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我国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2023-01-09唐盛健
唐盛健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构建起覆盖面广、种类丰富、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吸引到络绎不绝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参观,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但对于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来说到博物馆参观旅游并非易事,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公益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除了服务于普通观众外,更要重点照顾和满足更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为确保各群体的文化平等权益,随着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普及和公众服务理念的更新提升,国内博物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日益重视。
一、无障碍环境的涵义
无障碍环境是为减少或消除残障人士、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交通、建筑、信息交流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障碍所提供的服务和设施。①其中,建筑无障碍是公共机构为残障群体服务的基本要求,旨在为残疾人士提供利于其行动和保障其安全的活动空间,创造弱势群体能“平等参与”的和谐环境。信息无障碍是公共机构作为大众信息传播中心,要为所有服务对象有效获取信息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及服务。文化无障碍是保障文化弱势人群学习获取文化和文化学习的权利。心理无障碍主要是强调公共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在服务过程中要表现出对其尊重和理解。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的高低与社会风气和人道主义发展进步紧密相关,是展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对博物馆来说,建设无障碍博物馆不仅是无障碍社会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现代化博物馆所必要的建设内容之一。英国博物馆学者Jane Samuels认为无障碍博物馆建设分为实体环境、感官、智识、情绪与态度四个层面,且互有交集②。实体环境无障碍指的是博物馆内无障碍设施的设立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例如展品及说明牌和无障碍电梯按键等设置高度能满足弱势群体的自行参观和自助使用的需求。感官无障碍是指博物馆发挥人体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作用,结合不同的方式,让弱势群体观众能获取和了解展品信息。智识无障碍是博物馆要利用各种方式和设备使不同残障的观众都能便利的观展和参加教育活动。如为视障人士提供盲文和触觉式影像服务、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和“听觉描述”设备、为老年人特制加大字号的宣传页等。情绪与态度无障碍指博物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无障碍服务上要表现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包括提供全面实用的参观资讯、清晰连贯的无障碍参观路线、专门的无障碍服务窗口、方便独立使用的无障碍设施等。
综上所述,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范围广、要求细致,对博物馆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并且能促进社会发展。
二、国内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现状及与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博物馆无障碍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后续相继出台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法规,但基本集中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201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从法律意义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提升了博物馆对弱势群体文化需求的重视。对此,国内博物馆也做出了不少提升无障碍服务水平的尝试和研究。
在场馆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等标准文件对博物馆的无障碍厕所、通道的设置有具体要求,并强调应设有轮椅等设施方便观众使用。因此,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都配备及完善了无障碍厕所、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电梯等基础的无障碍设施。
在博物馆无障碍服务方面,随着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普及,国内博物馆积极探索,运用多种技术创新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方式。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智慧导览系统中设置了方便视障观众参观的“视觉辅助”导览模式。上海博物馆在特展“浮槎于海”中特设了可触摸的复制展品和带有盲文解说的导视牌,提升视障人士的观展体验。台北故宫博物馆在官网上设有无障碍专区,分为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参观服务和文化平权专案活动三个板块,方便弱势群体获取参观所需信息,此外在馆内还提供点字参观手册,方便视障人士参观游览。南京博物院针对残障群体专设助残主题馆“博爱馆”,提供个性导览、展品感官体验等服务。2020年,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线带有手语、字幕和旁白的讲解导览视频,能用于听障、视障和普通游客参观使用。除此之外,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邀请或聘请残障人士参与到博物馆无障碍建设中,细化无障碍服务细节,尽可能地符合特殊人群日常生活习惯和满足特殊人群文化需求,并对工作人员开展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无障碍服务质量。
(二)国内博物馆的无障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众多且风格各异的博物馆正在设计或是建设之中。建筑无障碍作为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础,应在设计阶段就要融入建筑其中,但新建的现代博物馆或多或少的会缺失一些无障碍设施。因此,国内博物馆无障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还有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无障碍服务。
(1)无障碍参观资讯获取难。目前观众主要通过博物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两个平台获取参观所需信息,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都未设有专门为残障群体提供参观服务信息的版块或栏目,能获取到的相关信息基本上都是轮椅租借、语音导览设备租借等设施信息,也未设专门的无障碍服务预约电话或联络人员。部分博物馆在全景导览图上会标注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等设施信息,但也未标注无障碍参观路线和无障碍服务内容。无障碍参观信息获取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弱势群体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降低了弱势群体参观博物馆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其参观准备时间和行程的不确定性。
(2)无障碍服务内容过于笼统。据中国残联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2万,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表现出我国残障群体类型多、数量大的特征。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博物馆多数只提供针对肢体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设施,而针对视障、听障、智力残疾等不同需求的人群却极少有相关服务及设施,反映出博物馆在无障碍服务对象上缺乏细化分类,并未全面考虑到不同残障人群的需求,在机制上缺乏明确的博物馆无障碍服务细则及标准。作为公益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博物馆应该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感官体验,通过不同的服务手段,让各类残障人士都可以平等享有独立走进博物馆、亲近文物的权利。
(3)无障碍服务缺乏常态化。国内博物馆基本上是通过专题活动形式开展无障碍服务和教育活动,例如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针对残障人士及老年群体的讲解导览活动;在全国助残日、世界残疾人日等特殊时节组织各类残障群体参观体验;在专题展览内设置无障碍体验区,放置文物复制品供参观者碰触和盲文解说词供残障群体了解展览内容等。总体上看,尽管各博物馆尽力开展无障碍服务和教育项目,但受人员、经费等因素的制约,覆盖面也较小,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的需要。虽然大型博物馆举办无障碍活动频率高,无障碍服务水平高,但也缺乏长期性、常态化的服务项目。究其根源是缺乏常态化机制的缘故,只是将无障碍服务视作阶段性工作,未将无障碍服务内容列入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之中。除此之外,对员工的开展相关的培训教育不够,未明确将特殊服务培训纳入员工培训内容之中,也致使工作人员无法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无法感同身受地给予恰当适宜的服务。
(4)理念认知上存在误区。在理念上要重点明确博物馆“无障碍”≠“无障碍设施”,无障碍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筑上的无障碍,还包括信息和态度上的无障碍。但目前国内许多博物馆对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存在误区,认为提供众多的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就是无障碍博物馆。事实上,无障碍博物馆更多的是强调“通用性”和“包容性”,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文化需求的环境,绝不只是冷冰冰的通道、电梯和设备,要意识到服务弱势群体除了为他们提供在博物馆参观所需的设施设备,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友善的服务态度和平等的尊重。
三、国外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经验
国外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相继制定了无障碍相关法律法规,极大地促进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和普及,对我国博物馆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能提供实际案例参考和借鉴有关成功经验。
(1)网页资讯丰富全面。残障人士首次到博物馆参观,会想要了解博物馆所能提供的无障碍服务内容和相关设施设备等信息,简洁明确且方便查询的资讯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欧美国家的博物馆网站首页上设置有针对残障人士参观的专门页面,提供了残障人士参观所需信息,包括无障碍到馆路线(公共交通)、残障人士停车位、门票预约、无障碍通道等基本信息。部分博物馆还提供特殊信息指南,便于残障人士预约进馆快速通道、语音导览、触摸体验和手语服务等无障碍服务。除此之外,网站上还清晰标注残障人士服务人员的工作邮箱或服务电话,方便残障人士咨询与寻求帮助。这在同等中文搜索条件下,大多也都能找到同样的专门页面。参观游览信息无障碍获取不仅方便了残障人士节约时间,提前作好参观准备,也让残障人士有了独立自主参观的可能。
(2)工作体制健全齐备。英国的博物馆有个区别与国内博物馆机构设置的部门,即“无障碍与文化平权”部门。该部门的成立源于英国政府在2010年推行的《平等法》,法律中规定公立机构有责任要最大程度上满足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的需求,立法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权益,该法也成为了英国博物馆推行无障碍工作的法律基础。“无障碍与文化平权”部门致力于让社会中的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服务,并且为了博物馆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更便利残障人士的使用和心理意识,还会专门聘请残障人士担任顾问指导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此外,国外博物馆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更加重视细节和整体规划。V&A博物馆的《无障碍行动计划》以四年为一阶段,对博物馆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自2004年开始逐步推进,通过软硬件设施的改造提升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质量。
(3)无障碍服务细致贴心。荷兰国立博物馆为了给弱势群体提供更加适宜的无障碍服务,在员工培训中采取各种方式,让员工深刻体会到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在生活和生理上存在的诸多不便。提升了员工对弱势群体的心理认知,更能了解他们参观时的需求和情态,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便利的服务。在开展无障碍教育方面,荷兰国立博物馆细分特殊人群类型,根据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展厅导览和教育活动。如针对视障人群合作开发打造博物馆建筑的声学模型,每月定期提供主题导览服务,并且视障人士在参观中可以通过听展品介绍和亲手触摸专门展品的方式,深化观展体验。针对社交障碍人群提供“感官友好”专题导览,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提示展厅内观众密度、灯光、温度和多媒体视觉刺激等敏感信息,以确保他们观展过程中的舒适度。针对听障人群则专门设有听障讲解员来提供手语讲解服务,并将手语纳入员工的培训内容。
四、对策及建议
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一是要更新管理理念,把博物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服务纳入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之中,重点关注和广泛了解残障群体、老年群体等社会弱势群体难处与需求,加强与残联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交流,细化无障碍服务标准。二是加强员工无障碍服务教育学习,包括无障碍服务技能、心理意识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等。
其次,要营造博物馆内和谐良好的参观氛围,除了设立齐备的博物馆无障碍硬件设施外,还要注重引导其他观众正确、平等地对待进馆参观的残障人士,予以他们应有的尊重与关怀。同时,博物馆还要结合弱势群体的特点,打造契合其文化需求的无障碍教育活动,定期回访参观博物馆和参与社会教育活动的弱势群体,以便于改进博物馆无障碍服务中的不足。
最后,要不断探索创新博物馆无障碍服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通过科技赋能,切实提升博物馆无障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比如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手语合成识别技术和眼控技术能提高残障群体对展品信息获取的效率和有效性,使触觉反馈技术和VR技术能让弱势群体在虚拟的环境中多感官体验展览内容。
五、总结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设施和服务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博物馆应当如何关怀和服务好弱势群体?对于多数博物馆而言,无障碍环境建设仍任重而道远。但博物馆应更主动走近特殊人群,走进他们的生活,以包容、平等的态度,为多元化的观众提供恰当的服务,切实担负起博物馆促进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责任,让所有人都能平等享受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生活。
【注释】
①刘卫华,曹敏.无障碍博物馆——理念与实践[J].中国博物馆,2008(01):23-27.
② Jane Samuels,Best practice in UK museums: the case of access,http://www.hongbowang.net/SocialEducation/deformity/2016-11-04/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