治企的关键环节。实践中,推动依法治企落地,重点要抓执行。制订切实可行的规范性政策制度,增强员工对“法”的信心,树立对“法”的信仰,才能推进企业法治建设生根落地。特别要注意从细小的方面做起,从具体事上抓执行。对于重复出现的大量事务性问题,要及时梳理出来,拿出解决办法,这样既有利于规范工作,也便于日后修改完善制度。日积月累,涓涓细流汇聚成“法治”的江河,慢慢地企业各项工作就走向法治化了。

四、推进工程咨询企业依法治企的建议

(一)正确理解法的稳定性,克服随意调整法的倾向。谈到依法治企,有一些偏见具有一定普遍性。如不能让法规制度控制了活人,不能让法捆住了手脚,搞成教条主义,失去了企业经营所必需的灵活性。实际上,这是一种把法的稳定性推向极端化的错误认识。这样的论调,往往正为任意用权打开了方便之门。众所周知,法的重要属性是其稳定性,没有稳定也就谈不上法,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样如此。然而,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虽然法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相比决策者或行动者不受约束的任意发挥可能带来的弊端或危害,其利害得失不言而喻。实际上,法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是对头绪万千的生活与工作的高度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规范,并对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时刻保持着关注,只不过法不能随便调整,滞后一点、慢一点而已。

另外,这样的论调本质是将法的导向性、确定性与人的能动性对立起来并推向极端,否定法治框架下人的能动性。法具有导向性和确定性,这是法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长期看,法这一特征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在企业也不例外,规章制度的导向性告诉大家工作方向,明确告知大家行为的后果。正确理解法的稳定性,也需要在“法”的框架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主营业务领域外开拓新业务,一般企业内部都有规定的报批决策程序。一方面,这是企业刚性的规章制度,目的在于聚焦主业,防止盲目扩张,防范风险,是有导向性的;另一方面,这一规定也给管理者发挥主观判断和裁量权留出通道。

(二)树立守法底线思维,开展业务要有所取舍。在依法治企推进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阻碍,常见的反对声音主要认为规定太多太细,影响业务开展。短期看,依法合规会使工作程序繁琐一些,有时候会对经营产生影响,但从长远看,守住底线是企业持久安全运营的最强力保障,是决定企业长久运行的安全网、防护墙。以保密规定为例,某些规定对业务的开展可能会有影响,但与泄密事件造成的损害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另外,保密资质这道门槛也是企业的一条护城河,对巩固、扩大业务无疑是有巨大利好的。

守住法律底线,则意味着对某些业务要有取舍。比如,工程咨询业务中,有许多行业明确的法定的规范,都是红线。在实践中,无论是上级还是委托方,一旦其要求或试图越过法律的红线,则应想办法说服,说服不了宁愿放弃业务。触碰红线,利益是暂时的,后果是潜在致命而不可控的;坚守底线,后果是可控的,利益是长远的。

(三)正确理解法的继承性,摒弃“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思想。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之前要延续既往做法,遵守既有的规章制度,往往效果好于贸然打翻过去的做法另起炉灶。法或规章制度,主要来自于习惯法或自然法,具有继承性。习惯与自然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最富有生命力,规章制度大多也是来自于长期的习惯与做法,抽象提炼出来形成的。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法”上,往往出在人上,人出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法的修改或完善可以慢一点,调查研究以后再动。在实际中,许多单位领导刚上任,就忙于重新制订各种战略规划或重新建章立制,往往最后的效果都不太好。

(四)主要领导应谨慎扩大自由裁量权。所谓商场如战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主要领导具备清晰的法治思维和法理修养,时刻贯彻并推动依法治企。要防止有人利用企业的刚性管理特点,在关键时候,鼓动领导扩大自由裁量权,从而违背了依法治企的理念。法治建设起来很难,往往一件事就毁掉长期建设取得的成果。实践反复告诉我们,运用自由裁量权要慎之又慎。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依法治企不仅是外部形势的要求,也是企业内部治理的要求。在企业,法治不是觉得有用时拿起来用一下,无用时就一脚踢开的纯粹实用主义工具,法治本身就是目的。

在推动依法治企的过程中,在处理某些特定的人与事时,会让人感觉法治冷酷无情,但从本质和长远看,法治才是善治。法治保护了奋斗者的激情、创造者的才华,守规矩的人得利,给所有员工提供争取进步的平等机会,甚至对平庸者都能提供安全的保障和兜底。法治是企业最坚固的防护墙、最安全的防火墙,最有力的助推剂,贯彻法治,企业将会更加持久、稳健地发展壮大。

法治是一种信仰,信仰需要坚守。从利弊的角度看,短期从某个局部看,或许法治有时不如人治。它的效率不够高,决策质量也不总是令人满意,确实有其不足的地方。然而,从长远的更大范围来看,我们无法否定法治所能提供的巨大的潜在的价值,无法颠覆法治优于人治的普遍共识。在企业,各个岗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推动依法治企进程中核心的角色,只要坚守法治的信仰,从眼前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绷住依法治企的弦,逐步通过法治实践,养成法治意识,经过3 ~5年的努力,一步一个台阶,推动量变走向质变,就完全有可能将一家工程咨询企业建设成名符其实的法治化企业。全员各就各位,办事有章可循,运转高效自如,最终达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治的境界。

猜你喜欢

法治化规章制度依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治理法治化的路径研究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墙化”更需“强化”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