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2023-01-09郭琳何莉
郭琳 何莉
摘要: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涉农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存在培养模式适应性低、培养过程实践性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等窘境。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新农科建设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对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从培育知农爱农型人才、优化培养方案、深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农科;乡村振兴;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46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勾勒了新时代下乡村发展的蓝图,其中人才处于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的基础性资源。当前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但真正扎根于农村的专业人才却呈现不足局面,尤其是以农林经济管理为代表的农科类人才,如何将涉农专业人才与乡村建设相匹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对口作用。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引方向,是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培养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农林院校是新农科建设的关键载体,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与国家战略相契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窥探我国农科现有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由于城市化的虹吸,“离农”化趋势逐渐凸显,现有农林人才与乡村实際需求不相符。为此,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有困境入手,分析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实现新农科教育建设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1.1培养模式适应性低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于高校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引,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当前经济社会需求相符,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精英。农业教育与农业社会发展相互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于经济社会所需。但就目前农业院校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来看,很大部分更倾向于考取研究生、银行等,存在就业范围局限、就业质量低等窘境,学生的就业方向从侧面表明其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现实需求相脱节。
1.2培养过程实践性不足
在本科教育培养中,农经专业实践性不足首要表现为课程结构的设置环节,更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实践环节较少。其实从招生生源来看,来自城市的学生比例在增高,虽部分同学家在农村,但未曾真正接触农业活动,加之多年求学,对农村知之甚少,究其根源则是学生对农村认识片面,导致对农村的归属感弱、农业认可度低以及缺乏农民融入感。培养方案中虽然均有专业实习部分,但部分地方高校更多是流于形式,或者是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由于周期较短、实习地点等因素限制,致使专业实践质量不高,很多同学依然对农村不了解,缺乏对农村的全面认识。
1.3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窠臼。地方高校涉农专业双创教育中,多数牵头者为教务处或学工处,通过以赛促教的表现形式来达到培养具有双创素质的人才目标。在真正实践环节中,多数学生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对实践层面的应用,或者是不能足够引起农经专业同学的重视,团队成员存在得过且过、从众的情况。同时由于社会轻农观念积重难返,且地方高校涉农专业面临招生参差不齐、专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堪忧等问题,种种原因限制了农经类双创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如何激发与培育农经类学生双创意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乡村建设中,是地方院校农科专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2.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储备库
乡村的振兴,人才处于首位。人才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一批扎根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高质量人才队伍。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库提供之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链的前沿阵地,以往聚焦于乡村产业、教育减贫等层面,对人才服务意识的培养淡薄、涉及乡村就业研究较少。为应对农村农业新业态的发展,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以培养高等农林人才为己任的农业院校,特别是农经类专业应结合农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借助其现有教育体系培养与基层发展相符,或者是围绕全产业链发展搭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新体制机制;在农林院校的指引与影响下,拓宽其不同类别人才的广度与深度,以此为契机构建专业化人才需求响应机制,围绕粮食安全、生产经营、乡村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于乡村发展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分析,为农经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也满足乡村范围内的人才需求;逐渐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中的比重,加强系列实践基地建设,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2农林学科改革对新农科建设的积极响应
农业经济已然进入新时代,加之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冲击,传统现代农业知识结构体系及其作用受到科技创新的破坏,原有传统农业架构体系狭窄已不适应“三农”发展需求的现实。复合型人才在现今被认为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具有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高等院校如何培养综合服务型的人才,尤其是服务“三农”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2019年教育部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奏响了新农科“三部曲”,对其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进行阐明。新农科是应对“三农”大变局的适时举措,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转换、振兴乡村的一次教育战略行动,在满足农村社会发展新需求之上,还秉承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涉农院校作为新农科建设的首要战场,在各学科间进行优化,特别是农林学科的改革,不仅推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也进一步提升学院及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并为农村输送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3提升人才培养和未来农业的匹配度
伴随劳动力成本与单位面积产出率的一高一缓,传统农林学科在未来农业发展中显出后劲不足局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受到创新深层次影响,加之大国间产业格局的重塑。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引擎之一,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培养适时人才悄然变为每所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当前农经类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难以寻求到與专业契合度相对较高的工作,同时由于农林类学科是基础学科,与新型产业相对而言,农业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弱,在吸引就业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农经类专业必须打破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尤其是农林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在原有通识基础教育基础上,还需对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完善,提升现有人才培养与未来农业发展的匹配度。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
3.1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提出新嘱托,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农林院校尤其是以农经为代表的农科专业更是要凸显其作用,在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本研衔接的培养框架中,搭建以大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服务地方区域发展为己任的教育,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现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单单是掌握书本知识,而更多的则是以德育为先,集爱农村、善经营、懂财务、会管理于一身的技能型人才,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相符。在不同类型的比赛中,如创新创业实践应凸显对农林经济专业学生的价值导向功能,从加深“三农”情怀、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三个层面为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知农爱农人才。
3.2优化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时代下“三农”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在知识体系调整与未来“三农”发展相适应的现实需求中,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与新农科建设一脉传承。在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前,农林院校首先针对于社会和行业需求等角度展开细致充分的调研分析,在兼顾地方发展与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情况下,制定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丰富和提升校企、基层政府-高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实现专业课程与农村需求的对接。其次涉农高校应继续坚守“三农”底色,重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在学科交叉融合中积极探索开设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完善现有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种类,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整合线上现下资源,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案例,培养学生面对棘手困局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应注意到学生群体间的个体差异,挖掘个体潜力,切实做到个性化培养。
3.3深化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基础、专业、综合三维实践层次中,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任课教师应将从单一的室内教学转向多元化的室内外教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到农村实践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视野中,不断增强其对知识的渴求意识,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面对实际“三农”问题的化解能力。同时还应强化专业实习,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校企、地方-高校办学模式下,构建学院、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场景,建立起配套的教学团队、人才输送体系,真正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以及职业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金绍荣,张应良.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9):77-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05-14].
[3]郝振萍,郭延乐,宰学明,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双创型“新农人”培养体系[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04):226-231.
[4]魏冉.高校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J].人才资源开发,2022,(15):26-27.
[5]郝树芹,段曦,束靖.“智能+”教育模式在新农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4):200-202.
[6]梁姝娜,侯倩,孙一力.新农科框架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农业,2021,(35):8-10+49.
[7]陈强强,杨婕妤,杨清.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J].中国农业教育,2021,22(01):51-58.
[8]陈鹏.新农科来了!传统农林学科怎么变[N].光明日报,2019-09-16.
[9]林琳.着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1,(05):16-18.
基金项目:2022年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我校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郭琳(1995-),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农村贫困;何莉(1994-),女,汉族,甘肃定西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