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光成炬“沪”民生

2023-01-09张弛

中国社会保障 2022年6期
关键词:待处理黄先生工伤

■文/张弛

今天是我在疫情封控后返岗工作的第一天。早上5 点不到,我就醒了。要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同事们并肩打好这场社保“攻坚战”,内心有些激动和紧张。虽然封控期间每天都积极参加社区的抗疫志愿活动,充实而又忙碌,但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些因“突然封控”而无法处理的社保业务,更时时担心疫情中的参保人员无法按时领取社保待遇。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昨天接到单位“返岗志愿”的通知后,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得知我要回单位驻场集中封闭办公,爱人淡定地说:“去吧,你这成天‘封控在家,心在社保’,去上班了,你也就踏实了。”我内心一阵感动,笑着回答:“知妻莫若夫,有夫如此,妻复何求!”

起床后我帮爱人和儿子准备好了早饭,临走又亲了亲尚在睡梦中的儿子那可爱的小脸蛋,再次叮嘱爱人好好照顾自己和儿子,然后拎着收拾好的行李箱和被褥毅然地离开家前往单位。

上午7 点半,我抵达单位,虽然比平时上班早到了一个小时,但没想到大部分返岗同事早已到岗。扫码、测温、抗原检测“三件套”完成后,多日未见的我们顾不上寒暄,相视一笑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由于崇明区为上海市第一批封控区域,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3月28 日起崇明分中心就一直处于暂停对外服务状态,这导致封控前未来得及办结的业务、封控期间网上新增受理流转的待处理业务较多。为此,我首先将待处理的业务进行了梳理汇总,并按照业务的轻重缓急归类,明确应急处理规则,优先处理待遇发放类业务,保证养老、工伤等待遇的正常发放,加快处理跨省市转移接续业务,确保群众社保待遇不受影响。

梳理汇总工作完成后,我单列出因疫情封控而未按期办结的业务,并开始电话连线这些业务的申请人,向他们解释业务超期原因及后续处理情况。几乎每拨通一个电话,接听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你们上班了?真是辛苦了!”随后对于我在电话中的解释和歉意,便是给予无限的宽容和理解。有几位申请人甚至对我说:“没关系的,我不急,你们慢慢来。”这些朴实而善良的话语让我备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在这特殊时期将社保工作干好、将老百姓的社保权益维护好的决心。

下午1 点,我开始逐笔审核待办业务。个人申领养老金、企业职工申领养老金、工伤人员伤残待遇申领、工伤人员工伤医疗待遇申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我深知,这每一笔社保业务都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尤其在这特殊时期,社保经办更不能有任何马虎。

下午4 点,我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致电的是向化镇的黄先生。他说自己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要申请办理提前退休,因为缴费不满15 年,需要一次性补足15 年的社保费后才能办理退休。由于疫情被封控在家,他无法前往税务部门办理缴费手续,现在很担心“缴费不及时”会影响养老待遇。

“您的养老待遇不会受影响!社保缴费网上也能办理。”听黄先生的语气有些焦急,我先给了他一颗“定心丸”。随后,我通过电话远程指导黄先生用手机办理了社保缴费。40 分钟后,黄先生满意地挂断了电话。我再次静下心来,严格按照经办规则认真进行审核操作。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间就下午6 点了。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环顾周围同样从早上一直忙碌到现在的同事们:有的正对着电脑审核待办业务,有的在手工复核社保待遇,有的在受理电话咨询……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同事们脸上洋溢着的昂扬斗志,让我内心顿时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社保人和千万市民一起能够微光成炬,向光而行,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打赢这场上海“保卫战”。

猜你喜欢

待处理黄先生工伤
我在北方,热成工伤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合同到期未入住,空置费谁承担?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朋友能继承孤寡老人遗产吗?
早退途中出车祸 不予认定工伤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存钱路上现金“变”假币广东惠州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
政府会计核算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