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浅议
——以定远县为例
2023-01-09蒋士凯
蒋士凯
(定远县农业农村局 安徽滁州 2332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重要方式,是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可以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有效服务农民群众,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引领广大农民实现更高层面的共同富裕。定远县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实施村企联建,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一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经营人才队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发展经济意识,树立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和村企联建典型案例,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完善工作,明晰土地界限,逐步减少和化解农户长期形成的土地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保障农村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体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优越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居民以土地资源入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获得股权分红,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
(二)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将土地平整成方,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将村集体的土地、塘坝、荒山等资源统一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对土地的物质投入,提高土壤肥力,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发展潜力,实现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一直坚持人民至上,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不断造福人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缺少来源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存在“空壳村”现象,部分村“村级债务”沉重,无稳定收入来源,只能依靠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加之承担较多的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健全,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部分村集体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仍处在简单的农作物种植阶段,未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初级农产品加工薄弱,产业带动发展作用效果不明显,后续发展乏力,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专业人才缺乏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理论和农业机械操作技术,较难接受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农村基层组织缺乏一批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敢于开拓的经济能人,一些具备先进农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农业生产缺乏专业人才。少数村干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过分强调客观条件,不能立足自身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深入研究思考农村的发展思路,谋求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因此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
(三)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部分村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部分集体资产已处置完毕。有的村为了化解之前长期形成的债务,一次性把集体的山场、水面、林场、集体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经营权流转或者出租十年甚至几十年,导致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资源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平衡,城郊村及资源资产丰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资源匮乏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难度较大。近年来,部分村财政投入的资产较多,村集体经济收益相对高,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超百万元,部分村因缺乏扶持项目及资金投入,因此收入较低。
(四)惠农资金带动作用不明显
惠农项目资金管理涉及部门多,职能交叉和重叠现象明显。有些惠农资金长期滞留在财政账户上,拨付不及时,影响力有些滞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惠农资金补贴不分类、不评比,简单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缺乏公平,偏离惠农资金的补贴目标,甚至存在损失浪费等问题,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资金
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的各项制度,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分门别类进行台账管理,严格资金收支管理,加强日常监督,对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不定期对村财务人员组织培训学习,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管理,提升其业务水平和能力。全面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村级资源、资产、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村级集体增收。村集体利用成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按照村民得实惠、村集体增收的原则,统筹考虑村企间关联性和匹配度,组织引导发展优质涉农企业与村结对帮扶,利用国家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充分体现农村居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盘活现有资产、资源、资金,把资产、资源转化成资本,采取入股、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全县460多家涉农优质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形成村企联建方案,建立村企联建工作台账,实现全县农村与企业结对共建全覆盖,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拥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规范资源的评估和交易程序,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处置资产,充分利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拍租农村集体资源,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按制度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和村级组织管理费,用于村级公益事业支出,尊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意愿,注重发展积累中谨慎地开展分配。加强财务监督,规范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二)培育农村实用人才
紧紧围绕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五大”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组织实施乡土人才工程,大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企业家等,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引导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立足农村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采取“项目+人才”模式,培育乡村产业创新团队,选聘乡村振兴人才顾问、科技特派员,提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开展“专家下基层”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并提供技术指导,促进人才与乡村需求有效对接。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从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等人群中,选用事业心强、眼界开阔、素质较高的“能人”担任村“两委”干部。实施“曲阳雁归”工程引才入乡,招录省内外的350余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全日制大专退役军人,作为村“两委”干部人选。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农业文化创意、会展博览、观光休闲、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康养体验等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组织业内技术专家、优秀农业企业家,对创新创业群体,在农业项目选择、生产技术、农村金融、经营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创业培训,加大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带动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爱农业的农村实用人才从事农业产业。组织开展农村水稻机插秧、机收减损等技能大比武,掀起“机械强农、机械兴农”新高潮,激发“午收夏种”的生产热潮,以示范带动助推乡土专家学习新技能,形成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村新技术的推广。
(三)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围绕“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补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以资源优势大力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把小规模的农业生产集聚起来,发挥超大的规模优势进入市场。以发展“鹅、虾、猪、菌、草、牛”等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谋划入库加工储藏、种植养殖等,强化产业支撑,全面推广“四带”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统筹动员各类农业技术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业服务工作,推动“猪、鹅、虾、菌、草”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定远县结合“草”产业的发展,开展秸秆回收利用业务,发挥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着力拓展农业多功能,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利用农业信息网、农产品交易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入驻安徽省社会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鼓励种田能手、科技示范户等成为育秧专业户,为缺劳力、缺技术、没有育秧意愿的农户,提供机械化育秧服务。结合多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入驻定远县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秸秆”产业。与定远县城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对接,探索成立全县范围内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拓展经营业务范围。利用已建成的11个秸秆收储点,辐射带动全县22个乡镇从事秸秆收储产业,年消化秸秆达50万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依托江淮分水岭风景廊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文旅产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设立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努力构建乡乡有产业、村村有实体、年年有增量的增收格局,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化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进而提高农民收益。积极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冷链项目建设,全面补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乡村产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县已建设保鲜仓储库70家,占有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9.8%;有建设意愿和建设需要的679家,占总数的11.3%。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深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释放改革红利,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渠道。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节水灌溉、产业扶贫等各类财政投入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资源,应移交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流转农村集体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村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增加集体收入。稳步推进清产核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股权量化、资源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优势,让农村居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之中,充分发挥示范的榜样作用,带动农村居民发家致富。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根据农户参与方式的不同,使农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发展、价格保底、务工就业和村集体经济“五个受益”,让参股的合作农户受益,有效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摸底、清理,依法追讨债务。推进经济合同清理,通过协商或司法程序解决历史原因形成的有失公平的经济合同,切实维护集体经济权益。推动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市场化、实体化运作,规范制定章程,组建成员大会、成员代表会议、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经营管理机构。支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鼓励村集体大胆探索、积极尝试,享受改革成果。定远县全面清产核资,摸清资产资源资金家底,盘活资产资源,对于侵占集体资产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村集体已获收益186万元,农户已获收益18万元,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在政策、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谋策出力。建立健全人才支援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对投身农村、支持农业的技术人才提供补贴,吸引优秀人才为农村服务。加强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及时拨付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支农项目和资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益。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支持“三农”建设,让农民、政府和社会资本三方参与,拓宽惠农项目和资金渠道,惠及广大农村地区。集聚资源全面推进定远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搭建村级益农信息社,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依托定远县农业、邮政、商务、气象、电信、供销等现有基层服务站点,采取“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现有设施和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完善服务延伸到村、信息精准到户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已全面建成236个“益农信息社”信息进村入户村级服务站,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居、社区)基本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修订完善《定远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奖补办法(修订)的通知》(定政〔2018〕57号),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设立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担保基金,用于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劝耕贷”担保。针对性地推出“乡村振兴担保贷”,主要是为县域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支持,单户额度上限50万元,由担保公司以纯信用方式提供担保,无需任何抵押物。保障农林牧渔业生产资金需求,助力定远县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建设,利用平台发布农产品交易信息、提供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品牌注册等,通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