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3-01-09朱爱孔冯英杰周荣柱

中国饲料 2022年24期
关键词:饲料加工转型

朱爱孔, 李 俊, 冯英杰, 周荣柱

(1.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3.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000)

目前,我国饲料产业正处在由饲料生产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变的新发展阶段,转型期内的产业供给结构性问题仍然制约着饲料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如何有效激活传统饲料产业发展动力,减少产业内部要素资源错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如何推进饲料产业数字化应用、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保障饲料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饲料产业数字化是以传统饲料制造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数字通信技术为载体,加大产业内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数字赋能提升传统饲料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实力,最终实现饲料产业信息化与加工制造的协同发展。企业层面,通过数字资源推动饲料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内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产业上下游各环节间的交易成本,形成以数据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当下,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在“十四五”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均已意识到转型的紧迫性。我国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还处于探索期,相关的数字化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深。本文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饲料产业现有的发展环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重视多元主体协同作用,以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技术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全产业链数字化领域内的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1 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分析

1.1 宏观社会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正在加速渗透全行业(王宗礼,2021)。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31.7万亿,占整体数字经济的比重为80.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2%,发展势头迅速(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2021)。2022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领域发展迅速并成为实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为传统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

1.2 中观产业环境分析2021年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市场需求旺盛,饲料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12234.1亿元、总产量为29344.3万t,相较2020年分别增长了29.3%和16.1%,产业发展势头强盛(2021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2021)。此外在饲料加工装备领域,我国已经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动控制系统和工厂管理系统,这些可以为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一定的工业基础(王卫国,2020)。饲料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国产饲料加工设备的研发应用为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与技术优势。

1.3 微观企业环境分析 根据饲料企业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受到饲料原材料(玉米、豆粕)上涨,养殖市场价格低迷影响,我国的饲料企业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效的现象。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饲料企业利润转差,养殖业成本逐年增加,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刘永好,2022)。饲料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受到盈利能力影响,必然导致研发投资不足。尤其是在低蛋白日粮技术、酶制剂应用、产业节粮减损等领域数字化研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产业在由“数量效益低附加值”向“质量效益高附加值”转型中的应对市场选择的系统性风险,产业风险应对的韧性不能有效发挥。

此外,饲料企业数字化发展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对于大型饲料集团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数字化的基础应用平台,可以融合数字化饲料配方技术与精准投喂技术服务与产业供给创新,但是我国饲料企业总数约10000家,而年产百万吨的企业仅仅有39家。目前饲料产业整体面临着原料成本高,产业利润薄的问题(朱爱孔等,2021)。对于大部分中小型饲料企业来说缺乏必要的资金、人力、技术投入,饲料数字配方生产和饲养模式精准化难以实现,无法有效的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导致成本和售价的剪刀差扩大,饲料综合利用率不高。从我国饲料企业的整体来看,由于企业发展的异质性,决定了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面临着耦合协调的困境。

2 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价值

2.1 提高农牧全产业生产效率 从畜牧业全产业链的视角来看,饲料产业作为连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重要环节,数字化可提升农牧全产业生产效率。通过降低单位饲料成本,提升产业效能,实现产业边际贡献最优以及固定交易成本降低,从而达到产业整体的降本增效。产业链内,通过价值链向养殖环节传递,节约饲养成本进而提升养殖利润。这种良性互动,必然反作用于饲料产业的供给与需求规模化良性发展,增强数字化发展的动力。

2.2 实现产业正外部经济效益 制造模式层面上,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可以有效对接上游原料与下游的销售市场,通过数字技术的迁移、数据要素共享,实现产业正外部经济效应。首先,在饲料加工环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支撑,推动饲料装备行业生产制造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次,在研发阶段,有效整合饲料行业的技术数据、市场需求、环境规制等条件,克服传统饲料加工对区域性原料资源和既往加工经验依赖,做到绿色制造。再次,深入技术数字化领域,以酶制剂、低蛋白日粮、“无抗”领域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饲料配方的技术数字化。最后,重塑产业平台的饲养一体化制造模式,做到精准饲养,使产业逐步向网络化、协同化、共享化转变。

2.3 实现数字化管理 数字平台运行方面,提高产业管理方面的数据处理与数字技术运用能力,革新饲料产业价值构造体系,实现管理数字化。供给侧方面,在原料采购、原料检测、配方研发与数字化制造等领域,根据动物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形成不同配方的饲料生产批次并迅速完成制造任务的分配。可以在“数字云端”对全过程的加工环节进行实时的智能化质量监控,避免人为因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需求侧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产业对市场的信息掌控能力。一方面,通过供给侧产业数据收集与加工,及时进行产业发展前景和需求潜力分析,调整饲料产能。另一方面,通过与下游养殖企业的数据互通,根据畜禽所处的存栏规模和生长阶段,利用反向制造的生产模式,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饲料产品与饲养服务。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双向传导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各环节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减少各个流通节点的交易成本并有效降低社会边际生产成本,最终实现饲料产业内的“帕累托改进”,促使产业优化升级。

3 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我国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关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内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受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影响,面临着转型定位模糊,发展目标不明确的战略性问题。此外,产业内专业化人才紧缺和资金不足等因素制约使得产业内转型积极性不高,存在的“不想转”、“不会转”的发展困境。

3.1 传统加工装备资产专有性强,转型困难 饲料加工装备半自动化且专有性强会对已有的加工模式产生路径上的传统依赖(孔存玉和丁志帆,2021),数字技术融合不足,造成转型困难。以大部分的中小型饲料企业为例,在粉碎加工环节上,数控设备主要是运用锤片式粉碎机进行原料加工的粉碎工作,由于对数控技术效能利用不高,造成投入物料一定程度的损耗,生产效率降低;在制粒成型环节上,熟化、压制、冷却、破碎、筛分等环节,挤压出膜过程中会造成饲料颗粒粉碎率高、影响产品质量。生产设备专有性强的特性使得设备改造升级困难,加之传统设备初始投资规模较大,设备退出成本较高,致使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不高,从而掣肘产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3.2 饲料产业数字化基础薄弱 产业链内由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智能制造、现代数字通信技术领域,数字基础薄弱,导致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孔存玉和丁志帆,2021)。具体表现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建设不足,造成对数字驱动产业生产要素发展、价值创造和生产流程优化与组织管理的协同障碍。面对新市场的消费模式,产业数字化是一个系统性的项目,不仅需要在饲料企业内部进行全新的数字要素配置,还需要建立以饲料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上下游间进行数字赋能纽带转换。

此外,数字技术、商业模式与产业经济融合不够紧密。由于产业内的工业云平台和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饲料加工工艺流程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平台基础建设不完备,造成了产业数字化推进的结构性壁垒。对生产加工与销售市场的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各个数字化参与者碎片化存在,不可避免的存在信息孤岛,阻滞了产业链内数字赋能的交流与合作(赵剑波,2022)。

3.3 企业融资困难 饲料产业数字配方技术应用、设备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饲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通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策略,盈利水平低,资产负债率过高,造成行业融资难。而对于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转型道路上,面临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孟小妹,2021),依靠自身融资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加深,阻滞了产业整体的数字化进程。

3.4 政府数字化产业政策不完善 良好的数字化产业政策可以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史宇鹏等,2021)。当前,饲料行业政府数字化产业政策仍不完善,在引导金融机构投资以及数字技术改造与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等方面上,社会资本表现出参与积极性不高。数字化转型若不能很好地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的进入,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此外,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数字信息化过程中在收集、加工、处理阶段对数据保护措施的不完善。饲料配方是饲料企业的核心技术,部分饲料企业担心经过多年积累的经验或具有核心技术专利的饲料加工配方,一旦“上云”后核心数据的泄露将成为数字化改造参与者的首要顾虑。因此,在法治建设方面同样亟待政府完善产业政策来推动数字化建设的长期战略布局。

4 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推进数字技术与加工设备的融合 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首要任务是激活数字技术创新潜力,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饲料加工设备,创新生产模式,推进数字要素与饲料设备要素的流动与协同配置。

由于饲料传统设备的专有性,转型过程要特别注意变革的节奏,避免采取激进的变革方式进行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推进,而应该循速渐进地结合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同阶段,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数字技术动能转换与设备更新升级改造。我国饲料工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应该在巩固好传统饲料加工规模经济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行业发展,在业务领域重点突破低蛋白日粮技术、酶制剂、数字饲料配方和精准数字化饲养等方面的数字技术在饲料产业的应用,生产出科技含量高、品质好、具有成本优势且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饲料产品。

加工制造环节,首先,要以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和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饲料加工方面的技术数字化发展趋势。根据饲用原料不同分子结构相互间的功效变化,做好饲料应用基础研究中的数字化饲料配方技术设备更新,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饲料产品的精准加工与效能提升。其次,做好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数据收集与处理,针对产业内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规模的饲料企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门别类地进行数字平台与数据安全建设。对于大型的饲料集团型企业来说,可以利用集团研发优势,整合原有的数控操作平台,根据集团各单位业务流程与分公司运营管理状况进行饲料加工数字平台与数字安全环境的深化协同。提高集团企业市场快速响应能力,尽快适应数字消费市场模式。最后,对于技术和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共享平台,采取数字非核心技术外包的方式与大型饲料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进行数字化战略合作,学习对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数字管理模式,并通过低成本的数字化引进,对加工链条进行“上云赋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试错成本,推进产业整体数字化进程纵深发展。

4.2 健全企业数字管理职能 重视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战略环境优化,做好产业各环节数字化应用的绩效管理。企业管理层应制定明确的管理数字化阶段性发展目标,根据畜牧业市场环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培育数字发展、绿色转型的饲料企业文化。在原料采购、数字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销售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拓展服务。例如,在数据创新供应链和数据拓展需求侧方面,做好饲料配方技术数字化研发、生产加工数字化与物流运输数字化对接,企业管理数字化与市场销售,精准饲养服务与数据采集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联合体,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效率。

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尽可能地根据企业数字化发展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层级朝向扁平化、开放化、网格型发展,来更好的适应发展的需求。统筹饲料产业数字化经营管理,强化转型期的组织优势,创造专业性强的组织新业态(赵守东等,2021)。聚焦管理层级优化,缩短企业与市场的距离,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精准形成饲料产业市场决策和数据传输管理机制,提升产业数字化应用效果。因此,管理数字化有利于形成以目标、结果、问题为导向的产业发展过程控制,推动数字化在企业生产领域的全面应用。

4.3 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统筹好饲料企业、行业协会和数字化服务公司,以饲料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为基础,设计涵盖数据收集与处理、饲料加工制造、技术研发等要素在内的数字基础应用平台。引导产业数字化改造的相关参与者进行“多元平台、多元主体、多元服务”的平台体系构建,避免因单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共享数字基础平台建设,保障数字化产业内各参与主体间的多元协同(罗宇昕等,2021),增强产业数字化改革的整体实力,降低单个企业的试错成本。

4.3.1 增强产业上下游间的数据要素互动 饲料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一环,对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生态体系良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必须加强上游原料供给与下游畜禽养殖的数据协同,打破区域消费市场和生产相分离的固有地域性垄断,重塑产业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要素发展,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供需均衡的产业平台,实现饲料加工技术创新与推广。其关键点在于打通数据堵点,让数据资源在饲料产业链内随着生产加工销售链条进行自由流动。可以考虑采用即时生产系统,减少在原料采购、生产、质检、销售、运输环节不必要的人工传输流程,提升存货周转率,降低产业链之间的交易成本。

4.3.2 开发数字安全智能追溯平台,着力解决饲养安全问题 运用数字查询技术实现饲料品质追溯,做到饲料产品从源头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增强公众对畜牧产品消费的安全感。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做好数字化延伸功能服务,提取饲料产业上下游信息交流数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畜禽供给为测度,利用数字信息为饲料产业做好供给需求方面的市场预警,建立完善的市场预警机制。并针对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周期性变化,提前对原料供给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分析,提前谋划规避市场风险,提高饲料产业的整体风险管控。

4.4 完善政府饲料产业数字化制度建设 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周期长、难度大且各要素间的融合具有复杂性,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饲料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加快构建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保障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

4.4.1 产业政策方面 政府应积极鼓励金融管理机构出台针对产业数字转型的专项资金贷款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贴息、免息、小额担保、政府财政专项奖励、减税降费等产业政策红利,对饲料养殖企业的软硬件技术改造给予资金补贴和支持。对养殖企业提升精准饲喂水平等生产设备的采购、技术改造给予资金奖励。支持饲料企业在玉米、豆粕、鱼粉等主要原料规模化采购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建设,减少采购误判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消除影响数字要素发展的融资障碍,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充分参与,实现资本要素在饲料产业的自由流动。

4.4.2 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 教育部门可以支持农业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相关的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专业。发挥好政府、饲料工业协会、地方饲料协会、科研院校和饲料企业交流合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做好区域性产业帮扶。构建的“产学研”平台除了吸收数字信息技术外,注重深入一线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饲料企业的发展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关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动物医学在饲料产业链数字化发展的实际应用价值,设计出具有产业适配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饲料产业转型提供数字化人才保障。

4.4.3 数字安全方面 制定出与饲料产业数字化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激烈的饲料市场竞争中,数字化改革的发展对数字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饲料产业主管部门和工信部门在数字安全环境建设中,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好参与主体间的数据产权归属、数据安全保障、数字技术专利保护等领域的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数字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规制,为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更好的为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5 总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饲料产业由生产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兴的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饲料产业应该牢牢把握住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统筹做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努力提升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夯实产业综合实力。针对饲料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通过生产领域的技术数字化改造、经营领域的管理数字化变革、全产业链视角下的数字基础建设等领域,进行饲料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我国饲料强国建设提供可行的路径探索。

猜你喜欢

饲料加工转型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粤海饲料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