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09宋之非

智库时代 2022年26期
关键词:战略性人才需求新兴产业

宋之非

(吉林财经大学)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东北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吉林省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今社会的重心已发生改变,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核心,全方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高端技能人才的支撑和保障。新时代人才结构和需求的巨变,要求高职院校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战略性产业保驾护航。近年来,吉林省加大了对于新兴产业开拓的步伐,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凝聚同心,重大技术不断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进一步挖掘产业人才培养的潜力,有效带动新兴产业人才供给的平衡,激发内在动力和原生活力,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承担产业体系建设的要务,通过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发展模式,提高产业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有效对接战略性信息产业。

一、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供给面临的挑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量稍显不足

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末,吉林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已达千余家,占据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1.3%。其中省区产业、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占据整个行业的55.2%、14.1%、12.3%。而从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情况的反馈总结来看,人才需求缺口的比重和空间仍然比较大。这一方面表明了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储备量稍显不足,另一方面折射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与新兴产业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

(二)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尽如人意

软件信息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龙头,截止到2021年末,我国据公开资料显示的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已经超过了5万,业务收入超过81,768亿元,利润总额超万亿元大关。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相比,无论是同比增长速度还是利润总额,都处于区域的末端。吉林作为东北省份之一,结合权威统计数据得出,吉林省人才结构仍表现出诸多不合理的现象,与一线城市相比,人才配置程度、数量、效率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健全

以目前吉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视角审视,虽然新兴产业岗位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就总体而言,需求数量对比发达省市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然而随着省内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数量及质量势必会快速提升。这对于省内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是现阶段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稍显滞后,很多专业和学科不够完善和健全,这就要求加强培养育人路径的转型,以期高效对接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需求。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亟需调整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保障。而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反观目前吉林省人才战略培养规划,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前瞻性不够强,政策吸引力不够大。如果留不住本地优秀的高端技能人才,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必然折射出内在的根源。为此需要在相关鼓励性政策制度方面下功夫,除了要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之外,还要针对性地侧重于高职教育进行投入,在保持良好人才策略筹划的基础上,以促进新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从诞生以来,就与传统粗犷式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新时期主导产业的瓶颈和危机,知识密集型产业必将成为未来的主导。依托重大技术突破的作为,结合时代经济重大发展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运而生。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日趋完善,其在国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甚至在部分领域起到了支柱性的作用。从长远的视域来看,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辅助与引领作用。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优势,能够总结出如下特点: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成长潜力大的特征,无论是高端装备制造,还是新材料都将成为未来的领航;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物质资源消耗少的特点,表现于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与国家战略发展步调一致;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产业,例如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网络等等,具有十分明显的变动规律。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人才需求

以人才引领促转型发展,新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高端技能人才聚集的高地,对于人才的渴求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纵观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地区发展态势,还是投资结构优化,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和吸引力,都与以往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与之关联的高端人才需求也表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对于创造型人才更加追捧和青睐,要求专业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求其拥有良好的实践素养和创新思维与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兼备的人才极度渴求。由于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都接受的是专业的课内教学,课外实习和实践机会弥足珍贵。如何提升并历练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离不开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更需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体。同时学生要特别用心、专心并持之以恒,确保成为技术与管理能力同步突出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三)人才需求类别

面对带动就业和吸纳劳动力的需求属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相比,更加强调具备胜任力的人才,要求一线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过硬,同时能够具备创新和开拓精神。首先,要求高端技能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还要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具备超强的应变和组织能力。其次,要求高端技能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强,具备扎实过硬的产业技术,能够快速消化最新成果转化。此外,鉴于产业对技术应用要求高的属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要求人才技艺精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求实探索的精神,无论是技能方面的领先,还是与时俱进的卓越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努力。最后,要求高端技能人才能够做好产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洞察能力,积极开展新兴产业研究,体现出较高的专业技能特征,以期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

三、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基于新时期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征及趋势,对于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基于战略导向性、创新实践性的理念,加强协作培养性的统筹,力争实现资源多样性,以期形成“政、产、学”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力促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

1.统筹规划区域产业发展

各级政府层面,要求按照全省统筹规划部署,基于本地的特色产业,制定相关的促进办法和政策手段,积极鼓励和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一方面,应该做好相关的科普、宣传活动,从社会层面上让更多的有识之士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做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布局工作,在产品流通、广告宣传方面开设与之对应的服务,致力于为各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2.健全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省内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级政府需要从更深层次认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人才兴业战略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这就要求政府要在顶层设计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驾护航。首先,加大对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的健全力度,利用政府的号召力,搭建好人才培养的桥梁;其次,承担起其自身的职责,发挥前瞻意识的效能,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最后,协同教育行政部门,引导高职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改革。

3.制定人才激励政策

鉴于现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考虑到省内新兴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所处的困境,政府要加大对教师人才的培养和考核力度,加强对于专业师资的引进,从教师激励机制层面做好布局,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与此同时,应根据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需求反馈,在招生时做好宣传,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依托设置产业奖学金的政策,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还可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政策,从师生方面进一步提高人才专业程度和生源质量。

4.构建人才培育示范区

为了达到预期的示范效应和集群效应,发挥人才培育示范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以之前取得成功经验的专业建设为基础,继续以职教园区为纽带,构建人才培育示范区。依托产业重大,通过资本、技术、教育三者融合,发挥重点科技项目的优势,形成重要平台项目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机制。

(二)高职院校教育层面

高职教育是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结合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时代背景,要求省内各类高职院校紧紧把握机遇,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式的跟进与改善,以期全力对接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

1.专业设置与产业科学对接

根据省内及区域经济特点,高职院校应该全面统筹规划发展新兴专业,积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重点打造特色专业,以期匹配新兴产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精准预测,与政府和新兴产业进行积极沟通,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此外还要将专业设置与产业科学对接,围绕区域产业链,采取技术人才引进的方式,致力于化解技能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

2.以高端人才培养为主线

高职院校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面,坚持以高端人才培养为主线。结合产业人才需求情况,侧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沿性、开放性和学术性。为保障高校人才的输出,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兼顾创新思维与意识,整合自身优势和资源,依托名师工作室、技能竞赛,多途径开发高层次人才,实现产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此外,还应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念,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教育体系,以期有效吸收、引进、留住人才。

3.整合优势教学资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会牵涉到诸多的环节,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教育环境,因此,可采取有力措施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助力培养模式的层次和质量。首先,应整合优秀专业教师资源,建立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依托产业技能人才激励政策,进行现代信息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打造优势专业教学资源,可以创新创意训练为中心,以区域产业链为基础,加快教学信息平台和科研平台建设,构建“多主体”办学;最后,应整合优良校外资源,把握产业核心技术,打造特色教学模式。

(三)战略性新兴企业层面

战略性新兴企业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战略性新兴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地在需求对接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预防人才外流,通过一系列举措增强重心人才的地区认可度,走在时代的前沿。

1.积极构建校企对接模式

面对人才流失的严峻情况,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企业需要全面落实法规与政策,整合科技优势,突破人才流动行政壁垒,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积极构建校企对接模式,加强人才弹性管理,发掘区域产业优势,打造完善的对接制度,加大人才开发投资的力度,全力完善技能型人才结构。通过这种联合培养布局,提供合理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让学生全程参与,形成合作育人、校企共赢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以公共实训基地为载体

深度挖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效能,以公共实训基地为载体,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省内新规律和新走向,在探索与实践中,紧跟产业发展新动态。与此同时,依托“送教进企”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做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形成不同的产业实训基地特色,避免实训基地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力促新兴产业全面均衡发展。

3.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辅助

高职教育要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辅助契机,抓住新兴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遇,创设多元类别且实效性强的技能大赛。技能大赛要精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把握产业发展动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在产业引领大赛的效应策动下,做好竞赛的形式和流程的管理,构筑相互协作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避免出现“面子工程”。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实践,反哺效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标,带动战略性新兴专业发展,实现比赛的预期辐射作用。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绝佳期,只有全力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契机,才能够助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高端技能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保障,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也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面对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的渴求趋势,省内要增强人才培育意识,完善技能型人才结构,提升核心人才的地域认可度,发挥传统产业的带动引领效能,加大对人才的引智引资力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集群经济优势。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应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以地方产业特点为突破口,做好“高素质、拔尖”人才队伍选配,依托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长效校企合作机制,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输送各种各样的高端人才。

猜你喜欢

战略性人才需求新兴产业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数读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