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慧:药物性肝炎的危害
2023-01-08陈词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李明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肝病二科副主任。
主攻方向为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国女医师学会公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基础医学与实验诊断协作组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分子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肝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肝病分会乙肝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理事,亚太肝病联盟常务理事。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病毒病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多家杂志编委。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
主持十一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自然、市科委重大专项、消化协同中心等十余项科研项目。
记者问:请问什么是药物性肝炎?
李明慧教授:肝脏有炎症即为肝炎,通常情况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不同的病因导致不同的肝炎,例如,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学肝炎,饮酒引的为酒精性肝炎,而通过药物或者某些特殊物质引起的肝脏损伤、炎症即为药物性肝炎。日常生活中并非只有服用药物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和肝炎,一些化合物、保健品,甚至装修中的甲醛、苯等也会引起药物性肝炎。
记者问:药物性肝炎有哪些危害?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李明慧教授:任何原因导致肝脏炎症的长期存在都有可能导致肝硬化。而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则可能发生肝癌。有人说,肝炎、肝硬化最终到肝癌是肝炎患者典型的三部曲。其实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所致肝硬化、肝癌过程有时是跳跃性的,一些正常的人潜在地接触了某些致癌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也可能发生肝癌。一般情况下,药物性肝炎与乙肝、丙肝等肝脏疾病的进展过程差不多,关键是肝炎的长期存在提高了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因此要重视药物性肝炎,减轻炎症、阻止肝脏疾病进展。
记者问: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李明慧教授:药物要引起肝脏炎症主要有两方面影响因素:第一是患者的因素,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背景、是否合并其他的肝脏疾病等。在遗传背景方面,服用的药物大多需要经肝脏代谢,不同的人代谢药物的能力就有所不同。有的人代谢快,药物性肝炎可能会轻一些,但如果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损伤的话,那代谢快的人肝脏损伤可能反而会更重。另外,如果患者年龄大、女性、处于特殊阶段比如怀孕,或者有乙肝或者酒精性肝炎,那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会变差,这些人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炎。
第二的影响因素是药物本身。亲脂性(通常以辛醇一水分配系数的对数来衡量)会影响与药物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效力,药代动力学和毒性;一般而言,具有较高亲脂性的药物更利于穿过细胞膜,并使得肝毒性事件的可能性增加。有些药物对于肝脏来说是有毒的,例如一些抗肿瘤药物,我们希望这些药物能够把肿瘤细胞杀死,但是用药之后有时候会影响到正常人体细胞,其中包括肝细胞;另外,一些抗结核的药物也很容易造成肝损伤。在肿瘤、结核这些危害生命的疾病面前,患者在没有替代药的情况下不得已要用这些药,因此,我们更多的是想办法如何减轻这些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例如密切监测肝功能、用一些保肝药减轻药物损伤肝脏的副作用,这样保证治疗疾病的同时肝损伤不会太严重。
有统计显示,人的一生可能要接触三万种物质,比如糖、盐、醋、水都是物质,其中有肝损伤的物质大约有一千一百种,如一些中草药和保健品也会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所以对于医生或者个人而言,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这些药品或者保健品成分是什么,是否会发生肝损伤,对使用者本身是不是有好处,权衡利弊再进行使用。能少用的药不要多用,能简单得不要复杂,能不用的药不要用,能用食物代替的不要用药。
记者问:长期服药的患者如何预防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李明慧教授:对于长期吃药或者近期吃了大量药的人,最好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因为肝脏没有神经分布且肝脏的代偿能力比较强,很难自己察觉到肝脏受到损伤,尤其是慢性病用药,如降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药都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患者自己常常是感受不到的,有时发现时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所以要定期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测,目的是及时发现有肝功能损伤的存在,避免药物对肝脏带来长期的伤害及病情加重,或避免发生慢性肝炎。
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药物性肝炎,还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不要随意吃药,应该遵医嘱。其次,如果知道自己肝脏有问题,去医院就诊的时候提醒下医生,避免开出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第三,尽量少服用保健品以免造成肝脏炎症。此外,在这里特别提醒有过敏史、过敏体质的人需要更加注意,这类人群更容易患有药物性肝炎,不要随便服药,容易发展成为慢性药物性肝炎,定期检查,因为对药物性肝炎来说,现在还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
总之,预防药物性肝炎,最重要的是病人自己的管理,只依靠医生是远远不够的。
记者问:药物性肝炎临床上如何诊断?如何治疗?
李明慧教授:在临床上遇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医生会检查患者有没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免疫性肝炎等疾病,除外药物肝炎的可能。此外,医生还会寻找可能导致肝炎的因素,为患者找到引起肝炎的原因,进而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药物性肝损伤有急性、慢性之分,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停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之后会逐渐好转。在停止损肝药物的基础上,服用保肝的药物会促进患者肝功恢复或防止病情变重。当然,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损肝药物,就可能演变为慢性药物性肝炎。慢性化之后,即便停用损肝药后,肝脏病变也可能长期存在,不能逆转。
药物性肝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找出病因,先要停用损伤肝脏的药物。除非某些特殊情况存在,比如肿瘤化疗、抗结核的药物等,在此过程中,医生定期检测肝功能,一旦发现药物性肝炎,炎症不严重可服用保肝药物,防止过度损伤,但对严重肝炎者也须立即停药。保肝药物的使用会缩短肝脏损伤恢复的时间,或是减轻患者的肝损伤程度,防止变成慢性肝脏疾病。
记者问:药物性肝炎在临床表现上和其他肝炎有没有什么不同?
李明慧教授: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本质上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没什么不同,都是肝脏炎症的表现。不过根据炎症轻重程度的不同和肝脏疾病所处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有所差异。有些人肝脏炎症轻,仅转氨酶会升高,炎症重则会出现黄疸(眼黄、尿黄)等症状,炎症更重的情况可能导致重型肝炎或肝功能衰竭,在重型肝炎时期,患者有大量的肝脏细胞坏死,可威胁生命,需要抢救治疗。
注意,大多数药物性肝炎的表现是隐蔽的。有的人平常饮食起居、生活、工作都很好,觉得身体没问题,忽视了药物性肝炎的存在,而不去医院检查。其实感觉不到症状不等于肝脏没有问题,这时候他可能已经有肝脏炎症了,较长时间后再检查就可能发展到肝硬化了。
记者问:药物可能会对肝、肾等造成影响,身体有恙时又必须用药,我们该如何掌握尺度呢?
李明慧教授:药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药物临床试验,层层严格审批,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药物对肝脏、肾脏或者其他部位有严重毒副作用就可能不能上市。因此,对于已经上市的药品,在通常剂量的情况下遵医嘱服用时对大多数人是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但是如果超过剂量,就可能出现问题。
对于小孩、老人,他们对药物的代谢会比成年人要差,对于孕妇,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药物种类时要咨询医生。
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喝酒之后不能吃头孢类抗生素,否则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我们用药时要警惕配伍禁忌。