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怎么吃?
2023-01-08袁平戈
文 袁平戈
作为一个医生,经常会有人问“吃什么好?”。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难回答,因为个体差异很大,没有标准答案。
饮食对健康影响重大,与疾病、寿命密切相关。饮食是人体终身暴露的风险因素之一,也是可调控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1992年WHO将合理膳食作为健康维护和促进的四大基石的第一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经超过了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因。这些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风险,目前在全球是个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的快速提高和改善,吃的风险已由“卫生”转变为饮食的结构问题即“不健康饮食”,吃什么、怎么吃?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我国居民膳食总体评价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特点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谷类食物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摄入偏少,奶类和水果长期缺乏。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畜肉类和油脂消费过多,而粗杂粮、薯类食物消费锐减,从而导致营养素摄入失衡和肥胖等慢性病高发等新营养问题。根据2017年统计,我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位大国中的首位。造成死亡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前三位的是:高盐饮食、低全谷物饮食和低水果蔬菜饮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5克以内,高血压患者控制在3克以内,保持好这样的饮食原则,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低谷物饮食是指饮食过于精细,只吃细粮,不吃或少吃粗粮,目前世界各国都推荐全谷物饮食,讲究主食粗细合理搭配,细粮和粗粮的比例至少为4:1,粗粮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全谷物饮食可以降低40%左右的肝癌、肠癌风险,全谷物饮食可以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慢性炎症等引发肝癌的高风险致癌因子,从而达到消除肝癌、胃癌风险的目的。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花青素、B族维生素、叶酸、膳食纤维、果胶等营养素,对于人体细胞的生长更新以及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提高作用都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严格保证水果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最少吃250克水果。
目前存在突出问题是:进入健康的食物少,不健康的食物多。在对全球饮食结构的分析中,研究人员调查了15种类型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坚果和种子、豆类、全谷物、纤维、钙、牛奶、ω-3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红肉、加工肉、含糖饮料和钠。研究发现,全球饮食中几乎所有健康食品的含量都低于理想值。最缺乏的是坚果和种子类食物、牛奶和全谷物食品。例如,坚果和种子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仅为最佳摄入量的12%;牛奶的消耗量仅为最佳摄入量的16%;全谷物的消耗量仅为最佳摄入量的23%。而不健康饮食的每日摄入量超过了全球最佳水平。例如,含糖饮料的摄入量远远高于最佳摄入量,其次是加工肉类和钠的摄入量。红肉的消费量高于最佳水平。作者指出,与大多数死亡有关的饮食是“高钠、低全谷物、低水果、低坚果和种子类食物、低蔬菜和低ω-3脂肪酸”。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能量密度高、营养素低的食物摄入较多。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非常凸显!报告还显示,大家的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过于精细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精制碳水摄取过多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
研究重要发现:摄入健康饮食不足可能与摄入过多的不健康食品同样有害,甚至更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炼出了平衡膳食八准则:
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