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2023-01-09
国务院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解读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部署发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出台措施有何考虑?措施突出了什么重点?还有哪些具体部署?国务院安委办相关负责人对此作了解读。
国务院安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特别是今年以来,受世纪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冲击等因素影响,交通、建筑、煤矿等方面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更大、要求更高。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增长。基于此,国务院安委会专门制定了这十五条措施。据了解,制定出台十五条措施是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综合性举措。突出了五个特点:一是突出责任落实。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突出督查检查;三是突出治理违法违规行为;四是突出源头治理。要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五是突出严格执法。重点整治执法宽松软等问题。十五条措施中,专门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国务院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国务院安委会将组成16个综合检查组,对各地安全生产大检查部署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今年10月还将开展“回头看”检查,推动进一步巩固十五条硬措施的成效。
国务院安委办相关负责人要求,各级监管部门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提高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处理好“红灯”“绿灯”和“黄灯”之间的关系,协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引导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决不能只亮“红灯”,不给“绿灯”,搞简单化、一刀切,动辄一个区域、一个领域停产。要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强化设计引领,推进全过程标准化理念——《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决策部署,将标准化理念贯穿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营维护全过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着力打造“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即编制1项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标准》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为国内首部装配式住宅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选型标准,主要从正向的系统集成设计角度出发,解决标准化部品部件与前端设计衔接的相关问题,通过阐述如何通过标准化的部品部件进行结构、外围护、内装、设备与管线四大系统的集成设计,有效将建筑设计与部品部件选用结合。
《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郁银泉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解读。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71号文《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装配式住宅在我国得到了大量应用,相关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很多设计院仍然先按传统思路进行设计,然后再将其拆分为预制构件,缺乏对标准化设计、系统集成等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实际工程存在大量非标准尺寸部品部件及接口,生产、施工效率受到了极大影响,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阻碍,亟须在设计理念层面对设计人员进行引导。
《标准》的制定,旨在引领设计单位实施标准化正向设计,重点解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为设计人员提供强有力技术指导,推广“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同时,与3项主要构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共同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将全面打通装配式住宅设计、生产和工程施工环节,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通过明确通用部品部件的具体尺寸,逐步将定制化、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向标准化、社会化转变,全面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设计和施工效率,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迈进。
《标准》共分为8章。其中,“总则”和“术语”规定了《标准》的编制目的、总体原则、适用范围和相关术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对设计选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选型的主要内容、部品部件及其接口的设计进行了深入规定;“建筑设计”给出了建筑设计的总体原则,提出模块及模块组合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平立面标准化和多样化设计的协调方法;“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修系统”从装配式建筑四大系统的角度分别结合其特征明确了体系、性能指标或部品部件的具体选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