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院校会计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23-01-09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34期
关键词:林业大学硕士林业

邱 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近20年,人类自身发展面临着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制约,我国作为碳排放的重要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碳排放制约。2020年12月25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0年12月31日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权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对碳排放的计量与核算成为现阶段会计的重要问题。作为从事经济核算和价值管理的林业院校高等会计教育,在新时代必须承担起服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价值和新功能,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适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会计教育问题。

2004年3月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学位[2004]3号文件,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培养会计专硕(MPAcc)。MPAcc的培养是顺应国际化需求的,对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促进我国多元化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1-2]。传统学术硕士培养注重学术训练,旨在培养学术人才,而专业硕士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从理论、科研型转向综合应用型[3-4]。这种转型对各高校来说不是按统一模式培养会计硕士,而应该强调实务化、战略化和差异化,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进行差异化培养[5]。差异化培养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6-8]。既有研究为会计专硕的办学指明了差异化、特色化的方向,对于具体高校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自身院校的学科优势,办出具有特色的会计硕士点。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实践和案例开发5个方面探讨林业院校会计专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丰富会计硕士教育理论内涵,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碳排放意识和环境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1 南京林业大学会计硕士培养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从2017年开始招生,培养规模约为100人(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学科综合优势,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审计、税务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会计专门人才。设置了3个方向:财务会计与审计、财务成本管理、资源与生态会计。南京林业大学的会计专硕优势在于:第一,起点高,学校经管院具有农林经济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在经济和管理基础学科具有深厚积淀,天然具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优势;第二,学院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会计专硕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持;第三,学院硕士办学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从事经济管理硕士培养的院校之一。目前,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会计专硕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困难在于如何将会计硕士培养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即如何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等方面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色。

2 以可持续发展会计为特色的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以培养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为主体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会计”和“智能会计”为两翼,构建“可持续发展会计与传统会计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与研究相融合”的“一体两翼三融合”培养体系。“一体两翼三融合”的培养体系集中体现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实践和案例开发5个方面。

2.1 培养理念

培养理念突出可持续发展、智能会计转型理念。林业院校MPAcc项目在培养方案设置资源与生态会计方向,培养适合绿色产业和部门所需求的会计师及高级财务人才。会计硕士培养方案中设有资源与生态模块,内含森林资源经济评价、资源与环境核算等课程。同时,结合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会计硕士培养理念在于突出服务林业等绿色产业特色,同时恪守会计专硕教指委关于MPAcc项目的应用性培养要求,强调会计人才培养应用型导向,面向智能会计的发展大趋势,培养方案中设置包含大数据分析课程在内的新经济新技术模块,同时强化与智能会计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

2.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注重林业等绿色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协同。鉴于MPAcc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流向和林业等绿色产业的特色需求,MPAcc项目培养目标不仅关注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对会计人才具体业务和能力的需求,培养具有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现代财会领域的知识及技能,还同时要求学生熟悉林业等绿色产业所需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发展出应对多变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

2.3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强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智能化时代背景相结合。(1)课程体系设置完备、层次分明。参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2019年)、除开设有会计专硕教指委规定的“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5门必修课程外,还开设专业精深、资源与生态、新经济新技术、研究方法和沟通与交流5个模块共22门特色课程。其中,资源与生态模块的“森林资源经济评价”“资源与环境核算”等4门课程,结合林业等绿色产业的会计与审计实务进行授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林业等绿色产业的财会岗位需求。新经济新技术模块的“大数据与财务决策”“金融科技”等课程紧扣时代背景,将大数据应用技术、Python等编程技术与会计、审计实务融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关于会计智能化转型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融入中诚区块链公司、中石油财务共享中心等签约实践基地的实习实践工作活动中,加速知识技术向实践经验的转化。(2)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强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日常教学注重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素质。同时,丰富第二课堂形式,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公司财务总监、行业精英以及林业系统财务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向学生传授新思想、介绍新动态,以期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潜移默化的作用。本项目与亚拉巴马农工大学、北卡州立大学等境外高校深入合作,开展包括双硕士培养、师资培训等各类交流项目,先后派遣学生前往境外高校交流,邀请对方教师来校讲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学习兴趣,拓宽国际化思维和视野。(3)课程设置和开发贯彻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本项目根据林业等绿色产业单位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强化应用导向,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定期调整一次培养方案(现已修订2次)。将CIMA等社会认证考试的内容适时、适度贯穿到课程之中,引导、帮助非财会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补充会计专业的核心知识,增强应用性。本培养点派遣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等境内外高校参与CIMA方向教师培训,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CIMA平台课程”等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案例。项目通过开展“专业人才进课堂”活动,吸收优秀行业人员充实校外导师队伍,与校内理论教学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将其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实现深度合作。项目聘用了南京中诚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共享服务中心南京分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校外导师,进行课内课外讲座、指导学生实践等重要学生培养工作。

2.4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重视校内与绿色产业以及其他智能会计技术应用前沿单位的协同互补。校内与林业等绿色单位以及其他单位协同互补,主要体现在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实践与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在实践实习基地方面,本项目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财务共享中心、江苏金蝶软件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签署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建立实践基地,其中1所为教育部协同育人省级实践基地,先后安排同学赴基地实习,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此外,学院与多个绿色产业企业共建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承接横向课题、开发案例,为本项目提供了高层次的实习实践和研究平台。学院与南京汉特家具公司合作的“基于家具木制品定制的ERP/MES智能制造系统实时管控技术”横向课题成果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技术鉴定,鉴定结论获得“技术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评价,与江苏省科协重大战略类调研课题“多中心智能制造共享云平台研究”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供应链管理公司、南京极米木业有限公司合作的供应链智能管理会计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2.5 案例开发

案例开发重视与林业等绿色产业特色相结合,同时,融合智能会计发展趋势,形成极具培养特色的差异化案例成果。以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为依据,项目培养点依托学院2015年成立案例研究中心,2017年将案例研究中心分设为工商、会计、金融3个子中心,有效地推动案例开发工作。在项目案例中心工作的推动下,项目对国内专业学位教学研讨会、专业学位课程及案例培训实行全额资助,培养点资助学院中青年教师赴清华大学、中欧商学院等高校参加工商管理案例论坛,学习吸取案例开发先进经验。在学院和培养点的支持工作下,各课程组已对专业必修课程自主开发教学案例共计52个,7个案例成果入教指委案例库。

3 结语

在人类自身发展面临着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制约、我国承诺“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坚持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学校和学院的生态等优势特色学科,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实践和案例开发5个方面,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会计”和“智能会计”为两翼,“可持续发展会计与传统会计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与研究相融合”的“一体两翼三融合”的会计专硕培养体系。同时,结合目前传统会计向智能会计的发展趋势,学校对会计硕士的培养注重强化与智能会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与智能会计的结合,使学校的MPAcc形成了极具培养特色的差异化结果。

南京林业大学会计专硕的可持续发展特色培养模式探索,体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的道路,为行业院校如何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经验。

猜你喜欢

林业大学硕士林业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