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知识的语言超市:有声读物功能价值新探*
2023-01-09范雨竹周安平
□文│范雨竹 周安平
自人类诞生起,声音就承载着传递信息、交流沟通、传播知识与传承文化的功能。随着声音复制技术的诞生,声音突破时间、空间局限,变得可复制、可存储、可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有声读物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统口耳相传的局限性,也使阅读不再仅有视觉阅读一种形式,有声读物用声音传递知识消解了文字阅读的障碍和晦涩,人与声音符号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局限于精英阶层的传统纸质阅读变成世人皆可享有的知识获取,它把过去存在着教育壁垒的阅读内容普及化,体现了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发展。本文讨论声音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后的有声读物功能价值,选择每一技术阶段的主要有声读物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梳理,探索数字时代有声读物新的功能价值,以期为有声出版提供新思路。
一、我国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历史考察
随着中国历史上首张唱片在上海制作完成,有声读物开始进入我国民众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的诸多领域,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影响下,有声读物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价值。
1.以声致兴:有声读物的诞生开拓娱乐新形态
机械技术时期,我国有声读物几乎都是戏曲和曲艺节目。其中,20世纪20年代以前录制的唱片,内容几乎都是戏曲和曲艺节目;20年代以后,虽有歌曲、乐曲出版唱片,但戏曲、曲艺节目仍然是唱片的主要内容。[1]当时,有不少戏曲艺人都用“留音蜡筒”录音技术灌制过戏曲唱段和音乐。1903年,百代唱片公司的前身英国留声机与打字机有限公司(G&T)“以每张四元作酬金,聘孙菊仙、汪桂芬等名伶灌录唱片,而由孙菊仙录音所印制成的唱片《捉放曹》更被视为中国唱片业的肇端”。[2]在英国留声机与打字机有限公司1904年的唱片目录中,录制于上海的京剧和昆曲唱片有329种,录制于香港的粤语唱片有147种。在其他各家唱片公司生产的唱片中,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的唱片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类有声读物继续出版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周信芳、金少山等京剧著名演员的代表性剧目和代表性唱段,以及越剧、沪剧、淮剧、粤剧、潮剧、川剧、秦腔等40多个地方戏曲著名演员的节目。曲艺方面出版了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快书、相声、四川琴书等30多个曲种的节目。密纹唱片研制成功后,数量最多的仍是歌曲和乐曲唱片,如郭兰英、王昆、才旦卓玛等演唱的歌曲,刘诗昆、李名强、殷承宗等的钢琴独奏,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等,还有民族乐器、西洋乐器的独奏、合奏、齐奏以及地方音乐等内容。[3]
另外,歌曲和乐曲唱片也很快成为唱片内容之一,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歌等,另外出版较多的还有歌剧选曲、流行歌曲、电影歌曲等,内容包括反映进步思想、民众呼声的爱国歌曲和革命歌曲。如我国最早的流行歌曲《毛毛雨》,以及重新恢复生产后的《解放区的天》、合唱《东方红》《咱们工人有力量》《国际歌》、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剧《兄妹开荒》、民乐《新花三六》等内容。这些有声读物重在复原声音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强调声音的娱乐性功能,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给国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文化娱乐享受。[4]
2.以声励学:有声读物品种与数量扩大增加阅读知识学习路径
随着模拟技术时期到来,有声出版的主体和形态发生变化,促使我国有声读物数量与品种大大增加。一方面,有声读物满足民众日益高涨的文艺需求,大量出版的专题唱片和著名艺术家的专辑唱片,持续传递娱乐元素。另一方面,由于有声读物生动的声音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直接诉诸于阅读者的感知系统,在文化积累、知识普及、思想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一时期的有声读物在知识性及教育性阅读上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电化教育盛行,有声读物的内容从音乐类向教育教学倾斜,教育音像出版社迅速诞生,并通过充分利用各自不同的教育资源,制作和出版大量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急需的电教教材和音像制品。这一时期的有声读物以外语居多,涉及理工农医、文史哲经法及体育、艺术等学科及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级各类教育对课堂内电化教学资源的需求以及人们业余学习科技和文化知识的需求。
教育类有声读物的出版工作占据模拟技术时期整个有声出版事业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外语教育类音像制品方面,如《疯狂英语》《许国璋英语》《英语900句》等磁带,伴随着步步高、随身听、复读机等遍布全国,风靡一时,成就了一代人的英语学习。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配合少儿图书出版发行的少儿有声读物。[5]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纸质书籍的音频制式随书赠送,如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内容被制成磁带随图书销售赠送;二是作为教学教辅材料配合教学内容出版,如适应儿童乐器学习的《钢琴教程》《小提琴教程》等配书类有声读物。
教育类有声读物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阅读者的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这些教育类有声读物因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是教育教学的生动教材,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极大地推动了国民教育的普及,扩大了阅读知识学习的路径。
3.以声助传:有声读物跨越时空体现强大传播力
数字技术时期,有声读物形态从线下转变到线上,同时存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为有声读物功能注入了新的价值活力。据《中国出版年鉴》统计,数字技术时期,我国有声读物类型涵盖歌曲、戏曲、乐曲、曲艺、教育、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经济、体育、文学、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出版种类和数量逐年上升,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渗透进阅读者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体现出跨越年龄、跨越学科、跨越时空的强大传播力。
同时,在数字技术的变革与发展下,有声读物更是跨越了传播偏向的局限,让只要具备正常听力的个体都能随时随地阅读。从内容存储上看,数字化有声读物不仅能更加真实、清晰地保存声音,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有声读物实现云端共享、上传下载、实时更新,极大地便捷了阅读者的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阅读者。另外,从传播范围看,数字化有声读物同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阅读时间可控制、阅读空间可穿越的阅读模式。
二、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特征体现
1.感悟声音的艺术性:丰富有声语言感染力
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体现首先源自声音本身的艺术属性。声音强烈的情感性,表现为声音的发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传递,对于不同的声音,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声音发出者的心情、方位及距离。初期的有声读物——唱片能够将声音真实地记录下来,并通过播放还原发声者的真实情感,让阅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感悟声音的艺术魅力。其次,声音还具有艺术可感性。“声音依赖于自身而存在,它来自于它正在消失的地方,我们能够捕捉到它们,在内心引起波动。”[6]有声读物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是因为声音的情感性和艺术可感性,与文本、技术相融合,在读者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在技术的支持下,有声读物通过声音符号的艺术性,给予阅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重塑人的听觉审美情感。可以说,声音的艺术性决定了语言艺术的张力和感染力,这是有声读物功能最基本的特征体现。
2.确立阅读的伴随性:突出知识传播普适性
相较于文字和图像,声音具有紧密的传播伴随性。有声读物依靠声音传递信息,强化知识传播的适用性。声音作为人类的本能,从出生便伴随人的左右,当听者在聆听的时候,他就处于这个特定的声觉世界的中心,四面八方的声音汇聚而来,使听者置身于感知与存在的核心位置。[7]人类的听力、意识和识别能力,都在声音营造的上下文语境中存在,构成一个声音意象的世界。声音的天然生理特征让其无时无刻不伴随在人们周围,成为人们阅读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有声读物的诞生,只要具备正常听力的人,都可以通过听觉获得信息,特别是早期大多数中国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识字率很低,并且长期生活在传统封闭的环境中,没有机会接触外部世界的新思想、新事物,通过文字传播的启蒙思想、科学技术等知识又局限在士大夫阶层,很难触及社会普通民众。而当代有声读物以声音为传播方式,通俗易懂,阅读者无论是否具有识字能力,都喜闻乐见,以广播为代表的电化教育就是知识传播普适性的例证。这种知识传播的普适性在信息爆炸的数字时代更为凸显,在人们已经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视觉信息填满心生戾气之时,听觉途径获取知识更为普及,有声阅读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有声读物和知识付费内容填补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在声音的伴随中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人们当前新的普适性阅读的重要形式。
3.呈现形态的多样性:构建听觉空间重新部落化
我国有声读物是从单一形态发展到多种形态的,而形态的多样化又催生了有声阅读的规模化。作为声音信息最早的存储传播载体,唱片承担了记录、传递声音信息的重要作用。1975年唱片发行量1072万张,1977年发行量1423万张,两年增长33%,增长迅速。1978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成为我国第一家拥有盒带生产线的厂家,标志着有声读物开启了以磁带为主的“音像时代”。磁带有声读物解决了唱片所需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环境所带来的制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有声读物的发展壮大。[8]2001年北京鸿达以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制作发行MP3格式的评书、相声品种销量超过40000套。[9]近年来喜马拉雅FM发起的“123知识狂欢节”,其2020年的内容销售额达到了8.28亿元,创历史新高。“得到”APP发布的北大经济学院薛兆丰教授的《薛兆丰经济学课》,订阅人数超过26万。[10]有声读物随着唱片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数字出版等而不断拓展其多样化形态的产品,极大地拓展了有声阅读空间。可见,有声读物自身形态的多样为“重新部落化”听觉空间提供了必备条件。
从20世纪初期中国唱片工业发展开始,就催生了近代中国有声读物的兴起,使其在传承弘扬民间戏曲艺术、记录保存民族器乐、辅助语言教学和音乐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之后在推动我国电化教育、全民学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到了数字时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等审美性多样、价值性高的有声读物应时而生,极大地满足了阅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声读物在自身形态多样化的基础上,更优化地用声音传播更大化的文化知识内容,并在全民有声阅读中唤醒了“脱部落时代”沉睡的耳朵,重塑了人类交往的“重新部落时代”。
三、有声读物走向智能化
有声读物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有声读物功能价值新的拓展也是来源于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5G时代,其技术的显著特点是高速率、低时延和广连接,这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技术保障,它不仅能给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生机,同时也能构建新时代全民阅读有声读物的数智语言超市,促使有声读物的新阅读走向智能化。
1.声音符号智能发展,凸显人机对话新空间
从我国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发展过程来看,声音录制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极大地刺激了阅读者的听觉感知通道,促进有声读物不断拓展其功能价值边界。智能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有声读物的发展有诸多切合点。数字技术支持下,有声读物通过拟人化智能语音和智慧化阅读服务,形成灵活机动的人机对话新空间。
人工智能语音和有声读物都以声音符号为主体,以此为交集,二者在智能化融合发展中更能发挥专业性。虽然当前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情感认知和情绪表达上还不尽如人意,但在技术“人性化”发展趋势影响下,人工合成语音将会越来越接近人类真实的声音,如科大讯飞的语音库中就已经有苏州话、上海话等23种方言语音可供选择,将智能语音应用在有声读物中,制作成为不同版本的有声读物,既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增强受众黏合度,又提升了人机对话的多语音基础。同时,通过系统解析、提炼声音要素,人工合成语音将进一步生成个人定制化的智能语音库,供阅读者在使用有声读物时进行声音选择,这让“一千位阅读者心中有一千种配音的哈姆雷特”的愿景成为现实。这些人工智能语音,将在一定程度上让阅读者摒弃那些不受欢迎的真实人声,而转入可以让他们更加愉悦的拟人化智能语音怀抱中。阅读者在检索和播放有声读物过程中,凸显语音交流优势,实现灵活的人机对话互动,并且在这些技术支持下的人机对话是机动的,非机械式的,这为有声读物凸显人机对话新空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另外,有声读物关注阅读者的听觉感知,以阅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效果为导向,提供智能化阅读服务。5G技术将人的身体、行为、环境等要素数据化,有声读物服务方,如内容生产者和阅读平台,一方面通过智能提取、数据分析、服务匹配,深入了解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推送精准的有声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对有声读物的音源进行解析,对有声读物演播者的声音音色、音调、音强、音高等属性进行分析,形成声音画像,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析,进而为阅读者提供更具情感导向的有声读物。在大数据驱动下,阅读者的有声阅读习惯、声音偏好、后续需求等将被记录,在数据算法不断优化、数据统计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降低技术与阅读者之间的磨合期,使阅读者在有声读物提供的阅读世界中获得愉悦,让有声读物融入人们生活各方面,打造出新的人机对话环境。
2.知识类别全覆盖,彰显内容的全域性
阅读的意义在于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特征来看,也是围绕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展开的。相较于视觉阅读需要识字能力和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进行,有声读物的阅读获得只需要具备正常的听觉能力就能进行,这使得有声读物塑造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阅读者,人人都可以获得知识熏陶的阅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者通过有声读物获得更具意义的知识。基于此,数字时代的有声读物以多种途径在不同知识领域、阅读形式、受众群体间进行升级拓展,实现全域全维度有声阅读内容覆盖,以广阔的知识内容为阅读者服务。
有声读物实现全域化知识的路径之一是能够将更多的其他介质的阅读内容进行有声化转换。当前很多出版机构已经开始推行“一书三发”形式,即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同时发行,以充分满足不同阅读需求和阅读群体,这一趋势对有声读物的内容覆盖具有很大支持,但相较于纸质书的历史时期而言,有声读物的内容量还远远不够。借助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一是可以将文本内容智能地转换为有声语音,丰富有声读物内容;二是能够自动识别翻译多语种内容,再自动进行有声化转换。如科大讯飞开发的智能翻译机器已经涵盖33种语言翻译,借助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对其他介质的阅读内容进行有声化转换,既提升转换效率,又解决翻译外文出版物面临的人才、费用短缺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使用真实人声,如作者本人或专业演播者来对其他介质的阅读内容进行有声转换。这一方式能够增加有声读物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让有声读物更具话题性,通过明星名人效应,唤起更多阅读者的有声阅读兴趣。
比起视觉阅读的纸质书来讲,有声读物可以直接记录口述内容进行知识传播、文化传承,这是有声读物拓展其内容的独特路径之一。口述是人类记录历史最古老的形式,起源于远古时代,口述史即亲历者通过口头叙述并传至后世的叙事方式。[11]以音频直接记录历史的口述史,作为一种文献资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声音是具有表情性和情感性的,口述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是对在场状态最原始、最本真的还原,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我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也无法用文本记录,但却可以被口述声音记录下来,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传播,这既延伸了有声读物的内容广度,提升有声读物市场竞争力,也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3.建构营销“语言超市”,开创有声出版产业新生态
技术的发明深刻影响了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数字时代的5G技术将从高速率、高容量、高传输、低资费等方面升级移动互联网络,提升各种移动阅读终端的使用效率,再加上有声读物智能化、全域化的发展基础,5G时代的有声读物将开创知识一站式营销服务的声音“语言超市”功能,它最大特点是在其硬件条件支持和软件服务前提下,开放有声读物阅读供需的自主性、智能性,实现数字时代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又一突破。
首先,基于有声读物智能化、全域化的发展基础,“语言超市”具有自主操作的硬件条件。一方面集合出版产业链中编、印、发、销、供五个环节,在“语言超市”中自主完成有声读物生产营销体系。“语言超市”是一个云平台,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将有声出版产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集结整合在云端,通过云平台接入不同端口获得信息,打造有声出版产业航母群,进而为有声出版产业新的发展生态奠定基础。另外,“语言超市”通过连锁超市店形式,进一步把有声出版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超市的最大特点是一个总部下有若干分支,通过合作占领市场份额,最终谋求利益最大化。有声读物的“语言超市”也是如此,通过与作者合作、与出版机构合作、与国外机构合作,相互借鉴互相扶持,为满足更多阅读者在“语言超市”自主选购需求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保障。
其次,基于有声读物生产制作集成智能化、知识阅读内容全域化的发展基础,“语言超市”充分具备知识营销服务的软件前提。“语言超市”中有声读物内容丰富,云平台提供无边际的有声阅读内容,阅读者通过使用“语言超市”获取自己想要的所有阅读内容,而不需要在不同APP和平台间来回切换。“语言超市”可以实现多维有声阅读形式,也完全可以为不同阅读群体的知识有效获取提供坚实支撑。多维有声阅读形式按照技术的不同使用,我们将其分为:一维空间的直线有声阅读、二维空间的平面有声阅读和三维空间的立体有声阅读。由此可见,“语言超市”在5G技术高速率、高容量、高传输、低资费的特征支持下,能够实现不同维度的有声阅读,这将使有声阅读真正融入我们的各种生活,塑造新的认知方式,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形成新的出版产业新生态。
4.健全声音版权制度,保障全域知识语言超市繁荣发展
在几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国有声读物在数字时代已形成一个新型产业。然而,数字时代有声读物全域知识语言超市的实现,不能仅仅只依靠技术的促进,还涉及对声音权利的保护。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最新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民法典》对“声音权益”的主体作出了非常明确的界定,即自然人。根据《民法典》规定,此次立法确认了声音属于一种独立的新型人格权,因此,在有声读物权利保护层面上也应该受到保护。这对于使用真实人声演播的有声读物来说,其声音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这不仅让有声读物有了一层法律保护屏障,也对有声出版行业打击盗版、维护产业健康发展明确了法律保护的依据。但目前有声读物在声音权的保护执行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有声读物中声音符号自身在互联网数字化条件下如何授权、如何合理使用,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有声读物声音权具体的保护与认定很难界定,增大了声音权益保护的难度,所以,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声音权保护的相关细则规定。
另外,数字时代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日渐成熟,其对声音符号的模拟创设势必会对有声读物的生产、运营和版权保护都带来深刻变革。《民法典》只明确保护自然人声音,那么将自然人与人工智能语音相融合后生成的“声音”,又是否具有“声音权益”呢?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中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将很快被普遍应用,机器生成的拟人化声音将无限接近“以假乱真”的水平。通过人机对话、制作有声作品等方式非法使用自然人声音,都有可能产生声音侵权。由于我国人工智能相关法律还未出台,机器人的法律主体地位、侵权责任划分等也并未明确,这加剧了声音权的保护难度。
随着我国有声出版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在拓展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形成健康的权利保护环境和声音权利制度,我们呼吁尽快健全更加适宜数字时代特征的声音版权制度,这样,在一个开拓创新与版权保护的动态平衡中为有声读物搭建起新的发展格局,实现有声读物功能价值的新拓展,保障全域知识语言超市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