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发热知多少

2023-01-09袁远宏

家庭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肛温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一问 什么是发热,儿童体温多少度才算发烧,多少度是高烧?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体温分体表温度如腋温、耳温、额温,体核温度如口温、肛温。不同部位的温度有所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也略有差异,一天内波动<1℃。

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也被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因腋下、舌下温度影响因素较多,肛温能真实反映体内温度,因此,当肛温、腋下、舌下温度测量相差较大时,应以肛温为准。因水银温度计易破损造成伤害,外泄水银可引起中毒及环境污染,现已较少使用;而测口温、肛温常因温度计插入产生不适感,不易被儿童接受。目前临床上最多采用的是电子温度计,测体温部位为腋下。

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为低热,38.1~38.9℃为中度发热,39.0~40.9℃为高热,≥41.0℃为超高热。儿童长时间高热和超高热容易出现惊厥和脏器损伤情况,家长应特别注意避免儿童长时间高热和超高热。

二问 儿童发热应如何处理,是否所有的发热都要退热处理,儿童体温达到多少度使用物理降温,多少度使用退烧药且应用的计量如何把握,退烧药开封多久后不再建议使用?

退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发热所致的不适,即改善儿童的舒适度,而非单纯地恢复儿童正常体温。所以,如果宝宝体温虽然达到39℃,但是精神很好,不影响玩耍,食欲也很好,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暂时不用退烧药,多喝水,继续观察。如果虽然体温还不及38℃,但是宝宝精神不好,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肌肉酸疼,那么这个温度也是可以使用退烧药的。对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宝宝,退热要积极一些。高热惊厥通常发生于热初24小时之内,所以在热初的24小时之内退热尽量积极,超过37.5度就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当体温超过41℃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可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时必须紧急处理。对于儿童发热,特别宝宝有任何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或者在线咨询医生寻求帮助,并需积极查找并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因。

对于低中热的患儿,体温在37.5~38.9℃时,恰当的护理和物理降温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新生儿及小婴儿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如解开衣被、室温调至22~24℃,或以温水浴降温为主。物理降温时按热以冷降,冷以温降的原则,即高热伴四肢热、无寒战者,给予冷水浴、冰敷等降温;发热伴四肢冰冷、畏寒、寒战者,给予30~35℃温水擦浴,至皮肤发红转温。过去有人推荐家长用30%~50%的温酒精擦浴,但因酒精可以破坏皮肤毛囊结构,影响皮肤散热功能;且酒精可经皮肤吸收,损伤肝功能,现在儿科专家已经建议禁用。还有冰水灌肠等方法,往往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目前也不建议给儿童使用。

物理降温无效时,可用药物降温。儿童解热药应选用疗效明确、可靠安全、副作用少的药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发热患儿,退热药物是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不适。当患者无不适,一般情况良好,无高热惊厥史时,不必马上用退热药,可密切观察。年龄<2个月不宜用退热剂降温。对发热儿童可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来评估急性发热时儿童的舒适度,如发热出现有微痛表现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见图1)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WHO推荐作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的首选药物。最小适用年龄2个月,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次用药10~15毫克;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不能口服者可选栓剂塞肛;4~6小时可重复使用,每日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天,小于3岁者,1次最大量小于250毫克。副作用少,常见恶心、呕吐、过敏反应,过量中毒可致肝损害,甚至肝坏死;肝肾功能不全或大量使用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黄疸、氮质血症等副作用。

布洛芬此药最小适用年龄是6个月,推荐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每次用药5~10毫克。间隔6~8小时,每日不超过4次。主要是口服给药,具有退热镇痛、抗炎作用,对发热者可改善舒适度。不能口服可选栓剂塞肛,还可以静脉滴注给药。副作用常见恶心、上腹部不适,少数有头痛、耳鸣、眩晕、皮肤过敏、血小板减少;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有尿潴留、水肿、肾功能不全者,可能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退烧药开封后,一般超过1个月不建议再使用。

圖1 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三问 儿童发热,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如何使用,能同时使用或者交替使用吗?

不要同时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虽然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较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降低体温的度数略多一点,但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也不能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且两药联合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推荐两药联合或交替用于退热治疗。同时,对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也不建议联合使用,以免发生重复用药,甚至药物过量中毒的风险。

四问 高烧的儿童一定比低烧的儿童病情更严重吗?

高烧的儿童与低烧的儿童,不能单纯以体温高低来评判哪个更严重。因为引起发热的病因不同,表现的症状不一样。如果单纯按照体温去比较,高烧时体温比低烧时更高,可能会引发孩子出现脱水或者是电解质紊乱,或者是出现热性惊厥的机会相对更高一些。但是从引起发热的疾病来说,引起高烧的疾病不一定是重症,引发低热的状态也不一定就是轻症。例如比较常见的白血病、结核或者一些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或有免疫力低下的患儿,都可能只是低热,但是疾病比较严重;相反,幼儿急疹表现为高热状态,但是这种疾病本身并不严重。

袁远宏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儿危重症的抢救及小儿疑难病的诊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救援医学协会儿科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院协会门(急)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急诊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中毒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化学中毒医疗救治指导专家,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3本医学著作。曾获“湖南省直机关志愿服务活动优秀个人”等荣誉。

猜你喜欢

肛温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为什么感冒药和退烧药不能一起服用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缩短新生儿直肠温度测量时间的可行性研究
湿热环境下运动对人体肛温、心率和自我感受的影响*
平腕立指手法对热证家兔模型肛温及血液白细胞数的影响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探讨
一种推断死亡时间精度的肛温法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