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莫扎特《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的第一乐章

2023-01-09王艾佳

音乐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慢板大调奏鸣曲

王艾佳

〔关键词〕莫扎特;《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慢板乐章;音乐分析

一、引言

在聆听莫扎特的钢琴曲之前,最好先搞明白钢琴乐器的演进情况。世界上第一台近代式钢琴,是1711年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乐器制造师克里斯多弗利设计出来的。这种改造过的乐器,原是着意于补救大键琴的缺陷,增广弱音与强音间的幅度。此后又有吉巴曼和舒达恩等人继续精进改良。1777年,莫扎特在旅行中第一次接触到舒达恩的钢琴,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在舒达恩的钢琴上弹了一个多钟头,感到非常的愉快。”可见,钢琴在当时算是性能很好的乐器了。

1774年到1786年间,莫扎特共写作了2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虽然不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般具有戏剧性的演进过程,却已经用上了早期古典乐派最新发展的奏鸣曲式。海顿迅速创立了新奏鸣曲式,而莫扎特紧随其后,凭借其敏锐的感受力,很快将海顿的创作成果吸纳整合,并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写出了更充实,甚至可以说是更杰出的作品。后来他在海顿的基础上为奏鸣曲奠定了三个乐章的形式,并且赋予各个乐章的主题以鲜明的个性和惊人的表现力。晚期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就明显体现出了其卓越的进展,作品变得十分紧凑。

二、《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

莫扎特的《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创作于1777年,即使它没有在作曲家生命历程中的某些特殊时期诞生,但莫扎特的生活中又曾几何时摆脱过困顿和无奈这样的主题呢?美丽纯洁的Adagio乐章和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在莫扎特身上奇妙地交织到了一起。

用慢板乐章作为《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的第一乐章,使这首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莫扎特所创作的23首钢琴奏鸣曲中,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莫扎特一改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常见的明朗与活泼,让音符在静谧与安详中流淌,显得十分的亲切、自然。

从上例中可见,主部主题的乐思起点采用了带附点的二度音程,从二度进行到四度,接着到三度,最后进行到五度,让主题旋律缓缓舒展。蜿蜒迂回的进行和从容稳定的节奏,体现出一种像宣叙调一般的表现方式。左手部分呈现出柱式的和声织体,让听觉效果变得丰厚,同时又增添了一些踏实和确定的感觉。最低声部正是一条下行的八度音阶的线条,走向了与右手声部相反的方向。从音程、和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的乐思在变宽变长、绵延伸展。

这里音响间涌动的力量源于左手声部的织体与右手声部的旋律之间,而不仅仅是高声部的旋律。从整体上看,中间声部好像只是为构建出丰盈的和声而存在的,但是单看音符的流向就不难发现其作为内声部的极其分明的独立性。所以,从莫扎特在此处的处理可以看出,主旋律虽占据上风,但也不能忽视和声进行中隐藏的动力,而和声的内在动力也一定不能以牺牲某条可以独立发挥的线条作为代价。

这短小的三小节,将清新的和声与疏朗的织体结合后就创造出了丰厚、大气的音响空间。乐思进行到第3、第4小节时呈现出两种形态各异的织体,但它们又融合得那么轻松、过渡得那么自然。第4小节忙碌的分解和弦中暗含着内在的平稳秩序,究其根本是前三小节在柱式和弦的移动中保持了音乐前进的动力,并且做到了无缝对接、平缓过渡。显然,莫扎特十分善于将严谨的乐思羽化在平静的音乐语气之中,这也是他的一项天赋技能。

通常古典奏鸣曲的副部主题会与主部主题在表现风格和情绪上达到强烈的反差效果,而在莫扎特这首作品的Adagio乐章中,副部主题可以说是呈现出了与主部主题的并行。

从上例中可见,副部主题的调性由主调转向属调,将织体形态少做了一些变动。旋律中出现了许多轻快的跳音,透出了作曲家天性中的天真与顽皮。这一短短的慢板乐章仅将主题变化并再现后,增添上了精巧的三个小节作为尾声,就把所有构建起整个慢板乐章的材料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风格特征分析

(一)《隆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戏剧性内涵特征

莫扎特创作歌剧的热情和成就相当大,并且不管剧本里是否含有戏剧性格,他在歌剧创作中最终都能展现出强烈的戏剧化效果。他也有一些剧本在当时遭到观众对内容的质疑与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歌剧中的音乐是无懈可击的。同时,莫扎特在创作钢琴奏鸣曲时,将“歌剧性”的戏剧内涵体现在了表达音乐的手段上。莫扎特这首《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是他23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四首,属于他个人的早期创作,此时的作品里带有一些均衡性质的、古典主义的节制,另外也不乏他自己性格中的直率、乐观、纯朴、天真的本质特点。他似乎生来就有成为歌剧巨匠的天赋,他在歌剧中独到的戏剧性和喜剧特色都被他巧妙地用到了这首《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慢板乐章中,在奏鸣曲体裁的内涵和逻辑特色方面发挥得尤其成功。

從上例中可见,该慢板乐章与莫扎特所作的《唐璜》《魔笛》等歌剧有联系。其吸取了一部分来自歌剧中宣叙调、咏叹调、重唱还有花腔装饰等方面的特征性素材后,在钢琴奏鸣曲作品中就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非常吸引人的戏剧性冲突的感觉。

(二)《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演奏风格诠释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莫扎特这首作品慢板乐章“歌剧性”的戏剧内涵特征,而要想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这一创作特点,就必须要关注一些主题声部的旋律线条与和声部分的巧妙联合,关注一些相对独立的、有对比情绪的乐段,关注由一些术语构成的表现层面。莫扎特非常擅长写旋律,他将写歌剧的才能充分运用到钢琴奏鸣曲的写作中,所以在演奏时应做到手指尽量贴键,将乐句表达得连贯、优美、歌唱化一些。在莫扎特《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中常出现由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演奏家阿尔贝迪·多梅尼柯创造的阿尔贝迪低音伴奏音型,它在键盘乐器演奏中表现为低音声部采用固定的音型。它原本应有两种奏法,一种是legato,另一种是nonlegato。笔者认为,这首作品应该采用第一种奏法,把伴奏部分弹得非常连贯流畅可以更好地衬托出具有如歌般特点的旋律声部。

为了展现出莫扎特作品旋律的精巧和其所具有的古典音乐的典雅,在演奏中就要避免为了营造歌剧效果刻意发出过分宏大的音量和尖锐的音色,而应时刻铭记莫扎特作品所具有的鲜明个人特色。弹奏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松手臂和手腕的力量,练习用手指的第一关节作为控制力量的重要部位,尽量保持音色分层清透、音质圆润明亮。《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是一个Adagio乐章,相较于贝多芬作品中明显的交响性,这首乐曲更注重音色的多样化,所以在力度使用方面也要十分节制,随意变化的力度并不符合这首乐曲静谧的意境。也不必将渐强渐弱做得特别突出,能达到舒适的、平稳的进行即可。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莫扎特任何门类的作品的原谱上都没有标明速度,当代版本上所有的速度记号都是现代人通过自己的理解添加的。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中最常使用的术语有Allegro(快板)和Adagio(慢板),几乎不用Presto(急板),所以演奏快板章节时应将速度控制在120-126之间,不宜太快,而本文研究的《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是慢板乐章,速度应介于48-50之间,不宜太慢。正如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的风格所倡导的那样,我们在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时,不宜随意变换速度,从头至尾要保持一致,让乐曲平稳进行。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至今仍在全世界各国的音乐厅舞台上演奏,要想演绎好他作品中的慢板乐章,除了要做到上述的音符连贯弹奏、音色分层清晰、力度速度精准控制这些最基本的要求之外,还应该严格遵循原谱上的标记,仔细划分音乐句法的气口,准确演奏经过作曲家有意设计的留白休止。莫扎特的钢琴作品虽然有较为频繁的断句,但我们不能单纯认为一个连线就组成一个乐句,划分太细会使乐句多而零散。我们应当结合上下,仔细揣摩,找到最佳换气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更加细致地表现莫扎特慢板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故而在开始学习演奏《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之前,通过“歌剧性”的戏剧内涵这个视角对莫扎特慢板乐章进行细致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实质上,莫扎特的作品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和听辨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四、《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中情感表达的分析

(一)《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中情感诠释的内容

从莫扎特写作钢琴奏鸣曲的时间、生活环境和作品曲式框架的差异上来看,这23首钢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3个不同阶段。最早创作的K.279—K.284被视为其早期作品里最具代表性的六首,它们也被称之为“故乡奏鸣曲”,因为这些是莫扎特青年时期在他的出生地萨尔茨堡的创作作品,《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个阶段的莫扎特被困于宫廷用音乐服务大主教,心中充满了愤懑、不满与抗议,但他并没有把这一激烈的情感带到这些作品中去。《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里柔美、轻盈的旋律好似在安静的夜色中倾诉,但绝不是诉说作曲家复杂困惑的心绪,或许在不得自由的阶段里,一件让人愉悦的小事也值得他用音乐记录下来,隐隐透露出莫扎特真诚、温和、安详的性格,颇具“海顿爸爸”的气场音韵,音符间的坚定意志正是莫扎特所独有的积极乐观的生命本质。莫扎特这首作品具有抽象性思维,主题旋律里塑造的形象也较为单一,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也没有很强劲的对比,所以我认为作品里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表达并不是特别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要素还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乐章中已经出现了莫扎特要对人的内在情感和人性的内涵进行深刻揭示的趋势。

(二)情感诠释在莫扎特作品中的意义

世人普遍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带来快乐,甚至当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在被问到“死亡对于您来说将意味着什么?”的时候,他回答道:“再也无法聆听莫扎特的音乐。”从莫扎特的音乐中总能看到他对美的追求,仿佛永远在激情澎湃地构建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音乐天堂,这是因为他的音乐情感表达遵从了他的艺术主张,即“音乐不能引起耳朵的不適”。莫扎特辉煌的一生多半是坎坷的,但他没有把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全都揉进所作的音乐中,他始终像孩童一般纯洁,对生命和人生的价值予以肯定,站在关怀他人的角度用音乐传递永恒的爱,去温暖和感动世界。

结语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至今仍是后来者的学习标本,也是被业内权威认为最难弹好的作品,其挑战性主要在于演奏者对其音乐风格的解读。练习《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是学琴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世人研究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莫扎特《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的音乐格调静谧、典雅,本文从其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风格特征和情感表达这三大方面切入,详细阐述了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戏剧性内涵特征,并对其演奏中应注意的风格和情感诠释的内容进行了解析。通过对《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V282》第一乐章的深入研究,我们得以更清楚地了解莫扎特这位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及其作品的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慢板大调奏鸣曲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手机上的奏鸣曲
D 大调赋格 (钢琴小品)
G大调随想曲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浅析山东梆子慢板板式
基于田野调查的澧水船工号子研究
西皮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