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剧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推广普及路径

2023-01-10贺澜琦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音乐剧形式音乐

贺澜琦

一、中小学教育推广普及音乐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小学教育推广普及音乐剧的必要性

1.促进新时代背景下音乐课程的发展

指向中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音乐课程改革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也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改革后的音乐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其艺术体验与鉴赏能力,培育其文化素养及高尚情操。对此,教师在选择音乐教学材料和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对美的体验,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与理解能力,将表达美、创造美、欣赏美作为师生共同的学习和成长目标。音乐剧是一种包含多个艺术门类、展现多种艺术内涵的音乐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视听感官相结合,且符合中小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年龄、生理发展特点。通过音乐剧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小学生的创造力,而且通过一系列带有欣赏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技巧技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越来越强调跨学科融合的重要性,但融合并不是随意地拼凑和叠加教学内容,特别是某些与音乐相关的艺术类别可能具有一定的“侵入性”,加大了学生理解和内化知识的难度。而音乐剧教学作为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其每一步都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个性化调整,完全符合学科融合的理念。此外,要实现新的音乐课程教学目标,开发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这也是最容易被音乐教师忽视的部分。音乐剧在课程设计中具有天然的创作优势,它本身就是一个集合了多个艺术门类和各种资源的综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积极推进,我国的音乐剧创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互联网在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充沛资源与信息的同时,还使得音乐剧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它如同一座包容、精致的桥梁,联结了来自世界不同文化场域的音乐家与音乐作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充分掌握优质的音乐剧素材,将音乐剧渗透在课程资源的方方面面,对于全面提升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将大有裨益。

2.促进以人为本的学生成长发展

综合艺术教育已成为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艺术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而专注于艺术认可和艺术创作,能够让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多元素养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通过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调动其更加丰富的情感张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内容的舞台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跨门类、跨专业特质,不仅深谙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内涵,还渗透了文学、哲学、历史等文化要素,并将其融汇于同一故事之中,在具有戏剧冲突的作品中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交织融合,认识到文化内在的同一性,而非孤立、割裂地存在。

音乐剧将音乐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将舞蹈服务于整个音乐剧的剧情,教会中小学生欣赏美、感受爱。戏剧反映生活,生活浓缩在戏剧中,戏剧是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的重要平台。通过观看和学习国内外的经典音乐剧作品,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美感体验。对个人来说,了解、参与戏剧活动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这正体现了戏剧源于生活、重塑生活的重要作用。音乐剧在提高学生的文学、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方面的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人物、矛盾冲突和故事背景,帮助中小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以更加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一切。音乐剧课程中的排练环节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艺术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在“短平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今天弥合所缺乏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情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切艺术和世界,并将珍贵的青少年想象能力与创造力融汇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有趣的过程中,中小学生不必被动接受,而是可以主动学习,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艺、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音乐来源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同时也将反馈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学生在音乐剧的学习与编创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对学习目标的认识,还可以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教育推广普及音乐剧的可行性

1.与音乐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相契合

新的音乐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向,侧重于打造有趣、灵活、民主的学习型教学组织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在于,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等音乐技能的训练,而是对音乐的热爱,重视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在感受中成长。传统的音乐课程往往存在形式固化、内容单一等弊端,其在教育观念、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实践表明,这种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学未能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和能量,阻滞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美育的发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双减”政策的推进,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给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音乐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舒适圈”,摒弃过时、僵化的教学方法,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

音乐剧是帮助音乐教师打破固有思维、创新音乐课堂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在音乐剧中充分加入音乐、舞蹈、文学等要素,为学生提供极大的想象与编创空间,让学生不仅能够“听音乐”,还能够“做音乐”。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形象与角色情感的代入中,感受艺术的深刻与丰富,同时与教师、同伴有更好的交流机会,大家共同筹备、排练和表演,既促进了师生之间更密切的互动,也鼓励了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实践、音乐创作的热情。学生经由音乐剧的尝试和突破,不仅能深化对音乐学科的兴趣,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探索中学习、在创新中收获,而且音乐剧之于音乐课程的创新,并不会导致学生失去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机会,反而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中体验丰富的音乐素材。

2.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规律相契合

音乐剧中的素材和内容广泛而丰富,包含有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也有很多作品契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音乐剧更符合中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认知特征,它以直观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可视、可听的鲜活音乐形象,帮助中小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最表面,因此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接受能力来选择课堂教学形式和音乐材料。无论是在艺术表现、舞台表演,还是情节内容的表达方面,音乐剧都显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更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此外,一部好的音乐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定位,一个探索自我的特殊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中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无限的想象力,而音乐剧创作过程中轻松、自由的氛围,正好为中小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第二,音乐剧以其情绪渲染、情感推动的特点,能够顺应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中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比较开放,表达自身的感受时很直接。音乐剧中的演员在表演时也会表达出一种真实的感情,这是其表演的精髓。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演员将自己强烈的情感透过剧情展现出来,在观众中产生审美和心理上的认可并产生感人的效果,这种形式的演出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为他们积累丰富的社会情感。第三,音乐剧形式多样、兼容并包,能够给予中小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与创作空间,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中小学生善于交际和模仿,其情感上更开放,而音乐剧创作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发挥想象。参与音乐剧表演适合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强调自己的个性。第四,音乐剧符合中小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特征与审美诉求,更趋向于综合化、前沿化和大众化。音乐剧的综合性特点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整体审美素养的发展;音乐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审美上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发展诉求;音乐剧比较多样化,可以满足中小学生更多的审美需求。综合看来,音乐剧完全符合中小学生综合审美的发展需要。

3.与中小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需要相契合

中小学音乐教育处于基础音乐教育阶段,教育对象是普通的青少年,他们的音乐体验是基于特定的生活经历的。与其将精力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如充分利用他们的感官系统来获得审美享受,将知识、技能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塑造中小学生的审美心理。通过参与音乐剧的体验与创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丰富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了解、参悟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人文知识。中小学生演唱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兼顾唱词、旋律、节奏、韵律等方面,同时也兼具一定的情感投入,而音乐剧刚好可以满足这种要求。音乐表现能力是音乐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表演者对特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情境或故事情节的展现。音乐剧的主题比较深入突出人文和思想内容、剧情内容和情感丰富,这也符合中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另外,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教育学界的关注重点,而音乐剧的创作是在基于一定音乐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散思维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感受,调动实践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创作欲望与热情,这些都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合作能力在音乐剧教学中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因为音乐剧本身就是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其导演、编剧、演员和制作设计师需要相互交流和讨论,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而且,剧中人物也必须互相交流合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和融洽相处,有自己的意见时要与他人讨论,遇到问题时要互相沟通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了学生,还能使学生同时感受和享受音乐之美。

二、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普及音乐剧的实施路径

(一)推广场域与策略

1.在课内音乐教学中推广

音乐课程是中小学生接触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平台,教师在音乐课程中的指导与帮助能够为学生提供受用一生的知识和素养。因此,教师应当关注课堂这一重要阵地,在音乐课程中以音乐剧的形式渗透多种文化要素,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其表现、表达能力,并引导其深度掌握音乐技能与文化的交织交融路径。音乐教师首先应当深化对音乐剧的了解和掌握,积累不同类型的音乐素材和文化故事,选择符合学生审美和喜好的优质音乐剧作品;也可以通过经典音乐剧作品打造可供学生创新的平台,涉及从过去到未来、从神话到现实的众多题材。同时,还可以与语文、英语等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能力。在音乐剧中,演员的演唱方式也很丰富,除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演唱者还可以运用很多其他的唱法,比如在一些音乐剧中,还有本土的民族唱法等,这些都会深深地吸引中小学生。但也正是因为音乐剧的多样化特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教学。由于中小学生的人格还未健全,因此教师为他们选择的音乐剧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也必须是健康的,同时题材要鲜明、艺术水准要高,而且内容、形式更要精彩并有吸引力。

2.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推广

除了以课内的形式推广外,音乐剧的推广也应该着手于课外。不过由于课外推广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时间、场所、资金等方面,因此课外推广最好的形式是音乐剧小品。音乐剧小品在规模上虽然比不上大型的音乐剧表演,但是却比大型音乐剧表演更需要花心思。音乐剧小品的表演时间一般是八分钟左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美地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非易事,除了需要音乐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结合外,在制作和演出方面也都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因此,完成一个音乐剧小品,不仅能够展现出学生较高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审美个性。

(二)推广措施与方法

1.音乐剧课堂教学

音乐剧的课堂教学应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音乐课中进行歌舞或身体节奏的学习,旨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摆脱传统的坐着听音乐课的模式。这一阶段需要所有学生的参与,其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唱歌、跳舞,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按节奏唱歌和演奏。鉴于这一阶段需要舞蹈和声乐的相互配合,所以应该综合这两方面的师资,一起进行教学。第二个阶段,需要学生创设一个意境,将歌曲中所表达的叙事情节呈现为一个简单的情景,体验音乐剧中各个元素的结合。有了初步训练的基础以后,就可以进入第三个阶段。因为学生已经体验了歌舞表演片段的艺术实践,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融入音乐剧的艺术形式了。比如,在互联网上搜索学生能够接受的音乐剧作品,截取其中的片段让学生重点赏析,初步了解音乐剧的基本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教授一些经典的音乐剧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等知识。欣赏音乐剧片段是课堂音乐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对音乐剧的学习和感受必然是从“音乐剧是什么”开始的,只有当他们明白了音乐剧的基本内涵与意蕴时,才能慢慢地学会欣赏和投入。值得注意的是,对音乐剧的欣赏必须经过层层铺垫,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在完成第三阶段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传授音乐剧形式特点的知识了,即以音乐为主,辅以舞蹈、美术、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点。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讲解的方式,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采用活泼有趣的表达方式。具体方法是,在前一时期歌舞及情景组合教学的概括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对音乐剧的整体理解,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剧最简单的方法是欣赏故事,然后提出问题。学生在评价完音乐剧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反馈和更正,并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剧时既要关注外在的美,又要关注内在意蕴和文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音乐剧片段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要积极向上和充满正能量。在这个阶段过后,就可以进行针对音乐剧片段的具体教学。首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音乐剧片段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模仿,并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艺术诠释;其次是对于经典片段的改编,可以让学生根据经典片段创作自己的表演内容,之后进行表演;最后就是独立创作了,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再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剧片段,并进行演绎。

2.音乐剧课外实践活动

在中小学推广音乐剧,除了要着眼于课内,进行课堂教学以外,还要将音乐剧融入学生的生活中,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推广。艺术源于生活,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应注意学生的音乐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衔接,以及音乐与相关艺术、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学科的衔接。课外实践活动平台丰富、内容形式多样,例如文艺会演、音乐社团、文化节等,可以在音乐剧编排与表演中调动全员广泛参与,凸显音乐剧内容的可扩展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就艺术结构而言,音乐剧元素来源广泛,形式和组合多样,是一门极为自由、复杂的表演艺术。因此,为了更好地在校园内推广音乐剧,必须让学生在更大的视域中寻找、实践和创造。学校和教师应当丰富校内音乐实践的资源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艺术品鉴环境,借助开展文化节、社团、成人礼等文化活动,打造更加多元的文化场所。

(三)推广步骤与内在逻辑

1.由浅及深,促进音乐课程的深度教学

在中小学校推广音乐剧应该由低层次逐步上升为高层次,这意味着所推广的音乐剧必须匹配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技能技巧水平。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推广时,应该采用较为简单的模式,可以以游戏为主,创设情境,也就是以游戏为导入,用简单的音乐表演形式来演绎一个情景;在对中年级学生进行推广时,可以活动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音乐剧来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推广时,应该采用较为深入的方式,可以以评价为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不仅要完整地演绎一个故事,而且还要与一定深度的思想相融合,并且在表演完以后能做出中肯的评价。小学生的推广层次大致如此,初中生比小学生的难度要再稍微高一些,要求以课本为基础进行音乐剧创作,并且能做到与同学相互合作,共同完整地演绎出来。对高中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一些,除了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基本要求以外,还要能够自己创作音乐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起到辅助创作的作用。

2.由少及多,发展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形式

在中小学推广音乐剧应该由基本形式发展为多元形式,这意味着推广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当中小学生对音乐剧不熟悉时,只能用最简单的艺术形式轮流表现,一般是说和唱。待渐渐熟悉了以后,就可以一点一点地在说和唱的基础上把舞蹈融入进去。再深入一点,就可以把戏剧元素也融入进去,最后逐渐加入不同的形式。整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的水平慢慢提高,使学生学得更好。中小学的音乐剧推广工作最终要落实于说、唱、舞、戏剧、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才是推广工作最大的成功。

三、小 结

探索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普及音乐剧,首先应该分析推广普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是探究中小学教育推广普及音乐剧的措施,先找到音乐剧推广的形式,之后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来进行音乐剧的推广,在推广时要注意由低层次逐步上升为高层次,由基本形式发展为多元形式。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促进音乐课程的发展,还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如果能在中小学成功地推广音乐剧,将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音乐剧专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音乐剧形式音乐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