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湾融深背景下河源吸引人才政策研究*

2023-01-09

智库时代 2022年26期
关键词:河源市人才队伍人才

李 敏

(河源技师学院)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引起显著关注,政府与社会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高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便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人才引进制度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更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识才、爱才、敬才并用才的社会风气[1,2]。为此,各地纷纷制订政策开展人才引进项目,不仅通过规章制度保障引进人才的权益,各行各业更是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人才需求。在如今人才稀缺但各地求贤若渴的情形下,如何吸引有志之士加入地方,成为建设社会发展经济的生力军,和各个地方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为响应国家号召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广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鼓舞了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与动力。在此背景下,河源市作为粤东西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地方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为粤东西北地区其他市区的发展做出示范与引领作用,河源市积极调整发展方针,制订人才引进政策,构建吸引人才的社会氛围,一步步达到吸引人才到河源市落足扎根并建设河源的目的。

河源市虽然现在已经制订政策,创造环境吸引人才,但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改革。本文从河源市现阶段吸引人才的大背景入手,对河源市的人文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简述,并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现阶段河源市吸引人才的现状及其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多措并举地为“融湾”“融深”背景下河源吸引人才工作添砖加瓦。

二、河源市基本情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接梅州,西邻韶关,南连惠州,北靠赣州,且与香港、深圳及广州的直线距离均不足200公里,极具发展前景。河源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483年便有河源县的官方记载,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转,撤县立市,由六个县区、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一个功能区合并为如今的河源市。

(一)自然与社会情况

河源市地处东江中上游,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经统计,近五年以来的平均气温20.7摄氏度,总降水量1767.2毫米。河源市矿产资源、森林面积、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居于广东省前列。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6种,其中铁矿保有储量约1.28亿吨,钨矿保有储量12.18万吨,稀土矿储量不少于28万吨(氧化物)。

据2020年统计,河源市常住人口283.56万人,比上年下降0.45个百分点,人口数量基本稳定。其中城镇人口比重占48.50%,相较2019年增长2.37%,城镇化建设在扎实稳步推进。河源市经济生产总值达1102.74亿元,相较去年上涨1.3%,社会经济水平有一个稳步发展的良好趋势。

(二)人才情况

河源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据调查统计,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河源市各行各业人才约有29.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5%,其中本科学历人才约6.8万人,大专及以上人才占总人才数量的35.3%,具有博士学历与硕士学历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分别有10人和825人。人才队伍广泛分布于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及新农村建设等,其中以专业技术类型人才数量最多,接近总人才数量的一半以上,农村使用人才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三、吸引人才的意义与紧迫性

自1978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河源市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社会科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一次大幅提速,制造业、轻重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源市落地并快速崛起,河源市一跃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显示器生产基地之一。众所周知,一个地区能够吸引人才落地并切实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政策优惠性高等方面外,是否有充足的社会条件与经济基础供给人才发展,河源市是一座既有政策性的软件条件,又有社会经济基础的硬件条件以及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的城市。立足河源市发展现状与规划,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将人才工作列为全市主抓的重点目标任务,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集中全市力量推行人才强市战略,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通过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两手抓的人才工作方针,切切实实建设河源市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为河源市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无论是从硬件方面,或是从软件方面,河源市对吸引人才的工作均有充足的准备,并且对人才队伍的后续发展也有充分的保障。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从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河源地区,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均得到十足的发展,且各个地区也已达成共识,人才队伍必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因此,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人才资源将会是各个地区之间最主要争夺的资源,对人才的争夺会愈演愈烈,人才与地区相互之间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3-5]。

因此,在融湾融深背景下,河源市开展吸引人才工作的意义与紧迫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才的需求与发展提供了契机。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结构正在调整与革新,经济发展方式也在相应作出改变,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现在的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尤其凸显了人才队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对社会经济建设队伍的人员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经济形式向着更科学与更合理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迅猛,从前以土地与人口为优势的中低端产业都陷入发展困境中,为助其走出困境,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不会被社会经济发展所淘汰。

第二方面,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为人才队伍创造了大舞台。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途径便是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特别是类似与河源市的欠发达地区,为了达到经济发展不掉队,必须集中全市力量,推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河源市农业化水平发展较低,且人员队伍水平普遍较低,该产业内缺少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发展。河源市工业化水平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现代化规模,但其产业结构中传统重工业的占比过高,高新科技产业的比重微薄,工业体系内基础性工业人员偏多,行业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旅游产业方面的高水平人才更是缺乏,服务与管理理念偏低,旅游业规模与综合实习有待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出,产业落后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人员体系中高水平人才的缺失,因此,为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根本途径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这一需求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引入高端科技人才,在中低端产业中注入新鲜血液,方可促其转型发展。

第三方面,各地区之间对人才资源的激烈争夺也为吸引人才资源造成了新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号召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河源市周边城市,如梅州、韶关等地,均在大力推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同时对人才队伍的建设步伐也未停歇。河源市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必须正视河源市基础弱、底子差的原有劣势,正视困难与差距,方能迎头追赶。河源市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吸引人才落地方面花心思、下功夫,并为人才的后续发展打造通畅的生态环境,方能保障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以及地区吸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河源市更需紧抓人才工作,打造一支建设河源市社会经济的人才队伍。

四、吸引人才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河源市委与市政府将人才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强化组织体系、优化激励鼓励机制、搭建新兴产业平台及发展重点项目等方法,使河源市人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构建了符合河源市基本情况与发展规划的“5+22”人才政策。如《河源市解决住房引进人才住房办法》《河源市人才服务管理办法》等人才政策的配套施行,从对人才的认定、基本生活条件的配套、子女的教育问题、配偶的工作问题及其他生活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配套工作,给予落户人才家一样的温情与关怀。国务院在2009年5月颁发了《关于支持河源市加快建设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河源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人才工作遇到了更佳的发展机遇。河源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主席“党管人才”的指导下,集中全市资源,发展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全市刮起一股大兴人才的工作之风。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组织体系,成立河源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级别的人才领导小组,人才工作层次落实,压实人才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合力保障人才政策的落地坐实。

(2)优化激励鼓励机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河源市委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人才吸引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政策,相继出台了《河源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结合基本市情,细化在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科研型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时各单位出台行业、企事业人才吸引政策,机关部门完善配套的福利政策,提升河源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3)河源市加强对高新科技产业的建设发展力度,吸引大批科技型企业在河源建厂生产,主动为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桥梁,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鼓励支持高科技产业孵化,以此吸引人才或留住人才建设河源。另外,在农业方面,结合本地农业特色,依托已有农业企业,搭建农业化创新技术平台,引进先进技术与理念,使农业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科技程度均显著提高。

通过已有人才政策的吸引与激励,河源市吸引人才的政治与生态环境逐渐向好改变,现有人才数量增长显著,并且人才注入后产业与经济发展以及收到显著成效,各行业的人才队伍在行业发展中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但是,河源市人才吸引工作仍存在不少难度与漏洞有待进一步突破与完善。具体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现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队伍数量还需进一步扩大。相比周边地区而言,河源市人才队伍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人才队伍中学历水平普遍不高,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数量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人才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均需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河源市现有人才队伍人员结构分布不均衡,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才队伍从事教育与医疗行业,而在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工业领域的人才数量不足总队伍的十分之一,农业、高新科技产业领域的人才数量更是严重匮乏。另外,现有人才队伍中,工作地点相对集中于市区与物质条件较好的县城,在急需发展的贫困山区与落后的基层地区,尚未布局人才队伍参与建设。除此之外,人才队伍中创新人才缺乏,急需创新人才的高新科技产业企业中创新人才的流失严重,出现了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的现象。

五、建议

针对河源市目前人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存在的漏洞,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由政府牵头完善人才政策,为河源市人才工作保驾护航。

(1)进一步强化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党管人才”战略方针,市委书记统筹管理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分工明确并压实各级责任。在市政府主导下,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代表、各行各业人才代表及高校负责人等成员参加,会上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学到的经验展开探讨,交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形式,企业之间、人才之间应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通信息壁垒,破除各自为营的发展模式方可更有利于地区的发展。建立人才工作的奖惩问责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均要纳入管理,对于人才工作完成质量高的单位与负责人进行奖励,对人才流失严重的单位与负责人做出一定的惩罚措施,倒逼单位与责任人重视人才工作,将人才工作落地坐实。

(2)加强吸引人才的宣传工作力度,宣传内容必须真实、透明且有效,突出河源市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与发展潜力等,杜绝出现“画大饼”式的宣传方法,脱离实际情况的夸大宣传策略对于长期坚持的人才工作无异于饮鸩止渴。另外,在宣传内容上不仅要有新意,更要有人文关怀,需清楚把握人才的需求是什么,针对不同行业人才做特色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但同时也要注重宣传队伍进入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通过与学校合作,打通人才输送途径,逐步提升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

(3)完善对引进人才的服务体系,将人才政策中对人才的配套激励鼓励政策落地,重点关注引进人才在发展途径中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为其打通发展途径,对其发展中的合理性需求尽可能满足,使引进来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并且能创造出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6]。政府为引进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便需要大力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创新以及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更需要引导地方企业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吸引外地知名企业入驻办厂,将整个企业的生态链进驻河源市,使企业背后的人才队伍、技术体系以及市场资源等均落户河源市,由点及线并辐射至面,全面影响河源市产业结构的革新与发展,在新的产业结构下为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只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引进人才真正做出业绩,在成就感的加持下方可增强其归属感,保证引进来的人才留得住。

六、结语

本文对河源市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述,结合国家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河源市开展吸引人才工作的意义与紧迫性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吸引人才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针对难题与不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在融深融湾背景下河源市吸引人才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猜你喜欢

河源市人才队伍人才
人才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近期原创作品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