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约”历程简谈

2023-01-09

中学政史地 2022年31期
关键词:北洋政府军阀租界

李 虎

河北南宫丰翼中学

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落日余晖后,古老的中国迎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大潮把古老的中国卷入其中。完成了近代化的列强纷纷凭借武力入侵中国,用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戴上枷锁,把中国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探究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是明晰中国获得独立与解放之伟大历程的必要环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列强欺凌,军阀当道,资产阶级在左右摇摆,普通民众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爱国群众一次次的反帝斗争成为推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根本动力。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因此,废除不平等条约就成了中国人民抗争外来压迫的重要目标。

一、中国废约的第一阶段:北洋政府的外交作为

关于北洋政府,统治当局对内专制、对外妥协,武人干政、军阀混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北洋政府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产物,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政客都是主动卖国的,一些政客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意愿。1913—1914年,英国殖民者策划“西姆拉会议”,无耻地企图分裂西藏领土、将西藏纳入英印势力范围,被北洋政府直接回绝。1914年7月6日,北洋政府致电英国公使明确声明:“中国政府不能擅让领土,致不能同意签押,并不能承认中国未经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似之文牍。”此后的废约史与一战后国际局势的变化紧密相关,废约的进程受制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激烈争夺。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宣布与德国断交,查封德国在华军用产业,收回德国在天津和汉口的租界。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皖系军阀为首的国务院以是否参战为焦点发生了尖锐对立。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主张参战,黎元洪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不参战。随后,黎元洪罢免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段祺瑞则召集皖系军阀的督军对黎元洪施加压力。无奈之下,黎元洪请驻守徐州的“辫帅”张勋入京调停,这就是“府院之争”。府院之争表面上是政见之争,实际上却包含着日本与美国在华的利益之争。府院之争后,黎元洪被迫下野,段祺瑞则再次入主国务院,收获“再造共和”之美名。1917年8月,北洋政府对德、奥宣战,并随即宣布废除与德、奥两国签订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终于有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机会。战后,中国与德国签订了《中德协约》,与奥匈帝国签订《中奥通商条约》,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大国签订的首批平等的条约。

1917年,美、日为缓和其在华利益矛盾,在没有中国参与的情况下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蓝辛石井协定”中美国承认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日本赞同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美日公然划分在华势力范围,北洋政府声明不予承认。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大国操纵,实际上是列强的分赃会议。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并没有得到列强真正的尊重。在列强的操纵下,巴黎和会不仅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外国人“治外法权”、取消“协定关税”等合理要求,还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代表团的抗议。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在强大的民意洪流面前,中国代表团公开发表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声明,日本企图在巴黎和会取得侵占中国山东合法性的阴谋没有得逞。

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商定了巴黎和会没解决的议题。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包含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宣称各国须“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对中国提出的取消“租借地”、取消“协定关税”等主张却置若罔闻。华盛顿会议后,英国交还了威海卫,法国交还了广州湾。除此之外,中国提出的有关收回主权的主张没有实现。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派系矛盾公开化。军阀派系矛盾、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国内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一大上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全国掀起了第一场全国工人运动高潮。而这次高潮的顶峰——京汉铁路大罢工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全国工人运动又转入低潮。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与军阀的斗争中屡次失败,只能活跃在广东一隅。为了实现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共同目标,国共两党开启了第一次合作,旨在反帝反封建、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运动。汹涌的民意促使北洋政府向列强提出修改条约照会。随后,《中奥新约》、中芬《友好条约》得以签订,中国收回了奥地利和芬兰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而北洋政府与西班牙、比利时的修约斗争遭到了列强的联合抵制而失败。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着国内外种种危机,主动退出一战,放弃了一些沙俄时代的海外侵略利益。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发表“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中俄密约》《辛丑条约》及俄日签订的侵华条约。1920年9月27日,苏俄政府发表“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明确宣布:以前历届俄国政府对华条约全部无效,放弃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1924年5月31日,中苏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问题协定》。但在后续的谈判中,苏方对领土问题毫不退让,弱小的中国仍然没能收回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

二、中国废约的第二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北伐军击败了吴佩孚主力,进军两湖,顺势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2月,武汉国民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关于收回汉口英租界之协定》《中英关于收回九江英租界之协定》。这是中国第一次靠自身实力从帝国主义者手中收回租界。中国收回汉口、九江租界的过程干净利落,汹涌的民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列强害怕中国的革命影响他们在华的侵略利益,阻挠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1927年3月24日,英美借口保护侨民,命令军舰炮轰南京,造成2000余人死伤,酿成南京惨案。在谈判过程中,英美片面强调侨民利益,对中国民众的死伤只字不提。最终,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对英美妥协,以巨额赔款来争取英美的好感和承认。1927年7月和9月,南京国民政府两次发布布告,宣布自9月1日期实行关税自主。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改订新约”三原则。同年,南京政府与除日本外的主要贸易国家都签订了新约,至1930年中日签订了新的关税协定,中国才算获得了相对完整的关税自主权。

1929年,中苏因中东路权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张学良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企图武力收回中东路权,但东北军在苏军进攻下节节败退。同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铁路维持原状,中国并没有收回中东路权。1929年底,国民政府颁布撤废领事裁判权特令,宣布自1930年1月1日起废除领事裁判权,但在列强的阻挠下并未如令执行。1929年10月与次年9月,中国正式收回了在事实上已经收回的镇江、厦门英租界。1930年4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租借地。

1930年2月,中国与英法美等国签署了《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法院之协定》,并于同年7月取消了法租界的会审公廨。九一八事变后修约运动陷入停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轴心国宣战并废除与轴心国的一切条约合同。因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成为东方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接着,废约也有所进展。1942年10月,中国同英美展开谈判。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签订《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英国签订《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收回了除九龙、新界外的英国在华特权。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弱国。在二战后期,英美苏背着中国达成了《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协定》规定了战后的基本秩序。美英苏迫使中国同意由外蒙古“投票”选择是否独立、中东铁路归中苏共同所有,由苏方任命铁路局长,大连为自由港,旅顺为中苏共同使用的港口,且港口设施的一半无偿租给苏方30年。抗战胜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清朝以来日本加在中国头上的各项不平等条约完全被废除。1946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成为“看似是最公平”的不平等条约。但弱小的中国无力在对等的条文中得到实际利益,美国的经济势力却能在中国畅行无阻。

三、中国废约的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修约对象主要是美、英、苏三国。中国直接废除与英、美的所有旧条约,对香港问题则保留现状。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等,规定最晚至1952年年底,苏联从中长铁路、旅顺、大连撤回,所有设施移交给中国。至此,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才基本上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猜你喜欢

北洋政府军阀租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北洋政府时期的权利更迭及政局特征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官员对美国学校体育的考察
专治出墙杏
从西原借款看1916—1918年日本对华政策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在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看不到目标比死还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