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新的天地”等六则
2023-01-09
合肥:创新的天地
走进长三角,漫步巢湖畔,合肥科创魅力,正在精彩绽放。2021年合肥实现多项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九章”、“祖冲之”上新,光存储时间达1小时,“人造太阳”破千秒燃烧,证明凯勒几何核心猜想……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都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合肥在创新驱动的新征程上勇闯新路。
“从0到1”的突破。1056秒!2021年12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控制大厅里,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实验目的是为了利用像太阳一样的核聚变原理,在地球上建成可控核聚变电站,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标志着人类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除了“人造太阳”惊艳亮相,近年来,合肥市一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等重大科技成果世界瞩目,托珠单抗诊疗方案、重组蛋白疫苗等助力全国抗疫。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深厚根基上,需下“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需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真定力。对于“人造太阳”、量子通信等重大战略的基础研究,早在几十年前,安徽省、合肥市就开始全力支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栽树工程,集聚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正是多年默默无闻的付出,造就了今天一项项重要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
“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1988年出生的江如海,是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一直驰骋在“无人驾驶”广阔征途上。鲜有人知的是,当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由于缺少资金,无法转化。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为其团队提供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平台和启动资金,以及超过70%的股权激励。1年多时间,中科智驰就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像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这样的协同创新平台,合肥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累计共建了30个。以平台创新为支点,合肥形成了高效运转的科创产业“加速器”。
数据无言,却振奋人心。2021年合肥平均每天诞生3.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2年1月24日,合肥市A股上市公司69家,居省会城市第7;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13家,居省会城市第2、全国城市第6。在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城市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合肥位居全国城市第14、省会城市第6。合肥高新区在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升至第8,合肥经开区在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跃居第10。
如今的合肥,以芯片、平板显示、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地标产业加速壮大,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各类市场主体“万类霜天竞自由”。
以体制创新激发创造活力。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具有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如何激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攻关?很多科研人员感触最深的是,合肥这块地——土好,肥好,能出活儿。
张斗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合肥市良好的科研支持政策,让他在光学领域已经潜心研究了十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合肥市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对科研经费使用充分放权,让科研人员自主管理经费,不仅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而且调动了科研人员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体制改革就是点燃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为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合肥在全国较早开展国家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等措施;采用多种投入方式支持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科技创新条例,组建科创集团……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昨天的合肥靠创新起家,今天的合肥更要靠创新当家。我们既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继续一路飞奔,也要在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要在全市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讲创新、事事讲创新的浓厚氛围。
合肥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正在成为各方英才生梦之地、筑梦之家、圆梦之城。
(作者:梁佩韵、张春林;来源:《求是》2022年第5期)
这个“国际一流”的研究院,为什么选择合肥?
“震撼”“有气魄”“站位高”“有战略性、前瞻性”,20多位院士专家为何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装备“空芯化”问题严重,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一流环境研究院建设刻不容缓!
“今天让大家看到一个‘科里科气’的合肥,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他们为何这样说?这要从20多位院士专家参加的一场论证会说起。
为什么在合肥?
3个维度,4个要素,5个中心,10多位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合肥正在谋划一个大动作!
3月19日,20多位院士专家线上线下齐聚合肥,为组建一个“国际一流”的研究院把脉问诊。
这个“国际一流”缘何建在合肥?其背后是多重优势的叠加。
“十三五”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国内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加速释放,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成为推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设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安徽省政府签署新一轮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建设。
为什么选择合肥?
首先,在政策方面。从2020年开始,国家推动“双碳”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迎来最大“风口”,乘上了国家的“大势”。安徽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
合肥在2020年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合肥市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技术产品推广工程、碳排放达峰行动工程,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战略技术,从源头加大减排减碳力度。同时,形成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养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其次,在平台方面。作为“十三五”以来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晋级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乘势而上,聚集了27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其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经国际评估认为已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成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近年来,合肥持续发力,积极布局五大产业聚集区,形成中国声谷、中国网谷、中国安全谷、中国环境谷等合肥版“五谷丰登”。其中,合肥蜀山区打造以“中国环境谷”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形成“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环保工程及环保服务”全产业链条,成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同时,产业力量雄厚。安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占全国近10%,涌现出国祯环保、海螺环保、艾可蓝等14家上市企业。在合肥,环保产业年均增速9.7%,产业规模突破700亿,一批全国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计划打造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只用5年时间,合肥打通了一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脉络。
最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合肥集中了安徽70%的科教资源,拥有高等院校60余所、各类研发机构超1500家,聚集各类人才190多万人。仅合肥市蜀山区,就汇集了10万多名科教人才和高校师生,占总人口比例为全省最高,成为“科创安徽”首批试点城区,并有院士、国家“杰青”等100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作为学术带头人,参与建成了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凝聚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以中青年博士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2020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0”排名,合肥跻身20强,评价道“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
合肥市长罗云峰表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产业创新优势日益显著,合肥探索开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的‘新赛道’,积极抢占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风口’,将一如既往为科学研究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为科研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奋力开创合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
环境科学与环保产业创新,正从合肥起势!
建设什么样的“一流”?
在合肥,开辟一条“绿色”新路径,怎样才能提升“含绿量”?
从“治污降碳”的实际出发,环境研究院不仅肩负着成为学界、业界标准制定引领者的使命,更将成为合肥科技创新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今天的汇报让大家看到一个‘科里科气’的合肥,对研究院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院士们纷纷“点赞”。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上,19位两院院士和2位国家大科学装置工程咨询专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听取环境研究院实施方案报告并逐项进行论证。
“环境领域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依赖进口,国产化不足”、“装备‘空芯化’问题严重,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闭环体系技术支撑比较薄弱,‘可靠性’不足”……专家指出,面对“减污降碳”的新形势和新的战略需求,一流环境研究院的建设刻不容缓。
决策融媒体记者从现场获悉,环境研究院将设在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环境谷”内,以“孕育原始科技创新、突破战略前沿技术、培育新兴环境产业”为主线,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国家环境产业创新源头、关键装备来源中心,打造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引领环境产业跨越式发展。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科学中心处副处长于伟表示,环境研究院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是环境领域的一个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是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环境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地,一体化开展原始创新基础攻关以及成果转化,助力环境产业千亿级集群的形成。”
环境研究院正式获批成立后,必将推动更多环境产业企业集聚,为整个“中国环境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争取2025年突破千亿产值,合肥市蜀山区委常委卢磊介绍说。
“震撼”“有气魄”“站位高”“感到振奋”“全面”“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是在场院士专家对环境研究院定位和未来发展反复提到的几个关键词。他们认为,环境研究院不仅要立足合肥、放眼全国,更要辐射世界。
根据方案,环境研究院将初步形成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产业发展的完整工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技术研发和创新基地,国家一流的环境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一流的新型环境产业创新发展基地。
正如合肥市蜀山区委书记王海霞在PPT中提出的:“全力打造‘中国环境谷’,探索出一条地方政府与科研院所携手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的新路径。”
合肥,正努力在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标杆!
怎样建成“一流”?
作为中科院“携手”安徽省建设的国际一流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将如何建设?
在总体布局方面,研究院将按照“1+N”的总体思路进行实体化建设,即1个院本部,“N”个联合应用示范中心。院本部中除支撑部门外,将重点建设5个技术中心:湖泊与水环境污染控制中心、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控制中心、土壤与固废污染控制中心、天基载荷技术与应用中心和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5个中心,研究院聘请了10余位不同研究方向的战略首席科学家,深化学科发展和项目布局,这些科学家都是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可谓“阵容强大”!
怎样用技术推动产业发展是研究院建设的关键之一。刘文清院士在现场用“3个维度”的坐标图,展示了研究院的整体谋划:工程技术研发、技术示范应用、产业创新发展,即以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基础,解决高技术成果到实用化产品之间存在的工程技术问题;并用“4个要素”:监测、评价、预测、治理,解释了环境高技术体系如何运行。
“汇聚人才”,是在场院士专家达成的共识。一方面,研究院坚持人才优先,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设立院长基金,注重关键人才引进,管理模式上实行学术带头人制;同时,提出“先定事、后定人”的发展模式,以事定人、先事后人,示范中心成熟一个,部署一个。王海霞表示,“合肥蜀山区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水平服务和高品质生活。”
“重点突破”,是达成的另一个共识。环境研究院实施方案科学性、系统性地全面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院士们建议,研究院未来可以重点聚焦某些领域,精准发力,实现突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如何将“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据悉,环境研究院将分阶段建设。
根据规划,2025年前,将建成国内一流的环境科技新型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成为全国环境领域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2025年至2030年,将产生多项国际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初步形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产业创新源头、重大关键装备来源中心,形成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引领国家环境产业跨越式发展。“希望环境研究院在‘开头之势’,就起到在我国环保领域具有借鉴和示范意义的作用。”论证会现场这样总结。
乘势而上!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的“新跑道”上,合肥将借力绿色低碳这股“势”,提高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为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同频共振贡献“合肥力量”!
(来源:决策网,2022年3月)
安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声名远扬
“人工智能将影响未来10年到20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机遇,也是挑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创新真正的核心在于掌握价值链的主导权,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楼房建在别人的院子里面。”
集群建设风“声”水起
“你看这几台机器,像不像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这是我们的电力‘全科医生’,掌握望闻问切四大技能。”在位于中国声谷的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董事长刘海峰介绍说,机器通过带AI芯片的视觉系统能“看”清变电站周围的状态;变电站出现异常过热会释放有害气体,机器能非常灵敏地“闻”到这些有害气体;还可以通过“听”机器运行发出的声音,判断其运行效率、状态。再加上类脑边缘盒子,可以对所有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处理。
在合肥,说起“人工智能”就会让人想到城市的新地标——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AI重要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已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等11项“国字号”荣誉,形成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021年,合肥人工智能集群集聚企业达846家,同比增长23.2%;全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815亿元,增速约21.1%,其中智能语音产业规模突破185亿元,占全国该产业总产值的64.9%。“我们构建了从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基础应用技术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语义、图像、算法等技术板块竞相发展,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高端制造+服务等产业生态日益完善。”中国声谷高级运营副总裁毛媛媛说。
毛媛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国声谷的人工智能智慧教育产品服务于全国32个省5万所学校超1亿师生;智医助理已在安徽、江苏、浙江等26个省市开展实际应用,同时覆盖全国200余家三级医院。科大讯飞承建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智慧政务模式获各方肯定。
生态营造有声有色
“人工智能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也容得下千帆竞发。”刘庆峰说,为了让人工智能惠及更多人,早在2010年,科大讯飞就在业界率先发布了讯飞开放平台,全面开放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为软硬件开发者降低集成门槛,为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开发者创业。
“我们做了一个测试,当场让4个开发者用这个平台来开发应用,晚上7点半开始,8点半就要现场展示成果。原来开发软件可能需要几个月,后来变成几周,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就使得开发者的效率极大地提升、成本也就相应降低。”刘庆峰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点的技术创新已经不足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人工智能要解决重大社会命题,必须构建人机协作、自我进化的复杂智能系统。“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包括关键的场景、需求、资源、教研以及管理模式在内的‘一盘棋’,要用系统性创新真正解决整个社会重大问题。”刘庆峰说。
“我们将‘低代码’和‘零代码’提供给各行各业开发者,使得各个领域的开发者可以直接在行业基线底座的基础上,解决一个又一个行业关键问题。”刘庆峰表示,让千千万万的创业英雄们加入到系统性创新的舞台中来,人工智能才能够解决诸多社会刚需问题。
目前,讯飞开放平台已设置了18个主要赛道,包含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农业、环保、汽车、酒类、旅游等,每条赛道都有上千个团队在做创新应用,科大讯飞提供包含标准体系、测试平台、认证体系、培训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者大赛等保障。“只有生态的繁荣,才会让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刘庆峰说。
除讯飞开放平台外,中国声谷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已向万名开发者提供17.25PFLOPS算力和7.91PB存储,汇聚180项全球领先的工程算法及150项高价值数据集,数据规模达300TB。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各方要素为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
协同创新先声夺人
2021年4月,中国声谷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启动“四院一谷”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
前不久,科大讯飞在机器学习预防和防止流行病全球挑战赛、自动驾驶、多语言理解等国际大赛中荣获7项世界冠军,一项研究成果荣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语音识别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实现了安徽省5年来该奖项零的突破。
此外,安徽推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肺部辅助诊断系统在意大利、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0多家医院投入使用,成为首个拥有国内外四大市场认证的AI医疗公司。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首次实现对猕猴全脑的微米级分辨率三维解析,使灵长类脑图谱绘制成为可能。
目前,中国声谷聚集了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0家。
(作者:吴长峰;来源:《科技日报》2022年3月)
推动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质量发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现阶段我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家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也随之转型发展,以“医疗+养老”为代表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作为国家公布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的第二批城市——安徽省合肥市,在推进养老模式转型发展中取得进展。但是,在服务端、内容端、供求端、主体端还不完善,需要从政策组合、技术赋能、人才吸引、平台建设方面采取合理对策,以期促进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新生态更好发展。
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面临新发展
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到如今的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服务对象是需要照护的老年群体,但服务方式从信息化转向智能化,服务内容从“医疗+养老”的二维服务转向“智慧医疗+养老+平台”的三维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开始从低层次的需求满足转向高质量的多样化需求,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结合“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和“医养结合”三种服务理念,打造的是符合智慧政府和智慧城市理念的现代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服务升级,智慧医养是传统养老模式的升级版。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传统养老模式的3.0模式,促进了养老服务模式的创造性升级。传统养老模式是应对老龄化发展的初级1.0版本,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继传统养老模式发展、满足医疗需求的养老模式的中级2.0版本,而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则是在结合了前两种版本的基础上,回应养老模式更新的高级3.0版本,从智慧医养结合主体间的关系来看,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包涵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机构、智慧政府、智慧医疗五位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从智慧医养结合模式的内容来看,这是包涵“医疗、养老、康复、护理、服务、管理、评价”为一体的智慧型养老模式。
技术赋能,智慧医养智能化趋势明显。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技术赋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在技术层面,技术的发展建构了智慧医养结合的养老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结合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然后对智能终端设备收集和处理数据,调动和整合区域医疗和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而实现老年人、家庭、机构和社会的资源整合。另外,技术固然赋能养老模式的创新,智慧医养结合不仅注重技术在养老产业的应用,还体现出模式的融合性和服务的人性化,利用智慧技术和手段,将技术应用到老年人生活中,完善老年人医疗电子档案,实现线上挂号、问诊,线下服务的模式,实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与智慧医养结合的多向联动。
内容贴合,智慧医养是医、养、网的紧密结合。智慧医养结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实现可操作化,以根据老年人身体需要而随时灵活转化“医”和“养”两种模式,加强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医疗、养老与互联网的链接,个人信息系统、个人健康数据系统和个人需求系统共同构成智慧医养结合的数据库。个人信息系统是个人的基本电子档案,健康系统则是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评估得到的一系列可视化指标,需求系统则是个人根据自身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智慧养老模式体现了对于信息的整合与集成,展现了人性化、智能化、服务多维化的包容性养老模式。
合肥市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合肥市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从服务内容来看主要有“医转养”和“养转医”两种医养方式。从传统的养老模式到如今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养老服务精准化、养老服务多样化、养老服务智能化趋势的体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结合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精确追踪老年人不同需求展开服务,调动现有资源促进老年人治病、养老的便利化和信息化。在调研中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在服务端,服务费用和评估等级差异明显。在调查研究中,老年人关于入住条件没有明确的严格限制,在入住前进行体检确定老年人没有感染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的情况下都可以自行入住,但是没有身份的严格限制并不代表入住费用的均等化。当老年人办理入住时,养老机构根据民政部制定的评估标准分成不同的护理等级,最常见的护理等级是分成自理、部分自理,半失能和失能,根据护理等级确定入住费用的标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但由于评估能力操作性的软规则、评估标准的即时性还存在差异,可能会把半自理状态划入到半失能的等级,或者随定期检查护理等级会频繁变动,导致老年人每过半年或一年时间频繁更换护理等级,而护理等级和需求的变化是导致费用提升的主要原因。
第二,在供求端,供求不平衡,床位利用率低下。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一种普遍的情况,一方面,现在医养结合试点的养老院所做的都是高级养老院,对于缴纳的费用较高,入住的老人大多都是退休的高职干部或家庭条件较好的老人;另一方面,医保统筹层次较低,封顶线的报销限制了老年人的就医范围,碎片化医保制度阻碍了医疗资源和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共享。此外,老年人若突发意外需要重新检查或者聘用护工,费用额外支付,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能享受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养老服务,高昂的养老费用使得老年人医养结合养老的愿望可望而不可及。
第三,在内容端,“医”与“养”的曲线结合。智慧“医”与“养”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将养老与就诊相结合,而是在简单的模式基础上利用智慧医疗的技术对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务进行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为老人制定健康的养护策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智慧“医”与“养”结合只是表象,在机构内部,内设的医疗机构专业水平低,医疗护理质量低,智慧养老产品开发不足现象普遍存在,而真正能够做到智慧医养一体化,医养联动性比较强,只有医院能够覆盖。养老机构的适应能力弱、创新需求不强、养老品牌分散化抑制了养老机构内部智慧医养结合进程。
第四,在主体端,多主体参与衔接机制松散。智慧医养结合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支持,理想化的状态是政府政策支持,企业资金帮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良性循环的价值链条需要多主体紧密协作。智慧医养结合的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和机构合作碎片化、政府与企业参与的表象化,限制了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的深入融合,特别是企业认为养老机构并不是长期合作的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而是提供捐赠和宣扬企业价值理念的重要工具,单纯的物资捐助限制了养老机构与市场的贴合度。除此之外,各参与主体在参与智慧“医养结合”合作中必然产生利益冲突问题。
第五,在人才端,专业医护人员吸纳性较低。安徽静安养亲苑是目前安徽省投资最大、服务品质最高的高端老年养护机构之一,本着“与长辈携手共创幸福生活”的服务宗旨,开创社会精英老年生活方式,集老年健康管理、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心理咨询、文化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践行“亲情养老,科学养老,环境养老,文化养老”的服务理念。以静安养亲苑为例,智慧医养结合模式中的医护人员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医生,另一类则是护理型医疗人员,负责养亲苑的老人的日常护理。由于养老院没有资格注册各类医生所需要的证件,因此与养老院合作的医院医生兼任养老院医疗工作,或者养老院单独聘医生,医护人员仍属于医院编制,医院和养老院签订协议,各付医护人员一半薪酬,医生队伍人数少、专业面窄、设备残缺的情况置智慧医养结合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将滨湖医院与静安养亲苑对比,医院中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健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看诊、理疗、保健服务,而养老机构里面更多的是常规护理。另外,机构中缺乏较高层次的护理人员,没有相关的医疗资质,导致一些优秀护理员人才流失,影响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推动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合肥市智慧医养的调查研究发现,智慧医养的快速发展要依托政府政策支持、信息技术赋能、多主体协同发展、完善医养平台、健全人才机制等措施高位推动智慧医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人民幸福的养老发展新业态。其中,在服务、供求、内容、主体、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合肥市智慧医养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健全政策,加强智慧医养结合养老体系建设。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涉及政府、社会和个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在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也发挥着整合和主导作用。第一,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涉及范围广、关联部门多,政府政策的出台需要加强与多个部门的衔接,加强政策的叠加功能,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政策优惠的普惠性,为智慧医养结合提供政策保障。第二,制定和考核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规则和标准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需要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定期展开评估工作,创建精准的资源分配机制,助力智慧医养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规划和供应链条。
技术赋能,促进智慧医养的深度融合。技术发展是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引擎,特别是在智慧养老的发展背景下,充分利用技术的便利性,开发养老智能设施,背后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微信、网络、App等直接预订,促进“医”+“养”+“网”的深度融合,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保护老年人及其家属隐私是行业操守,依靠人脸识别、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保证医养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的更新催化服务方式的更新,智能终端设备数据的统计和预测,可以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需求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中,网上问诊、家庭医生等,简化预约诊治、配药、复查等一系列的过程,打破了看病周期长、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了综合服务质量,促进了智慧医养的深度结合。
多元协同,发挥医院与养老机构主体积极性。由于智慧养老服务的市场属性和碎片化现状,政府和市场结合能够推动智慧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医院与养老机构是智慧医养结合中的主体,在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上,充分发挥各种一、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专业优势,鼓励和支持传统型养老转型为医养结合养老,让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对病患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照顾,并将一些实力雄厚的养老机构和二甲以上的医院合作,按照医疗机构设置的标准和规划进行整顿和改造,通过民政部、卫健委进行审核,形成高质量的养老机构。
建设平台,完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医养结合是结合线上与线下服务模式,通过云平台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对接,智慧医养云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产品使用为载体,能够集约资源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整合小区、医院、养老机构功能,建设“医”“养”“护”的多方位转换,特别是老年人子女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预定服务与评价。智慧医养云平台的建设还可以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智慧医养结合现在呈现出智慧居家养老、智慧社区养老和智慧机构养老等,通过智慧养老云平台建设,保障日常终端移动设备数据传送正常,覆盖项目的多样化、服务的精准化,获得了独居老人和失能老人的青睐。完善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推动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才吸纳,培训多层次专业护理人才。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不论是医疗行业还是养老行业都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下,技术赋能智慧医养结合还体现在对于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建设,养老护理行业普遍存在工资低、待遇差、地位低的问题,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较低。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各卫校中的老年护理专业或专门建设护理学校,并利用智能设备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专业性和稀缺性,从而建立起完备的护理队伍,为智慧医养的纵向发展提供思路。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放开政府对机构的传统管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给予补贴和帮助,通过市场与政府双管齐下,可以更好地打造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刘亚南;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2期)
长三角中心城区探索区域合作“创新样本”
长江,漱冰濯雪,一路奔涌,在东部的三角洲地区孕育出万千气象。这里月纳税额逾亿元的高楼大厦数以千计,这里日客流量超百万人次的商业街区闻名遐迩,这里拥有最宝贵的流量资源和最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
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以下简称“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以不足3%的所在城市面积,贡献了10%以上的所在城市经济产出,GDP总量超过1.6万亿元,联盟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0%以上。
“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是第一个由长三角区级政府层面牵头组建的合作共同体,是第一个以非毗邻地区为主体、以经济形态结构为主导的发展联盟,也是第一个以高能级中心城区联合为依托、立足于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共同体。”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说,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牵头组建了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联盟成员包括上海市黄浦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9个中心城区,覆盖长三角所有万亿级GDP城市。根据《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战略合作协议》,联盟将围绕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各中心城区功能引领、资源集聚等优势,共同推进经济领域、科技创新、政府管理、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联合制定实施联盟行动方案,推进5大方面20个领域43项合作任务,推动资源共享、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实现中心城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城市的中心城区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但是中心城区同时也面临着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发展共性问题,需要共同探索、协同共进。”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说,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是长三角城市合作又一个全新的探索,对于中心城区深化区域合作、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深度参与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联动激发消费新活力
百年传承老字号是长三角城市群共同的文化记忆,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去年11月,上海市黄浦区和无锡市梁溪区等在无锡共同举办了“百年传承?精彩扬帆”——“长三角老字号进校园”暨长三角老字号品牌联盟启动仪式,直播介绍黄浦区老字号新品,发布了五大振兴老字号品牌行动,助力长三角老字号企业深化合作、品牌做大做强。此外,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将于2022年开展“老字号新活力”专项行动,在联盟成员区核心商圈开展老字号联展巡展,让长三角的老字号流动起来,焕发新活力。目前,联盟成员合肥市庐阳区正在筹备开展长三角老字号大走访,携手合肥重点老字号企业,走进上海黄浦、苏州姑苏、杭州上城等地,学习交流长三角著名老字号守正创新的方法经验,推动区域老字号共同创新发展。
除了知名老字号云集,联盟九区享誉国际和国内的购物好去处不胜枚举,拥有南京路步行街、新街口商圈、湖滨商圈、观前街等知名商圈。今年,联盟九区将聚焦扩内需促消费,联动开展中心城区购物节,加强跨域商圈联动,共同建设品质消费城区。同时,联盟正在积极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建设,推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率先参与创建“长三角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单位”,开展异地异店退换货,推行消费纠纷“异地受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消费服务,携手打造更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楼宇升级打造发展强动力
长三角地区是楼宇经济发轫最早和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之一,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为重点形成的高端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联盟2021年税收亿元楼宇数据约200栋,以高标准推动楼宇能级提升、以楼宇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成员的共识。高标准,需要充分体现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拉动、城市品位提升、城市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体现楼宇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生态打造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我们希望联盟成员共同研究编制一个能够衡量楼宇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商务楼宇综合品质的长三角商务楼宇等级评定标准,推动成员间楼宇经济资源共享、经验互荐、产业相融,进而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整体优化,以长三角楼宇标准的一体化服务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更多动力。”上海市黄浦区、杭州市上城区相关负责人共同表示。在楼宇经济改革发展领域,中心城区一直走在长三角前列,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上城区于2020年4月首推《楼宇平方效益评价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设置了党群建设、经济效益、硬件设施、绿色环保、智能管理、营商环境等6个维度39项细化指标,并依据标准启动首次商务楼宇等级评定。在此标准指引下,部分楼宇开始转变招商思路,聚焦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能级。如今,随着楼宇经济纳入联盟的合作项目,楼宇标准得以在长三角更大范围内得到实践推广。
通过在联盟层面明确长三角商务楼宇等级评定标准,分阶段开展商务楼宇等级评定,推动开展楼宇等级评定实践,不断推动楼宇服务、产出能级提升,建立扩大楼宇经济合作发展“朋友圈”,共同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市蜀山区等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为长三角中心区跨域联动、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十四五”期间,要积极发挥中心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功能优势,以联盟为重要依托,不断拓宽长三角城区合作边际、加大合作深度、展现合作成效,携手探索中心城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城市更新提升区域软实力
漫步在上海南昌路,步履从东向西,历史遗址遗迹举目可及,街道两边,底楼店铺林立,橱窗多姿多彩,老建筑与绿色交汇,烟火气与艺术交融,尽显海派街区的精致典雅。
镜头向北,穿行于苏州古城的寻常巷陌,清雅宜人的院中花园、贴心便利的“24小时共享空间”、沉浸式的线上全域有声导览,姑苏区32号街坊在2500年的历史中绽放出现代化的活力生机。镜头往南,漫步西湖,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柳浪闻莺……每处景点都美如画卷,令人如痴如醉,承载着老杭州人记忆的大湖滨商圈,在这座历史悠久而又生机焕发的城市中快速生长。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根,那么历史文化街区就如同这座城市的族谱,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如何焕新?又如何从物质更新转化为产业、文化、社会的内容更新?
黄浦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区,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也是上海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拥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上海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区约占全市风貌保护街坊数量的1/3。
“黄浦区各类风貌保护区(街巷)要占到整个区域面积41%,基本上每一个街区都有历史建筑或者风貌保护的要求,城市更新并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这也是黄浦旧区改造的压力和难度所在。”杲云介绍说,“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也是上海12个风貌区当中唯一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区域内有177栋楼都是1949年之前的历史建筑。为最大限度保护空间肌理格局,更好地保留城市记忆、焕发城市活力,黄浦区一直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并借用社会力量、多策并举地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高质量迭代活化。”
长三角中心城区联盟要聚焦城区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加强模式的创新探索形成打造高品质城区的合力。2021年,联盟各区在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域达成合作,建立完成“一个群组、一项方案、一次签约、一份协议”,即组建一个工作群,形成联络顺畅、沟通及时的高效合作保障机制;制定一项联盟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工作方案;开展一次重点领域合作项目签约;形成一份《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领域合作协议》。未来,依托联盟全新平台,中心城区将充分发挥“领头雁矩阵”的领飞示范作用,积极推动优势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非毗邻区域的协同效应,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交出一份中心城区的优异答卷。
(作者:邱爱荃;来源:《中国经济导报》2022年3月)
2021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发布: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如何?未来还有哪些发力点?2022年1月,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技档案馆)共同发布《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这也是三省一市4家科技智库第三次共同发布该指数报告。
指数研究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评价对象,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研究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0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0年的227.05分,较2011年翻一番,同比增长9.69%,年均增速达到9.54%,长三角整体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从2011年的100分提高到2020年的292.15分,年均增速达到12.65%;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从2011年的100分上升到2020年的246.32分,年均增速达到10.54%;第三是创新合作指标,从2011年的100分增长到2020年的224.81分,年均增速达到9.42%。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较为滞缓,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所在。
报告反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形成三大高地。其一是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高地。2020年,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占67.97人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高被引科学家达到237人次,占据全国的27%,从人才流动的视角来看,“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流动达到165万人次。202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高达2.8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两成。创新资源高浓度集聚、基础设施高能级建设为长三角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尤其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和创新券通用通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布局和推进,三省一市之间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活动日益活跃,长三角打造高水平协同创新策源地的进程不断加速。
二是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高地。2020年,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3817篇上升至2020年的22575篇,10年间增长近5倍。同时,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参与到科技论文合作网络中,以科技论文为纽带的长三角区域科研合作网络实现全覆盖。2020年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达到17741件,合作发明专利3010件,相比2011年分别增长了16倍和6倍,增速明显。随着长三角区域园区共建、研发飞地、离岸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创新成果合作开发和有效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源源不断地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是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高地。2020年,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高达2885.6亿元比2011年的1559.2亿元接近翻番,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十分之三左右。截至2021年9月,长三角地区1456家上市企业在长三角异地投资企业近4000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上市企业在长三角跨区域投资企业数量分别为1209、1024、1358和364家。截至2021年9月,长三角地区获融资企业数超过1.3万家,其中,上海获融资企业超过6000家,占长三角地区的一半,浙江和江苏获融资企业数量相当,分别为3405家和2875家;在资金流动方面,上海是各地投资机构开展投资活动的主要地区,浙江、江苏投资机构在上海开展投资活动均占区域内异地投资的71%。总的来说,长三角已经形成促进创新主体和资本要素高效畅通的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环境,为将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