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70—90年代旅德游记中的德国形象与文化反思

2023-01-09杨秋宁

关键词:游记出版社德国

杨秋宁

20世纪70—90年代,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延展,中国赴德学习和考察的人士逐渐增多。他们在德国学习和考察期间不仅亲身感受了德国文化及其现代性张力,而且把对德国的认知记叙在诸多游记和散文作品中,如《当代国外游记选》《莱茵河的怀念》等散文集收集了旅德美文佳作,《王蒙海外游记》《从维熙海外游记》《张洁海外游记》《刘心武海外游记》以及舒婷《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张清华《海德堡笔记》、杨武能《感受德意志1982—1991》等个人专辑反映了赴德交流和学习的感受;同时,他们还把对德国的认知反映到德国求学、工作(包括德国新移民)的文学作品,如朱维毅《留学德意志》《我们在德国当教授》、徐大群《我在德国》、阚昱静的《老马在德国的故事》、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在这些作品中,中国学人构建出一系列德国形象,不仅从直观上反映了德国社会的状况,更是展现作者作为“他者”审视、反思自我的心路历程,映射了描述者对“自我形象”的想象与认知。也就是说,在中国旅德学人的笔下,对德国形象的构建不仅刻画了德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代性、时代性和客观性,在旅德的生存体验思考中内涵了以德国形象来观照、反思和衡量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诉求。如果说德国社会及其文化发展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是两个不同的客体,那么,中国旅德学人游记作品中的德国形象建构恰恰成为一面可以映照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时空之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研究和探讨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游记作品中的德国形象具有现实性。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德国形象主要被表述为三种样态,即“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不尽如人意”的德国形象和“文化多元”的德国形象。

一、“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

异国形象(Heteroimage)反映一个民族在主体认识、社会心理方面对另外一个民族(社会、文化、制度)的认知建构。莫哈认为:“凡按照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来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的;而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或一个集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的。”①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35页。20世纪80年代收录在《当代国外游记》中的两篇散文《樱桃节》和《路过西德的汉堡》分别通过描述市井风情以及工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生活片段,构建了“民主、公正”的德国形象②鲁冀:《当代国外游记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79-289页。,以及“剥削、腐化”的德国形象③鲁冀:《当代国外游记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94-295页。。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描述被注视者的一个重要术语,它“传播了一个基本的、第一的和最后的、原始的形象”④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20世纪70—80年代,德国的市井风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素材:叶文玲在《愿太阳神照耀您》中赞叹:“没有一寸土地有令人惋叹的荒凉凋敝,没有一处是令人不快的裸露和凌乱。”⑤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85页。二战后留给中国人“魔窟”“毒瘤”⑥杨武能:《感受德意志1989—1991》,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第2-3页。印象的西柏林,被西戎盛赞为“堪称欧洲绿化之冠的森林”⑦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18页。。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中国学人建构了一个“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

“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承载了中国人对改革前景的向往。王蒙在《联邦德国掠影》中不仅列举西柏林电视中严肃节目所占时间,还通过描述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的现代化大都市印象,表达德国“腐化的、糜烂的”生活“可能都是真的,但我们这次并没有看到这些”⑧王蒙:《王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23页。。在德国参观交流过程中,德国的“绿色”被凸显。王禹在《绿色与书海的诱惑》中感叹:“这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它使人疲乏的精神为之一振。”沈大力赞叹德国人人礼让、处处井然有序①沈大力:《沈大力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第81页。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197页。。视觉感官下充满生机的“绿色”印象形成了中国学者建构德国形象的基础,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张洁感叹:“在我生活的环境里,绿色太少了。”②张洁:《张洁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44页。叶廷芳在《魏玛圣地》一文中描述了魏玛小城曾经带给德国一个英才汇聚的文化时代③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96页。。“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隐含着中国人对“人性”苏醒的渴望、对“文化”和“自然”尊重的期盼。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强调:“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一个民族只有依靠脚踏实地的工作,首先解决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课题,然后才能解决建立完善的国家的课题。”④李大雪:《现代德国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作者感慨道:“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总使人联想到贫瘠、瘦弱、干枯。”⑤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29-30页。改革开放给渴望美好生活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透过“他者”形象——“绿色乌托邦”式的德国形象,中国人呼唤象征生命活力的“绿色”回归祖国大地,呼唤人性的复归统一。正如王蒙写道:“拨乱反正就是起死回生。党重新把笔交给了我。革命和文学复归于统一,我的灵魂和人格复归于统一。”⑥徐纪明、吴毅华:《王蒙专集》,贵阳:贵州出版社,1984年,第36页。

以绿色为特征的德国形象,被中国学者赋予“富足、繁荣、进取”的美好想象⑦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66页。,寄寓着作者的心理诉求。改革开放后,中国百废待兴,教育与科学技术受到重视,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也成为考察的重点。面对德国社会良好的秩序与绿色环境,公刘在《访德即席演讲录》中称赞德国重视教育、通过立法保护森林,说明德国人不自私,有远见⑧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50-59页。;张抗抗的《坐过他的车》、王安忆的《法兰克福的一位汽车司机》一致称赞德国汽车司机的职业精神,强调劳动合同和社会福利制度保障的作用⑨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47、160页。;西戎关注德国农业实现机械化操作,农民成为世界上最自由、最有价值的职业⑩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绿色乌托邦”式德国形象折射出中国人的诉求,反映了中国人对建设法律健全、人民富足的国家的向往,反映了中国学者整合人生经历后对国家发展之策的思考和探索。

二、“不尽如人意”的德国形象

德国形象的构建离不开主体构建者的想象、虚构与美好幻想。在德国这片冷热交织的国土上,从维熙在汉堡的红灯区和养老院看见德意志肌体上的缺陷○1沈大力:《沈大力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第81页。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197页。,徐大群描述三位德国女性婚姻失败后的人生困境①徐大群:《我在德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页。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283页。,吴中魁发现流落街头的“朋克”“多是社会弃儿”②吴忠魁:《德国中学生》,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这些悲剧和社会现象表明德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德国年轻人只谈个人打算③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77-78页。、追求绝对的个人主义;“淡漠”的社会现象被德国人称为“西方世界的瘟疫”④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66页。。王蒙注意到德国社会就业、吸毒、环境保护、代际隔膜等社会问题⑤王蒙:《王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18页。。面对德国社会中的现代性顽疾,中国学人的游记作品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德国形象。

改革开放后赴德考察、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人对“西方文明优越论”文明观下的德国形象记忆犹新。朱维毅在《留学德意志》中回忆了中国学者联系博士生导师的经历。程宏的第一位导师施密特教授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没有能力填补德国的科技空白⑥朱维毅:《留学德意志》,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38-39页。,另一位教授的秘书经常无端指责程宏有非法移民倾向、甚至以“不安全”之嫌攻击程宏。董明的德国教授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中国环保意识薄弱和超量碳排放等问题,且不给董明解释的机会。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指出,西方人因“文明”观念的产生而“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里始终相信自己优越于自己的过去和同时代的其他原始社会”⑦Stephen Mennell,Norbert Elias,Civilization and the Human Self-Image,0xford:Basil Blackwell,1989,p.35.。在这些德国人的观念中,文明和野蛮占据两个极端,是“西方中心论”文明观的一个表现,同时,“西方中心论”引向具有政治意义的制度优越论的另一个表现,即德国统一八年之后,许多原民主德国人感到自己是“二等公民。”⑧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页。《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记述了原卡尔·马克思大学(后改名莱比锡大学)诺豪斯教授的分析:“由于基本法规对全德宪法的表决成了一句空话,东部居民事实上并未参加两德统一的进程。”⑨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283页。苏联解体后,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美国学者福山甚至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政体的最后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结”⑩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页。。因此,在德国统一进程中,民主德国的社会制度被废止,经济基础遭到全面破坏,面临再度工业化的过程○1徐大群:《我在德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页。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2-283页。。

德国现代性顽疾和西方中心论的德国形象,体现了中国学人的旅德生存体验和对德国社会与制度的辨析和思考。这种审慎思考的必要性在纪实文学《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中得到印证。1991年下半年,邱震海以记者身份到东德采访。面对失业潮和社会动荡,莱比锡(在原东德地区)的工人们开始反思两年前举行抗议游行的目的和意义。前人民军中尉雷内认为,要绝对的自由,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而在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人们则宁可少一点自由①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25页。。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围绕“柏林墙”展开的意识形态讨论,如封闭与开放、保守与进步、民主与自由、战争与和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等,这些讨论着眼于西柏林从“魔窟”到“百变之都”转变所浓缩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变迁,承载了中国人太多想象和困惑,反映了中国人的自我反思与审慎客观的考察态度。

“进取的和颓废的,深沉的和浅薄的,遥相对立”②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197页。的德国整体形象,展现了中国人对德国现代性从肯定、审视犹疑到反思的辩证思考过程,体现了认知主体在异国形象构建过程中承担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中国人赞赏德国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对德国社会的“现代顽疾”,中国人又期待在德国文化中找到“药方”,从而影响和改造这种文化。但作者发现,令德国人骄傲的“魏玛圣地”所创造的历史辉煌并不能提供解决德国现代社会顽疾的答案,民间组织“自由思想者协会”也无法给每个社会细胞以泅渡的方舟③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看到西方社会的现代顽疾,中国人开始向传统文化寻求答案。从维熙在《且当蛙语》中自称为一只到了江河湖海的蛙,他说:“对比海的喧嚣与浮躁”,“东方文明有着西方世界无法比拟的宁静和深邃”④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序言,第2页。。面对20世纪90年代国内涌现的“物化”苗头,对比西方哲人固执的坚持,“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⑤张清华:《哲人小路》,《海德堡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10页。中国学者反思道:“中国人聪明的活着,把思想变成了智谋”,“如果生活命令我们放弃思想,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沉湎于更世俗的东西——智慧”⑥张清华:《哲人小路》,《海德堡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9页。。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⑦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通过渐变的德国形象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中国学人进行文化自知与反省的过程。刘心武告诫自己:“今后对不甚了了的事物,切勿轻率直评,一定要使自己的眼光,从井底升出井外。”⑧刘心武:《刘心武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184页。

三、“文化多元”的德国形象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他者”而言的某一异国的形象。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专家、学者对德国社会进行考察,从维熙在《车过另一个德意志》中写道,“柏林墙”这边(指民主德国)的厕所用纸和中国造的一样粗糙,这点可比不上联邦德国。但烟便宜,厕所里没有卖避孕套,不供应精神污垢⑨从维熙:《从维熙海外游记》,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年,第203-204页。。作者通过对比,强调社会主义对思想教育重视的同时,也发现民主德国计划经济存在的弊端,由此联想到中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必要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发展本国先进工业生产力的期待。在《永不休止的西柏林》中,西柏林留给鲍昌的印象是个矛盾体:传统与现代、富足与贫困、勤俭与奢华,使站在裸体女人广告牌下的鲍昌“弄不清楚西柏林有多少种形和色”“有多少张面孔”①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224页。。随着深入了解,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科技发达、狂欢不夜的西柏林改变了作者心目中“魔窟”西柏林的印象。发生改变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人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能辩证地看待联邦德国;另一方面是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后,西柏林从“魔窟”向现代“文化多元”的城市形象转变。

二战后,德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单一文化主义(如纳粹主义)对德国的巨大威胁,进而批判纳粹主义,主张向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促进世界和平。从维熙提到的赛德尔夫人、叶廷芳感念的韦伯夫人、王一地钦佩的许尔夫先生等德国人为中德交流和友谊默默付出努力。《我们在德国当教授》《留学德意志》《我在德国》讲述了中国科研人员在德国求学期间得到的支持与帮助。如方向凡感恩三位德国导师的引领,使他成为具有卓越科研能力和领导力的工业界领袖人才②德国华人教授学会:《我们在德国当教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03-106页。,李军受益于克拉茨教授研究所团队的鼎力相助③朱维毅:《留学德意志》,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378页。,学者邓涛感谢导师宽以待人④朱维毅:《留学德意志》,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45页。。德国学者摒弃西方优越论的文明观,为人平等友善,营造出公正、合作、温暖的科研氛围,给中国留学生展示了一个文化多元的德国形象。德国通过在公民中实施政治教育促进对政治真相的理解,巩固民主意识并加强政治参与。迟力峰回忆恩茨道夫教授在海湾战争期间停课给学生讲解二战历史,用自己的奖金资助外国学生进行学术交流⑤德国华人教授学会:《我们在德国当教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72页。。慕尼黑国际图书馆馆长许尔夫先生赞赏中庸之道,把儒家思想同世界和平相联系⑥公刘、叶廷芳:《莱茵河的怀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35页。。德国有识之士反对把本种族、本民族的文化当作绝对性的或者中心的存在,力图建立一个文化多元的理想社会,展现了在“文化多元”视域下现代与传统相融合、不同文化和个人意志得到尊重的德国形象。

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追求,也体现在争取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方面。20世纪70年代,安东·布莱特因参加新德国共产党,被长期开除教师公职。布莱特坚持通过法律诉讼,为恢复教师职业而抗争。他说:“我要这个国家公开承认,迫害共产党人和左派人士,与民主和自由的原则是多么地不相符合。”⑦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8页。张清华在《特里尔的印象》一文中记述了参观马克思故乡时的感慨:“中世纪用了怎样漫长而严酷的黑暗,才积存了那么多文明的火焰。”⑧张清华:《海德堡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第59页。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分析现代西方文明生成的历史根源,揭露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缺陷和非正义性,进而从根本上瓦解了“西方中心论”的立论基础。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大众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卡尔·马克思大学(今莱比锡大学)诺豪斯教授总结民主德国经验时说:“大众的自由发展是每一个个体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①邱震海:《德国:一个冬天之后的神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中国人辩证看待资本主义的繁荣与自由,表明中国人主体意识的增强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进程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后赴德考察、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人既经历了“西方中心论”文明观念下的文化碰撞,也体验了“文化多元”观念下的合作。德国形象的建构,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主观诉求。《老马在德国的故事》讲述了在西柏林商业合作伙伴帮助下,中国学者事业得到发展②阚昱静:《老马在德国的故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6-47页。。在“西方中心论”霸权文明观影响下,中国留学生不仅要在科研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还要争取平等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如《我在德国》记录了徐大群在德国医院工作时要求提高工资的往事③徐大群:《我在德国》,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页。。在严明的规则下,中国学者逐渐理解德国人用实力赢得对方重视的做法更加务实、高效④舒婷:《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第133页。。这些表明,文化自觉不仅要对本国文化有自知之明,还要具备对异国文化的辩证思考能力。这些矛盾与挣扎、抗争与妥协,不仅体现在旅德中国学者的经历中,更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个缩影。

四、结语

20世纪70—90年代的中国游记作品带着时代的印迹,展示了20世纪后期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知过程,以及对现代化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思考。德国形象由“绿色乌托邦”向“不尽如人意”“文化多元”的渐变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在德国统一过程中“他者形象”的重构,反映了中国学人在旅德生存体验中对德国社会和文化的辨析和思考,刻画了德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化进程。德国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构路径和变迁映射了中国学人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客观环境的探究和主观诉求。

中国学人在德国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表达了“他者”形象在作者心目中的感触,反映了中国学者在身份认同、情感和立场上的矛盾,体现了中国人开放的心态。对“绿色”蓬勃生命力的向往与对个体生命的悲感体验贯穿于旅德游记,展现了从意识形态向人性审美的变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正是当年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国人最重要的启蒙话题。如何在传统与现代、民主与自由、稳定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以规避现代化带来的挑战,成为中国人重要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使命。

德国形象的构建不可回避来自中国文化的投射和想象。面对西方工业化后文明社会的顽疾,东方文明给当时的德国社会以启思。“文化自觉”理论告诉我们,不仅需要对本国文化有自知之明,更应充分了解异国文化,不被刻板的“异国形象”所束缚,才能发挥文化创造力的优势。在旅德跨文化生存体验中,中国学人构建了“西方中心论”与“文化多元”并存的德国形象。前者隐含强烈的东方主义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使这种意识形态获得了向外传播和渗透的根本动力,后者作为反对“西方中心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批判思潮,反对西方把本种族、本民族的文化视为绝对性和中心性的存在。西方文明优越论试图用一个静态结果来代替文明在不断发展变迁的事实,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资本主义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呈现为一种剥削性和依附性的存在。如何辩证地看待和应对“西方中心论”下的文明冲突,对中国自身发展以及深度探究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游记出版社德国
我等待……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在德国喝啤酒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梦梦”“娇庆”德国行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超市游记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