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长春马鞍山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2023-01-09冯志佰张志鑫李晓筝董兴莹
文/冯志佰 张志鑫 李晓筝 董兴莹 田 恬
[内容提要]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受到各界广泛重视,文旅融合成为打造乡村特色、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长春市马鞍山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共性探索,为乡村文旅融合提出发展路径,旨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引言
乡村振兴是乡村内在动力的培育和内在活力的激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产业兴旺作为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排在首位,是发展现代农村的基石和关键内容。对于广大的中国乡村而言,乡村产业是整合城乡要素、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随着人们对旅游深度体验需求的提升,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中;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持续推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加快对乡村休闲环境、内涵、业态的提升,实现乡村多元价值的转化。国家政策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乡村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成为乡村发展新的发力点。
一 城市近郊乡村文旅融合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城市近郊村的发展机遇
城市近郊村是指位于城乡边缘过渡地带的村庄。由于邻近城区,能够加快实现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村民进城务工提供便利;发展偏向服务型产业,实现城乡企业联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驱使城市居民向往自然田园风光,为近郊乡村带来可观消费群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下,居民出行受到多方面限制,远离人群、亲近自然的生态游需求增加,近郊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满足这一需求。
(二)城市近郊村的发展困境
城市“虹吸效应”导致大量青年进城定居,乡村“空心化”日趋严重;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冲击较大,进一步加速乡土文化流失;同时,由于城市生活的过度渲染使乡民对乡村文化认同感降低,村庄风貌塑造丧失原本乡土特色。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乡村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和后续产业转型升级。
二 文旅融合理念下马鞍山乡村概况与案例分析
近年来,长春市九台区依托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开发一批特色旅游产品。马鞍山村由于发展观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在九台区和长春市旅游局的帮扶下,走上了发展文旅产业的道路。马鞍山村村域总面积16.6km2,现常住人口594户,约1800人,小南河依山而过,林木茂盛,是吉林省具有典型代表的城郊融合型乡村。周边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沿村而过,借助于马鞍山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长吉两市郊区徒步线路上重要节点和打卡地。
通过对马鞍山村实地调查分析发现:伴随城市化的不断扩张,近郊村受新兴文化冲击,传统乡村习俗日渐式微;乡村风貌遭到破坏逐渐没落,文化空间缺失;生态与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村民与游客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文化认同感较弱。因此发展文旅融合成为传承乡村文化价值、促进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 马鞍山文旅融合理念下的路径探索
通过对马鞍山村进行实地调研,将马鞍山村分为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三个文化风貌体验板块,以不同风貌体验轴贯穿各板块项目,实现村域旅游联动。如生态文化体验游,可大力发展登山徒步、生态康养、林下种植、农事观光等项目;农耕文化体验游注重对乡村生产生活的直接参与,对乡村街里、农事耕作、民俗民风的直观感受;红色文化体验游注重对红色历史原真性、完整性的认识,增强地域文化影响力,传承红色精神。
(一)围绕红色文化,进行“产—学—旅”融合
红色文化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弘扬红色精神促进村庄共同发展,以当地红色资源为核心建设文物展示空间、研学空间和交互空间;完善文化设施配置,为游客多方面提供历史文化信息。以文物史料展示红色故事的“起因—战斗经过—感人事迹—斗争结果”,通过室内和室外相结合,设立英雄雕塑、警钟、模拟军事装备等实景将红色资源完整展现给大众,大力打造“红色旅游IP”。
以研学教育作为红色文化学习和传承的载体和渠道。通过深挖东北抗联文化和马鞍山村改革发展成果打造研学培训教育基地,为村民的思想教育提供丰富载体,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如成立话剧社团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提高村民的参与感。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整治,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让游客体验红色文化。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鼓励村集体与长春市中小学联合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红色研学夏(冬)令营实践教育,近距离感悟红色精神。
(二)深挖农耕文化,共享农耕价值
乡村性作为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本质特性,以展示乡村特色风貌作为乡村性的物质载体。利用现有民居院落进行改造设计,还原质朴农耕生活场景,通过筛选民俗文化要素,在建筑样式和材质选择上就地取材,突出关东文化特色。利用公共空间打造民俗文化长廊展示民俗文化,以老照片和实物为引导,修建游客休憩和文化活动场所。
以增进主客交流为目标提高村民生活便利性和游客游览体验性,共享乡村公共空间,激发乡村文化内在活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民活动空间具有生活性、便利性、实用性的特点,超市门口、树荫下、院落内等微空间使用频率较高,可将村民日常生活微空间进行串联,体现乡村生活的微形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游客活动空间具有观赏性、娱乐性、游憩性的特点,纪念馆、农贸集市、滨水空间等成为游客的聚集地。可开辟文化广场作为举办文化活动场所,打造露天美食街区进行乡村美食售卖,促进游客与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闲置空地打造综合休闲活动场所成为展示乡村生活和文化的窗口。
以亲身体验参与农事耕作作为游客留住乡愁了解农耕的桥梁。通过引导游客深入体验农事耕作的过程,感受沉浸式田间生活。通过参与作物耕种、节庆活动等让游客更好融入当地生活,体验农耕价值,同时为传统民俗的传承创造机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三)重塑山水格局,焕发生态活力
强化马鞍山村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以马鞍山和小南河作为生态资源的保护基底,基本农田、村落肌理作为保护核心,将传统乡土文化要素和景观融合作为文旅融合的实现路径。开阔自然的生态环境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推出“亲子旅游”模式,将亲子生态游与乡村生活结合,为儿童营造安全新奇的游玩环境,为老龄化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马鞍山村既具备邻近市区、交通可达性高的便利条件,又具备生态资源丰富、闲置用地多的基础;通过融入拓展训练、亲子牧场、观光游览等内容,以自然的生态、新奇的体验、健康的有机食品为儿童提供欢乐的田间乐园,同时吸引年轻群体回乡就业。
(四)以文旅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挖掘现有农业资源优势,以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一产传统化:以传统农耕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突出传统乡土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二产精细化:通过个人承包经营与市场精准对接,了解游客需求,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满足市场需要。三产多样化: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打造乡村爆款,结合主题节庆、艺术文创、农家乐、民宿接待等方式推动产品创新,扩大市场影响力。
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营销手段,建立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拓展目标客群市场,为游客提供多样的信息渠道。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在官方账号推介历史文化和旅游主题宣传活动;面向社会征集特色产品创意设计、文化符号设计方案,以产品邮寄的方式激发各方积极参与;依托各时节开展特色节庆活动,形成全时全域文旅体验,并通过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节庆文化、自然风光;组织拍摄旅游度假宣传片和采风摄影集,提升乡村知名度;建立集住宿预订、活动预约、文旅信息的公众号平台,满足数字时代新需求。
(五)建立共享发展机制,多方参与实现共赢
在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以外部投资撬动旅游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政府统筹、村集体协调、企业管理、村民入股的多方参与。通过上级政府与企业对接分享整合可利用资源,进行运营业态选择和资本募集,村集体帮助村民参与入股、协调利益分配,村民通过与企业共享资源,将闲置房屋、土地、农田有偿出租进行统筹规划,盘活闲置用地。
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与企业带动引领为村民提供更多技能培训机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践行者;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与经营理念,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开发经营农家乐、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创造多种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
四 城市近郊乡村文旅融合路径探索
城市近郊乡村文旅融合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展示乡村文化过程中挖掘、保护和传承村落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生态风貌,缓解乡村衰落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整合文化资源、凝聚文化共识、重塑文化内涵、塑造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复合,还包括城乡之间的文化融合、保护与开发产业融合、政企管理融合等方面,本文以马鞍山村为例结合城市近郊乡村发展特点进行路径探索。
(一)聚焦文化主题,凝练地域文化特色
乡村文化的保护开发在于明确文化主题,聚焦文化的在地性,乡村文化主题是以农业为载体,基于农事生产所衍生的生活关系、交往关系以及文化礼仪、精神信仰等的综合表达。抓住最具有地方感的“文化名片”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形成在地乡民特有的精神认同和来访者的地方感知。可通过多途径凝练地域文化特色:从乡村山水格局、乡道肌理、建筑构造定调乡村文化氛围;从历史发展脉络、民俗节事、手工制品等要素中提炼文化内涵;从生产生活方式、民俗习惯中挖掘文化特征;通过人物故事、民间传说、英雄事迹等树立文化形象,保证文化特色的原真性。
(二)营造创意场景体验,激活乡村特色经济
加强乡村文化和艺术的创新式开发,以建筑样式、灯光照明、声音设置、物料堆砌等“物”的“硬营造”和主题凝练、风格塑造、审美意象等“气氛”的“软营造”,将乡村的自然生态、生活智慧、生产协作进行联结,构建起原生田园氛围,以产品的优化和故事讲述为消费者营造创意场景体验,通过感官、精神和情感刺激,建立起与在地文化的情景连接,形成具有直观感知的情感记忆;通过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和衍生产品设计,实现与消费市场对接和文化输出,以创意场景赋能提取文化资源成为激活乡村特色经济的动力源泉。
(三)以产业振兴为支撑,实现城乡融合互动
城市近郊乡村借助区位优势,利用优良生态环境和乡村生活的差异性作为吸引物,成为文旅融合的潜在价值资源。在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基础设施配置方面城市近郊乡村更易得到政府政策和企业资本投入的支持,实现城乡之间合作经营和资源共享;应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着力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围绕乡村文化主题拓展多种产业创新以撬动乡村产业发展与转型。通过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衍生服务和新奇体验,满足城市居民生态和文化的双重需求。
(四)激发村民主体意识,鼓励多方共同参与
村民作为村落空间的主体,乡村文旅融合应激发村民主体意识,倡导村民集体的合作互助,推行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发展新模式,坚持“共创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在地乡民通过乡村课堂学习经营理念,加强文化培育,组建业余文化团队进行文艺演出和故事汇演,让村民成为乡村文化的输出者,增进文化自信和归属感,通过乡村事业和生活方式的提升推动人才回流。以政府为主导,村民为主体,联合重点企业、规划团队共同推动村庄发展规划,让村民参与家乡的规划建设到实施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共商共建的协调机制。同时,重视游客在游览中的体验感,让游客为乡村文旅融合的发展建言献策,建立线上线下意见反馈机制,让游客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五 结语
乡村文旅融合既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式,以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和渠道,以文化作为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推力。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挖掘特色、对接市场实现文化输出、技术创新活化文化等途径,实现乡村文化价值在旅游产业的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